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200000004

第4章 闽都文化论(2)

第四阶段,为唐宋时期,约为500年,闽都文化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简言之,是闽都文化空前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从中国通史来考察,唐宋(包括南北宋)是我国古代文化极盛之时,以唐诗宋词为代表,可知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两座高峰!同时,教育、哲学、史学、艺术创作全面繁荣。特别是北宋南渡,立都于杭州,一方面,北方人即汉人亦随宋政权南迁,部分入闽,又把中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再次带入闽中,推动闽都文化大发展。如,南宋大儒朱熹入闽,影响重大。故福州此时已成“儒学最盛之地”,造成身后文风很盛,如,读书蔚然成风,“城里人家半读书”,就是对当时文化兴盛的生动写照(以上引文转引自《闽都文化概论》第3~4页)。正如宋人所评论:“今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转引自《北京日报》:《艺文儒术,斯之为盛——宋人的读书境界》2012年7月23日)闽中人如此认真读书,的确非同凡响!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中原广大地区中很多城市发展水平!限于篇幅,这里就不逐一细说。

第五阶段,即指明朝与清朝,共500余年。至清代,又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前为古代,后称近代。作为文化分期,近代当自成一个时期。故明清闽都文化,当400余年,应是闽都文化在前期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达到新的繁荣。

这里,需要指出,元代近百年,既未归入唐宋时期,也未进入明清阶段。主要因为元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其统治,对于文化的发展并无重大的推动,除部分地区有所发展,大多尚不见有明显变化,这在闽都就是如此。所以,作为文化发展阶段,元代姑且不论。

明朝历时久,长期保持稳定,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文化兴盛,最主要的表现:教育发达,读书人多,社会文风很盛,大批人才涌现,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自成一派。这不只是闽都福州一地,而在其他城镇,也是文风甚盛。故在明代闽都乃至福州已经成为国内文学重镇之一。(参见《闽都文化概论》之“绪论”)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之盛、文化繁荣的程度,清又远远超越了明代。这在闽都及福建同样明显。以创设书院、学校为例:福建先后创设著名四大书院,即鳌峰书院、凤池书院、考亭书院、致用书院。其他府州县学比比皆是。广设学校,就读学生也逐步增多。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370~381《各省学额》所统计,其中福建学校68所,学额为1104人,在各省区中,占中等地位。读书人多,正如乾隆帝所听到“比户书声”(见《清高宗实录》卷532)。参加北京会试,“中额”名列前茅。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会试汇总额,福建中8人,远超四川(4人)、广东(6人)、云南(4人)、广西(3人)、贵州(3人)。至雍正八年(1730),福建参加会试中额者,达22人,又远胜广东(18人)、广西(9人)、四川(9人)、贵州(11人)、云南(14人)。通过对比,可知闽都——福建文化教育相当发达,收效显著(参见《清史稿》卷108;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第293~294页)。

在这些士子中,又涌现出一代代博学鸿儒,还有名臣,都给闽都文化增添了无限光彩!

第六阶段,即指为近代时期,闽都文化的发展又与前期具有质的区别。西方的先进思想与科技的发明传入中国,不仅引起中国社会内部,也引起闽都文化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福州开放为通商口岸,加速闽都——福建文化对外开放,故独领风气之先。特别是开办福建船政学堂,选派其学生留学欧美,成为中国变革的领军人物。如严复、林纾等一大批福建人,都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可以说,近代的福建是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它的文化发展也处在大多数省区的前列。

以上,回顾闽都——福建5000多年来的历程,按文化定位,给划出了6个时空段,对每个时段的文化作了简要评价。不论阶段划分是否合理,各阶段文化内涵是否说得清楚,毕竟能看清闽都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参考。由此可得出结论:闽都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区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三、闽都文化内涵及文化精神

历来文化有共性与个性之分。所谓共性,是说不分地区、民族等区别,为共同拥有的文化。个性者,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独有的文化。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意就是强调个性,才能在一个国家中,乃至在世界各国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境内的各区域文化,无不是以个性文化定位的。如上已论及,每个区域文化,除了共性的内容,主要是以个性文化相区别的,舍此,也就没有区域文化了。所以,我们在探讨某个区域文化时,一定要找出其特色的文化,体现该地区文化的个性。

