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400000010

第10章 组织起来的带头人(3)

此时,老小子见李顺达等六户贫农办起了互助组,心里不由得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些贫农有几户是老小子的佃户,老小子回想那年搞减租减息,李顺达提着小斗,领着佃户们在桑三则家交待抗日民主政府的减租减息法令,好不威风!从那年起,就减掉了四十石租。这哪是减租,分明是割他身上的肉啊!心痛得他快躺倒不能动了。今年搞起互动组,恐怕更没有他的好光景。出于本性,他向新产生的互助组打冷枪了。他歪着葫芦脑袋,噘着嘴,嘟嘟喃喃地说:“互助,巴掌大的地没有一块,驴尾巴没一条,不老老实实租种地,倒想在一个锅里熬稀粥。真是做梦吃饺子,干巴嗒嘴皮!”人类自有语言起就有说风凉话的历史,各方意见都通过这些话语在社会上流传,成了民间发表意见的一种特殊方式,也颇像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对智者而言,这些言论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对弱者而言,是阻碍发展的路障。

“流言止于智者”是句古训,李顺达他们是真正的智者。人们透过这些风凉话,看到了老小子的内心。如果不是考虑到大敌当前,应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大局,他们或许不会饶这个赖鬼。

有一次,宋金山和顺达走着,迎面碰上了老小子,金山主动向他“打招呼”:“昨天夜里梦见吃什么来?是不是吃俺地里种的大南瓜?”老小子心头一怔:自己偷南瓜的事被人发现了?他没有吭声,侧身从身边悄悄地溜走。宋金山和李顺达心里乐了。他们不管别人说什么,任由人家去说,不管别人用什么眼神看自己,由他们看去!没闲工夫与他们斗嘴。他们铁了心参加互助组也不全然是走投无路,他们走到一起要互帮互助,也不光为六户人家的吃喝,还要大力支援前线,打败日本鬼子,更要为全边区走出困境,踩出一条新路。

正月是农闲时节,人们还在按老习惯过春节,但是互助组已经行动起来了。在民国三十二年的大年初二,即1943年2月6日,李顺达互助组正式开始出工劳动了,他们打破了延续了几辈子春节过到正月十五的老习惯,开始往地里送粪。六个人、六副桶担,一个比一个跑的欢快。他们原来计划二月底把粪送完,结果没出正月就完成了任务。西北风嘶啦啦地刮着,他们虽然个个破衣烂衫,老棉袄尽窟窿,很难找出一片完整的布片,但对新生活的憧憬,互帮互助的协作与鼓励,使他们的心中萌生出希望。这六户人家不会想到,他们的行动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他们用自己的扁担,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也为中国农民开辟了一条新路。

九个月后,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组织起来》的讲话。号召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组织起来,丰衣足食,打败日本侵略者。李顺达互助组已超前实践了这一指示,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个互助组,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新成立的互助组,干得热火朝天,效率之高竟然也出乎他们自己的意料。组员们你帮我,我帮你,原计划紧紧巴巴做两个月的农活儿,还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干完了。李顺达站在自家的窑洞顶上,迎着刺骨的寒风,展望西沟高高低低的山峦,心里想得很多,他想:组织起来的力量要发挥更大作用才行,要多打粮食,就得多开荒!举目四望,远远近近的荒山荒坡全是地主霸占着,让它一年一年地荒着,真不合理!要能开荒就好了!

李顺达互助组起早贪黑,把粪全部送到地里,以保证每亩施肥126担和保证全组一年秋田的追肥正在这时,互助组的几条汉子都找上门来了。

宋金山挑头说:“顺达,上级号召咱们组织起来,不会是叫咱们做二十天活儿歇息一个月吧?干脆找上级要任务,请求上前线,去配合八路军反扫荡,消灭日本鬼子!”李顺达瞧着他那个急样子,心中有数地说:“做地里的活儿,不能违农时,支前打仗也得听上级的安排。上级说前线需要,咱立刻动身,现在上级没有说话,咱们农民就只能种地。”王周则开口了:“那咱们就练武,扔手榴弹,用土枪学瞄准。”李顺达说:“这倒是个好主意,但要全体民兵参加才行,那些没有加入互助组的人家,地里的活儿还没有做完,要等农闲季节才能练武。”五员大将全说话了:“那你说,我们就站在窑顶上看风景吧?那一片一片的荒山坡有甚好看!”“我们能不能把它变得好看呢?”李顺达心中早有这个打算想绿化荒山,可是老财们霸着荒山,得想法子要争取这个种树、种地的权。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家说了,大家都有这个心愿,催促顺达赶快到区里向上级请示。

