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00000005

第5章 觉察我们的局限(1)

你总是把自己当成一副身体,或是把自己看成某种样子,你心中所认定的自己,永远跟你眼睛所看到的自己是等同的,而且你从来不会去质疑自己的想法和信念。现在你不需要批判自己的信念,也不对它们做任何事,只觉察它们就够了。当你觉察到自己的局限时,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觉察自己的局限,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你不需要批判自己的信念,也不需要对它们做任何事,只要觉察它们就够了。当你觉察到自己的局限时,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自我的真相》

有一个人,离你很近也很远,跟你很亲密也很疏离,你很容易想起也很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好奇地打量着外部的世界,积极地探索着外部世界中的未知,却忽视了对我们自身的觉察和审视。西方有一位导演说过:“知道自己的局限,然后才可自由。”现实生活中无处不立着高墙,告诉你此路不通,告诉你哪里也去不了。所以,我们偶尔应该收回一些总是向外张望的目光,将它们留给自己。不需要多做什么,只是认真地看看自己,觉察自己的局限就够了。

一个热爱柔道的小男孩10岁时遭遇了一场车祸,并失去了他的左臂。但他没有放弃对柔道的喜爱。他用坚持和决心打动了柔道大师小夫子,开始跟着小夫子学习柔道。开始,他学得很认真,成绩也不错。可是练了几个月,小男孩发现小夫子只教了他一招。有一天,他鼓起勇气问小夫子:“老师,我是不是应该再学点别的招数?”

小夫子想了一下说:“不错,你现在只学了一招,但你会这一招就够用了。”小男孩很相信小夫子,没再问就继续练了下去。

又过了几个月,小夫子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让人没想到的是,小男孩凭借那一招轻轻松松地赢了三轮比赛,进入了决赛。

决赛中,小男孩遇到一位很强大的对手,渐渐的,他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想终止比赛,但小夫子不同意。小男孩最后坚持了下来,并靠那一招制伏了对手而赢得了冠军。

回去时,小男孩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 为什么我只用那一招就能赢得冠军?”

小夫子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学会的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抓住你的左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常常想着如何扬长避短,努力掩饰或克服自己的缺点,却很少有人想去正视更真实、更全面的自己。就像我们在镜子面前描画着本来很淡的眉眼,涂抹着并不红润的嘴唇,我们也一样在遮掩修饰着我们的灵魂。尤其是在我们青春正好时,总是很难去面对我们自身的局限,那些缺点和不足,即使看在眼里,内心也是羞于承认的,更别说让我们去觉察它、理解它了。

殊不知,你的优点和长处也许能助你在人前闪耀光彩,而你的缺点、局限却能给你更真实、更完整的人生,让你的生命更加丰盈。因为当人类的身体和心灵在遭遇极大的灾难时,生命会因所受到的局限而挤压出无法想象的潜能。所以不要去急着掩饰你的局限,试着去觉察你的局限并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生命也许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欣喜。

你的世界无法界定你,也不该界定你

你的世界根本无法界定你,也不该界定你。一旦被自己的世界所界定,你就中了它的圈套。这么做只会使自己受限。

——《自我的真相》

你是不是也带着困惑,在为“我是谁”寻找答案?不必苦恼,这个问题是全人类长久以来的困惑,也是全人类长久以来都想要解开的谜团。但是,每次当我们说出“这就是我”的时候,其实那并不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那个东西,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的觉知在作祟,它将各种关于“我”的定义和概念包容进来,让我们能够脱口而出“这就是我”,给我们带来一种假象。这样看来,我们根本不是在寻找答案,只不过是在揭露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知道的东西罢了。事实上,正如我们之前所知道的,从肉身到精神,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局限内。活得越久,经历得越多,或是内心认同的概念及回忆积累得越多,我们越不能活出本体,仿佛画地为牢,将我们自己牢牢圈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之内,看不清世界的全貌。所以,要想得到答案,只有向更远、更广阔的地方看去。

父亲和孩子在雪地里走,父亲对孩子说:“咱们看谁的脚印走得直。”孩子高兴地说:“好吧!不过有时间限制吗?”

父亲说:“没有时间限制!只要脚印直就算赢。”

于是孩子仔细看着自己的脚,脚尖连着脚跟,一下一下地向前走,等他走到指定的地点时,父亲早就到了,正站在那里看着孩子笑。

孩子向后一看,只见父亲的脚印非常直,可是自己的脚印却歪歪扭扭。孩子疑惑地问父亲:“我走得那么仔细,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你走得直呢?”

