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9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阅读江南

张中

一、何处是江南

魂兮归来,哀江南。

——《楚辞·招魂》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

——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徽州歙县棠樾村题联以上这些“江南”,《楚辞》写的是现今湖北江陵,位于长江北岸;刘希夷写的是江苏扬州,也位于长江北岸;杜甫写的是四川,位于长江中上游;乾隆写的是安徽徽州,位于长江下游。

究竟何处是江南?

美国学者高彦颐(Dorothy Ko)在《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中说:“它与其说是一个有着明确界限的地理区域,不如说是一种经济生产消费模式和一种文化特性。”“较之地理、行政和经济概念,作为文化区域的江南更难界定。因为江南是一个特定的名字,是一种流行的诗意暗示、想象出的丰富形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2-23页)

的确,理解“江南”常常成为一个难题。

1.“江南”与“南”

先秦时期,“江南”一词,主要指楚国郢都“江旁”并不很大的一片地方。

秦汉以后,楚国灭亡,全国统一,北方关中地区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河”(黄河)的地位居于“江”(长江)之上。于是,出现了以“河”作为基准的河东、河西、河南、河北等专用名词,各自专指一个疆域比较确定的地区。此后,长江成为全国一大界线。以北方人的眼光看,长江以南大片地区均可泛称为江南。“江南”的含义,因此变得有些模糊。有些时候,“江”“南”二字连用,是指“江南”,即“江”之南,并非专指某一地区。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今南京)成为政治中心。于是,作为专用名词的“江南”,其含义,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专指以先秦时期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为中心的“江旁”,转移为专指以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江旁”。自此之后,“江南”所指,由荆(荆州)及扬(扬州),由长江中游转为长江下游。梁昭明太子萧统在《咏同心莲诗》中,写到“江南采莲处”。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写了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从此以后,许多时候,“江南”一词,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不再是指长江中游,而是指长江下游了。并且,它染上了浓重的文化色彩,被赋予了新的性格。它的文学形象,也从《楚辞》的悲愤、热烈、浓艳、辛辣,变为吴歌越吟的平和、柔婉、明艳、秀丽,有点儿甜。这已很接近今日人们心目中的江南形象了。

2.江南道·江南路·江南省·江南县

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北移,“江南”的概念再度发生变化。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全国依山川形势分为十道,“江南”为十道之一,东临海,西至蜀,南及岭,北带江,辖境相当于现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南,湖北,四川长江以南部分县市和贵州东北部地区。直到这时,“江南”这个词语才在东汉王莽设立“江南县”之后,又一次以国家地区建制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江南道”,作为一个行政区,有明确、固定的辖区和边界,犹如今日的某某“省”。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江南”在唐代所指甚广,并不仅指今日江苏、浙江二省。那时,天下仅分十“道”,每一个“道”的辖区都很大。“江南道”亦然。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全国分为十五路,其一为“江南”,治所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辖境相当于今江西全省,江苏长江以南,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和安徽长江以南部分,以及湖北阳新、通山等县地。

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用明制,将长城以南分为十五省,改明代南直隶为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辖区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但此后官民各方习惯上仍合称这两省为江南。

由此可见,江南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地理名称,唐时是“道”,宋时是“路”,清时是“省”,东汉末年还曾是“县”。今人心目中的“江南”,与以上这些“道”、“路”、“省”、“县”,并不完全相合。

3.江南的界定

不同时期,不同著作,对“江南地区”做了不同的界定。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所论“江南”,“指唐代的浙东、浙西、宣歙三道”。周振鹤《释江南》,指出“近代以来,江南指的是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更加狭义的范围,则仅指太湖流域”。钱杭、承载的《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认为“大致上依明代和清初的行政区划以及当时人们的习惯”,“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四省一市”。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书,认为“经济史研究中的明清江南,应指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及太仓州所构成的经济区”,不包括今属安徽省的宣、歙二府和浙江绍、甬二府。这些“界定”,都各有道理,都不为错。

但是,《江南读本》不是经济史、地理史著作,而是一部文化读本。观察文化,宜宽容,而不宜狭隘;宜变通,而不宜僵滞;宜顾长远,而不宜仅顾一时。因此,本书中的“江南”,包括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全部,兼及扬州、桐城等对于整个江南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少数江北城市。至于上海,自然更不能被摒于江南视野之外。这样界定江南,是于古有据的,有益于历史地、发展地、深入地考察江南文化。

二、杏花·春雨·江南

地方也像人一样,有它的性格。

说到江南,人们便很容易想到杏花春雨江南。自从元人虞集将这三位佳侣集合在一起,杏花、春雨,便成了江南的天然伙伴。

江南,有的是白梨夭桃,千红万紫。可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太素。“雨后桃花分外娇”,太艳。梅花,开得太早。“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荼,开得太晚。“谢了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吴淑姬《小重山》)这都不免令人惆怅。唯有杏花,色泽在雅艳之外,姿韵在疏密之间,不迟不早,正当浓春时节。她似乎最适合做春天的代表。“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贺铸《小重山》)春天一到,杏花便如同青春饱满的少女,满面春光,怎么也掩不住。于是,善于发现的诗人们便吟出了“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张良臣《偶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这些最能显示春的本质。特别是当杏花与春雨结合在一起时,那种只有少女颊上才有的红润便跃然纸上:“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诗人说:“杏花消息雨声中。”谁的消息?春的消息。杏花,春雨,遂成为江南地区天然的形象代表。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的杏花,若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

“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杏花时节在江南”(杜牧《寓言》),再加春雨为伴,就更有滋味了。

三、苏呆子·杭铁头·徽骆驼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位西方学者说:英国人是沉着的,德国人是反复无常的,法国人是好争吵的,意大利人是灵活的,荷兰人是谨慎的,美国人是令人迷惑的。(路易吉·巴尔齐尼:《难以对付的欧洲人》三联书店1987年版)

江南人呢?