顺达动身往区里走,心里有事,走起来风快。区里的小通讯员在路上向他打招呼:“李顺达同志,你去哪?”李顺达迎了上去,向他打听区里的负责同志在不在家,说互助组里有件要紧事跟区里的负责同志研究。小通讯员回答了顺达后,接着说:“我正有件要紧事要找你,挺要紧的。”小通讯员顽皮地眨着眼睛,从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顺达说:“给你,重要文件!”李顺达觉得小通讯员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在故意逗他玩,双手接住文件,翻来覆去看了看,然后拉住通讯员的胳膊说:“你知道文件里说的是什么?”“我当然知道。”通讯员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

“对你说实话,你叔半辈子租种地,没学过文化,不认得字,求你给把文件念一念,行么?”“区里的负责同志吩咐过我,给你念文件是我的任务哩。”通讯员讲出大实话,打开文件,大声念了起来:“遵照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指示精神,为了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粉碎日寇的封锁扫荡,特规定:凡属荒地荒山,谁开谁种,谁种谁收……”顺达听着,嘴和眼睛都在笑,他想,咱们边区政府真摸透了穷庄稼人的心,他们知道互助组遇到的问题,连开荒指示也下达了。顺达要求小通讯员慢点念,多念两遍。他要把主要内容和一些要紧话记下来,回去向村里人传达。

小通讯员说:“李同志,你也看着文件,我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还能认几个字,行吧?根据认识的字,连猜带想,就把主要内容全记住了。”“好办法,你就当我的小先生。这也是区里的负责同志给你讲的?”小通讯员点点头,李顺达顾不上说句感谢话,身子紧靠着通讯员,两个人捧着文件,用粗壮的指头指点一行一行的字认真地念起来。先是稚嫩的声音,然后是顺达粗糙的嗓音,俨然是男声二重唱。

直到顺达记牢了,两个人才分手。

小通讯员问顺达:“你不是要到区上去找负责同志么?”李顺达嘿嘿笑出声来,说:“不去了,俺就是专为开荒的事来的,文件上都给解答了。回去替俺好好谢谢区上的同志,俺也谢谢你。”小通讯员反倒有些不自在,挥一下手说:“这有什么好谢的?不都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吗?”通讯员说得多顺溜多好!李顺达留下一串愉悦的笑声,一溜小跑回到村里,把互助组员都叫到自己的家里。他把文件举在手里,摇晃着说:“大家听着,上级发来了重要文件,关于开荒的指示……”说罢,李顺达就把文件摊开,摆在炕桌上。他不会照着文件念,而是凭记忆讲述文件的主要内容,并把一些很要紧的话,原原本本地向大家传达:“为了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粉碎日寇的封锁扫荡,李顺达互助组正在选种子,准备下种特规定:凡属荒地荒山,谁开谁种,谁种谁收……”李顺达那洪亮的、深沉的嗓音,在土窑里回响,组员正在仔细品味着“凡属荒地荒山,谁开谁种,谁种谁收。”这十二个字的含意,顺达说:“大家听清了么,这意思就是说,地主老财霸占的荒地荒山不算数了,抗日民主政府给咱撑腰,咱们开了荒地,就归咱们种,归咱们收啊!”“当真?抗日政府有这个规定?”路文全还将信将疑。

“这不是吗?都写在文件上了:‘荒山荒地,谁开谁种,谁种谁收’……”宋金山代顺达回答,他已经记牢了这十二个蚂蚁似的小字,这辈子绝不能忘掉!路文全、王周则也都喃喃背诵这十二只蚂蚁似的小黑字,他们像要用根绳子牢牢拴在其夹袄襟上,回家向媳妇孩们宣传。

在过去,穷人们在荒坡上刨一镢头,地主老财就拉到村公所吃拉面评理,实际上是罚款。王周则家因为出不起拉面钱,才借了老小子的五块钱。八路军来了以后,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清理旧债务,才把那借据要出来。如今大伙听到抗日民主政府发出的开荒指示,异口同声说:“抗日民主政府,总是向着咱们穷人。咱们才想着开荒种地,上级倒把文件送来了,看他地主老财敢不敢哼一声!”宋金山、王周则站起来说:“顺达,霸占西沟这些山的地主,都不是西沟人,我看再把那些地主老财叫来,把这个文件给他们念一念,叫他们知道抗日民主政府的法令!”李顺达坚定地说:“不用!石匣和路家口也是抗日民主政府管,迟早也会知道这文件,老小子和郭召孩敢违抗政府指示吗?有抗日民主政府给咱撑腰,咱就大胆地上山开荒去!”六户人家,男女老少几十口人异口同声响应:“好啊!”人们热热闹闹讨论了一番,男人们个个报名开荒。年轻妇女们也想要参加,李顺达的媳妇吕桂兰第一个举起手。她是个好劳动力,能担子,会抡镢头,比得过男子汉。

