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200000002

第2章 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2)

濒江石道边,每隔数十米,便植有浓荫如盖的大榕树。树下还围有石板座,供人休憩、乘凉、观景。如今在堤坝里侧,店前村又新修了五座小巧玲珑的历史名人纪念亭——簪缨亭、尚书亭、太傅亭、岱孙亭和振芳亭;亭周植以花木,显得更加优雅怡人。近年来,一些古宅大院或有破损,或改建为高楼,影响了濒江古道的原有风貌。希望当地政府和广大民众,能从恢复螺洲古镇历史风貌,努力发展古镇旅游事业的大局出发,引起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适当的改造措施,将这条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濒江大道建成观光游览、悠闲娱乐的慢生活旅游景区。另外,从陈宝琛祖居地一带到王仁堪状元府的后门埕,也有许多联排的清代官宦府邸。院前都铺有平整石板的广阔院埕(新中国成立前,埕前曾有一条引有活水的蜿蜒小河经后门埕状元府通往吴厝村,可惜以后都被填平)。听说,以前在陈宝琛祖居(亦即其祖上陈景亮、陈承裘故居)的门前大埕上曾立有取得功名的旗杆碣,现在也是荡然无存了。

与河道相隔的一小片地方,便是后巷。以前这里曾供奉着一尊石雕的泗洲佛,据传历史颇为久远。佛坛虽不大,但香火却很旺盛。而今原佛坛、石佛均已消失,诚感惋惜。

后巷分别有石板路分别通白湖道、马祖后、祠堂前及洋中尾。洋中尾一带都已建成一大片现代化的别墅式洋房新村。

店前村与紧邻的吴厝村,主要靠一条窄小吴厝弄相连。但过去最热闹的要算仓里巷,特别是年节时人们都会来这巷道狭小、店铺鳞次栉比的地方购买蔬菜鱼肉,可以说这条街巷是以前螺洲最繁荣的购物中心。不过,现在巷道两侧都已改建了许多居民楼宅,已看不到当年的兴盛景象了。“螺仙胜迹”古石碑依然静立在巷口上,见证着古镇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闽侯县政府驻地曾一度移到螺洲,时县府办公大楼便建在吴厝村(1970年闽侯县改迁甘蔗镇后,原县府旧址仍在原地)。其周边的古巷小道及民居多旧貌依存,倘若略加修整,也不失为怀旧觅踪的旅游好去处。

林氏多聚居于洲尾村,从吴厝村到洲尾村,过去要走过一段不短的田间小路,途经莲宅方可到达。其地处螺江之尾,可东望不远的峡兜。在螺江东岸角边上,长有数株苍劲奇状的古松,树下有板条石座,夏天到此,既可赏景,又可乘凉。以前多有渔舟停泊岸边,可能为古时洲尾三才子所咏的螺洲八景之一。

洲尾村除有螺女庙、观澜书院、林氏宗祠等的历史古迹外,传统的街道民居变化不大,这对于城市旅游者来说,也许还感到新鲜有味呢。

人文荟萃的形胜之地

螺洲位于乌龙江畔,它面对螺江与淘江中隔着的一带翠绿江洲和巍峨雄伟的五虎山。以前螺江江面十分平阔,许多货船、渔舟几乎每天都要从江上出行或在江中撒网捕鱼。无论在晨曦初露的早上,还是在晚霞绣天的傍晚,江畔都展现了一幅幅陶人心醉的美丽风景画。如今,在乌龙江上又飞跨一座雄伟的螺洲大桥,给古镇又增添了一处壮观景象。而螺洲古镇便是点缀在这个山青水秀的环境中。所以,世人无不赞叹螺洲是一块得天独厚的福地,称羡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螺洲人是天之骄子。这也许是人们过誉之词。不过,物华天宝的螺洲,也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历史上罕见的人文古村镇。

凡是福州十邑的老百姓,说起螺洲这个地方,几乎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有不少人来过螺洲。对上了年纪的人们来说,他们对螺洲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都是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探究原因不外有如下几点:

一是与螺洲的螺女神话传说有关。有了螺女神话故事的世代传播,螺洲名扬四方是很自然的。

二是螺洲有很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比如位于吴厝村的孔庙、三刘尊王庙,位于店前村的天后宫、奎光阁、华严寺以及王仁堪状元府,位于洲尾村的螺女庙和观澜书院,位于鳌峰村的灵山禅寺等诸多古名祠和民俗庙宇。