苏州人、杭州人、徽州人,可视为江南人的代表。民间分别称他们为“苏呆子”、“杭铁头”、“徽骆驼”,极为生动地概括了三地不同的特点。

“苏(书)呆子”,这个雅号,大约源于以下几点:一是说苏州人喜欢读书,也长于读书。明清两代,苏州人才之盛,为全国之冠。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自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至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前后272年间,全国共录取状元90名,苏州人9名,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潘光旦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近代苏州的人才》,据统计,有清一代,自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60年间,共有状元114名,苏州府26名,占全国五分之一强,占江苏省状元总数(的名)一半以上。

呆,还有另一重含义:痴狂,痴迷。苏州人不仅在科举场上状元奇多,在其他行当里,也常常因为“呆”,因为痴狂、痴迷,而达到其他地方的人难以达到的高度。你看苏州园林,苏州刺绣,苏州点心、小吃,你看苏州老人周瘦鹃手中的那些花木盆景,你看苏州的昆曲、评弹,你看苏州人专为吃螃蟹而制造的那一套工具、专为吃瓜子制作的瓜子钳,等等,其痴迷精细、工巧别致,均令人叹为观止。

同类推荐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福宁霞浦

    福宁霞浦

    本书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今日霞浦,己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使霞浦在海西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霞浦正立足实际,倾力打造“福宁湾经济带增长极”,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海湾城市”,美好蓝图正在描绘,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如火如荼。而文化霞浦的建设,是所有建设中必须和重要的一环。借此编撰《福宁霞浦》一书,旨在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让霞浦悠久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光彩,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热门推荐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江湖剑客情

    江湖剑客情

    江湖不是千百年来,挑灯看剑的世界,却是少年成为梦想的舞台。江湖中的剑客,少年轻狂,热血满腔。江湖是浪子的归宿,一入江湖深似海,魂转梦萦回不得。一杯酒下肚,高玉成眸子散发出光芒。他的剑跟眼睛一样光芒锐利。三月初三,春雪初晴。
  • 喜欢你是我最好的秘密

    喜欢你是我最好的秘密

    自以为胜券在握的童心在高中毕业谢师宴上对男神表白了。结局是男神从此杳无音信,七年。七年后,自我定位“透明小粉丝”的童心,与男神重逢后,不敢动心了。谁知男神面对她的一躲再躲,终于怒了:“童心,你敢躲一辈子,我就敢追你一辈子。”在给学生们上班会课的童心,昧着良心教导孩子们远离早恋,看到悄然出现在门外的某人,心里直打鼓。夜深,某人在她耳边低声道:“不早恋,你怎么拐走的我?”双向暗恋x甜文x伪都市文
  • 开在时间夹缝里的花

    开在时间夹缝里的花

    《开在时间夹缝里的花》收录了作者自2005年以来的有关乡村女子描写的六个中短篇小说,作者表叙她们的生存。温文尔雅的人所喜欢一种华美高贵圆润,而不喜欢这一种丑陋坚硬低俗,而乡村是少有温润与华贵的,即使有也掩盖于无知愚昧里。那是不被接收的一种气质,亦是不被人呼吸的一种气息,是沉滞于曾经觉醒乡下人心中凝固的悲哀。
  • 魔法般的冒险

    魔法般的冒险

    可可和千韩来到地球找安安和小爱,还有淑欣,她们就一起去找花仙精灵王,一起来期待她们的华丽冒险
  • 逆天变宋

    逆天变宋

    卷首语:一个神州陆沉的故事,一幅末世浮生的画卷,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一曲不屈抗争的壮歌。北宋末年,大金国的铁蹄肆虐北方,百姓被异族当作奴隶,承受着巨大的苦难,汴梁城内的高官贵戚们还在醉生梦死,一个少年穿越了,面对着亡国灭种的前路,他用手中的刀杀出了一个朗朗乾坤。
  • 权少的新妻

    权少的新妻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追女人、男人宠女人的现代爱情故事。这是一个有家世有背景、有能力有手腕男人的商界风云录。这是一个普通小白领的职场奋斗励志史。当一本正经遇到玩世不恭,是谁笑了?当一招一式遇上不择手段,是谁赢了?当爱情至上遇上道德道义,是谁让步了?当恩怨情仇遇上生死考验,是谁退缩了?**********记得那天他说:等我,你的未来我接手。而这一等,就是五年。而五年之后的再遇: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总裁、她是崭露头角的小策划,两人在Y视的竟标会上争了个你死我活。而他与她的纠葛,自然远不止此……***********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纯阳第一掌教

    纯阳第一掌教

    坑爹的穿越!好好一个宅男,竟然穿越成了一个道士!有个系统帮助,但是这系统同样是个天坑!“叮!系统唯一主线任务:纯阳成为武林第一大宗派。此任务不可取消!”望着只有两个人、几间破石屋的门派,萧千离简直欲哭无泪……有个秃子贡献了个Q群,大家加一下,贫道基本在里面蹲着,群号:363079671
  • 佛说稻秆经

    佛说稻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