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6200000005

第5章 略说易经与辩证法(2)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量是指衡量事物处在某种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的性质或本质。量变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着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的变化,是一种飞跃,往往表现为突变。质量互变规律,即从量变到质变,是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即量变)慢慢积累开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物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即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经过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无限地发展下去。因此说,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例如,冰、水、水蒸气之间由于温度变化而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看成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在易经或易学中,如孟喜的十二消息卦以阴阳二气或寒温二气消长,来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转化。

全阴质的坤,从复卦增一阳到夬卦增五阳,最后“物极必反”突变为全阳质的乾,谓之质变;反之,全阳质的乾,从姤卦增一阴到剥卦增五阴为量变,然后突变为全阴质的坤。乾为天,坤为地,乾为刚,坤为柔,乾为暑,坤为寒,“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焉”,“阴阳相推而变在其中矣”,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质量互变规律。

《易经》中有许多关于“中正”、“中行”、“中和”的论述,涉及“度量”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或“量”,就“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表现为突变,也说明质量互变规律。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在事物发展的长链条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因此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但否定之否定后的状态并不是原有肯定的状态,而是一种更上层楼后的“扬弃”,用列宁的话说:仿佛是旧东西在高级基础上的回复,是“内容的前进、形式的复归”。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列宁称之为“螺旋式上升”,毛泽东称之为“波浪式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之所以说总趋势是前进的,是因为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说发展是曲折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推动的。否定之否定的浅显例子,如种子到果实再到种子,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易经》(包括经、传)中,当然没有出现过“否定之否定”的字样,但其义理却有所显示。我以“日新”说之循环论比拟之。

《易·系辞》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新之谓盛德。”肯定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过程的连续性及运动变化的永恒性,还指出运动变化的原因是阴阳刚柔的互相推摩。关于运动的形式、趋势、道路、轨迹问题,《易经》指出主要表现为往来反复,往而必复,复而必往,都遵循着循环往复的轨道。泰卦九三爻辞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意谓,平地无不化险陂,去者无不重回复,终是循环往复的。何谓“复”?《系辞》认为“穷则变,变则通”,“穷”指事物发展所达到的终极,当事物发展到终极时,就向相反的方向转变。由运动起点发展到终点,又由终点返还于起点,即谓“复”。往复循环之语,在《易传》中还有,如“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其实,每一卦象,代表一物象,都是有始有终、终而复始,都有一个周期。再从六十四卦序圆图看,从乾坤起至既济,到一圆周终点,终点又是新的起点,所以接着是未济。从乾、坤到既、未,再从既、未到乾、坤,象征天地万物,如此循环往复。

读了《易经》,看了太极图,认识到宇宙运动的法则,没有直线的,都要转弯成曲线。现代科学也证明,太空的轨道也是环形的。所以万物的成长发展,都是走曲线的。而且,无数个小圆圈构成一个大圆圈,无数个大圆圈又构成一个超大的圆圈。

我们来看《序卦传》所讲的大圆圈中的一个圆圈,“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有礼节才能平安,所以履卦后面是泰卦。泰是通的意思。事物不会长久地通下去,所以就产生了有阻隔的否卦。同样,事物也不会永远地阻隔下去,所以又产生了一团和气的同人卦。“和气生财”当然“大有”了。从履卦到泰卦,这是对事物的肯定过程,从泰卦到否卦是第一次否定,再从否卦到同人卦是第二次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回到了上下沟通、大家和睦通泰的状态。这是一个运动的圆圈,也即一个运动过程的周期。

对于《易经》的循环论,过去曾有一段误解,认为它与辩证法的螺旋式上升相冲突而加以否定。其实,循环论与螺旋式上升是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关系。循环观随着易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原地团团转的观念,而成为形式的复归、内容的前进。这一点,历代易学家亦有所提示,其中以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阐述得最为深刻。王夫之以“阳动不停,推陈致新”的观点进一步阐发《易传》“日新”说。《系辞传》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日月寒暑,循环往复,人们所见所想,总以为是老样子、团团转。王夫之认为“日日更新,今日之明,非用昨日之明;今岁之寒暑,非用昔岁之气”。他认为日月寒暑循环往复,不是止于原点、原貌、原质,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日新日日新,送往迎来年年新,每年、每月、每日都有新气象、新变化。这就是形式的复归、内容的前进。

以上从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来印证、说明其与《易经》所揭示的规律的相通、相应的关系;此外,《易经》(包括经、传)中的一些概念、范畴与现代辩证法的观点也有相连、相合处。如易经的“时、中、位”说与辩证法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要义相合;易经的“乘承之应”、错综、交互卦说与辩证法的事物普遍联系、错综复杂、须全面看问题的诸观点相一致,等等。总之,易经有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易经或易学是中国的辩证法。

