登陆注册
2990900000014

第14章 儿子的画廊

儿子同画有缘分。他最早的画作,都涂在做作业的草稿纸上。他看过一些孙悟空大闹天宫之类的动画片,便极力想把那些鏖战场面记录下来。画出的形象,人头是一个小圆圈,身子和四肢都只是一根弯曲的线条,如同蝌蚪,但动感很强。上下翻飞,纵横捭阖,满纸烽烟。看上去很像远古人的摩崖石刻。

我把这理解为一个独生子在孤独中释放自己想象的愿望。便给他买了许多小人书,来满足这想象。

后来就在他的书包里、书桌上到处发现了他画的古代武士、变形金刚。最初明显是临摹的,后来就有了许多变化,直至完全出于想象。他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一次偶尔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他画的裸女,我心里“咯噔”一响。当天晚上我们作了一次深谈。我一开始就说,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两个朋友之间的谈话,只不过,我是一个年长的有经验的男人和朋友。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也很成功。他后来给我看了许多收藏着的他的作品,许多姿态和面容美丽的裸体女人。我说我很喜欢,说他大可以公开地画,不必躲躲藏藏。画了完全可以张贴到墙上。

我说的是真话。我决不相信一个纯洁的少年会有亵渎性灵的感觉。亵渎的、原罪的感觉是成年人带给他们的。

我仍然没有从艺术的角度来注意儿子的画。我注意的是心理发育的问题。初中的一个暑假,妻子主张儿子去一个大学开办的美术培训班,我很同意。这同意里并没有指望培养儿子的绘画技能的意思,而是希望借此分散儿子在发育期内对自身的过分注意,以使他保持青春期的健康。

那培训班似乎没有办几天便草草散了。儿子的成绩如何,我没有过问。只是听妻子说,教师在看了儿子的作业(石膏静物素描)后很惊讶,问过他在这之前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他的透视感和对光影的把握都是很准确的。

我听了,一笑了之。从儿子生下来的那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决不人为地给儿子增加任何额外的负担。儿子上学之后,对付功课的那份紧张,就够让我心疼的了。我对许多父母逼迫儿女背古诗、啃外语,弹钢琴、打电脑……颇不以为然,觉得那是可笑又残酷的行为。我最喜欢的外国作家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在他的长篇小说《胡莉娅姨妈和作家》里描绘过这样的父母:“他们面对着摇篮,已在为儿子设想这样的前途:工业大王、农业大王、外交大臣或是政界的头面人物”。很辛辣,很痛快,引起我极大的共鸣。

我觉得我作为父亲的唯一的责任,是保护儿子充分自由、充分自然地发展他的个性。

上高二的时候,儿子的学校要分科了。头天晚上儿子问我,是去理科还是去文科。我说,你先睡觉,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便选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告诉我,他选了理科。

上了理科的儿子被功课压迫得难以喘气,画画是谈不上了。有一段时间,他和我都忘了画画这件事。

大约是去年,北京的一位朋友挂了长途电话来,说他同一位美术界的朋友有一个创意,就是出一套丛书,这丛书里绘画和文字各占一半,但绘画必须是作家的,而文字则必须是画家的。他大约知道我有一点美术的爱好,却不知道我其实并没有美术的本事。我却又不想使朋友失望,便忽然想起了儿子的画。

这是我第一次从美术的角度来观察儿子的画。我选了几个场景让他写生:院子里杂乱的自行车;雨天晾着湿衣服的书房;我的简陋的客厅……又挑了几张我外访时的照片——贝尔格莱德的国民议会大厦、东京的迪斯尼乐园、埃及的卡纳克神庙……让他临摹。

儿子画得很快,用铅笔勾勒一下大致轮廓,便直接用钢笔画出墨稿。一个多小时便可完成一幅。他又拿出了一幅他自己在北京天坛公园写生的祈年殿。

把画交给我的时候,儿子顺便同我谈起了哥特式和洛可可式,谈起了凡·高和毕加索……我这才知道,在我完全不知晓的情况下,他刚刚仔细通读了三大本一直闲置我的书架上的朋友送我的《剑桥艺术史》。

我呆住了。我意识到在对儿子的塑造上,我也许犯了一个大的错误,便是忽视了他的绘画才能。我在无意识中抑制了一种本来也许可以得到极好发挥的才能。

鲁迅在1919年感叹过:“觉醒的父母……很不易做”(《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现在是有深刻的理解了。做父亲,是很难的;做一个好父亲,更难。

那套丛书最终因故没有出成。我便在家里的客厅开了一个儿子的画廊,每隔一个周期便展出他的几幅画。一是为孤芳自赏,二是为表示我的歉意。

同类推荐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绝命追杀

    绝命追杀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意大利政府和警方剿灭意大利黑手党的艰难过程。本书生动地介绍了意大利黑手党起源、发展和派系以及犯罪行为,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意大利黑手党,是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组织之一,百年来它无恶不作,将罪恶之手伸向各个领域,企图超越正义与人民。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在政府与警方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打击下,意大利黑手党已经成为逝去的传说……
  • 繁星 春水

    繁星 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代表作,也是她流传最为广泛的作品,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她受泰戈尔哲理小诗的影响,兼采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歌吟母爱、童真、自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繁星格,春水体”(茅盾)。她的作品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感受和思考。诗歌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而情韵悠长。本书采用孔雀的插画,其作品构思奇异,色彩明丽,清新时尚。
热门推荐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禅师修述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禅师修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训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训

    本书可作为财经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训教程,同时,对所有想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来提升其财务分析能力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柴门

    柴门

    本书为散文集。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 日记情思

    日记情思

    舒眉聪明漂亮,事业有成,却是个标准的大龄剩女,一次偶然的机遇,认识了比自己小的神经外科医生秦牧,开始了一段唯美的姐弟恋,但由于千金张婷婷介入,让舒眉身败名裂,也让秦牧误会,她为了秦牧的事业选择默默离开,到一边远山区支教,秦牧知道真相后,开始寻找,舒眉在一次救学生时,不慎被落石砸中头部,当秦牧赶到时,舒眉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收拾舒眉寝室时,发现了一本日记,上面记录了舒眉对秦牧的浓浓情思。秦牧没有选择悲伤和自暴自弃,而是更加致力于救助病人,以此来回报舒眉的爱,他也对着舒眉的日记写下了无尽思念。
  • 智慧攻心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攻心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戴帽”,取俗语“戴高帽”之意,即劝说时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褒奖,使对方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减轻其挫败的心理,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 反派独白

    反派独白

    每一本小说中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反派,不管是大BOSS,还是小怪,他(她)们都有着自己的小故事。
  • 时光里的原地

    时光里的原地

    她曾说,她喜欢他。他曾说,他会在原地等她回来。最终,她没有回来,他没有等到她。自始至终,他们都是生命旅程的过客,却苍白了整个年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