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200000002

第2章 深化闽都文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陈祖武

自从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经过福建各地尤其是福州市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闽都文化研究长足大进,业已揭开崭新的历史篇章。继首届文化论坛于2012年初在福州成功举办之后,此次研究会诸位专家北上京城,再兴盛举。深信以之为契机,闽都文化研究必将以健实步履向纵深推进。以下,谨就深化闽都文化研究的可行性提出几点建议,敬请各位专家指教。

开阔视野:从三山到八闽

我所提的第一点建议,叫作开阔视野:从三山到八闽。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和研究闽都文化,要有一个历史的大视野。福州地处闽东平原,东带沧溟,百川丛会,从先秦经汉唐到明清,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经历了由滨海市镇到古国王都,最终成为一省会城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曲折,始终与接受中原文化影响,化中原文明为我有的历史进程同步。与之若形影相随,福州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三山地域文化,到引领八闽风气,成为八闽文化标志的发展过程。显然,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闽都文化,它已经远远逾越三山地域。在闽都文化的历史血脉中,不仅融入了八闽不同地域文化的优秀因子,而且也融入了中原文化的优秀因子,从而成为八闽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观察和研究闽都文化,弄清楚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而准确地揭示其历史特质,就必须确立一个历史意识,一个大局意识。要走出三山,放眼八闽,胸怀整个中华大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在八闽乃至中华大地上,姿态万千的地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水乳交融,共同汇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整理文献:传承闽都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要提的第二点建议,是关于文化典籍的整理问题,即整理文献:传承闽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由于地理区位和经济、政治、人文、生态诸多因素的制约,福建开发稍晚。汉晋以降,尤其是李唐一代,伴随中原文化的大规模南播,八闽开发的步伐陡然加快。至天水一朝,昔日“化外蛮荒”倏尔之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邹鲁”、“文献名郡”。古往今来,闽都文化之能在东海之滨世代传承,不唯嘉惠八闽,而且走出闽中,流布中原大地,扬帆远航,播越五洲四海,其间缘由甚多,殊可过细探寻。倘若究其大要,除却有赖于艰苦奋斗,繁衍生息,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八闽人民,第二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便在于有闽都文化凭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即绵延不绝的八闽文献。

据郑宝谦先生著《福建省旧方志综录》记,自晋代《闽中记》问世,唐宋以还,踵事增华,代有续作,及于明清两代,乃成大盛之势头。诸如明李奎著《闽中稿》、清陈元钟辑《闽中唐宋元明诗文编》、柯辂撰《闽中文献》、王捷南撰《东越献征录》等等,比肩接踵,不胫而走。加以历代儒林、文苑中人结撰之经部诸疏、史部群籍、子部百家、集部诗文辞赋,以及晚清西学东渐而盛行之新学著述,允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八闽文化典籍,是闽中历代先贤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闽都文化世代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闽都文化生生不息的深邃根源。从实际出发,认真制订规划,精心保护,精心遴选,精心整理,守护和传承这份珍贵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深化闽都文化研究必须切实做好的一桩大事。

弘扬闽学:闽都文化生生不息的纽带

我打算提的第三点建议,是关于对闽学人学品格的把握和弘扬问题,叫作弘扬闽学:闽都文化生生不息的纽带。最近,我读到卢美松先生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福建卷》。这是一部讨论福建地域文化的力作,深入浅出,要言不烦,拜读之后,深得教益。书中辟出专章,题为《朱熹与闽学》,由资深专家陈遵沂教授执笔,卓然睿识,受教最多。陈先生认为,南宋初朱熹所创立的闽学,是个集理学之大成的学术体系,也是福建地域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完全赞成陈遵沂教授的主张。

闽学是传统儒学在两宋时期自我更新的时代产物,它既是对北宋濂学、洛学、关学的系统总结和创造性发展,也是对数千年中国学术的成功总结,顺应时势,继往开来。由宋元迄明清,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核心,影响中国社会和学术文化演进数百年。不唯如此,随着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展开,闽学走出国门,流播汉字文化圈诸邻邦,程度不等地影响了东亚和南亚诸国学术的发展。

闽学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何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数千年中国传统儒学人学品格的成功把握和弘扬。儒学以人为论究核心,从个人的修持入手,进而探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天下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先人后己,推己及人,最终谋求人类社会的人我一体,和谐发展。

儒学、朱子学、闽学,三位一体,世代传承,洋溢于其间的人学品格,业已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无形纽带。这是一份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闽学的人学品格,无疑是深化闽都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大课题。

总结上述三点建议,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人为本,努力构建闽都文化的传承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使闽都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陈祖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同类推荐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驾驭臣民、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即古人所说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之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必备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人情世道的剖析与感慨。本书选录了《韩非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目录仍然采用通行本的编排顺序;每篇文章都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体例,篇首有题解、篇尾有评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了韩非的思想。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星闻联播

    星闻联播

    《星闻联播》是QQ阅读旗下一档明星访谈节目,曾邀请到秦海璐、雷佳音、翟天临、马克、乔振宇等知名演员。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热门推荐
  • 留给自己最后的三滴泪