文化的个性与共性无疑构成一区域文化的内涵。当然,如果没有代表本地域的文化特色,所谓地域文化也就难以成立。

以闽都文化而论,它的内容确实丰富多彩,诸如文学、史志、语言、民俗、信仰、建筑、工艺、教育、汤沐、休闲等等。真是应有尽有!这些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呢,还是由外部传入的?据福建学者们的说法:闽都文化从根本上说,“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具有华夏文明的基本品质。”(见《闽都文化概论》第8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闽都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为中原传入的,只有部分为本地文化。这类评估文化的说法,在我国其他地域文化研究中同样存在。特别是边疆地区或距中原较远的边远地区,文化落后,只有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才能有所进步。如东北地区包括三个省,其中任何一个省与福建相比,也都比它大许多,甚至是它的倍数。在这块辽阔的疆域,有众多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息,其文化的积累相当雄厚。迄今,许多东北历史文化学者坚持认为:东北的文化,包括某些器物的制造,统统是受中原影响,或者是直接传入。如此说,东北无本土文化,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了。这些说法无须反驳,既不符合东北文化的实况,也于理论上说不通。它反映了一种思想倾向,即“中原文化中心说”或者是“黄河文化中心说”,其实质是:中国古代文化都是中原地区创造的,而它向四方传播开来,才使边疆、边远地区有了文化。显然,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的确,闽都文化中,有中原文化传入的部分,是否认为基本部分或主要部分为中原传入的?不论传入多少,从学术研究的要求来说,尚需分清哪些文化为本土各族人民的创造,哪些是外来文化?这些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到底产生多大影响?反过来说,闽都文化对其他地区,或者说,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何作用?这些问题,在任何区域文化研究中都必须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认识如陷入误区,就不能正确解释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文化的源流,同样,也不能正确处理一个区域文化与另一个区域文化乃至国家主流文化的关系。

当我们认真考察闽都文化时,很快发现:闽都文化并非如上述所引的一些看法,即基本属于外来文化即中原文化。恰恰相反,多属独自创造。举例来说吧:唐代闽都文学的发展皆归功于福州诗人词作家的独创,其风格也给予唐代文学以重大的影响。又如,史学之发达,也是本地区学者取得的重大成就,又如,哲学方面,闽都福州也涌现出著名的思想家。至于近代,所拥有的著名人物如林则徐、林纾、严复等一批人,都是影响全国的名人。还有,办教育、建学校之多,实为地方之善举,中举之多或进士之多,常居全国之前列。至于其他文化,不一一赘述。

从闽都文化所见,多为本地人所创造,并非专靠中原文化传入。因此,可以认为,闽都文化与中原文化同步发展,大体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闽都文化约从晋时开始发展,自成本区域文化的一个传统。所以,应给闽都文化一个历史定位,应该是与中国文化同质同步,具有超前性,尤其是到了近代,福建则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闽都文化则称为全国先进区域文化之一。

综观闽都文化,实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故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极富特色。如当地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文化的强烈意识等等,都是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到的。

还要强调,闽都文化还应当也必须包括海洋文化。福建临海,数千年间,在海上的活动,包括捕鱼、内外贸易、运输、海水制盐等,已是一部分闽越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形成一种与陆地、内地不同的海洋文化,它应是闽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有关闽都文化研究成果中,很少提到海洋文化,不能不是一个明显的缺失。海洋文化正是内地及其他远离海洋的边疆边远地区所缺乏的,这正构成了闽都文化的一大优势,也是它的文化特色之一。闽都文化如此发达,是否受到海洋文化的熏染与影响?回答是肯定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海洋文化的研究。这里,只提出这个问题,借以引起关注。

对闽都文化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升华到一个新高度,这就是文化精神。任何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从人所创造之方方面面,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也就是文化精神。与文化一样,文化精神也是个性的。如果失去个性,全国便只有一种文化精神,地域的文化精神就不复存在了。

一个地域的文化精神,除了要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还要求准确,符合本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实际。换言之,从这个文化精神就能体现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及人的品质。近一两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城市提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如北京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8个字为北京的文化精神。这里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文化个性,8个字却无“北京味”,成了全国皆准的“精神”了。当然,这个“精神”也脱离了北京的特殊历史与文化,因而是不真实的。这就难怪这个所谓的北京文化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

如何给闽都文化定位文化精神?根据以上分析,还是严格按照闽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从中发现并加以提炼,具体地提出它的文化精神。

