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400000005

第5章 认真 严肃,从现在开始保持专注!(1)

1从生活中的每一天开始做起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很重要,让孩子认真地度过每一天,他们才能够知道生活的意义,才会认真投入。

有一次,萌萌在玩玩具的时候,把刚买的玩具模型——小飞机拆了,零件东丢一个,西丢一个,我要他装好,他撅起了嘴,很不情愿地做了。可是他心里根本就不想把它装好,结果,一会儿飞机的翅膀装得不正确了,一会儿轮子安不上去了。看着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很着急,不想他这样下去,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这样做,马马虎虎,随意应付,怎么可能有收获呢。

但是怎么才能够让他明白这样的道理呢?

我对萌萌说:“为什么不把小飞机装好呢?”

他说:“明天呗,我今天有点累了,不想弄它了。”

我想了想,又对他说:“萌萌,你喜欢盖楼吗?”

孩子喜欢玩积木,没事的时候总是把积木搭得很高。

他说:“那当然,我将来要盖很高很高的楼。”

我说:“那如果把第一层的木头去掉会怎么样。”

他想了想说:“那它会倒掉。”

我又问:“如果你不把这些零件放好,那么下一次你再想玩飞机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就这样,通过这样的例子,萌萌明白了我的想法。从那以后,不像以前那么随意,做事情用心很多。

生活就是这样,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事情,每一天的事情都要做好,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更好的成长。虽然我不赞成孩子的每一天都在十分紧张的状态下度过,毕竟他们还小,还在长身体,需要玩,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自主的空间。尽管如此,还是应该尽量督促他们重视每一天,能够控制自己,不随意,不马虎、不粗心大意,该做的事情一定做好,这样,他们才能从小形成严谨认真的性格。

让孩子理解我们的话、让孩子明白生活的意义,他们就会认真、仔细。

还有一次,萌萌放学回来,因为刚刚开学不久,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感到很满意,有了骄傲的情绪,那一天,他吃完饭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认真完成作业。我督促他,他也不当一回事。

可是第二天就有问题了,因为前一天晚上玩得太高兴,作业忘了写了,前一天的功课也没复习好,结果,交不上作业,老师上课提问的时候又回答不出,被老师批评了。

回到家里,看得出他心情很不好,不过,从这样的事情中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每一天的事情都要认真完成,都要保持专注。他打开作业本,把前一天的功课补上。这时候,我感到他又懂了很多。

把每一天的成长都当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所收获,这样孩子才会成长。

2关键是要用“心”

心中有所想,行动上就会不一样。

我们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就是要求他们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当他们有松懈情绪的时候,遇到困难想逃避的时候,没有人监督,想放松一下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这样可不行,应该再坚持一会。”这样就会重新打起精神,直到把事情做好。

有一段时间,萌萌的英语成绩总是上不去,经常把单词写错不说,老师要求背的课文也背不下来,上课老师一提问,别的同学都答得很好,只有他半天说不出。可是,语言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关系到将来他们与别人的交流,以及怎样去理解这个世界,怎样才能够让他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呢。

后来我就给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没事的时候,就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比如,想对爸爸妈妈说:“我想吃苹果。”就尝试着用英语说“I want to eat an apple”,并且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练习表达能力,还可以加强对单词和句子的记忆。

我还要求他,平时出去玩的时候,不管是在广告牌上、还是在商店里看到英语单词了,都把它们读一遍,看看是什么意思。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萌萌也觉得在生活中用上英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由于平时经常念着这件事,他对英语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把生活中的事情往英语上去想,此后,他的英语成绩提高得很快。

到了学期末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里已经能够排在中上游了。

其实在生活中想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类似的,我们要让孩子始终想着他们要做的事,始终去想怎样去做,遇到困难怎样克服,怎样坚持下去。这样他们就真的能够一直把精力用在这件事情上,直到把事情做好。

李密是我国古代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性格聪明机敏,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因为专注于学习,长大以后终于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虽然不能要求孩子每一天都要“牛角挂书”,但是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认真学习,认真度过每一天,不推、托、等、靠,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健康的成长,才能有助于他们注意力的提高。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孩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让孩子每一天都有所收获。让孩子心里始终“念着”这件事,心中有所想,就会自觉的采取行动,他们就能够保持坚定、专注。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3小事也要放在心上

