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4600000006

第6章 西山经(2)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翠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到处是竹丛,山南面盛产黄金、玉,山北面有很多牦牛、羚羊、麝。山中的禽鸟大多是鸟,长得像一般的喜鹊,却长着红黑色羽毛和两个脑袋、四只脚,人养着它可以辟火。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山,是①于西海,无草木,多玉。淒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

【注释】

①:依附。这里是坐落、高踞的意思。

【译文】

再向西二百五十里,是山,它坐落在西海边上,这里没有花草树木,却有很多玉石。淒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采石、黄金,还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其祠之礼:太牢①。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②以百珪③百璧。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牷④用一羊祠之。烛者,百草之未灰,白蓆采等纯之。

【注释】

①太牢:古人进行祭祀活动时,祭品所用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②婴:据学者研究,婴是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③珪:同“圭”,一种玉器,长条形,上端三角状,是古时朝聘、祭祀、丧葬所用的礼器之一。④毛牷:指祀神所用毛物牲畜是整体全具的。

【译文】

总计西方第一列山系的首尾,自钱来山起到騩山止,一共十九座山,途经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神是诸山神的宗主,祭祀华山山神的典礼: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做祭品。羭山神是神奇威灵的,祭祀羭山山神用烛火,斋戒一百天后用一百只毛色纯正的牲畜,随一百块瑜埋入地下,再烫上一百樽美酒,祀神的玉器用一百块玉珪和一百块玉璧。祭祀其余十七座山山神的典礼相同,都是用一只完整的羊做祭品。所谓的烛,就是用百草制作的火把但未烧成灰的时候,而祀神的席是用各种颜色等差有序地将边缘装饰起来的白茅草席。

【原文】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译文】

西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叫作钤山,山上盛产铜,山下盛产玉,山中的树大多是杻树和橿树。

【原文】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①,其中多藻玉②,多白蛇。

【注释】

①河:古人单称“河”或“河水”而不贯以名者,则大多是专指黄河,这里即指黄河。②藻玉:带有色彩纹理的美玉。

【译文】

向西二百里,是泰冒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出产铁。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藻玉,还有很多白色的水蛇。

【原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译文】

再向西一百七十里,是数历山,山上盛产黄金,山下盛产银,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杻树和橿树,而其中的禽鸟大多是鹦鹉。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的珍珠。

【原文】

又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①、雄黄②,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注释】

①青碧:青绿色的美玉。②雄黄:即鸡冠石,一种矿物,古人用来解毒、杀虫。

【译文】

再向西北五十里,是高山,山上有丰富的白银,山下到处是青碧、雄黄,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而草大多是小竹丛。泾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磬石、青碧。

【原文】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①,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②而五采文,名曰鸾鸟③,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①石涅:据古人讲,就是石墨,古时用作黑色染料,也可以画眉和写字。②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③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

向西南三百里,是女床山,山南面多出产黄铜,山北面多出产石涅,山中的野兽以老虎、豹子、犀牛和兕居多。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叫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座龙首山,山南面盛产黄金,山北面盛产铁。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泾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①。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②。

【注释】

①白豪:长着白毛的豪猪。②兵:军事,战斗。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是鹿台山,山上多出产白玉,山下多出产银,山中的野兽多为牛、羬羊、白豪。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雄鸡,却长着人一样的脸面,名叫凫徯,它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则天下就会有战争。

【原文】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①,其中多女床②。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

①檀:檀树,木材极香,可做器具。楮:即构树,长得很高大,皮可以制作桑皮纸。②女床:可能是女肠草。

【译文】

向西南二百里,是鸟危山,山南面多出产磬石,山北面到处是檀树和构树,山中生长着很多女肠草。鸟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许多粟粒大小的丹砂。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译文】

再向西四百里,是座小次山,山上盛产白玉,山下盛产铜。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猿猴,但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名叫朱厌,一出现天下就会大起战事。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阴多垩①,其阳多碧,其兽多牛、麢羊。

【注释】

①垩:能用来涂饰粉刷墙体的泥土。

【译文】

再向西三百里,是大次山,山南面多出产垩土,山北面多出产碧玉,山中的野兽多是牛、麢羊。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再向西四百里,是薰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而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西四百里,曰阳之山,其木多①、、豫章②,其兽多犀、兕、虎、犳、牛。