父亲说:“不要只看着自己的脚下,你只要用眼睛看着前面的大树就能走直了!”这次,孩子按照父亲说的去做,果然脚印走得非常直。

故事中的孩子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往前走,反而走不出笔直的路,我们也是一样,常常会专注于一个目标或一种形象,这就好像在用许多东西把自己包装起来,却不知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受到限制,困于狭隘之地,而无法得知世界的全貌。我们要学会能够从任何一个面向去看待这个包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让这包东西的内涵呈现出来,也能产生一种澄明的洞见。当这份洞见产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是超越所有一切的,也会发现我们所处的世界根本无法界定我们到底是谁,是什么样子,当然也不该界定我们。之前我们会被自己所处的世界所界定,只不过是中了它的圈套而已。你要知道,即使你不把这个世界当成是自己,它仍然会以原先的方式运作下去。所以,你根本就不需要执著于这个世界或它其中任何的一个部分,也不该用它们来定义自己,只有对自己的局限和世界的面貌保持觉知才行。当我们可以觉知这个世界的全貌,就会发现你的觉知可以容纳这整个世界,你是大过于这一切的。而到那时它就再也无法定义你,因为你已经超越它了。

内心不满足,在于未能充分地活出自己

我们内心所产生的不满足感绝大部分并不是源自于疾病或物质上的困境,而是在于我们未能充分地活出自己。

——《内在的探索》

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曾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没有得到是一种悲剧,那种渴望和遗憾所引发的痛苦我们很多人都曾体会过。然而,得到怎么也是一种悲剧呢?因为一旦得到,就表示你的这个欲望被满足,而下一个欲望就会立即滋生,它将驱使你开始为了获得新的东西而努力的艰险旅程。

纵观人类历史,在数百万年中,人类都在不满足——奋斗——满足的路上前行,似乎活着就意味着我们走在一条寻求满足感的道路上。即便到了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使得我们大多数人轻易获得了超出我们能够使用、享受和购买的限度的任何东西。那么,我们就该满足了,不是吗?然而,事实是,我们依旧因为不满足而不断追逐,尽管这种不停歇的追逐使我们不舒服、疲惫、愤怒、债务累累,甚至可能会毁掉我们的个人生活,乃至毁掉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但我们也不愿停下追逐的脚步。

我们为什么不满足?阿玛斯认为,人们内心之所以不满足,在于人们未能充分地活出自己,即人们片面、狭隘地认识了自己,也就可能导致错误的人生。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思考这个问题,而是思考如何通过满足来消除我们的不满足所引发的种种痛苦。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到痛苦和疑惑时,我们会停下来思索,并问自己:在生活中我们到底缺少什么,以至于我们要这样辛苦地到处追寻?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就不难明白:我们将满足手段化、工具化,以为追求一个外在事物就能获得满足感,就能消除我们的不满足。或许,满足真的能够消除不满足,但它必须是真正的满足,而这种手段化、工具化的满足显然是对满足的扭曲,它只能暂时缓解我们的痛苦,起不到根治的作用。

一位长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幸运地得到了一颗美丽的大珍珠,但是这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这个人并不满足,于拥有一颗大珍珠他一直对珍珠上那个小斑点耿耿于怀。他想如果能将这个斑点去除,那么这颗珍珠肯定就是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了。他想尽办法依然不能将那个斑点去除,最后,他下狠心削掉了珍珠的表层,可是那个斑点还在,于是,他又削去了一层,但斑点还没有消失。就这样,他一层又一层地削下去,直到最后,那个斑点终于消失了,而珍珠也被他削成了粉末。

这个人看着已经变成粉末的珍珠,心痛不已,从此一病不起。临终时,他悔不当初,痛心地对家人说:“如果当初我不去计较那一个小小的斑点,那么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有一颗完整而美丽的珍珠啊。”