很多父母不注意从生活的小事入手去改变孩子,比如孩子在生活中懒懒散散,做事不专注,不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在学校里也三心二意,有些父母虽然觉得不好,但总想:“现在还小,来得及,以后再说吧。”但是等到关键的时候再想让孩子改变,就会发现很难,因为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养成了。

有位母亲,平时女儿总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还说:“这样有助于大脑休息。”母亲想想,好像有点道理,就默许了。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老师就来电话了,原来,女儿在考试的时候,磨磨蹭蹭,总是做不完题。其实,都是因为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分了心,导致做什么都磨蹭,到了关键的时候也是这样,题目没能答完。

孩子每天都在学习,在生活,在思考与想象这个世界,每一分钟,他们的观念都在形成。可以这样讲,每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将来。

所以,在平时我们就不能放松,要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改变孩子。

我常常要父母和老师们对孩子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发现孩子平时有小问题时,一定不要假装看不到,平时多督促,后面就轻松,平时抓紧了,关键的时候就省力。

比如在孩子搭积木的时候,看到他没兴趣了,就告诉他:“再坚持一下,搭好以后再去玩别的,不是很好吗?”

比如孩子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又想吃东西了,就要告诉他:“写完再吃,不然要影响到写字。”

比如孩子早晨起来上学,正好刮风下雨,不想去了,告诉他:“不去上学,怎么学知识啊,我们一起克服,好不好。”

要明白一点,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就像我们盖一座高楼,总需要从第一层盖起,一层一层的往上盖,孩子的成长也是一天一天在小事中积累起来的。在小事中付出努力,长大以后才能够省心、省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懒汉,平时什么都不做,看到别人锄地了,他说:“还早呢,锄地那么累,我可不想干。”看到别人都播种了,他还是说:“再过几天,等下雨再说。”到了收获的季节,别人的地里都是金黄的玉米和麦子,只有他的地里什么都没有,除了杂草。

所以,应该在平时就让孩子在每一天、在生活的小事中学会专注、坚持,有耐心、不放弃,这样他们遇到别的困难时,也会坚定,保持专注,直到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够成功。

4每天十分钟,孩子变化大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在生活中多提醒和改变。

孩子做事随意性强,没有目标和计划,想到哪就是哪,所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往往是很无规律的,要想改变这一点,就要让孩子不管做什么都要投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亚历克斯还是一名警卫队士兵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创作,不知什么原因,他总是无法创作出别人喜爱的作品,每天都在等待自己的“创作灵感”的出现。他想了很多的办法,用冷水让自己洗澡,到花园里散步,到外面与别人交谈等等,但都不见效果。

经过冷静思考,亚历克斯决定行动起来。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决定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这样8点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坐在打字机前。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待在打字机前,一直等自己来了灵感为止。如果一个小时都写不出来,那么就待上两个小时,甚至一天,坚决不动摇。同时,他还决定,早上必须写完一页纸才可以去吃饭。

第一天,亚历克斯忧心忡忡,因为他一直坐到下午两点,还没写出几个字来,不过到了第二天就有了改变,到了中午,可以打出一页纸了,第三天,只用了一个小时,一页纸就打完了,直到打到第五页纸的时候他才想起自己早饭没吃。

经历十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根》,亚历克斯也为此获得了美国新闻界著名的“普利策奖”。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

有一段时间,萌萌喜欢上了音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开着录音机,放着他喜欢的儿歌,写作业的时候也是如此。应该说,孩子喜欢音乐是好事情,可以陶冶情操,可是,因为喜欢音乐耽误了其他事情该怎么办。

那一段时间,他写作业的时候,问题明显增加了,错字、错句很多,把简单的题算错的情况不断。

该怎么办呢?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两个兄弟,一个是长腿的哥哥,一个是短腿的弟弟,他们都想学赛跑。于是他们开始练习,长腿的哥哥觉得自己的腿长,迈一步能够迈出很远,所以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跑得好。短腿的弟弟,觉得自己腿太短,很可能跑不好,觉得很自卑。可是转念一想,反正都开始学了,为什么不好好学呢?

于是他摒除各种杂念,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只是专心练习。一开始,他远远地跑在别人的后面,渐渐地,落下的不那么远了。到了最终比赛的时间,他竟然赢了长腿的哥哥。

我问萌萌:“短腿的弟弟为什么能赢呢?”