顺达想了想说:“妇女求解放,就是要从参加田间劳动开始,不再只围着锅台转,凡能参加的都参加。妇女们扛镢头上山,男人们不能拉后腿。”互助组实行民主管理,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大伙你一言、他一语地商量了几个具体问题。规定年龄大的妇女们照管小孩和做饭,大点的孩子喂牛羊割草,青壮年男女组员一律上山开荒。

做出决定后,李顺达吩咐大家说:“回去以后,赶紧收拾镢头,开荒可得使大镢头。”送走了大伙,李顺达把不能用的破锹、缺了口的锄头收拾到一起,又和娘商量把纺花积攒下的几块钱拿出来,请铁匠打了一把六斤重、一尺二寸长的大镢头。

地主老小子听说互助组要开荒,就像吓掉了魂似的,起了个大早,吃了两口饭,就跑好几里路来到西沟。上了山,山上山下转了一圈,一屁股坐在祖辈们占据了多年的荒坡上。

互助组成员一人扛一把镢头上山来了,其中一个女人就是顺达媳妇吕桂兰,由于路太窄,单行排成一长溜。扛在肩上的镢头好比长枪,个个意气风发,像一支行进中的队伍。他们的确是在向大山进军了。

老小子瞪着眼,歪着脑袋,瞧着李顺达等人从他身边走过,谁也没理睬他,他忐忑不安地站起来,跟在互助组组员们后面唠叨:“老哥们,这些坡都是我祖上留下的,不敢开!”谁也没有看他一眼。老小子估计这个女人是李顺达的媳妇,追上吕桂兰说:“小嫂子,看样儿你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求你给顺达说说情,把这山道坡给我留下。”吕桂兰说:“老小子,你占了这么多山坡,为甚要叫它荒着?不叫人种,安的什么心?你也睁开眼仔细瞧瞧,过去、现在是两重天了,老皇历使不得了!”老小子点头哈腰:“我也要开荒,这年头,讲的是劳动光荣哩。

诸位,高抬贵手,把好坡给我留下,我也要为抗战支前出些力。”宋金山看不惯老小子那副丑相,镢头在地上蹾了一下,摆出个横刀立马的架势拦住他说:“我说老小子,你有本事,把山坡扛到你家锁起来,你别在这里碍手碍脚,咱们镢头不长眼,砍伤了你也不好哇。”一见老小子,宋金山肚子里就像着了一团火,八路军没来到平顺的时候,他受尽了老小子的剥削和压迫。宋金山有一手种南瓜的绝活儿,他家的南瓜又大又甜。可是,每年下第一场霜摘老南瓜的时候,几个最大个儿的就不翼而飞了。那是他准备留籽做种的,被人偷去心里特别窝火。宋金山侦察了几个黑夜,才知道是老小子背上布袋偷走了。在那年月,地主当了小偷,失主是佃户也不敢追究。但是金山的南瓜也不能白白地给地主偷走。有一年南瓜还嫩的时候,他用镰刀在两个南瓜的一侧切开一个三角形的小口儿,往里面灌上几勺大粪,再把切下来的那块南瓜盖上,过几天就长好了,南瓜长得特别大。果然老小子中计了,他一次也只背得动这两个南瓜。他把这两个南瓜摆在粮库外面的两个窗户台上,让人们一进院门就惊羡地大叫:“你家好福气呀!地里长这么大的南瓜!”除夕吃团圆饭,讲究全家老少同吃一个大南瓜。他搬回屋里一个,肉厚皮硬,大菜刀也砍不开,就双手搬起来在案板上摔,这下有好戏了:粪水横流四溅,溅了他满身、满脸、满锅、满炕、满地、满墙。

直至正月十五,来他家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捂鼻子,忌讳语也脱口而出:“好臭,这是什么味?”这事传到西沟,谁听了谁笑。李顺达没正面取笑他,只问老小子是不是梦见吃宋金山地里的大南瓜,正是指这件事。

老小子打心眼里恨着金山。如今,宋金山腰板硬朗了,根本不把老小子放在眼里,说起话来,就像扔石头一样,重甸甸、硬邦邦。老小子不敢往他跟前靠,只是老远地跟着。

李顺达心里想,让这么个人跟着,心里也不舒服,撵回去算了。

同类推荐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开店必读(大全集)

    开店必读(大全集)

    广征博引,汇集了开店的多种经验,为那些创业开店者出席划策,指点迷津。第一部分 开店前想好三件事:资源、行业、观念。第二部分开店三部曲:筹资、选址、装潢。第三部分 管店六件事:采、摆、销、人、财、物。第四部分店员就是生产力——营业口才与导购技巧大全。第五部分 网上开店全攻略。生意做遍,不如开店。开店、管店、店员培训、网上开店全攻略。
  • 网游之纵横天下

