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200000015

第15章 论明代福州三卫之设与闽都文化之建(1)

彭勇

闽都文化主要研究以福州城区为中心的都会文化,包括政治、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宗教、民俗、艺术、建筑、科技、商贸、新闻出版等,《闽都文化概论》一书是许多闽都文化研究者智慧的结晶,对总结闽都文化研究既有成果,以及推动闽都文化的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笔者阅读“闽都政治”部分时,深感政治变迁是影响闽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准确把握闽都政治、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制度变迁,对深入分析与挖掘文化变迁无疑是必要、必须的,福建都司和福州三卫建辖就是这样,它们对闽都文化颇具深远的影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所谓“福州三卫”,是指福州左卫、福州右卫、福州中卫,系福建都司下辖的、治在福州城的军事组织和地理单位,三卫既是明中央设置于此的军事防御性质的管理机构,又是管理权(人口、土地、司法)相对独立的行政性质的管理单位,在福州城区拥有自己相对独立于福建布政司、福州府,却又在今天福州城区范围之内的军政组织,它们在明清时期的福州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闽都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福建都司卫所的建立体系、明代福州三卫的设置,及其影响之下的人口分布、家庭结构、社会组织、宗族团体和民间信仰等加以探讨,以分析明时期的福州三卫之设置与闽都文化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福州三卫建置史实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的明政府平定福建全境,次年设福建行省。在平定福建之后,明中央即在此设置一批卫所,以控制和管理地方。福州的地理极其重要,“南望交广,北晚淮浙,连山巨海,为东南都会”,故明初最早在福州设有福州卫,时间应该是在洪武元年(1368),由航海侯张赫担任福州指挥使。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甲子,航海侯张赫卒。赫,凤阳临淮石亭村人……洪武元年,授福州卫指挥使;二年,率兵备倭寇于海上;三年,升福建都司都指挥同知;六年,率舟师巡海上,遇倭寇,追及于琉球大洋中,杀戮甚众,获其弓刀以还。

从中可知,福州最初设卫在洪武元年即1368年(泉州卫、漳州卫和兴化卫也是在洪武元年设置的),其职责不仅有守御地方之职,更有备倭于海上的重任。从《明史》卷130看,张赫先任都指挥副使,再进都卫(应不是上引实录所讲的“都司”)同知,是福建军政系统最高武官之一。郭红考订认为,《明太祖实录》所载洪武三年(1370)六月记载“福州卫出军捕之”是《明实录》关于该卫的最早记载,误。作者推断:“平定福建之后,明朝随即设置了一批卫所。最初只是着眼于平定地方,并未考虑到外患倭寇,所以是一府设一卫”的判断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张赫从二年(1369)到六年(1373)间,不止一次率军御倭寇于海上,他去世后亦因海上功绩受封“航海侯”。

论明代福州三卫之设与闽都文化之建

那么《明太祖实录》明确记载说“(洪武四年即1371年春正月)庚寅。置福州卫指挥使司”,该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可能是卫机构之设与治所之设的区别,因为福州卫的下海御倭不仅上述一则,洪武三年(1370)六月,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是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福州卫出军捕之,获倭船一十三艘,擒三百余人”。福州卫参与平盗、御倭的史料还多次出现在《明实录》中。牛平汉在“福建都指挥使司”建置沿革时指出,洪武四年(1371)正月戊寅是“置福州都卫”的时间(而不是福州卫设置的时间),此说有道理。

随着全国都卫改都指挥使司,洪武八年(1375)十月,福州都卫也改为“都指挥使司”,其治所即设在省会福州。福州城也从一卫增置为三个卫,守军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这实际上表明国内局势渐趋稳定后,像福州这样的都邑日常防御的重要性。当然,福建防御的重要还突出体现在福建自然境不仅有福建都司,还另设有一个福建行都司以控驭福建内地,这在明帝国沿海省级单位中并设两都司也是绝无仅有的。关于福建的全省两都司的协同防御问题,另当别论。

