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1000000012

第12章 网络同居中的自我呈现与亲密关系构建——以“爱情公寓”网站为例(1)

温海玲

摘要 网络同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经营的人际交往关系,势必对网络亲密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以网络同居为切入点,将现实人际传播中的社会渗透理论引入虚拟人际传播中的亲密关系发展步骤来进行分析,用以解释自我呈现与亲密关系的构建过程,从而得以检视社会资讯处理理论在网络同居主题下的适用性。

总体而言,在网络同居的主题下,亲密关系依循探索期、蜜月期、磨合期和家人期等阶段逐步构建起来,并且不同类型亲密关系的构建依赖不尽相同的呈现策略,总体表现为虚实之间的拉扯,而对发展不同类型亲密关系的期望又进一步影响了双方的揭露水平。

首先,网络同居者通过采取“部分或全部真实的呈现”、“文字呈现”、“图像呈现”、“主动形象的行动呈现”等策略来寻找同居对象。这符合Walther所说的选择性自我呈现的意涵,但当使用者意识到将与特定的交往对象有进一步互动时,选择性自我呈现则被抑制,趋向真实。其次,同居关系建立起来之后,进一步表现为三类发展路径:网络恋爱、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的爱、朋友之恋。前一阶段趋向抑制的自我呈现策略由此出现不同的变化:网络恋爱双方偏向于理想的自我呈现;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的恋爱双方呈现理想与真实自我的摆荡;朋友之恋双方则偏向于真实的自我呈现。

关键词:网络同居,自我呈现,亲密关系

网络恋爱是虚拟交友的进一步发展,而网络同居的诞生,则是把男女双方的关系更推进了一步,于是,在现实社会中被人们所不以为然的同居关系,因为网络所具有的隐匿性、互动性的特质,一方面满足了使用者的浪漫梦想,另一方面却也逃离了现实中约定俗成的规范。在交友网站中,单一的留言板、照片和日记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居网站应运而生,以提供更多动画、图像符号、体验式游戏的多媒体服务来吸引网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网络同居”平台功能的网站已经过百家,而每个网站上过着同居生活的人数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仅以本研究的研究场域“爱情公寓”为例,注册用户近2400万,其中每月活跃用户数为734万。

那么,网络同居作为网络交往的一种流行方式,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构建的?网络同居者如何在这种空间中展示自己、吸引他人?对关系的发展又带来什么影响?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以网络同居为切入点探讨在可预期未来互动的网络交往中,自我呈现与构建亲密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希望对网络亲密关系的互动发展历程提供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从关系建立前到关系建立后的自我呈现策略如何变化?按照Walther的社会资讯处理理论,在计算机中介下的交往双方会进行“选择性自我呈现”(即彰显其正面特质,回避负面缺点),经由彼此的回馈,双方很快便能建立起亲密关系,亦即“超人际交往”。对于网络同居寻求者来说,“选择性自我呈现”确是吸引同居对象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同居关系建立之后,他们将面临更进一步的交流,甚至有可能走入现实生活,那么在这种可预期未来互动的情况下,个人的自我呈现是否有所改变?

其次,网络同居中的亲密关系是如何构建的?自我呈现策略如何与之相互影响?社会资讯处理观点中的亲密关系发展步骤为:预期未来互动→减少不确定性→自我揭露、寻求资讯→关系发展→关系延伸→亲密关系。这种观点被用来剖析各种网络关系主题,然而,在网络同居情境下,这种线性发展模式是否过于理想?根据社会渗透理论,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自我揭露程度的拉锯战,而自我揭露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自我呈现的策略,这就意味着从“自我呈现”到“关系发展”之间应存在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在虚拟同居关系发展的历程上,将以社会资讯处理的观点来作为分析的基准,将现实人际传播中的社会渗透理论引入虚拟人际传播中的亲密关系发展步骤来进行分析,从而得以检视社会资讯处理理论在网络同居主题下的适用性。

1.研究个案

据《2008年4月份中国交友婚恋网站市场份额统计报告》显示,交友婚恋网站前三名珍爱网、爱情公寓、9158互动家园共占市场份额53.60%。珍爱网的定位是专业性的婚配网站,使用者难以透过网站进行长期的互动交流;而爱情公寓的定位为“最受女生喜爱的温馨交友社区”,是国内最大的女性SNS交友社区,其特色在于提供虚拟同居服务,强调家的感觉,在关系发展的过程里夹杂了很多沉浸因素——包括拟人化图像、动画功能设置、心理上的想象等,这些均影响着使用者的自我呈现,进而影响关系的发展。这符合本研究的目的——在长期互动的过程中考量关系的发展。因此,研究选择iPart爱情公寓网站(www.ipart.cn)为研究场域,它成立于2003年8月,截至2010年4月10日晚上11时,网站共有23,935,603位注册用户。爱情公寓针对白领女性及大学女生的需求来设计网站,创造虚拟同居的概念,让远端的朋友也能借由布置小屋、宠物饲养及灌溉花园等功能联系彼此感情。