首先,应从福建的生态环境入手。前文已指出,福州——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大海伴随闽越人走过了数千年的遥远之路,大海是闽越人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之源,大海陶冶他们的情怀。世代相承,闽越人形成心胸宽广的品格。

闽越人性情直率,特别能吃苦。这里,引述清嘉庆八年(1803)时任福建布政使的裘行简对福建人的评价。他说:福建之民,其“本性质直,亦最能食贫作苦。”如果官吏清廉,他们会“贴然心服”,感恩之心,不会消除!他们是“极有良心之好百姓也”。他向嘉庆帝实报当地生活状况:“该地为山海硗瘠之区”,贫民多以地瓜为食,有的终身没见过米谷。收得地瓜,全家不论男女老少,皆食其粗皮,将瓜瓤磨成粉出卖,换得银钱,作为日常生活之资。裘行简感叹:他们“乃极为可悯之百姓也!”他又说:沿海贫民,一向以海滨难以耕种的盐碱地建为盐田,晾晒海水为盐,以此养家糊口,终身度日为艰。(裘行简《奏请变通闽省盐法弥盗裕民事》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1114-033)

有关清代中期福建民情,远不止上引史料。可以想见,清前期、后期都有这方面的记述。还可以上推至元明时代,在官私史籍中,必有同类载记。这里,便不一一摘引。从上引可知,福建百姓以平直、诚实,且能吃大苦为其“本性”。这又与生态与人文环境息息相关,以海洋为性,心宽广而能容忍。

以闽都为中心,历来重教厚文,教育发达,崇尚读书,故文风强盛。约从晋代以后,这里人才辈出,名家接踵而生,至明清两代,文风之盛更胜唐宋。其学生之多,中举而成进士者,以百次千计!闽都堪称为文化之都。

到近代,福建独领风气之先,以倡西学、求变革为号召,敢为天下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从对近代思想的鼓吹,到具体实践,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各种活动,无可争辩地证明福建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之一。这也反映闽都人求新求变的理想追求。

从唐宋,到明清,至近代,可以说,名儒名宦及各类名家各领一代风骚,成为一个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总结以上各方面,不难看出闽都的文化精神,这就是:心广、厚发、耐苦、求变。

这8个字概括闽都文化精神,是否符合闽都文化内涵?文字表述是否准确?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有待于学术文化界继续深入研究,反复打磨而后定。

通过初步学习闽都文化,给我的学术研究弥补了重要的一课,使我不仅从文化上认识了福州,也真的认识了福建。这一地区,其文化之厚重,人文之盛,成就之大,历久而不衰,真令人刮目相看,不容忽视,更不容轻视。闽都——闽越文化理应在我国文化史上、在各区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如此丰厚的闽都文化相比,我们的研究远远不够,诸如文化地域的界定、文化名称、文化发展与演变、各阶段的文化内涵以及整体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还有这一区域文化的历史地位,它的现实的应用价值等等,尚缺乏深入论证,有的问题被忽略,有的认识还不准确,甚至陷入了误区。

本文不是实证,即没有用大量史料具体证明某个实际问题。如前面已说明,我对闽都文化没有作具体研究,不便展开对具体问题论证。考虑到目前闽都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便从宏观上作理论方面的探讨,提出一点粗浅的想法,或许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李治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开卷书坊·自画像

    开卷书坊·自画像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一为“自画像一”,收入作者十余年来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二为“自画像二”,收录作者在报刊专栏发表的文章,多为描述了作者历年淘玩世界与国内各地旧书市场的经历;三为“他画像”,均为当今知名专家、学者给作者著作所作的序跋,反映了学术界对作者的较高评价。
  •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黄帝内经》一书的部分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黄帝内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黄帝内经》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热门推荐
  • 丑女戏邪君

