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100000013

第13章 社会管理与社会事业研究(12)

实际上,内格尔对洛克的理论做了较强的解释和深化。内格尔在解决政治权力功能性领域的行动者的规范化问题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较弱的内在化分析路径。内格尔在讨论政治领域中的功能领域之规范化问题时,排除了司法权问题,实际上,他所讨论的基本原则限于立法权和行政权,特别是为行政权的功能领域提供一个内在化的规范进路。内格尔认为,规范主义的法治和宪政方案是将私人道德与公共道德分离的,因此,规范主义的法治和宪政与行政的功能性领域之间就出现了非连续性。他认为,除了法律规范以外,私人领域不存在适用公共道德准则问题。但是,在公共政治领域排除私人道德的运用,则会出现解除功能性问题的规范化,从而造成政治功能性领域的无伦理化或者是单纯依赖信念伦理而挤兑责任伦理的后果。结果要么是无伦理的腐败与暴行,即他所谓的公务犯罪现象,要么是放弃责任。

内格尔认为,在政治功能性领域,不能仅寄希望于行动者的美德与智慧,还必须对行动者施加双重限制:一种是由规范主义所确定的理念与原则的限制,它属于公共道德的要求;一种是私人道德的限制。对政治功能领域施加双重限制的正当性在于:因为他们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它们必须受到规范的限制。但是,由于政治功能领域的规范限制只能是理念的和原则的。因此,这种限制只是一种初级法治化方案,很难产生实践上的有效性。为增加限制的有效性,必须设置私人道德以补强规范方案的有效性。但是,这种私人道德不是一种纯粹私人领域中的道德,而是置于规范性背景和政治职业背景情境中被评价了的私人道德。将私人道德作为评价功能性政治行为的正当性与有效性的一种制度化工具,成为内格尔内在化进路的关键问题。

内格尔认为,这种进路的正当性来源于公务论和公众人物准则。由于行动者执行的是未终极规范化的特许政治行为,因此,对它们在进行初级规范化后必须通过私人道德补强。内格尔所界定的公务说与法国的公务说之间存在差异。法国的公务说主要是为了证明行政权力的正当性,是一种权力论的主张。实际上,它证明行动者只要是被证明是基于公务的行为,则行动者本人并不受追究。(王名扬,1988,第25—28页)而内格尔认为,正是由于你是公务的执行者,你就有特别注意的义务。所以,内格尔的公务说是要课予行动者以责任。内格尔认为,功能领域的政治行动者应负私人道德责任的另一个正当性理由,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公众人物准则在道德领域中的应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自萨利文案以来发展出了严格监督公众人物的注意义务的标准。(任东来等,2004,第272—290页)内格尔认为,由于你执行的是公务,因此你的行为必须符合初级规范化的公共道德的约束;但是,正是由于你是公务的执行者,你就有更多义务使你的行为与政治职业的情景性道德要求相符合。内格尔认为,行动者所执行的公务和执行公务的行动者都应该承担道德义务。公务的执行和公务的执行者应该受到公共道德的规范,这已达成共识。但是,公务的执行者是否在负公共道德义务之外还应该负私人道德义务则存在争论。内格尔认为,公务的执行者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应该比普通人清楚自己的执行行为是个体化的,并清楚自己的执行行为将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影响,这是政治行动者应负私人道德义务的认知要素和意志要素。冷酷无情的命令不能解脱你应负的道德责任。对国家的义务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来自义务的道德背景。实际上,内格尔涉及了拉德布鲁赫所提出的“非法”与“非法律”的解决方案。(拉德布鲁赫,2005,第227—236页)另一方面,政治行动者在行使政治权力时,实际上满足了个体自我最个人化的欲望和需要,这乃是人类最原始的感情之一。这是政治行动者应负私人道德义务的动力要素。

实际上,内格尔在这里已经涉及霍布斯关于人性的假设和孟德斯鸠关于政治动力机制的一个基本假设。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人性的竞争、贪婪和虚荣,造成了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政治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战争状态,通过公共权力的方式遏制人性中个人化的权力动机,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保全。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在结束自然状态进入到政治社会之中之后,对权力的欲望就成为原始形态的政治社会的基本动力,而原始形态的权力欲望必将使政治社会处于战争状态,因此,宪政理论必须对政治权力进行类型化和结构化,并通过权力之间的分离和制衡机制约束权力。这样,原始形态的、以权力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才能转化为法治化和宪政化的文明社会。霍布斯的目的是要借政治权力约束个人的权力冲动,孟德斯鸠的目的是要解宪政机制改造政治权力借以实现政治自由。霍布斯和孟德斯鸠都认识到了个人的权力欲望对政治社会的深刻影响。霍布斯采用了将个人权力欲望完全公度的方式,并将其全部转化为一种公共权力,从而否定了个人保留权力的正当性。孟德斯鸠承认权力欲望的必然性,但是,他认为带着权力欲望进入宪政机制中的组织和个人必须服从法治和宪政的规范。内格尔承认了权力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的霍布斯假设,但是,由于他所研究的主要是政治权力的功能性领域的规范化问题。因此,他是将孟德斯鸠的法律规范主义和宪政规范主义的公共性规范理念转化为个体性规范概念,并转移到政治权力的功能性领域内展开讨论的。

