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200000010

第10章 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2)

法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国家机器、社会系统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这就对法治提出了要求。首先,既然法治的建设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较高的法律意识,那么具有权威性的法,只有凌驾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统治者的权力之上才能有效调节社会的运行,才能被民众所信服,才能切实保障人权。其次,法治所依之法代表的是民意的法律化,即是全体人民以其合意所制定的法律,确定人们认可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法治所依之法为良法,即在体现公平正义基础上,反映时代精神,形式上科学合理并能积极促进社会进步的法律。有学者提出法治的内涵其实是守法与良法的结合。第四,人们平等地受法律的规制,并积极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现代的法治,既要受到法律制约,又要根源于民意且受人民监督,这才能使整个社会进入法律调控的科学运行系统,这是现代国家在治理中采用法治为治国方略的目的之一。我国的人权保障正式被印上法的痕迹是在199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这一事实标志了我国的法治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被提高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充分保障人权更是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人权的保障。

法治作为治国方略是一种具体的工具,而法治也有其抽象意义上的一面,即法治本身也是体现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念,其中自由是法治的重要内涵,也正是人权的核心价值。法治与自由具有相互性,自由为法治提供发展的基础,而法治也成为自由的坚实后盾。而自由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法治所体现的正是这种相对意义上的自由。自由不等于随心所欲,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在现实意义上,自由指的多是人的自由。自由平等是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亦是人权的核心价值。法治保障人的自由,就必须保障人权的实现,这是二者内涵上的同一。在当代,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权的价值理念在不断广泛传播,人权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是无法实现法治的宏伟目标的。尊重和保障人权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更多的应该在实践中保证其实现。实现人权的保障既不能依靠少数统治者的力量,也不能依靠统治工具。人权的保障不能仅仅依靠统治者,这是十分明确的,人权意味着全体人民的自由、平等,这与“人治”是注定无法相融的,中国长期的皇权专制社会足以让我们看清统治者的权力超越法的权力时只能是“人治”时代而不能实现“法治”;人权的保障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权力,政府权力是由人民授予的,政府的权力过大必然形成一个脱离群众的集体,就与平等精神相悖,并且当代政府权力的适当性问题正是实现法治社会所面临的难题。可以看出,人权的实现依靠政府权力也不可行。所以,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正像战争时期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手中争取人权一样,人权的发展也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只能通过人民的合意表现出来,这种合意经过筛选后,能够积极推进社会发展的合意又通过法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法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秩序规范,而社会中一切的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的制约时,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实现。

三、中国的人权法治的状况和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成熟的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继承并发展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以及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中的特殊经验树立的现代法治理念。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日益完善,法治国家的特征也就日趋明晰。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程度与人权的充分保障成正比例,法治之外的人权保障是不存在的。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权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可以从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目的是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无差别地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所以我国的法治建设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的平等、自由权利,这是人们的基础权益。其二,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代表的是人民的政治意愿,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坚持保障公民享有参政的权利和自由。其三,从个人来看,每个人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自由,我国的法治建设基于人本主义,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关注与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相关的生活条件和基本权利的保障。在各个领域内,中国的人权法治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生存权、发展权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利和维护人民的发展权利作为我国人权建设的首要目标。我国在今年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行动计划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生产力欠发达、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既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又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城乡收入也得到大幅增加,这些为人民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对于贫困地区,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扶贫政策,一方面号召青年农民、大学生、社会志愿者投身农村开展创业、培训等活动,另一方面国家在财政上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政策优惠或项目支持。同时,国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是旨在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空间。

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所有,集中体现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上,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在加快步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大力推进,使得人们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得到更多的保障。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进程,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集会游行示威法》、《选举法》等。而这些普通法是以《宪法》为根本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享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等等。十七大报告中对人权的具体化还提出了新的内容,如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政治权利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尤其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取得了新的发展,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参政议政的渠道得到拓宽,政治权利的行使更为充分、自由。

从司法、执法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权的保障不仅应该落实在立法上,而更应贯彻于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只有重视司法公正、执法严格才能使人权得到有效保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快速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危机因素,比如贫富差距的增大、社会道德缺失,等等,易造成犯罪滋生。犯罪行为不论轻重与否,都会对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打击各类犯罪行为,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稳定的环境。但是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亦要兼顾人权保障。我国曾经对于犯罪分子的人权保障一度存在立法缺失,但是《监狱法》的实施使得服刑人员也可以保障其人权利益不受侵害。近年来,中国的刑事、民事及行政三大审判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使得人权执法保障及人权司法保障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从特殊群体的权利角度来看,我国充分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的人权,为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依据。妇女儿童问题在我国一直都受到高度重视。除了为妇女权益制定专门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更在《刑法》、《婚姻法》及《劳动法》中对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在打击刑事犯罪的过程中,对于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法律积极保护妇女儿童不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侵害行为,并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惩。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雇佣童工、歧视妇女等行为都得到了《劳动法》的有效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妇女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及儿童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是国家对特殊群体人权保障工作的重点,因为残疾人的生理、心理都有别于普通人,他们是更需要社会关心和保护的一个群体。2008年我国颁布了修改后的《残疾人保障法》,其中第三条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残疾人的人权进行了充分的保障,在生活中残疾人享有和普通人同等的人权。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体制仍不够完善,民主法治进程有待发展,还需不断研究并通过研究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人权思想。中国人权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同步的,法治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健全,而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必然继续促进法治的发展。具体看来,人权保障的完善所需要的,一是法制的完善,二是政府的自觉,三是群众的人权法治意识的提高。法制的完善,除了在普通法中应该建立健全人权保障体系,更需坚定宪法的定位并积极履行宪法的职能。政府的自觉,要求政府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行政并且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原则,积极推进中国政治向宪政转变。人权法治意识的提高,需要各级政府对人权法治精神进行广泛地宣传,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以促进人们对人权法治观念的了解,促进人权法治思想与时代精神融合。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权法治正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简介】胡梦蝶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齐延平.人权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谷春德.人权民主法治论丛[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3]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一种人权史的解释[J].学习与探索,2001(4)