    丑女戏邪君

    ☆★◆◇……☆★◆◇古有秋香三笑留情,今有丑女调戏邪君。邪君你竟然敢以貌取人,羞辱本姑娘,哼,看老娘怎么教训你!!她叫何娡,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绝色风华。不仅医术超群,号称医学鬼才,而且功夫不奈。一次乌龙事件,竟然玩起了穿越,其实穿越倒没什么,可是她堂堂一个绝色大美女,居然穿到了一个脸部被烧毁的丑女身上,这……这……这是不是太倒霉了点?算了,丑女也罢了,凭她的聪明才智,难道还搞不定吗?堂堂鬼医难道一个区区的烧伤能难得到她?看她不把这古代搅个天翻地覆……☆★◆◇……☆★◆◇邪肆君王,谪仙侯爷,冷酷将军,极品采花贼……围着何娡的美男倒是不少,各色皆有,可是这倒是让她颇为头疼,不由心中暗叹:这古代的美男脑壳都被驴踢了吗?大把的美女不喜欢,偏偏都来缠着她这么一个丑女干吗?无语问苍天……哼,老虎不发威,你们都当她是hellokitty?敢招惹她,就要有被她恶整的觉悟……☆★◆◇……☆★◆◇【丑女戏邪君之怀恨在心】“你就是朕的王妃?”邪肆美男斜斜躺在软榻上,讥讽的问道。“皇上这话是高兴呢?高兴呢?还是高兴呢?”轮廓完美,却偏偏在美额上有一块大大的伤痕的女子一扬头,秀眉一挑,无比张狂的反问道。“哦?你还真是……可爱!如此这般,朕就册封你为……”邪肆男子强忍住立马要吐的欲望,凤眉一挑,随即邪魅的一笑:“丑妃!”随后一转身就踏出了这华丽的宫殿,没了踪影……“哼,走?逃得了吗?”某女眼露精芒,冷冷的说道:“我记下了!”★★★【丑女戏邪君之煽风点火】明黄软床上,一名绝色佳人,青丝披散,薄唇轻起。“皇上,你可太不够意思了,上次一溜烟跑走,今天……”蛊惑人心的声音柔柔的呵着气:“皇上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补偿臣妾?”手不由自主的伸进眼前那邪肆男子胸口,纤细的手指在胸前画着圈圈,顿时引起了男子一阵颤粟。“丑妃似乎越来越大胆了!”抓住作祟的手,邪魅的凤眸一挑,冷冷的说道。“哎呦,臣妾这不是为了迎合皇上嘛?怎么,皇上不喜欢?”手挣脱男子的束缚,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你……真让朕意外!”性感的薄唇不由分说的一口吻住眼前的佳人。一抹坏笑挂在女子唇边,这就是男人,哼——“啊——你干什么?”“以牙还牙!”一脚将某个邪肆男子踹出了房门,绝色女子带着讥讽回道……★★★【丑女戏邪君之气死你】
  • 凶煞地:古玩经营者

    凶煞地:古玩经营者

    故事里的主角刘景龙一直靠倒腾古玩为生,经营着爷爷的店铺,虽然近几年市场比较萧条,但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刘景龙自幼跟着爷爷长大,母亲因体寒生下他不久后就去世了,父亲将他拉扯到5岁时,和几个人参与一次盗斗,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可就在某一天,刘景龙一次意外事件中遇见了石子,从石子口中得知原来他的父亲和自己一样,都是在一次盗斗中失去消息,而且两人的父亲都是当年同一支盗斗队伍,所以石子打算把当年那些队伍里的后代召集起来,组成一支队伍,去搜寻父亲当年的下落。
  • 非常难欺:女相独倾城

    非常难欺:女相独倾城

    乱世之中风云涌动,朝堂之中阴谋不断,沙场之上腥风血雨,人人都想成为这乱世雄主,人人都想统一天下,坐拥这锦绣河山!她为自己逝去的爱人守护临江。他为天下能早日安定协助郢国。她倔强从不服输,他内敛不愿表达,叶清绾曾质问她,是否认清过自己的真心?她内疚自责,强迫告诉自己,大师兄是兄,她爱的就是彭初辞,脑海里又浮现出少年满含愤恨的言语,“这是乱伦,为天下所不容!”这乱世能否有情?这苍天可否仁慈一次?
  • 怪盗夜神

    怪盗夜神

    都市传说强烈执着的人在神使的指引下与十二点去埃尔兰特教堂祈愿夜神会与你缔结契约完成你的愿望,同时也会收取相同的报酬,不过报酬是什么那就要问缔结契约之人,不过据说他们仿佛只是做了个美妙的梦醒来什么也不记得了。白天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晚上她是穿梭在黑夜的怪盗,每个与之缔结契约之人,你们的愿望吾将为你们达成。黑夜是属于我的舞台,看台的观众们准备好被我恶作剧了吗?-----夜神
  • 湘绮楼词钞