中国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相继出现“辩证法热”和“易经热”,此中有不少的经验教训。就教训而言,如“辩证法与变戏法”,辩证法与诡辩术相混;强调一分为二、矛盾的斗争性,而忽略甚至否定合二而一、矛盾的统一性;后来强调矛盾的统一性,而忽略甚至否定矛盾的斗争性。

在“易经热”中,占卜、算命成风,而真正的易学、易理研究却较少。一般来说,易通天文、地理、人事一切,易经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只是总的规律,不能完全代替如预测学、决策学、管理学等个别具体的科学。现在就有易经研究笼统化、宽泛化的现象。这一切说明,易经和辩证法的研究亟待加强,须正本清源,并和具体学科及社会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加深研讨,以求发展提高。

其实,中西的辩证法思维及其对规律的阐述,也各有所侧重、有同有异。迄今为止的真理还只是相对真理,不是绝对真理。对于辩证法真理的研究,我们正可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继续发展创新。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上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上卷)

    本书由吴晓明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这个世界有时像个漩涡,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你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事,听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家”一员。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就像被远射灯照射的迷途小鹿,一脸茫然与惶恐。你似乎什么都想做一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专注成了一件难事。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别让太多嘈杂迷失了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关上一些窗户,独留一扇自在呼吸。专注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鹜且乐在其中。
热门推荐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洪荒西游传

    洪荒西游传

    我有一个梦想!劈柴,放马,环游世界。我还要一个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主角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洪荒这么大,他想去看看!
  • 废后逆袭:皇上,请上榻

    废后逆袭:皇上,请上榻

    【本文三观颇正,双男主!】我这一生过的糊涂至极,不顾叔嫂情分,背着我的丈夫与他亲弟弟欢好。不仅坏事做尽,还帮他夺下皇位。最后却落得表妹进宫,夺我后位,死于非命。重生一世我发誓,定要有仇必报,以牙还牙!**********“你想要谋朝篡位?”“不,我只想他们死。”
  • 帝女重生:凰唳九霄

    帝女重生:凰唳九霄

    一介帝女,在女尊王朝竟无法立足?生于小院,无人问津,女帝不宠,官家千金都能从她那里抢到风头。凤凰涅槃,尝尽七苦,重头再来。未雨绸缪,步步精算,脱离别人的掌控。成皇之路,必须有人为此流血牺牲,上一世,她为别人牺牲,这一次,不可能!
  • 荒原

    荒原

    本书是一位充满才气的中学生的作品精选集,有玄妙诡异、直指人心的短篇小说,有情感璞真的散文,有守望古风、画面唯美的古典诗词。各篇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题材:音乐奇才卡洛与杀手伊泽尔的爱情;庞涓与孙膑的情谊和仇怨;变身哑女的蝉;对来世的感想;等等。但相同的是华美文字间奇异诡谲的气氛,以及每一个深刻贴切的细枝末节——这正是这个九九年女孩所擅长的。
  • 龙吟水泊

    龙吟水泊

    我叫赛伯当,我有一个小盒子,如果你的外号和隋唐英雄有关,我就能让你得到他们的力量,那个王伦,你和我联了个宗,你想得到谁的能力?什么……李密的能力,你还要我给你找萧妃,你怎么不去死啊!
  • 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挑战

    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挑战

    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彻纳曾写道:“人一辈子中所进行的最漫长的旅程就是:找到自我。如果在这一点上失败了,那么无论你找到了别的什么,都没什么意义了。”我们将帮你踏上通往自己内部世界的旅程。心智健康开始于自我了解和自我接受。分析人的个性与行为是件艰难的事……
  •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番馆的酒保

    三番馆的酒保

    山手线电车已经转了五圈半,梅冈品子终于下定决心站了起来。她乘坐的是内环绕线,电车徐徐驶入新宿站台,车门一开,稀稀落落的乘客下了车。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大半的男乘客都是醉眼蒙眬的样子。这些人在车上的时候坐得东倒西歪,可一到站立马精神起来,下车的步履沉稳坚实。每次见到这样的情景品子都觉得无法理解,这些男人为什么要装出这种醉态毕露的样子呢?品子是去新宿还高利贷利息的,她借了很大一笔钱。这是一件令她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因为今天是发薪日,哪怕延迟一天,利息就会像滚雪球般膨胀起来,让她招架不住。
  • 风情无边:美丽的修炼

    风情无边:美丽的修炼

    女人的一生并非短暂,在这漫长的人生道上,需要不时停下来思考,明确自己的人生诉求,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人生的真谛。当你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抛却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女人才能将自己的人生引领到正确的轨道。本书从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孝顺、善良、温柔、宽容、智慧、气质、爱情等12方面,阐述了女人一生要具备的12种品质。从生活的各个侧面探讨了女人经常遇到的问题,书中没有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例,让女人用心去体会,用细腻的心感知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