[4]汪习根.对话与超越: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权法治的发展路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

[5]周叶中、祝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6]刘海年.中国的人权法治建立与发展[J].南都学坛,2009(1)

[7]韩元元.人权与法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8]严海良.人权与和谐:法治国家视域的探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6)

[9]邓凌.浅析和谐社会的人权保障与法治建设的相关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0]马俊.动因与路径: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人权宪政建设[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

同类推荐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忏悔录(上)

    忏悔录(上)

    《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假面人生

    假面人生

    东海市著名企业家孙智贺的尸体是在海滩被人发现的。孙智贺是东海的一位商界奇才,整个东海的商界、政界名流没有不认识他的。其实孙智贺的知名度能够如此之高,不仅仅得益于他的成功和富有,他的奢华和风流也是让他知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人总要有一死的。但是,孙智贺今年才36岁,事业如日中天,却突然横死。而且,更重要的是非正常死亡。他的尸体是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海滩上发现的,胸膛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血洞。很显然,是子弹射杀造成的。大的弹洞虽然血肉模糊触目惊心,却偏离了胸口,未能致死;而另一个弹洞虽小却正中心脏,造成其当场死亡。
  •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本书将为你带来一场头脑风暴,作者纵观古今中外说客、政治家、销售精英和商业巨头等人的亲身经历,解读他们如何运用手段去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世界的。身在职场,总要会点攻心术,作者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在谈判桌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变思维,调整自己的位置,水涨船高。书中巧妙的攻心策略,犀利的透析放大效果,无异于一场思维上的饕餮盛宴。
  • 镌宣城汤睡庵集

    镌宣城汤睡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猫

    我是猫

    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成名处女作,对日本文学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对鲁迅影响力极大的小说。《我是猫》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观察并评述身为中学教师的主人苦沙弥和他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穿插了资本家邻居金田的女儿婚事等事件。小说中的猫语言幽默机智,妙语连珠,作者借其口嘲笑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了金田等资产阶级及其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全书构思灵巧,手法夸张,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 第一傲世毒妃

    第一傲世毒妃

    【新文已发《校园逆天女皇:暗帝大人,唱征服》】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特工!一朝穿越,竟成为被世人唾弃的废柴!性格懦弱,武灵不通?白痴愚钝,不得习武?当傲者之魂,浴火重生,看她如何虐渣男,踹庶姐,契神兽,抢灵器,亮瞎尔等狗眼!太子要退婚?很好,我先休了你!庶姐想契约灵兽?倒是问问我同不同意!等等,不是说好帝国邪王风华绝代,冷魅霸气,杀伐果断,藐视万物不可一世?那这个一路上死皮赖脸跟着她,动不动就脸红的傲娇男又是谁!某邪帝眼巴巴地望着她:“小猫儿,我今天晚上有点冷……”她冷眼一瞥,唇角微勾:“想要?那就滚过来!”
  • 我的逃婚女友

    我的逃婚女友

    她本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冷氏集团的继承人;但是因为一场逃婚让她失去了记忆,让天之骄子的冷沫霜从聪明才智变成了单纯无知的丁小米;也因此让冷沫霜得到了一份千金不换的爱情。但恢复了记忆的冷沫霜,又会与尹铭轩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

    唐朝总想在贾家抄家前将老娘当嫁妆带出荣国府时,贾家早就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贾家了。当她来到这个世界,在怀中抱起那个大胖肉团子时,贾家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当贾瑚没有死,当贾赦的原配没有死,当贾宝玉出生时脸朝下,当跟本没有人发现那块玉是嘴里叼出来的时候,做为贾宝玉的奶娘,真的有前途?
  • 逆天皇族

    逆天皇族

    一个玄幻的世界,究竟谁对谁错,一句错误的誓言,就让女子以身相许,经过轮回的洗礼,到底能否知晓命运的蹉跎,一切的一切,到底是轮回的折磨,还是无尽的循环,高深莫测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主角故事,一切尽在逆天皇族,修仙成佛一念间,我又为何不愿牵。战小狂,本是冷府家丁,但是阴差阳错的便成为了冷梦的未婚夫,随后的种种奇遇,都显现出他根本就不是天之骄子,轮回的捉弄,让他身心备受疲惫,本应该花季的年龄,却显得那般的让人无奈,这一切的故事,都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