    留给自己最后的三滴泪

    泪的渐染,是在诉说谁人的忧伤?花的飘零,是留给谁人的苍凉?雨打风吹,有道是南国依旧长廊相思,无奈何年少轻狂一个少年自从近距离注意到那个少女,听见少女的声音的时候便爱上了她,全付身心地围绕在她的周遭,一直默默地,有明显地追求着她,不敢捅破最后一层纸,却最后再也没有机会捅破那一层关系,些许年后的再次相遇,错过的少女,被忘记的少年,他们又会何去何从呢?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誉领事

    名誉领事

    巴拉那河岸的一座小小的港口城市中,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行动过后,所有当事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辜被绑的名誉领事,骑虎难下的游击队员,备受良心煎熬的英国医生,在情人与丈夫之间犹豫不决的年轻妻子,还有冷酷无情的政客……宗教教义、社会理想、人性底线,在这场阴差阳错的混乱中,他们各自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 女法神的冒险物语

    女法神的冒险物语

    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天啊,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女法神传承?天啊,法神传承为什么前面有个女?难道还要分性别吗?不管了,看女法神的冒险物语。
  • 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初临大陆

    初临大陆

    混沌初开女娲造人后,首生人类族裔在初临之地的冒险故事
  •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一对一,宠文】无虐点慢热她本圣女,冷傲高贵,嫉恶如仇,阴差阳错与他结识于江湖;他本不要情爱,唯独遇见了她,将尘封已久的心再度打开;因误解而相识,因美好而相恋;美好的情爱让两人心神向往。失忆突变,蟾蜍救命,往事追忆,携手共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事种种,因爱生妒;武林大会,恩怨情仇;因爱生恨,生离死别;重逢之喜,再见之乐,只有体会过才会明了。身在其中,当知其味。她之祝福,他之成全,共谱美好乐章。唯有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爱永恒。
  • 战俘

    战俘

    艾伟的中短篇作品精选,其中收录了《战俘》《欢乐颂》《小偷》《白蚁》《迷幻》等十三篇中短篇文章。其作品主要聚焦一些灰暗和卑微之处,以小映大,站在人性关怀的高度,用简练的笔触写出非常深刻的主题。
  • Murphy

    Murphy

    Edited by J. C. C. Mays Murphy, Samuel Beckett's first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38. Its work-shy eponymous hero, adrift in London, realises that desir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nd withdraws from life, in search of stupor. Murphy's lovestruck fiance Celia tries with tragic pathos to draw him back, but her attempts are doomed to failure. Murphy's friends and familiars are simulacra of Murphy, fragmented and incomplete. But Beckett's achievement lies in the brilliantly original language used to communicate this vision of isol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rticularity and absurdity gives Murphy's world its painful definition, but the sheer comic energy of Beckett's prose releases characters and readers alike into exuberance.
  • 红楼之慧玉证情

    红楼之慧玉证情

    一颗奇异的珠子将一个不再相信爱情的商界女强人带回清朝,她居然成了林妹妹,好吧,这不算什么,穿越这事儿不稀奇。既然我是林黛玉,那就让这个林黛玉活出别样的精彩。爱情,不过是浮云,有多远给我滚多远,这一世的林黛玉,不需要这种无聊的东西!上一世未建成的商业帝国,这一世来完成!康熙朝,九龙夺嫡!老天,这世界真是混乱!冷面四,温婉八,妖孽九,憨直十,侠十三,莽十四,嘿嘿,远远的坐山观龙斗,喝杯香茶嗑点儿瓜子,这样的日子,舒服的给个神仙都不换。不过,你们爱斗就好好斗,千万别走神,都看我做什么,我那儿招你们了,我改还不成么!四爷,您已经家有贤妻了;八爷,朋友夫不可夺,您的八福晋可是我的好朋友;九爷,想看美人您回家照镜子去,别在我这里发花痴,您家的镜子要是不清楚我白送您一面;侠十三,想喝好酒只管来找姐姐,姐姐管够,其他的,靠边好不好;小十四,听姐姐的话,要做乖弟弟哦,姐姐给你买糖吃!群龙出手各显神通,到底谁才能征服这个什么都信独独不信爱情的女子?九龙夺嫡,又会因这个女子发生些什么样的变化?平行空间的大清朝,会走向何方?最新红楼系列文推荐(正在增加中,男主均是老康的儿子们,敬请关注)《情禛玉切指纤柔》作者:瑾瑜《红楼之逆天纵情》作者:沧海明珠《红楼之霸玉怡情》作者:断崖《红楼之雍帝禛情》作者:泪语忧潭《红楼之慧玉证情》作者:月色阑珊《红楼之碧水盈玉》作者:宛颐《红楼之禛心锁玉》作者:心随碧草《情牵红楼绛珠缘》作者:长河晨日《红楼之禛玉》作者;纳兰蝶儿《红楼续梦之水黛情》作者:鹤梦竹影推荐长河新文:《窈窕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