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非完全参与式观察法。首先,以深度访谈为主,通过半结构式的访谈大纲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因为通过访谈的方法可以进入受访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观念。其次,以非完全参与式观察为辅,收集一些客观资料,并借由研究者自身的经验去同理并理解其行为及意义。研究者以“边缘成员式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即注册成为“爱情公寓”网站成员,但并不进行网络同居,如此为建构自己的有关理论提供具体的论证基础和背景脉络。根据网站资料,使用者年龄集中于18~35岁,男女人数分布比例平均。故依照研究目的,本研究采取立意取样,取样原则以有丰富网络同居经验的受访对象为优先,透过滚雪球取样以及公开征求的方式(在网站上虚拟同居天数前100名的留言板上征求自愿性样本),最后召集并甄选出10名受访者(男女各5名),年龄集中于18~35岁之间。他们的同居经验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亲密关系的三个特征):一是两个人有长时间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大。

三、研究发现与分析

1.为何网络同居?网络空间可以是一个模拟的心理幻想世界,逃脱现实生活单调的状况;它可以扩大生活圈、超越真实环境的限制;网络空间让人能依自己的想象力来发展潜能和兴趣。通过对访谈以及对使用者自我介绍的分析,可将受访者的网络同居参与动机大致分为如下五类:游戏心理、交朋友、好奇心理、宣泄情感、现实生活的延展。其中,较多的受访者以“交朋友”为动机。

(1)交朋友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的缺陷之一就是:你的好友圈是封闭的。而网络则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互联性,在这里可以没有国界、地域等具体的地理位置限制,它给了人们直奔交往主题的可能性。本研究亦验证了这一点。从访谈来看,男性访谈者会较为直接地表明自己的意图:寻找异性朋友。受访者“白开水”和“骑着蚂蚁找你”均提到:“想多交几个异性朋友。”受访者“深邃的风景”则表示自己被公寓的定位——“最受女生喜爱的网站”所吸引。女性访谈者较为忌讳提到“异性”,但“多认识几个朋友”则被屡屡提及。

我喜欢在网络上认识朋友,因为平时上班也就是同事,平时在家时间多,也很少能接触到别人。(白开水)

(2)现实生活的延展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网络只是现实生活的延展。对他们而言,网络处于匿名性消逝或是半消逝的状态,比如开心网和校内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在网上重建现实中的熟人关系。对于网络同居者来说也是如此,受访者FRANK提到:“有着现实做基础,这种关系让人更踏实。……玩网络同居,我也会和现实中的熟人一起玩。或许有一天,会和我那一位在现实中确定某种关系了以后,再顺便玩玩网络同居吧。我觉得那个时候如果玩,应该就像我们平常用IM、SNS一样,只是现实生活的延展而已。”

可见,他们与现实中已认识的朋友网络同居,以网络亲密关系来补充现实关系。他们或许是对仅仅基于网络的关系存在着畏惧,又许是想通过此举来更好地发展现实亲密关系:我跟我老公在现实中同居了几年后才发现爱情公寓,所以两个人就在网上也同居了,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两个人一起浇浇花,养养狗,装修一下房子,还是蛮有情趣的。(牧野悠)

(3)游戏心理

施仁凤在阐述电玩游戏的虚幻实践研究中指出,电玩世界提供一个转换的空间,介于真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之间,玩家在“玩”电玩的过程中,会有自我重塑的认同建构,借由非自然的、刻意制造的虚拟物,让自身在虚拟与真实的交合中去体现幻想的快感。网络同居也提供了这样一种真实与幻想相结合的空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装扮房屋和人物形象,可以种花、养宠物,而这些源自于现实生活的虚拟物,可以让使用者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获得游戏的快感。

随机点到的,就注册了。当时没什么东西玩,一直喜欢此类的游戏,比如模拟人生。以为这个也是这样的游戏,所以就注册了。(精武门樱木)

(4)好奇心理

各种类型的交友网站对于网络使用者来说已不足为奇,同居网站也让人跃跃欲试。“同居”向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暧昧的词语,那么,网络同居又为何物?以此为主题的爱情公寓难免让人好奇:当时感觉这个网站名字挺怪,不过既然是爱情公寓,那就感觉理所当然里面都是没有结婚的年轻人,所以第一次,我没有进去。后来第二次看到,呵呵,忍不住想了解一下,就注册了。(白开水)

(5)宣泄情感

就像人们去唱KTV时所做的情绪宣泄,或是听音乐来释放自己工作上的压力,网络同居也具备这样的功能,它可以让人暂时逃避现实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不顺与痛苦,因此,人们将现实生活中所遭受到的压力和痛苦借由这个空间来宣泄,借由文字书写以及人际回应来寻求发泄。由此,在这个虚拟空间,有人得到了情绪的宣泄,有人则通过投入这样暂时性的活动领域,获得愉悦与满足:我自己的生活没有了目标,不开心了才去爱情公寓走走的吧。(weng哥哥)这里面没有人认识我,我觉得我不爱我老公,我想要另外一个家,虚拟的家。这样似乎也不算出轨。(爱落点)

使用者因为各种社会心理动机而上“爱情公寓”,有了发展关系的动机后,他们开始出现自我表露的讯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而有固定的人际网络,最后可以发展出亲密与感情层面的关系,如友谊与爱情等。

2.自我呈现与同居关系如何建立?