三是由于螺洲古镇面山临水,环境优越,风光秀美,因此,以前螺洲曾有四季八景——“春潮带雨”、“螺渚春烟”、“平波澄练”、“远屿堆蓝”、“野舟横渡”、“秋江渔唱”、“龙津夜月”、“雪屋书檠”之说(传闻此乃螺洲洲尾三才子林岊、林峦、林頳奉其父林需之命题作八景之咏;明永乐名士王偁和飘所道人林敏二人,还特为之作《螺江八咏序》)。

四是螺洲三姓族人在古代科举中都出了不少举人和进士。尤其是店前村的陈氏家族,明、清两代共出有108名举人和21名进士,并且有数十人都当了大官,像陈若霖、陈宝琛还成了清朝的一代名臣。吴厝村吴姓家族也出了一位官居工部侍郎的明代名宦吴复。洲尾村林氏家族于明代则涌现出三位闽中才子——林岊、林峦、林頳,他们均为隐逸高士。

这里须特别提到的是晚清末代帝师陈宝琛。他不仅是晚清官居极品的内阁学士和太傅(后又加封为太师),而且是清流派的知名大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书法大家。

民国以来,螺洲古镇的三姓后裔仍然人才辈出,精英涌现。如吴姓的为爱国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吴石将军及新中国纺织工业部女部长吴文英;林姓的老同盟会会员、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林庚白及将军林炘;陈姓则更是群星灿烂,无论在军政界、科技界、文艺界,无不有杰出人物,其中如陈兆锵、陈长捷、陈体诚、陈振芳(即程序)、陈岱孙、陈懋恒、陈彪、陈一坚、陈篪、陈体申(即丁仃)、陈振先等都是突出代表。

五是螺洲诸姓族人历来都十分重视教育,努力扶掖培养年青人。为更好地鼓励陈氏后世学子,螺洲店前村从1996年起由陈宝琛最小的儿子、旅美教授陈立鸥和族人们共同捐资成立了“陈宝琛教育基金会”,定于农历每年正月初三,对上年考上大学的陈氏学子颁发奖金并授奖。从1996年至2012年,有返乡领奖的本科生199人,专科生14人(1998年前的专科生)、留学生22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8人)。所以社会都公认螺洲店前村是人才的摇篮。这诚如诗人林龙田《观涛和诗》所咏:“远山三面浸江波,古木千章挂碧萝。相见当年兄弟侄,读书声和雨声多。”

自古以螺女传奇驰名的形胜之地——螺洲早已名噪中外,确如名士评述:“矧山川毓秀,郁为人杰,名臣高士,辄出其间,胜迹人文名闻遐迩矣。”

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发展几千年来,虽然大部分民俗文化历经沧桑,但仍然薪火相传,保留至今,可见其在民间有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因为这种文化是深深地扎根在广大民众之中,所以为众多普通老百姓所喜爱。

民俗文化既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层面的政治变革情况。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健康的糟粕,如旧时蒙骗民众的割舌画符、搬箕问卦、求签算命等,可以认为都是愚弄人民、坑害老百姓的,当然应当予以取缔、禁止和摒弃,但大部分是健康有意义的文化遗产。例如沿承至今的许多民俗节庆活动:新春伊始的迎年、拜年,农历正月十五的点花灯、闹元宵,清明节的扫墓祭祖,夏至时家家户户都做锅边糊和煎饼,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炊荷叶包,农历七月七夕为纪念牛郎、织女有吃蚕豆习俗的传统“情人节”,中秋节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重阳节到江边开阔地或登高处放风筝,冬至搓糍粑、煮汤丸,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神、供灶糖灶饼、吃甘蔗,除夕合家吃团圆饭、给孩子发压岁钱,春节期间各神明出宫巡游时舞龙灯、踩高跷、吹奏十番乐、表演陆行舟、讲评话、演闽剧等。老一辈的螺洲人对此,都不会感到生疏。

受“文革”影响,螺洲原有的民间娱乐项目,如舞龙灯、踩高跷、打钱套、摆陆行舟等,曾有一段岁月销声匿迹,但随着螺洲古镇旅游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得以恢复。像端午节划龙舟,螺洲现在常有自发举办同周边村镇进行的龙舟竞渡比赛,使这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恢复了青春活力。

由于螺江水面平阔且江水清澈,是龙舟竞渡得天独厚的优良场地。螺洲位于乌龙江的北岸,面向巍峨的五虎山,临江有一条十分宽阔平坦的花岗石铺成的岸边大道,并且每隔一段便种有一两棵浓荫蔽日的巨大榕树。因此,螺洲从店前的妈祖前、江墘埕、大王前,顺延到吴厝的轮渡码头并伸向狮公道,都成了每年五月端午节观赏龙舟赛最佳的地点。记得小时候,每逢农历五月端午节划龙舟的日子,清晨一听到锣鼓声,我就赶着去参加龙舟“划早水”。那时五月的气候还很凉,所以每当“划早水”归来时,身子都会被水浸湿而冻得发抖,但从来热情不减。