    湘绮楼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流棋手(中篇小说)

    三流棋手(中篇小说)

    康建国停住了。老人睁开眼,看着康建国手中的报纸,慢慢地把手掌伸了过来。康建国连忙把那块报纸放到他手上。老人把报纸拿到鼻子跟前,久久地看着那上面牛金河的照片。半晌,老人闭上了眼睛。康建国看见有眼泪悄悄地从老人眼角滚下。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魔女逆天行

    魔女逆天行

    她,西大陆的天才少女,万药谷的少谷主,天赋卓越,却惨死亲人之手。她,遗落下位面的异族女孩,毒素淤积的身体,丹田受创的废物。当天才的灵魂重生到废材的身体,会在大陆掀起怎样的狂潮?六阶丹药?炼药大师?很了不起吗?本姑娘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会炼制八阶丹药了。天品灵器很厉害吗?本姑娘看看我的储物空间里面到底有多少神器先,唔,一、二、三…一百…累死了,数到现在还没数到十分之一,不数了。万药谷的人?揍的就是你。谷主的直系弟子?哎呀,本姑娘听到这话,有点激动,一不小心下手重了点送他去地狱报道了!片段一:“玥儿,你当真要去血域?”轩辕凌风严肃地看着眼前的小人儿,眼神中满满的不舍,“或许这一去叔叔就再也见不到你了。”“我必须去!我也一定会回来!”轩辕宸玥眼神坚定,“老天让我活下来不是让我安逸地躲在叔叔的羽翼之下度过此生的!是让我学会用自己的翅膀在蓝天翱翔的!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自己。”片段二:“你到底是谁?!”月琪惊恐地看着眼前妖媚无双的女子。“你希望我是谁呢?亲爱的表姐?还记得我的诅咒吗?诅咒你不得好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现在就是让诅咒灵验的时间!”“不!不可能!别过来!她已经死了!你到底是谁?”“我是她啊!来,不要紧张,我们很快就要开始了。”轩辕宸玥噙着笑,严重满是狠厉嗜血。挥手一鞭,毁掉了月琪精致的容颜。“不!”“这还是只是开始呢!我亲爱的表姐!”片段三:“不,别杀我!月月,我爱的人一直是你,是那个贱女人勾引我的!看在我们过去的情分上,别杀我!你母亲也是月琪那个贱人叫我去杀的!不是我!不要杀我!”某渣男求饶。“我当然不会杀你,我会送你去和月琪同甘共苦!怎么样?满意吗?”“玥玥,他就交给我的人处置吧。我会让人好好招待他的!”一旁某人掰过轩辕宸玥的脸看向自己,危险地看了一眼地上的男人,她已经看着这个男人好久了!很是不爽啊!本文一对一,无虐心。
  • 与君戏

    与君戏

    涩风卷十里流火,拂过一池春水黄昏渐染,霞光万道之上,天人舞晕,瑞彩千条镜湖澄澈摘繁星,放入怀中,星河点点,寥廓寂远苍茫天地间,斗牛相遇,参商不见。红尘扬袂一晃,十年辗转里,烟火冷、人事分捻去眉间雪,试问珠帘亭楼,当年杏花微雨,琵琶弦上生风月,如今可还有数?兰舟催发,镜心点绛唇,却盼染秋霜流光韶年如梦去,未能与君把酒三千世,温柔醉写红颜老,青丝又与谁绾?信笺经年泛黄,字亦不辨,唯清风明月与这一纸情谊长存,故人已青山绿水长留记得那年杏花弦外微雨,白衣舞剑,星辰长伴,天地与其皆入梦自朝来,随暮去,山川万古作伴,少年杏花唱游,寻寻觅觅一佳人,从此与卿共尝晦朔春秋,共书锦绣山河——————————————————不要管上面的东西,这就是个江湖客和权臣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写,1v1,女主不脑残,故事尽量不狗血。相逢即是缘,来了就别走叭
  • 异界之魔武双修

    异界之魔武双修

    新建QQ群:132130235当有一天胡锐站在大陆的巅峰的时候胡锐自豪的说道;“和老子比魔法那是找死!老子有用不完的魔法元素。”“比武技!开什么玩笑。老子体内有号称大陆最强防御的五行神甲,手里拿着可以与神器媲美的开天。”“杀怪!哥挥手间就可以召唤出千万的元素分身,根本不用自己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