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7200000004

第4章 叹古吟今赋藻辞,一曲诉情思(3)

与散文广泛的取材不同,骈文的内容表达要受到制约,文体格式也要讲究严格的对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这种文体与内容的制约,才使得骈文有别于散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们的生活同样需要规矩的制约。有红绿灯的路口,虽然可能因为等待汽车排起了长龙,但是绿灯亮起,车还是能按照顺序一辆辆驶过去。有时候,如果哪个路口的红绿灯出了故障,而恰巧那儿没有警察,我们不难发现,南来北往的车交叉在一起,不一会儿,路口就会被完全堵死。等交通警察到来后,执行人工红绿灯的功能,费很久的时间,才能把交通疏导开。仔细算下来,等一个红绿灯的时间需要几分钟,大家都闯红绿灯后的代价则可能变成几个小时。所以,尽管我们总是抱怨规矩太多,但是没有规矩是万万不行的。

应时而生,趁势而上——散曲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乐曲的传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再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因其金元时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代表人物有马致远等。

马致远原名视远,元初在家乡就以好学、聪明而小有名气。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想要离家远行。临行前,他到县城铁佛寺参拜铁佛。东光的铁佛远近闻名,香火兴盛,寺里僧众甚多,长老学问很高。

拜罢铁佛后,他求见长老,说:“吾名视远,有心求学,求长老赐名,促学业!”长老见他气宇不凡,便与他长谈起来,并教诲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志在千里,来日定成大器,但须牢记,才为民所有,不图富贵。”从此,他改名为致远,号东篱。不料时运不济,马致远奔波数载却壮志难酬,但是他创作的杂剧、散曲却声名日盛。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因他的文学成就,使自己的家乡躲过了一场劫难。

明初,燕王朱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使河北、河南等地的百姓惨遭杀戮,逃亡殆尽。“靖难之役”后,冀鲁豫广大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侵袭,中原大地,满目荒凉。

据说,燕王曾读过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对马致远非常崇敬。他北征来到东光,得知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后,便下令说:“逢马不杀!”谁知他手下的兵将听错了,将王命宣成了:“冯马一家,一个不杀!”于是马氏宗族躲过了这场劫难,冯姓也跟着沾了光,躲过了一劫,其他不姓马的也纷纷说姓马,因此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笔间波澜

别的文学形式都是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广泛流传的,而散曲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散曲应时而生,并顺应时代的需求,趁势而起,在文化发展长河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在人的一生中,机遇很重要,如果自己不懂得把握,错过了一次,就很可能再也等不来第二次了。成功存在太多的偶然性,就好像比尔·盖茨,如果他没有把握时机的魄力,还在留恋大学的美好时光,那么他很可能会错过成功的机会,抱憾终生。

话浅理不浅,智慧藏民间——谚语

据传,一次兵荒马乱过后,在清理战场时,漳州府为了减少负担,将一批受伤的战马拉到南门外圩市上拍卖。许多人看伤马的价钱要比好马便宜得多,就纷纷购买回去杀了吃马肉。

有一天,一位城郊农夫到圩市卖菜,听说伤马很便宜,也去买了一匹,拉回家去。由于回家时天色已暗,他就先把马绑在猪圈里,等待明天天明再把它杀掉。

这天半夜,有一个毛贼到村里偷东西,听见农夫家的猪圈里有大猪号叫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肥猪。他高兴极了,偷偷地把猪圈门撬开。他刚钻进猪圈,一不小心摸到了那只伤马的尾巴。马最怕有人揪尾巴,觉得尾巴被抓住了,急忙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贼。毛贼痛得哇哇大叫。农夫一家人听到了,马上冲到猪圈。毛贼一看到有人来,就开始苦苦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后不敢来偷东西了!”

第二天,这件事情就被传开了,村里的人都说:“莫看这是一只歹马,歹马也有一步踢。”农夫也舍不得把马杀掉,于是精心喂养,结果这只伤马成了一匹壮马。后来,“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句谚语就传开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它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能够让语言显得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像“知识是智慧的火炬”“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等。

笔间波澜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是对人生未来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人们乐观的心态;“生活就是战斗”,“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是人们经历波折而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人们对生活的远大抱负,是对人生理想的信仰。谚语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总结。谚语能够深入人心,教人各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智慧。生活总是在平淡中向前延伸的,平淡中也有大智慧,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大道至简,言精意深——对联

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清代有名的大学士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人,纪晓岚对他十分反感。有一段时间,纪晓岚喂养家雀,他将砖墙挖一个很深的小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防止它飞走。这件事情被石先生发现了,他趁纪晓岚不在,偷偷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纪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见墙上有一上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认为纪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一脸从容地解释说:“我是按照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这副对联,如果不是这样写,还请先生改写。”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他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对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天傍晚,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他忽然用手指向左岸,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在啃骨头,顿时有所领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两人相视片刻,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笔间波澜