【注释】

①:即水松,有刺。②豫章:古人说就是樟树,也叫香樟,常绿乔木,有樟脑香气。

【译文】

再向西四百里,是阳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水松树、楠木树、樟树,而野兽大多是犀牛、兕、老虎、犳、牛。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译文】

再向西二百五十里,是众兽山,山上遍布琈玉,山下到处是檀树和构树,有丰富的黄金,山中的野兽多为犀牛、兕。

【原文】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①、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

①青:这里指石青,一种矿物,可以制作蓝色染料。

【译文】

再向西五百里,是皇人山,山上多产金玉矿石,山下多产石青、雄黄。这里是皇水的源头,向西注入赤水,盛产丹粟。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①。

【注释】

①棠:指棠梨树,结的果实似梨但略小,可以吃,味道甜酸。

【译文】

又向西三百里,是中皇山,山上多产黄金矿石,山下生长着很多蕙、棠。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①、鹿、牛。

【注释】

①麋:即麋鹿,它的角像鹿角,头像马头,身子像驴,蹄子像牛,所以又称为“四不像”。

【译文】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西皇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出产铁,山中的野兽以麋、鹿、牛居多。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译文】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莱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檀树和构树,而禽鸟大多是罗罗鸟,这种鸟能吃人。

【原文】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①用少牢②,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③而不糈;毛采。

【注释】

①毛:指毛物,就是祭神所用的猪、鸡、狗、羊、牛等畜禽。②少牢:古代称祭祀用的猪和羊。③钤:祭器名,或说是祈祷的意思。

【译文】

总计西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尾,自钤山起到莱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经四千一百四十里。其中十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马的身子。还有七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牛的身子,四只脚和一条臂,拄着拐杖行走,这就是所谓的飞兽之神。祭祀这七位山神,在毛物中用猪、羊为祭品,将其放在白茅草席上。另外那十位山神,祭祀的典礼,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祭祀神时无须用米做祭品;毛物驻用一只杂色雄鸡。

【原文】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有木焉,员①叶而白柎②,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③(尾)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注释】

①员:通“圆”。②柎: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处在花的外轮,起保护花芽的作用。

③豹虎:虎字疑为尾字之误。

【译文】

西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座山,是崇吾山,它雄踞于黄河的南岸,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冢遂山,向南可以望见泽,向西可以望见天帝的搏兽山,向东可以望见渊。山中有一种树木,圆圆的叶子白色的花萼,红色的花朵上有黑色的纹理,结的果实与枳实相似,吃了它就能使人多子多孙。山中又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而臂上却有斑纹,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而擅长投掷,名叫举父。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一般的野鸭子,却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名叫蛮蛮,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原文】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译文】

向西北三百里,是长沙山。泚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泑水,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多的是石青、雄黄。

【原文】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①。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②浑浑泡泡③。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注释】

①不周之山:即不周山。据古人讲,因为这座山的形状有缺而不周全的地方,是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时发怒触撞造成的,所以叫不周山。

②原:通“源”,水源。③浑浑泡泡:形容水喷涌的声音。

【译文】

再向西北三百七十里,是不周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高高的居于岳崇山之上,向东可以望见泑泽,是黄河源头所潜在的地方,那源头之水喷涌而发出浑浑泡泡的响声。这里有一种特别珍贵的果树,结出的果实与桃子很相似,叶子却很像枣树叶,开着黄色的花朵而花萼却是红红的,吃了它就能使人解除烦恼忧愁。

【原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①,黄帝是食是飨②。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③。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⑤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注释】

①沸沸汤汤:水腾涌的样子。②飨:通“享”,享受。③馨:芳香。④玉荣:玉的精华。⑤瑾:美玉。

【译文】

再向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峚山,山上到处是丹木,红红的茎干上长着圆圆的叶子,开黄色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觉饥饿。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这里有玉膏,玉膏之源涌出时一片沸沸腾腾的景象,黄帝常常服食享用这种玉膏。这里还出产一种黑色玉石。用这涌出的玉膏,去浇灌丹木,丹木再经过五年的生长,便会开出光艳美丽的五色花朵,结下五种味道的果实,更加香美。黄帝于是就采撷峚山中玉石的精华,而投种在钟山向阳的南面。后来便生出瑾和瑜这类美玉,坚硬而精密,润厚而有光泽。五种色彩一同散发出来,相互辉映,那就有刚有柔而非常和美。无论是天神还是地鬼,都来服食享用。君子佩戴它,能抵御妖邪不祥之气的侵袭。从峚山到钟山,长四百六十里,其间全部是水泽。在这里生长着许许多多神奇的禽鸟、奇怪的野兽、奇异的鱼类,都是些罕见的怪物。