据《八闽通志》记载,福建都指挥使司的前身是福州都卫,洪武元年(1368)初建福州卫时,其治所也就是后来福建都指挥使司的治所,最初为元朝时福州路总管府,位置在福建布政司的东南,“即宋试院地也”。福建都司的治所此后陆续经过多名都司官员的扩、改、增建。

福州三卫的治所均在福州城内。福州左、右卫设置的时间俱在洪武八年(1375),左卫在福建都司的东南方,为宋代的荐福寺之所,元时曾在此修筑勉斋书院。右卫治所亦在都司之东,曾是元代时福州路总管府的司狱司的旧址。左右二卫最初均下设6个千户所,各千户所同样有治所,在卫治之内办公,千户所之下同样有下辖诸百户所处置公务之所。福州中卫建立的时间《明太祖实录》记载与实际稍有出入,郭红考辨之后认为,《太祖实录》卷一八八记载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二月可能是公署改变的时间,建卫的时间“似应早于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查《八闽通志》,“国朝洪武八年(1375),指挥佥事张得创为左卫。二十七年改为中卫。”疑中卫之后在洪武八年(1375)已出现,稍后左、右、中调整名称及公署,故稍显混乱。中卫的治所“左卫之东,宋太平寺故址也”。

虽然福州三卫及其下辖千、百户治所俱在福州城内,但他们所管辖的人口和土地就分布得相当广泛了。福州左卫下设屯田计39所,永乐二年制令分军屯种之时,共有田地“四百九十七顷三十八亩八分,计旗军一千六百九十七名”,分布在侯官县、闽清县、永福县等,“新屯九所”竟然是在“泉州府永春县十都卓铺起至二十都前窗止”。福州右卫的新旧屯共也有39处,“共田地五百七十六顷六十四亩三分三厘,计旗军一千九百二十六名”,屯田分布在怀安县、古田县、罗源县、永春县和惠安县等。中卫的新旧屯地有30所,“其田地五百四十顷一十四亩,计旗军一千五百九十三名”,屯地分布在闽县、连江县、惠安县、仙游县(兴化府)等,更是地跨三府。

本文之所以介绍分析福州三卫屯军数量以及屯田分布,欲在说明福州三卫的辖区如此分布(散),势必对福州府及下辖县,乃至周围的泉州府、兴化府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即这种影响不仅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更多的则是区域内经济利益背景之下的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我们研究闽都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于福州三卫的规模,即便以明朝的标准建置计算,即每月5600人计算,有在籍正身官军16800人,如果考虑到军家的存在,即每个官员至少有妻子一人,或有佐军余丁一人,那么卫籍人口近将5万人。实际上,明初各卫所的军人数量远远超过5600人的标准配备,有的甚至上万人。这在福州城是一支庞大的移民群体,无疑他们对福州城带来巨大的影响。

福州卫所官军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长期驻扎于福州地区,成为福州的“新居民”,这是今天我们研究闽都文化必须重视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时势变迁,福州都司及其下辖卫所官员、旗军家庭详细情况已不可得,但我们仍能从有限的史料中探索些许福州军卫的来源构建及其家室情况。比如福州右卫的武选簿册就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福州中、左二卫的卫武官选簿未见),试简单分析一下福州卫官员的来源地域情况。

福州右卫自指挥使刘镇至指挥同知朱六姐,共计有60页。计有:

1.刘镇,都指挥,龙山县人(属湖南)。

2.刘滨,都指挥,滦州人(今属河北)。

3.郑世勋,都指挥,全椒县人(今属安徽滁州市南)。

4.朱正色,都指挥,海州人(今属江苏连云港)。

5.胡天龙,都指挥,山后人(今内蒙古之地)。

6.王公仁,指挥同仁,合肥县人(今安徽)。

7.陈王,指挥同知,大兴人(今北京)。

8.赵胜,指挥同知,如皋人(今江苏)。

9.郑文恩,指挥佥事,合肥县人(今安徽)。

10.阎炜,指挥佥事,沧州人(今河北)。

11.计,指挥佥事,和州人(今安徽巢湖市和县)。

12.陈浩,指挥佥事,长乐县人(今福建)。

13.邢端,指挥佥事,峄县人(今山东)。

14.李澍,指挥佥事,合肥县人(今安徽)。

15.冯铭,指挥佥事,会州人(今甘肃)。

16.卢鼎臣,指挥佥事,滁州人(今安徽)。

17.周澄,指挥佥合,西华县人(今河南)。

18.陈升,卫镇抚,连江县人(今福建)。

19.郑瀛,卫镇抚,景陵县人(今湖北天门)。

……

(右卫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等世袭选簿,兹从略)

不难看出,一方面,上述右卫的卫以上级别的19名武官,分别来自福建、安徽、河南、河北、江苏、北京、山东、甘肃、湖北、湖南和内蒙古等11个省份,可见其来源地相当广泛。另一方面,这份明代武官世袭选簿的主要是以正德、嘉靖年间武官世袭情况上溯其始祖入军之缘由,追记他们功升、迁徙的变化,再补记其后子孙世袭情况的,有不少官员的世袭档案一直记载到天启、崇祯年间,这些世袭武官的家室一直定居在福州城内,成为福州“居民”的一部分。不同地域的武官家庭聚居在福州城内,必然带来福州地域文化的多样化。

福建都司和福州三卫的世袭武官,还有一批更为特殊的群体,即被明廷称为“达官”的少数民族武官。在福建,洪武二十一年(1388),达官指挥把失剌把都儿等13人并妻子送“往福建安置,仍给以指挥之禄,令有司各与第宅及乳牛以养之”。从康熙《福建通志》看,镇东卫有直隶山后人卜儿罕忽力,后被赐姓高怀德,曾世袭指挥使。兴化卫的鲁六十八为山后大兴人,洪武年间从军,子世袭升副千户。镇武卫也有山后人,毛荣及五世孙毛钦。从方志中所载他们的籍贯看,应当是后来随军徙居至福建的蒙古人。在前引福州右卫的武官中,有一位胡天龙的都指挥,他的始祖忽失里木,就应该是一位少数民族后裔。这些少数民族可能又因为军事调动走了,但还是有相当一批留在福州,一直生活下去,在明清易代、王朝更替之后,基本上实现了与汉族或与当地民族整合在了一起。

在福建都司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之下,包括福州三卫在内的卫所旗军及其舍余、继丁等为福州、福建乃至东南沿海的安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明初,福建和福州卫所参与了规模空前的郑和下西洋活动,明中期,福建作为倭寇活动频繁的重灾区,他们又参与了平定倭患、保安卫国的军事活动之中。同时,他们还对明中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从全国各地调来的世袭武官和旗军,200余年来定居于福州,为繁荣福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清代及其以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军卫组织与闽都文化

本文不拟对福建都司和福州三卫的军事活动做过多的研究和分析,而是主要侧重它们职能运作、群体构建、家庭形成、经济文化生活等对闽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热门推荐
  • 看那咸鱼翻身了

    看那咸鱼翻身了

    一条咸鱼,到底会成咸鱼呢还是咸鱼呢。(本人是新人,随便写的,各位不愉快的请随便意)
  • 泥工王明礼

    泥工王明礼

    不想弄点别的事做么?在城市里你能做的事多着呢,不一定非要做泥瓦工。想想老刘狗日做的事,既是教训,又是经验呢。你要是也能这么弄一次,一生就不愁了。王明礼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是做泥瓦工,不想弄别的。泥瓦工也能做出名堂,我们林总不就是做泥瓦工做出来的么?那你就做你的泥瓦工去吧。刘金标阴沉着脸,又说,刘明辉狗日的事我给你打听着点。一有消息,我就告诉你。王明礼就用林大栓送给他买车票的那点钱一直捱到了农历正月末。在这段时间里,王明礼始终住在林大栓的工棚里。他天天都到街上去,但他连刘明辉的鬼影子也没见到。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天猫魔盒穿越时空之门

