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1600000002

第2章 组织资源理论的基本概念(1)

一、组织资源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现代人类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组织是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细胞。不管主观上是否愿意,在现代社会,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组织。人们之所以要组成组织并生活在组织之中,是因为人类发现人所追求的目的仅靠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实现不了的,即使是最基本的生存目的,也不能仅靠个人的力量实现,必须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实现。尽管组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也对组织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但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组织下了各式各样的定义。

从词源意义上看,在汉语中,“组织”一词最初的意思是将丝麻纺织成布帛,也就是组织编织的意思。《礼记·内则》有“织纴组紃”的记载,《辽史·食货志》言“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率先把“组织”一词引申到行政管理上来,他说:“又有文德能治民,如御马之执矣,使之有文章如组织矣。”在英文中,组织一词为“organization”,来源于器官(organ)。牛津大词典将“组织”解释为“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有系统的安排”。由此可见,一开始“组织”一词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释义,只是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组织”一词才逐步演变为专门指人群而言,并被人们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泰勒和法约尔等早期组织管理学家将组织视为一个围绕任务或职能而将若干职位或部门联结起来的整体。后来,孔茨和韦里克则进一步具体化了这个思想,在他们看来,组织就意味着一个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韦伯在他的《社会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将组织定义为:“一种通过规则使外来者的加入既封闭又限制的社会关系……就其秩序而言,为特定个体的行动所支配,这个特定个体的功能通常是作为一个领导或‘头领’,有时也可以是一个管理团体。”简单说来就是,组织是组织成员在追逐共同的目标和从事特定的活动时,成员之间法定的相互作用方式。巴纳德关于组织的定义在某些方面受到韦伯的影响,不同的是,他以系统观念为依据,将组织看做一种“开放式系统”,认为组织和组织中的所有人员都是寻求取得平衡的系统,他把组织定义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活动或力量加以有意识地协调的系统”。从而将组织的责权结构特性与人类行为特性结合起来。霍尔认为:“组织是有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规则)、权威级层(等级)、沟通系统及成员协调系统(程序)的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它存在于环境之中,从事的活动往往与多个目标相关;活动对组织成员、组织本身及社会产生结果。”詹玛斯·伯纳姆认为:“现代社会正在发生一种趋势,社会集团或管理者阶级正在获取对社会的支配,正在获取权力和特级,正在获取统治阶级的地位”。肯尼斯·博尔丁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创造出来的,常常,组织因为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而难以生存下去”。帕森斯认为:“组织必须能够解决下列四个基本问题,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组织: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决定目标并动用所有可供利用的资源来全力完成它;如何协调和统一组织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发挥他们的干劲,使组织成为一个动作一致的整体,完成共同目标;如何维持组织成立时的目标不放弃。”

与巴纳德的系统论视角相似,20世纪70年代末,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将“组织”定义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与价值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它从外部环境接受能源、信息和材料的投入;经过转换,向外部环境输出产出。甚至可以说,组织是围绕各种技术的人类活动的构成和综合。组织经济学者,如威廉姆森将组织视为一种契约的联结,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特定的治理结构。在这里,他们实际上无意中将组织与制度混在一起了。而另一位学者诺斯则主张应该把组织与制度区分开来。他认为,制度是游戏规则,而组织则是游戏的参加者。组织是在现有制度所致的机会集合下有目的地创立的,是为达到目标而受某些共同目的约束的由个人组成的团体。

总之,由于每个人研究兴趣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组织的定义也各有不同。甚至可以说,有多少研究者,就会有多少关于组织概念的界定。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从不同角度给出的组织定义,都或多或少地能够有助于人们对组织的理解。

本书在这里,将涉及组织概念以及组织本质的一些相关问题,着重作出以下两点阐述和说明:

一是关于组织与制度。交易成本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在组织与制度之间是没有做出明确区分的,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常常将组织与制度混在一起。但是,二者显然是不同的。诺斯等学者曾经将二者进行了有益的区分。诺斯认为,制度是游戏规则,而组织则是游戏的参与者。一种制度通常就是一套被用于支配特定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规则,而一个组织则可被看做一个决策单位,由它来实施对资源的控制。制度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装置。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或者说是制度的具体化,它最接近通常意义上的制度;制度装置则是行动团体所利用的工具和手段,组织更大程度地聚焦于管理层面上。

二是关于组织与结构。虽然组织是聚焦于管理层面的,但是,组织并不等同于结构。这种观点随着现代组织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正如巴纳德所指出的那样,组织除了正式的职能或部门结构方面的内容外,还有着重要的,涉及人与人之间协作关系中非正式联系的内容。比如组织的文化与伦理内涵,以及在开放条件下必须考虑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结构本身所能够涵盖的。综合起来,本书认为,组织就是在一定环境中,人们围绕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结构秩序组建起来协调活动,并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简单地说,组织就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组建出来的一种系统工具、方法或平台。组织必须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否则组织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作为人类力量之手的延伸,组织必须注重提高自身活动的有效性。而组织的有效性依赖于对组织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政党的“组织”特性

从本质上说,政党属于组织的范畴。但政党作为组织的一种特殊形态,既具有组织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政治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为政党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实行某种主义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只是一个选举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人们谋求公职的工具,还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是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的渠道等。但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政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从阶级属性上揭示了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所组成、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为取得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而从组织研究的角度看,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政党既可以被归类为互惠性组织,又可以被归类为政治组织,还可以被归类为正式组织。

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在运行过程中既体现出组织的一般特征,如目的性、系统性、结构性、独立性等,又体现出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某些特性。政党的组织特性是我们在分析政党组织资源问题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因素。政党的组织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阶级性。政党是围绕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党之间的斗争是各阶级和阶层利益斗争的集中表现。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所属阶级、阶层的领导力量。正是为了实现阶级的共同利益,人们才组成政党以统领本阶级的力量。因此,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列宁就曾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完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毛泽东也指出:“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党是阶级的组织。”二是群众性。人心的向背是政党成败的关键。政党是以夺取或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这有赖于政党自身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取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同。因此,任何政党都要努力扩大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一方面,政党要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的队伍,努力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党。另一方面,政党要把自己的各种政治主张公之于众,争取广大群众的了解、认同和支持。同时,党还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利益,努力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总之,党内外都有群众性问题。一个政党要取得政权并且执掌好政权,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反映广大群众的要求,代表他们的利益,争取他们的拥护和支持。三是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好比政党的灵魂。政党的目标、政党的吸引力、政党对支持者的动员,以及一政党与他政党的区别,都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党的意识形态上。”“意识形态的根本作用之一,就是它为政党活动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政党的首要目标是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此,政党需要一整套理论来说明这一目标的合理性。”政党依据意识形态内核而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是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政策的依据,也是政党活动的价值导向,它能增强政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更有力地凝聚人心,使群众聚集在政党的周围,为实现政党的目标服务。同时,政党也依靠自己的意识形态来教育、引导群众,启发他们的觉悟,促进他们的共识。因此,意识形态是政党达成自己目标的有力工具,政党的活动总是体现出意识形态色彩。

四是政治参与的工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党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组织,既具有自己的活动目标和独立意志,也在政治活动中体现出工具性特色。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政党、公共权力是三个基本要素。“根据民主政治的一般原理,公民、政党、公共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民众的政治参与,民众对政府的控制,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民众改变政治现状的要求,都要通过政党来实现。换句话说,在民主政治中,民众通过政党作用于公共权力。”面对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和政府,公民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弱小的。要保证公民的个人利益不受公共权力的侵害,公民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监督、影响政府的运作。以夺取和巩固公共权力为目标的政党,依靠其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功能,充当了把民众组织起来参与政治生活的工具,一方面充当沟通民众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向政府反映民众的愿望与要求,另一方面又代表民众监督政府的运行,成为民众控制政府之手的延伸。五是公共权力的导向性。政党是以夺取或巩固政权为目标导向的。只有控制了公共权力,政党才能更好地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有效维护、实现、发展自己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因此,政党的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夺取或巩固政权这一目标展开并为之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各资产阶级政党都把参加竞选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使命,力图通过推出有竞争力的政纲和候选人来赢得选举,上台执政,从而控制国家政权。即使有些政党因规模小、力量弱,无力赢得选举和控制国家政权,它们也努力通过自己的活动向执政党施加压力,促使执政党实行某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一般都是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夺取国家政权的。