【原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化为大鹗①,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②,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③,见即其邑④大旱。

同类推荐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热门推荐
  • 狩猎者游戏

    狩猎者游戏

    看巫蛊高手如何利用动物作案;看众目睽睽下如何实施完美绝杀;看传国玉玺、乾陵金简等被史海淹没的千年遗码;看女真和契丹两个失落民族的绝密档案;看大辽和大清难以置信的血统怪圈;看蒋介石、汪精卫、婉容、溥仪等历史名人的家族秘史;看操盘者滴水不漏令人拍案的狩猎计划;看超越心理极限的紧张情节;看突破想象空间的诡秘场景;看颠覆逻辑思维的反转结局。
  • 缺德皇帝,妃常萌

    缺德皇帝,妃常萌

    N年前师徒节奏:他逼着她嫁人,别的师傅都教徒弟轻功剑法,他却教她女红、女戒、打坐、金刚经、地藏经、以及各种发神经!她卧槽一声,当着说成的准夫君来了句:“师傅,难怪你教我地藏经,原来是用来超度我未来夫君的啊……”板上钉钉的婚事吹了,某师傅:“……”
  • 超战力纪元

    超战力纪元

    2050年7月6日,人类永远忘不了的日子,那是一切灾难的开端,地球臭氧层因为太阳上面的神秘黑子而消失,强烈的紫外线肆虐着地球主母,两极冰川迅速融化,加上地壳运动,毫无防备的人类面临着毁灭的危机,从此人类走上寻找生存的道路!
  •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如果你有强者的心态和勇气,那么危机只会令你越来越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危机反而可以视为改革与成长的机会,要知道危机与困难只是表象,变革与创新、发展才是实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危机中找到突破口,变压力为动力,让机遇成就自己! 本书告诉你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危机就是良机”的观点,以典型的案例与生动的故事为论据,给危机中的人们以启发。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旨在让心怀梦想的人能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顺利着陆,也能在人生之路上超越自己,实现光和影的翔舞本书告诉你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 世间尽繁华

    世间尽繁华

    [短篇合集]世界上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不断上演着。我只想以我之手,写尽这世间繁华,让处在不同地方的人,通过我的故事,获得一丝对生活或者爱情的思考。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隔洋

    隔洋

    本书主要人物之一房地产大亨杜道一挥舞金钱魔杖随心所欲,无往不胜,能把趾高气扬的当红美女作家揽入怀中,却不能降伏大学时代无望地追求过、如今年华已逝的一位普通女教师。这两个人物之间历史与现实的纠葛与尖锐冲突,跌宕起伏,其中展露的世象:文人的失落、暴富者的轻狂、理想主义者的坚守、逐利者的无所不用其极,是转型时代人生竞技场上众生相的生动写真,《隔洋》延续拓展了《隔世》(作家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的故事,本书表现的是当下现实;文笔抒情,内涵丰富,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此去泉台招旧部,敢叫日月换新天注1:本来不濒危,猪脚去了以后,就濒危了……注2:这是一个专门把人切片研究的坏蛋穿越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拯救世界,破除封建迷信门户之见,弘扬爱和正义的超级正能量的故事(穿越以后的内容纯属虚构,信者后果自负)
  • 战俘的归路

    战俘的归路

    巨济岛约400平方公里,是韩国的第二大岛屿。这里地势险峻,地貌荒凉,四面是海。早在古代高丽王朝,这里就是流放囚犯之地,被称为死亡之岛。把战俘关押在这里,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当卢志云他们这批300多人的战俘队伍,被美军用海轮运送到巨济岛上岸码头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情景。
  • 别让生气毁了你

    别让生气毁了你

    生气是人类最危险的情绪之一。人在生气时,犹如一只发狂的狮子,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自己和他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打破原则,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愤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克制。善于控制愤怒的人,总是将愤怒藏在心底深处,并慢慢将其转化成一种惊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