在解决了对政治行动者课以私人道德的正当性以后,内格尔所要解决的就是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连续性问题,也就是私人道德对公共道德的有效性补强问题。内格尔认为,我们无法推断公共道德是由私人道德推演出来的,也不能推断特权领域中的私人道德是由公共道德推演出来的,但也不能证明他们之间彼此独立。他认为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可能同享一个道德源泉,它是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的终极来源,也是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的连续性成为可能的共同背景。由于内格尔是一位分析主义的哲学家,他所说的这个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的共同来源,可能是指哈特所指的次级规则或拉兹所指的社会规则,或是一般称之为公共利益的功利主义概念,很可能不是指洛克所谓的自然权利或自然法学派所指的道德。内格尔认为,由于政治行动者执行的是只具有纲要式规范的功能性行为,因此,行动者就有特别的道德义务。非个人性的公共行为只适合于对结果的高度重视和对公正性的严格要求,而功能性政治领域不符合这两种条件,功能性领域的行动本身具有实验性,它所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的结果。私人领域的道德约束允许偏好的存在,但是,公共领域排除自我放纵和偏好。政治权力在功能领域中的设计必须将注重结果和注重行为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合理性的。由于现代政治权力机构庞大且复杂,它对于结果并非总是敏感,因此,增加行动者的个体化道德义务能够改善机构的敏感性降低的后果。内格尔认为,在政治功能性领域植入的私人道德并不是纯粹的私人道德,而是置于公共道德背景评价过的私人道德,这种个体性规范是以公共性规范为镜像的,是公共性规范在政治功能领域行动中的一个微型版本,在这种条件下,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建立了一种连续性。(托马斯·内格尔,2004,第83—99页)对外权和行政权的功能性领域被洛克描述为基于自然法的特权。洛克认为,这两种权力不可能通过规则主义的法治方案作出妥当安排,而必须借助于行动者的德性和智慧。洛克认为,对外权与行政特权所能受到的规范性约束只是一个初级法治化方案,它受到自然法和公共福利的约束。但是,内格尔认为,在特别授权领域,诉诸于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则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和有效的。他认为,必须在初级法治化的政治功能领域补充私人道德的约束,对行动者本人课以特别义务。内格尔认为,这种个体化的道德义务是可以转化为法律责任的。但是,我们认为,如将其转化为一种法律责任,则必须设置可接受性的条件。

在内格尔的分析框架中,他认为不是所有的责任都能上升为法律责任,但是,某些政治责任必须超越一般道德责任的范畴,无法法律化的政治行为也不能听任“信念伦理”的指引,而必须表现出责任性来,因此,对超出法律的政治行为的规制,必须接受责任伦理的指导。责任伦理实现的程度依赖于其内在化程度。一种内在化路径是特定职业的道德准则和操守,即内部规则化方式;另一种内在化方式是借助于私德的有效性路径心灵化,这是全面提升个人和社会在政治领域责任品质的根本路径。这一路径如果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达成妥协。

(作者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美]A.美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美]A·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加]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英国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美]菲利浦·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美]霍菲尔德.基本法律概念[M].张书友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9][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3][美]迈克尔·桑德尔.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M].曾纪茂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4][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5][澳]皮特·凯恩.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M].罗李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6]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7][美]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8]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19][加]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0]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1]张文显.法理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平欲晓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面临不少问题,在城乡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基本公共设施供给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非均等化现状,究其缘由,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根本因素。通过大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考评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真正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城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论命题。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实施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政府职能的关键内容和实现公平正义、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要举措,正在成为国家“十二五”乃至更长远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相关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等内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平等、非歧视地享受国家财政待遇,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它的内涵包括: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均等。

同类推荐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与魔鬼的谈话

    与魔鬼的谈话

    宏大的善,亦即人间的爱,同时也是重大的诱惑,能够在我们心中引发出像“上帝是否软弱无力、是否邪恶”这样的问题,因而引发出怀疑之罪。这一罪恶又引发出骄傲,从骄傲中产生出下一轮的罪过。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恶能够转变为善。撒旦的王国不仅仅是阴暗的中世纪。在今天,恶也在我们周围设置陷阱,不断地把我们拖拉进去。
  • 医宠到底:娇妻甜不可言

    医宠到底:娇妻甜不可言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爱情和名利双收艰难,其实,只要走对了路,何尝不能兼得鱼和熊掌,双收爱情名利?她,鬼马精灵,医药世家百年难遇的奇才,但在遇上那个冷若冰山蛮不讲理的他时,她轻启唇瓣,“没几个人能走进我的心里,你算一个。”他凝眸,眸光闪过一丝期翼,“你对我用的药,我希望它的保质期是一万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DNF之异界狂飙

    DNF之异界狂飙

    伊凡带着魔改版的dnf系统来到异界自己的升级之路竟然是收集功法而自己学习技能所需的sp点竟然需要金币来换取伊凡最终开着杀意波动,召唤着各种鬼阵,身负多重剑气,控制着敌人气血,与幻鬼一起进行着修炼异界的全系魔法也手到擒来而随着系统功能的逐渐开放伊凡终于了解了其中的一些事情原来。。。。。。自己不是系统第一任宿主
  •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一把生锈的铁剑赐予一个普通人,穿越修仙界的能力。他的人生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 狂傲经神

    狂傲经神

    这里是经脉大陆,传说,经修可以成神。误解,追杀,成为叛徒的牧心书,靠着一本邪派经修秘籍,如何能在经修大陆崛起?
  • Samuel Titmarsh and The Great Hoggarty Diamond

    Samuel Titmarsh and The Great Hoggarty Diamo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飞三求凰

    凤飞三求凰

    一曲凤求凰,弹的好者如中郎将司马相如财色双收,弹不好者如武安候华明澜头破血流!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Welcome, Caller, This Is 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