同类推荐
  •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本书为我社已出版“学术随笔”系列丛书新增的第10本,该套丛书主要为学术界一些知名学者的哲学随笔,主要特色在于内容短小,寓意深刻,雅俗共赏,有作者的新作,也有按一定的主题编排的作者已经发表过的内容。题目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如“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活泼又不失文学性。丛书每篇章篇幅都不长,而每一篇又都是围绕着一个独立的议题单独展开,独立成篇,这样读者读来就不至于过于辛苦,可以是茶余饭后的“甜品”,也可以是工作空暇的“休闲”。但篇幅的短小并不代表作品不精干,相反,作者正是把自己几十年的哲学体会以短小的篇幅显现出来,相比之下更显功力。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 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 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融通。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具有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公关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解决方法,在事业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地,也希望本书能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朋友们解决公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从财富、欲望、名利、处世、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几个方面,通俗地将一些不计较的智慧贯穿其中,不失为当下人们让心平静恬淡的上乘之选。 愿此智慧能引导你走出浮躁、摆脱困顿、避开炎凉,活出真实圆融的自己,并收获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上)

    中国未解之谜(上)

    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读者将会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尽情领会事物的丰富与变幻无穷,更加完整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引导读者掌握研究事物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巨大乐趣。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更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促进思想的成熟。本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吏具趣味性。读者开卷后,会轻松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尤为适宜。
  • 活学活用博弈学

    活学活用博弈学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介绍运用博弈智慧在困境、谈判、职场、商战、爱情等世事中掌握处世智慧、说话技巧。
  •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文学理论建设对当前中国文艺学界来说是一个迫切而又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书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杨春时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纳入同一个问题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介入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并展开由之而产生的相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直接探讨。作者认为,主体性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都不足以对文学理论中的全部问题作出解答,对文学的本质也无法作出完整的阐释。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
  • 系统农女:猎户独宠小娘子

    系统农女:猎户独宠小娘子

    为了吃饱穿暖,她撸起袖子加油干,没想到捡了个宝盒,教她造大棚,种鲜蔬。但是,光享受福利可不行,还要完成任务,帮宝盒升级。五级是个木宝盒,十五级变为铁宝盒…任务越变态,福利越诱人。就这样,她种田耕地,放牧种树,凭着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只是,她难得大发两次善心,怎么就给自己招惹来个麻烦的小毛头。莫名成了孩儿他娘也就算了,为啥她又莫名和那个有名无实的猎户夫君生米成熟饭?我说这位大哥,咱有话好说,宝盒没说过,假戏真做也是我的任务之一啊。
  • 快穿之我要修仙

    快穿之我要修仙

    主要任务是在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小千世界寻找宿主然后做任务帮助宿主达成愿望,机缘巧合下绑定了般若,开始了攻略日子。系统可以兑换一系列物品不过需要积分,而积分是需要做任务获得的,般若酷爱修仙,结果确把自己毒死了
  • 魔缝大陆

    魔缝大陆

    一片神奇的大陆,一切的未知从这里开始,一切的答案在这里揭晓。没有人知道这里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明白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也许天不是天,地不是地,那世界究竟是什么?
  • 小店赚钱就这么简单

    小店赚钱就这么简单

    有句俗话叫作“生意做遍,不如开店”。开小店当老板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可以积累自己的财富。本书是小店赚钱必读全书,包括小店筹备篇、小店打造篇、小店管理篇、小店经营篇、小店售后篇等。本书借助大量的开店实例为那些创业小店店主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希望能帮助读者朋友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 紫宅

    紫宅

    留居国外的富家女周彤带着未婚夫李毅回国继承家族的百年老宅,自她踏人紫宅的那一刻起.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一切遁八迷雾与悬疑之中而不可逆转…这座长年笼罩在浓雾中的紫宅.是周彤的噩梦……那一条条阴暗的过道、门的吱嘎声、窗帘的摇曳、夜半传来的门锁声、神出鬼没的园丁、充满阴气的私人护理、诡异的叶安,这座紫宅更是每到夜晚就阴气弥漫、鬼影憧憧……
  • 双生恶魔?

    双生恶魔?

    从前,有一对双胞胎兄妹。露丝生得金发碧眼,样貌甜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女孩。马克斯一头黑发,灰色的眼睛,整天闷闷不乐的,是公认的坏孩子。他们的邻居和好伙伴,希尔达,想和这对兄妹都成为好朋友,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互相讨厌,希尔达发现自己成了他们的和事佬。马克斯觉得他妹妹完美地使人难以置信,令人心生厌烦;露丝也受不了她哥哥的痞子气和可怕的行为。露丝很怕他。露丝太完美了,对真实的世界太天真了,希尔达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清楚。露丝真的是大家公认的天使吗?还是另有隐情?当双胞胎兄妹谈到命运的时候,都说有“事情”要发生,这让希尔达很担心。她能做什么?但是他们预言应验了,所说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