萌萌想了想,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很认真,不放弃。”

的确如此,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就要让他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投入,有耐心,有信心,细致认真,坚持下去,他们做事情的能力就会改变,成绩也会提高。

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做一点专项的练习:

比如一起大声朗读,看谁读得认真,读得好。

比如一起比赛组装玩具,看谁装得又快又好。

比如一起收拾家务,看谁收拾得仔细。

这些都是让孩子改变的好办法。孩子在这样做事情的过程中,就会学会把事情做好,这样他们的专注能力就能提高,不仅做事情仔细,而且往往会做得又快又好。

5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一个计划吧

孩子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你担心他们不能把这一天的事情做好,不妨把孩子一天的“工作任务”罗列出来。

比如今天要上游戏课,游戏课上要做什么?老师可能会安排哪些活动,应该做哪些准备?

比如要上语文课,语文课上可能要做些什么?是不是要学习新的课文了?昨天学过的课文读熟没有,该记的记住没有?

比如要上手工课,手工课上有哪些要做,是缝衣服还是做纸工,是用橡皮泥做雕塑,还是用布料做小衣服。都要提醒孩子。

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今天,老师可能要和你做一些游戏,你要好好地玩,玩得高兴,这样我才高兴啊。”孩子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也会很高兴,上课的时候就会有意的留意自己在做什么。

或者:“今天体育课上要做什么,是不是又要玩跷跷板了,或者玩足球?可别忘记了回来告诉我啊。”有了这样的关注,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玩的时候就像一个英雄一样,回来以后也乐于把自己的英雄经历告诉你,晚饭的时候,他们会迫不及待的给你讲这一天的经历。

又比如在语文课上,每一天都可能学习课文,学习一些生字,孩子如果没有准备,就可能会理解不了: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可能要学新的故事了,会是什么呢?”然后与孩子一起把课文中的故事、人物过一遍,既能增加孩子的兴趣,又能够让孩子形成印象,这样再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而无法注意听讲了。

有些父母,平时不注意提醒孩子,孩子出了问题,又总是责备他们,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孩子的一天总是围绕着一些事情展开的,我们每天提醒一下,可以让孩子提前做准备,这样,在上课、学习、写作业的时候,就会用心很多。

要记住一点,平时多留意,把对孩子的培养放到生活之中,平时多提醒,等到他们形成了习惯,不用我们提醒,也能够自觉专注的去做事情,那时,他们不仅注意力提高了,对生活的掌控能力也会更好。

6上课很重要,紧跟住老师

很多时候,对于孩子来讲,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天地,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坐在那里,整天听老师“唠唠叨叨”。

同类推荐
  •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本书融思想、智慧、创新于一体,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原则。本书通过阐述爱和规矩的关系以及重要性,改变了千万家庭中国式传统教子观念和模式,纠正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是家长和老师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同时,书中列举了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父母解决管教孩子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其思想独特,视角新颖。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孩子不按着规矩去做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被规矩所缚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学会将规矩变成习惯,怎样让孩子从规矩中感受父母博大的爱和良苦用心……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是传统启蒙经典《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的完美融合,作者以《弟子规》中的语句为纲目,把其中蕴含的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挖掘、提炼出来,深入解读分析,并加上其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改造自己,成就孩子,从而让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超级简单和轻松。
  • 名门家训

    名门家训

    陶清澈编著的《名门家训》精心挑选了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既有诸如孔子、孟子等先贤圣人的家训,又有当代诸如傅雷、唐英年等名家的家训,从古及今,一脉相承。作者又从中去粗取精,抽离出其中的经典家训名言,进行了独到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而富有实效的家训心得,《名门家训》义理深邃,解读浅显,相信能帮助家长培育出全面发展、才能出众的孩子。
  • 青少年营养食谱

    青少年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合作式养育

    合作式养育

    我们不想大吼大叫,却总是忍不住发脾气;我们不想动手打孩子,却总是情绪失控到抡起巴掌;我们很想跟孩子好好聊聊,却总是以争执结束对话……怎么办?!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格林教授通过总结自己40多年的专业经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亲子冲突的颠覆性新方法:用支持、正面、非惩罚、非对抗性的方法,减少挑战性事件,改善沟通,修复关系,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问世就引起轰动,名嘴奥普拉也邀请格林博士登上《奥普拉脱口秀》的舞台,介绍他著名的“积极合作式问题解决法”。有了这种方法,家长可以放弃唠叨、训斥、威胁、惩罚等手段,允许孩子发表意见,从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从家庭作业到个人卫生,从睡前时间管理到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让家长和孩子都有最好的体验。
热门推荐
  • 高岗