农历五月初四是螺洲龙舟赛最激烈最好看的一天。这天从上午起,人们都会如涨潮般从四面八方涌向螺洲来。赛前滨江石道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午后时光,当数十条龙舟冒着响炮散发的浓烟,伴着嘈杂的锣鼓声,水花飞溅地从南港方向快速划向螺江江面时,欢声雷动的热烈气氛和热闹场面,追忆起来至今历历在目。

螺洲古镇建有分属陈、吴、林三姓的祠堂,每年都有定时的尊家敬祖的祭祠活动。这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是中国独特的祠堂文化的一部分,是要大力加以弘扬的。另外,螺洲各村尚存有多座民俗神庙,如店前村的高灵宣慧王庙、泰山宫,吴厝村的三刘尊王祠、泰山府,杜园村的侯王宫,鳌山村的颐寿宫,乾元村的张真君殿和天福村的闾山大法院等,都是重要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同类推荐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兄台,我们可否做壕友

    兄台,我们可否做壕友

    兄台,我知道你对我有意思,但我们只是纯粹的战友情谊好吧?什么?这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好好好,你最多做我的基友,再有别的要求,可就过分了昂。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仗剑出塞行

    仗剑出塞行

    古代战争题材,不确定的历史朝代,乱打一气,设定在一个山高皇帝远的辽阔大草原上
热门推荐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排毒一身轻

    排毒一身轻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医学界也在积极地对这方面进行研究,他们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发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少得重病,少得绝症,最终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条路就是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 散文(2016年第6期)

    散文(2016年第6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不愿错过你

    不愿错过你

    谁年少时,没有放弃过一段爱情?长大后才发现,我们放弃的,或许是自己的一生。爱情伊始,她犹豫不决,他却不惜抛却所有。决然分离,她抽身远走,他独自在原地徘徊。他们的再次相遇,是命运的玩笑,还是,有人不愿错过?
  • 奉子闪婚:鲜妻不准逃

    奉子闪婚:鲜妻不准逃

    她意外怀上他的孩子,穷酸孤女一夜间成了人人艳羡的齐家少夫人。“为什么要娶我?”齐睿声音冰冷,“我需要一个妻子,还有继承人,而你正好适合。”婚后……“喂!你在做什么!”慕思玥忍无可忍朝床上男人踹了一脚。齐睿理所当然开口,“夫妻义务……”
  • 吞灭万古

    吞灭万古

    怀抱绝世妖娆,脚踏诸天万界。这一世,他要揽尽天下权色,方无愧男儿本色!
  • 神级妖孽弃少

    神级妖孽弃少

    【这本书很好看】五年前,父亲身死,母亲失踪,他因污蔑而被赶出家族。五年后,他强势归来,誓要将这一方天地,彻底翻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是……这位小姐姐,你为啥要往我怀里钻?我俩很熟吗?本文书友群:560181482敲门砖,本文任意一个人物的名字,因为目前只接受正版读者,所以必须要验证粉丝值,所以大家见谅~~
  • 浸血的鸡冠花

    浸血的鸡冠花

    张三当上老板,身后跟着鲜靓的小蜜;李四中了大奖,三年换俩老婆;就连刚脱贫的王五,也曝出了一夜情的绯闻。跟人家一比较,于连元觉得自己的日子没法过了,身为工商银行金库保管,成天面对的除了厚厚的铁门,就是林岚那张肚肺脸。章静路过小区门口。于连元感觉眼前一亮,眉开眼笑地招呼道:“章老师,早上好!”章静面带微笑回应了他。于连元嘴里忙着喊好,眼睛可没闲着,几秒钟的工夫就在章静身上溜了两遍。这位大美人几天前刚搬进他家对门。面对如此温柔高雅的单身女人,怎不让人想入非非。
  • 朕本红颜

    朕本红颜

    雾气的浴室,冷冽男子暇意地眯着眼泡在溫水池中,湿漉长发正贴和他俊逸的五官,水珠順其面颊而下柔和了周身冷冽气息。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個令他头疼的皇帝正被他四個师傅強迫在空中拼命挣扎的狼狽模样,薄唇轻勾,心头泛出一丝暖意。他嘴角还未绽放的笑意凝结,‘嘭’地一声巨响,赫然抬头,一个明黄的身影从天而降。“扑通”一声,落入池中溅起水花飞舞。他抬头望去,眼见房顶破开个大洞,又低头看向落水……
  • 炎徼纪闻

    炎徼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