每到春节,人们就会在门窗上贴上对联,红色的纸,营造了过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祝愿。岁月悠悠,人生的漫长往往泯灭了人们兴奋的激情,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个或几个点,刺激人们的思维,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其实,快乐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快乐就是一种感觉,比如贴上一副好看的对联,看见一篇好的文章,遇到一个久违了的朋友,收到一条有趣的短信,这种快乐即使短暂,也是自己心灵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回报。所以,维系心灵的敏感,向生活敞开心扉,快乐随时都会来到我们身边。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本书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堪称一本女性主义的重要读本。
  • 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他认为,心,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也是其心学说的基本观点。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个人都要践行自觉的道德规范。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善与恶产生的源头是人们自己的心,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
热门推荐
  • 都市之超级医仙

    都市之超级医仙

    【十万追读,都市精品】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弃子叶凡。一纸不公平的婚姻合约却将他和冷艳美女总裁绑在了一起。他,左手惊天医术救世人,右手绝世武功踩强敌!他,纵横都市,一路嚣张,所向无前!
  • 如沐晨光

    如沐晨光

    辉玉记得这世间最红的颜色,是她的嫁衣,是她小园中燃烧的玫瑰,也是她孟家一百零二口人所留出的血。自此后她没了亲人,没了爱人,从天下无不知其姣也得华阳郡主,成了叛臣罪女。她不会骑马,不会武功,逃不了命,也无人再护,所以她死了,那般简单……蛊宗有一蛊,唤为蚀骨,虫入体,食宿者之骨髓,复长其经脉,成蛊者拥奇绝之躯体,后,虫入其心脉,宿者每月需食花毒镇虫眠之。虫入体,再不可取,寿命十年,虫亡人亡……
  • 领导口才全书

    领导口才全书

    《领导口才全书》领导者如战场上的将军,是激励手下的核心人物,也是决定事业胜败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领导的统率。领导者中肯有力的言辞,会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或取得共识,以利于达成协议;领导者慷慨陈词,会促成外引内联,振兴一方经济;领导说话得体,言之有物,会使权威自立,上下一心。卓越的口才,是每一位立场求进的领导者成功人生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很难想象,一个口才欠佳的领导,如何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中支撑局面,稳步攀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事实上,一个领导者的说话能力,常常被当作考察领导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领导越来越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优势。
  • The Book of Tea

    The Book of T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运编辑者

    命运编辑者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第一卷破书1.《X破XX》(《Shittingtosky》)2.《月湖山庄》(《Moonlakecastle》)3.《无形的杀手》(《Invisiblekiller》)4.《爸爸去哪里》(《Godtogo》)第二卷幽灵堡垒SCP002X1.《通天塔》(《Thebabel》)2.《七浮屠》更新中(《TheGreatTower》updating)如果作者日更不到3k,那那一定是在B站画插画。欢迎围观。
  • 佛说第一义法胜经

    佛说第一义法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是校草:甜心来PK

    青梅是校草:甜心来PK

    当有一天叶原希发现自己暗恋的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已经变成了深爱,她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把他追到手。不惜掰弯他!然而使尽了三十六计他也无动于衷注定只能当好哥们时,她心灰意冷生无可恋想要就此削发为尼断了这三千情丝,怎料只有更悲催……幸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的祸兮福所伏,千年铁树终究开了花。他说:叶原希,你用尽全力去爱我,殊不知我比你更早用尽全力在爱你。他说:你追了我一年,人生余下的九十九我会补足给你。他说:余生,你只需要待在原地,倾尽所有我也会融入你的生命中。
  • 让我慢慢喜欢你

    让我慢慢喜欢你

    不知道能和他在一起多久,但在一起多久就写多久
  • 远去的风情

    远去的风情

    本书是知名乡土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内容选自作者已经出版了的各种乡土文学小说中与民俗风情有关的故事。这些民俗文化,虽然有的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了,但它毕竟代表着一段历史文化记忆,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有个别民俗在乡村地区存留。作者熟悉乡间民俗,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可读性强。阅读此书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价值。
  • 陛下有孕:家师不包送

    陛下有孕:家师不包送

    她,女扮男装,一朝登基为皇,只为撑起这独孤家的天下。他,是人们口中最为神秘的人——皇帝的师傅。独孤亚楠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临烜只身一人神秘莫测,江湖诺大四海为家;独孤亚楠则受困宫中,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临烜风餐露宿清茶淡粥。当两人成了师徒……独孤亚楠女儿身的事情瞬间爆出,以往王朝男尊女卑,现如今女帝在位,位置颠倒,后宫成了男人的天下!!某日,临烜将某女压在身下,“亚楠,我帮你做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该付出什么?嗯~”独孤亚楠蒙,“师傅,严肃点儿!起来!”临烜霸气侧漏:“我要做帝后!!”“……正好应付皇祖母了。”她喃喃出声,没有拒绝。临烜一本正经勾重点:“你养我!另外,本人不包送…”(绝对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