使用者的呈现是通过展示自我以吸引人的注意,它可以直接针对特定的目标对象,但也可以不直接与目标对象遭遇,而是去建构有利于展示自己的环境。若所揭露的信息较为丰富,那么往往有助于形成对对方的初步印象,并且可以探知对方的交友态度。不管是自己主动挑选合适的同居对象还是吸引对方向自己发出同居邀请,都离不开个人的呈现策略。从访谈资料来看,呈现策略有多种。

(1)策略性欺骗vs真诚以待

受访者大多表示在与对方交流之前必定会先看其个人资料和照片。同样为了吸引人,不同受访者却有相反的呈现策略。“白开水”表示填写假信息是为了吸引人;而“爱落点”则认为真实才具吸引力。

虽说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网络欺骗持负面评价,但这种部分虚假的“策略性欺骗”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被接受,并可取得实质效果。白水表示自己并非全部保留,部分真实的欺骗反而是一种有弹性的交往方式,“我的居住地区写的是火星,大家都知道我是在骗人,吸引人进而建立起联系之后,若遇到心动的,我就会告知对方我是哪里人,若不想继续发展的,那就没必要了。”

爱落点则表示“虚假的资料交到的朋友也就不一定是真心”。可以肯定的是,在网络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与她想法相同,这与她的经历也有关系,“一开始我也把自己的资料虚假,但是当面对真诚想交友的对方时,我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不管是策略性欺骗或是真诚以待的呈现方式,它们都有个前提:部分真实或是全部真实。这也部分反映出婚恋社交类SNS的主要作用——基于真实资料(不一定是姓名、性别等资料,也包括爱好、文化、价值观等)的社会交往的网络工具。虽然“白开水”将自己的人口统计资料进行虚化,但个性、兴趣爱好等资料却是真实的。因此用户在其中的自我展示既包含了现实社会中的特点,又产生了不同于现实的新特点。

同类推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热门推荐
  • 黑水谣

    黑水谣

    达川与北源两地相距不过四十公里,同是闽北历史文化名城,一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不过北源是县级市,达川是中心城市,而若干年前北源曾是地区行署所在地。随着交通、经济条件的改善,行政中心再次迁移北源呼之欲出。小说主人公温八雅正是在达川、北源经济大发展之时,先后任职于两地。小说围绕两地的经济发展,牵扯出一串串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商场的博弈、职场的打拼、情场的纠缠、官场的周旋……而温八雅却在这两个不同的舞台,演绎了同样精彩的人生。
  • 星纪帝国之枭宠狂妻

    星纪帝国之枭宠狂妻

    宇小星重生在一个男人保护星球寻找能源,女人以与一个强大异性结合为终身大事的时代。可她天生神力,破坏力惊人,魅力指数—1000。芜城是联邦帝国的王子,他有着SSS级强大的基因,俊美的容貌,变态的战斗力。是全联邦女人的理想伴侣,魅力指数+1000。当这完全不可能交集的两人碰面了,简直比小行星撞击星球还要激烈。**宇小星是制造系一班唯一的女生,同桌是腿长一米八的俊美班长。宇小星是机甲系全系唯一的女生,同学全是基因强大的未来战士。可以说是后宫帅哥三千人,没一人喜欢她。在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暴力小金刚,嘲笑她找不到伴侣时,只有芜城连名带姓的叫她“宇小星。”“宇小星,过来让我摸一下。”宇小星兴奋问:“摸一下就是你的人了,你愿意嫁给我吗?”**我穿越十万光年,在恒古不变的闪耀星辰中遇到你,即使你身处天宇之上,我也要将你摘下来!——摘自·宇小星笔录
  • 人间四月

    人间四月

    我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四月给我讲这些话时的神情——目光空茫,语气淡淡的,带着怅惘,有一句没一句的。哪怕我有一个语气词的回应,都会搞得她神色慌张,戛然而止结束话题。但也有些时候,她就坐在我对面,话讲着讲着讲成了自说自话,越说越流畅,越说越恣意张扬,连脸上的五官表情都随之生动起来。我于是想到,就像主动送我那些旅游纪念品和食品一样,四月一定也是想把自己的心事、秘密,作为礼物,郑重地都交给我,用以表达亲近和信任。这就跟送那些礼物一样,送出之前,我相信她未必不花心思、动脑筋,可当着我的面和盘托出时,却每每故意表现出轻松、随意、漫不经心的样子。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带着包子去修仙

    带着包子去修仙

    这一场重生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家族的废女,受尽白眼,她终将踏上强者征途,看尽红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恭喜你穿越了】
  • 金史

    金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苏志

    秦苏志

    甄情为了解除秦苏小的禁制,亲手献上自己的心血,请求楚意为她医治。国师佚文为挽救凤元,过度窥探天命而化作婴儿完成返璞归真.......逝去的灵魂将被人铭记,活着的将会带着逝者的希望努力生活,而秦苏小等人的故事,仍在继续.......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