    网游之纵横天下

    我本是一个不起眼的玩家,然而真正的高手与菜鸟到底距离有多远?当有一天,两个漂亮女孩一起问我:“你愿意当一个高手,纵横天下吗?”我说:“我愿意!”于是乎,我悟了,便成了高手,从此纵横天下!
  • 重生八零我成了全能大佬

    重生八零我成了全能大佬

    仙界赫赫有名的第一女神,带着天神之眼重生现代,明明是天生贵命,却偏偏被她投胎的这个家族蠢货视为怪物,还让人灭杀她!幸得有好心农家人收养,从此,她带着收养她的农家亲人创事业,带他们鱼跃龙门,赐他们一身荣华富贵。
  • 红楼之黛玉皇后

    红楼之黛玉皇后

    前世,她是天林王朝一国皇后,有着各种复杂的身份,为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暗自撑起整个王朝,为他扫平所有的障碍;关注着自己所有的亲人,极尽全力满足他们一切的要求。只是,一夜间,原本自己苦心经营的幸福尽毁,爱人背后冷箭,亲人全体利益熏心的背叛,还好只有他在生命的最后都始终站在自己的身边。他被她所救,心甘情愿成为他的影子,折服于她惊人的才华,心疼着她为爱的辛苦,痛苦着她独自面对一切的痛苦,他只想告诉她,其实只要她回头,他一直都在。于是,在为她献出生命的最后,他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话,得到一个幸福的承诺,含笑离世。他,舍弃了她的爱情,不是不爱她,只是为了自己毕生的追求。回头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一切,全是因为有她在支持,仅仅三天,他便从一国皇帝沦为亡国之君,只因为她的爱不在,他似乎就一无所有,而可笑的是,这一切终究是他自己的选择。她,本是她最心爱的妹妹,嫉妒着这个什么都比她强的姐姐,终于,费尽心机,看到了她始终宠爱自己的脸上,出现了自己希望的伤心欲绝的表情。却在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之时,所有的一切都被她摧毁,包括自己,她才明白,她的包容也是有底线的,而触碰的结果,是恐怖的深渊。重生,来到另外一个她不知道的王朝,前世的记忆让她封闭自己的心,不在相信任何人,冷清,孤傲,活着,只为等着另外一个承诺,不过还好,她依旧叫林黛玉。而她们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仅仅是开始而已。
  • 重生哈利波特

    重生哈利波特

    简介:当哈利头上带上分院帽那一刻,分院帽就尖叫出声:“阿兹卡班!”哈利:(?ω?)作者书友群:211561269
  • 强制欢宠:我的温柔暴君

    强制欢宠:我的温柔暴君

    穿到书里,成了虐待过男主,最后被男主虐死的炮灰,还要得到邑界图才能回去?夜沐表示,她没时间玩游戏,既然被一本书弄进来了,那就弄死男主让世界崩坏了出去!可看着面前骨瘦嶙峋,眉宇间却满是坚毅的小男孩,她下不去手……好吧,她被男主的王霸之气给镇住了!怎么办?养大男主,让他去帮自己找邑界图?这主意可以!但她养着养着,男主貌似长歪了,以下犯上不说,还拿着邑界图引诱她!女主泪流满面,说好的正直明君呢?她可以重养一遍吗?男主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头,“乖,别闹,洗洗睡了。”
  • 归砚录

    归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伸手

    伸手

    黎木被堵在厂子里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无数条雨柱砸着地上万物,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恐怖。转瞬间凹凸不平的地面就一律成为水面,所有裸露在外的物体都被雨水不容分说地粗暴地冲刷着。实在等不下去了,黎木抓起墙角一块破塑料布,两手往头上一撑就冲进雨里,深一脚浅一脚往家里赶。大约半小时后,黎木走进厂家属院。由于几年前那次厂子搬迁,这个住着十几户人家的破院子就被甩下了,离厂大约五六里地的样子。黎木老远就发现家里没灯光,心里顿生疑惑。正走着耳里忽然传来儿子叫他的声音,回头见儿子小松从邻居大锤家伸出头来,向他招手。
  • 祭言师

    祭言师

    “求求你,不管他是生是死,请让我见他一面好不好?”少女双眸泪光闪烁,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惹人心疼。“你先起来,”她将少女扶到床上躺好,她玉指轻轻地点在少女的额头中间,“睡吧!当你醒来的时候,你就能与他相见了。”她话音刚落,只见玉指散发出一点亮光,紧接着少女便昏昏沉沉地进入睡梦中。。。。
  •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