    高岗

    而立之年,为初心挣扎,待岁月的风吹尽妄心妄情,留一个真切的我!
  • 重生竹马靠边站

    重生竹马靠边站

    前世:她有个青梅竹马,嫁给了这个青梅竹马,结果这个自小玩到大的丈夫不靠谱,变坏了,将她活活气死。今生:重生后第一件事,远离竹马,疏远表姐,这辈子嫁猪嫁狗都不要再嫁给这个青梅竹马了!经历了苦逼上一世的温凌琦呕心沥血总结了一句真理:若想婚姻幸福,请远离青梅竹马!
  • 绝世瞳殇

    绝世瞳殇

    她,是华夏悠家家主,黑白双道令人谈之色变的神女,听到她的大名就如同修罗来袭,然而,却在二十岁生日那天被挚友推下悬崖,落入大海...她,是北溟帝国赫赫有名的草包废材,胸无点墨无法修炼,悠府的累赘人们的笑柄,姨娘嘲讽,庶妹欺凌,最终遭到一个惨死的下场……当两人的命运之线缠绕,命格终将改变,她定将扭转乾坤!“我这人,不爱讲道理,就爱以拳头说事。”心虚的看着面前的男子,小声说。男子挑眉:“所以,你便将我的下属打残?”撇撇嘴,她难得撒了次娇:“错了嘛......”男子叹气:“真拿你没办法。” 扭头对暗卫道:“明日安排几个给帝后练手。”暗卫:“王,王后那叫练手吗?”
  • 所多玛的咒语

    所多玛的咒语

    期刊著名作家水湄伊人的最新力作《所多玛的咒语》,以严谨苛刻的态度,倾尽心血,打造精品,集惊悚、悬疑、魔幻为一身。经典唯美,飘浮诡异,悬疑惊悚及古埃及文化的深度魅力,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永远的古老的诱惑。母亲的离奇死亡,诱发了女孩叶苇对于自己前世今身之谜的探究欲望。殊不料,命案一再发生,一桩比一桩诡秘,死者竟全是处女座的男性。古老的咒语在灵验中…
  •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这本书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及我对犹太人的观察为基础写成的,是那些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无法为你提供的。同时,书中的内容具体且简单易懂。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读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每个人都可以将它作为一种秘密武器而加以有效利用。这本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我所了解到的犹太人在赚钱方面所积累的各种智慧与知识,而这些正植根于他们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人生观以及极具现实性的生活方式。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 鄂西箬竹

    鄂西箬竹

    每每想起幺爷,我总是能想起鄂西箬竹。鄂西箬竹也称为簝竹,是我们鄂西特有的物种。它生长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之巅,温暖之地水土不服,低山和半山根本就看不见它们的身影。然而这个倔脾气的鄂西箬竹却非常一般,单株来看,它们的身高一般只在三十到九十厘米左右,根本没有超过一百厘米的,“挺拔”那样的字眼根本与它不沾边。矮小、普通,一无是处。因为它们的直径只有二到四毫米左右,空腔不到一毫米,竹节也只有七到九节左右,竹节的长度只在四到十二厘米,这样的竹子怎么能算竹子呢?
  • 这个皇后我不当

    这个皇后我不当

    意外穿越,竟拥有了不死之超强魂魄,王馨听从仙界老祖的劝说,修仙觅路!王馨说:开什么丹田、识海,凝什么心力啊,你有我的本事大么?萧逸:......王馨说:《虚无功》《大衍数》《涅盘功》......这都什么东西呀,有我力量大么?萧逸:......王馨说:这个皇后我不当,我要......回家!萧逸:你不能走!
  • 上神,你的夫君又挂了

    上神,你的夫君又挂了

    司命说她命不好,朵朵桃花,都为煞气,说她得孤苦伶仃一辈子。什么,风月漫愣了,这可不行,没男人那没办法,她命煞,不过,她可以跳过相恋的步骤啊……
  •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烦恼始于“心灵的反应”,痛苦源于“不满的心”。日式“佛系”快乐思考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清——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感受“被欲望所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快乐”是指感到喜悦或欢乐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不快乐”是指内心充满愤怒、恐惧或不安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幸福。简——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放下多余的执念、妄想,将合理的欲望转化为能量。行——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