    天猫魔盒穿越时空之门

    我无意间收到盒子,等我打开时突然一道白光出现我晕倒在地。再等我睁眼的时候,看到却是古代的房间。扒在桌子上小女生醒了,看见我醒来,忙的跑过来。“郡主郡主,您醒了”“你叫我什么?”“郡主,您怎么吗。我是你丫鬟,玉儿”“什么情况?我穿越了。你是玉儿,我现在在哪?”“回郡主的话,这里是富察府,”“我为什么会在这,那我又是谁”“您是太后娘娘的侄女,您叫钮钴禄.青瑶,您是富恒大人明媒正娶的妻子。”“我靠”一不小心竟然穿越到清朝,还是富察.富恒的妻子。
  • 长夜年代记

    长夜年代记

    世界病了!虽然财阀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持其平衡。但人类最终还是选择通过战争来治愈这个时代。为了反抗财阀的奴役,而爆发的长夜战争。为了利益的重新分配,而爆发的争霸战争。处于这战争局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势力,没有绝对的对错,更没有绝对的善恶。区别只在所处的立场。……平行地球遭遇天灾的一千年以后,世界由十三大财阀共同把持,权力凌驾于联邦政府之上。联邦政府因失去了税收权,等同于失去了所有话语权。政府的公信力、约束力名存实亡。继而,财阀彻底开始对民众奴役,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负产囚徒。负产囚徒的生活就如毫无人权的奴隶,与牲畜一般,苦不堪言。西斯托为了推翻他眼中的魔鬼时代,带领自由民奋起反抗。自由民在南极建立了洛卡斯共和国,成为了财阀世界的公敌。长夜宣言:“自由与幸福是我们的理想,但它们就如同在长夜中等待太阳升起那样遥远!残酷的真实世界与战争就在我们眼前。”AD2970年8月27日,长夜之子-郑鸿博就出生在了这样的时代。欢迎加入年代记书友群:647949839
  • 星辰如月

    星辰如月

    “放手吧”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好听。“为什么?”似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的脸色煞白,“我……
  • 抗日援朝1592(下)

    抗日援朝1592(下)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天才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天才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全本免费,本人忙,尽量多更。她是佣兵团女王,也拥有绝世医术与毒术,不料却被自己最疼爱的妹妹杀害,了结了自己的一生。再度醒来,她是她,却又不是她,无人知晓,这本来懦弱灵魂换成了她,这一世她不为任何人而活,只为自己,而且要活的潇洒自在。她,拥有绝世天赋,努力修练。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都会百倍奉还。他,高高在上,却对她情有独钟,愿意为她舍弃一切。陪她走过风风雨雨。
  • 魔镯奇缘

    魔镯奇缘

    你想象不到的,这里都有!十八年前洛家兄妹出生时天空曾出现奇异星光,有人预言兄妹俩的生命将终结在18岁。十八年后,兄妹偶得一只神秘的古镯!从此,妹妹洛雨开始踏上传奇之旅!这里,有魔法技能点满的神秘男凯斯,有精通剑术的糙汉子阿诺,还有神秘莫测的冥王……探索?揭秘?异世界的奇妙旅程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优雅女人的16堂投资理财课

    优雅女人的16堂投资理财课

    作为一个女人,有钱意味着什么?有钱可以让女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让生活更有品味更优雅!可以让别人更尊重更欣赏自己,从而让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最重要的还是有钱能让自己很快乐,从方方面面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女人有钱能让自己更美丽;女人有钱才能够真正独立不再依靠男人;女人有钱可以环游自己梦里都想去的地方;女人有钱可以帮助很多人,成为那些得到你帮助的人心中的太阳;女人有钱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现在还与金钱无缘的话,该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本书就教你如何做一个有钱的女人,如何去理财,如何让自己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