(三)“资源”的内涵和要素

“资源”,本是指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质财富,属经济学概念。传统资源观的核心是把“资源界同于自然资源”,同时强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现代汉语词典》也是从这一意义来解释的:“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过去,人们一般都是在经济学领域里使用资源概念,仅仅局限为经济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等。

同类推荐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研究基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展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人口无序聚集、交通拥堵严重、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房价居高不下、安全形势严峻等城市病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研究认为,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同时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需要政府推动。
  •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1年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对国际关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本书作者分别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要理论观点及纲领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引发的恶果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其对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是一路货色、“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苏联剧变的关键性原因、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剧变的罪魁祸首。
  •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

    本书收入近三十篇文章,包括:《“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动态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等。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热门推荐
  • 双剑法师

    双剑法师

    哟,哥们你这披风造型挺别致啊,哪儿买的?什么,这是法袍??你是魔法师??哈哈哈,别骗我了,你不是拿着双剑吗,很好玩吗?……我靠,魔法!我靠,斗气!哥们够了,你到底是魔法师还是武者??!【严肃】大兄弟,你一定要说清楚,万一我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难道你负责吗??【努力!友情!胜利!——热血少年漫式的玄幻小说】海贼王一样的小队冒险,银魂式的恶搞与感动,熟悉的ACGN元素彩蛋文风欢乐吐槽法师近战流主角队闯天下不种马多jqyy可bg/bl/gl“您的任务,请放心交给我们吧!”
  • 甜宠1V1学霸的心尖萌妻

    甜宠1V1学霸的心尖萌妻

    【女强爽文,1V1打脸复仇治愈系(前期较虐的慢热文,宝宝们请耐心看下去)】一场骗局,来自最信任之人的背叛。一次意外的重生,她发誓夺回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次重生,满腔恨意。她要让那些害死母亲和自己的人,血债血偿!她成为了学霸女神,知名节目主持,时装代言人。一不小心,参演了一部电影,还取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一路人生像开了挂,而她殊不知,都是一个人在替她遮风挡雨。而那个身份高不可攀的男人,对她说,宁负天下不负卿!还说,千金不换叶青青!
  • 天诛剑
  •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当蒙牛遇上伊利,360遇上QQ……危机公关当如何保护商业底线?公关,不仅能打造一个品牌,也能守卫一个品牌。本书解密公关细节,教你做一名实力派的品牌卫士。
  • 一品邪妃爷本红妆

    一品邪妃爷本红妆

    【逍遥自在】人人都说龙家有三少,大少是练武奇才,二少是经商人才,三少是纨绔劣才,却不知三少其实是红妆女儿身。她行为开放,据说不爱女子爱男子,惹的京城官家子弟人人自危,深怕被看上掳回去。【风华无双】他是名扬天下的王爷,虽有一双废腿,却如同谪仙一般高高在上让人膜拜。她无意惹他,却不知自己已经带回了一只大尾巴狼。【一只披着狼皮的羊遇上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王爷,授受不亲。”她浅笑嫣然,甩开身上的魔爪。“无妨,本王不嫌弃。”他风轻云淡,面不改色的继续靠近。她欲哭无泪,咬咬牙狠道:“王爷,其实我喜欢女人…”“没事,你会喜欢男人的…”【最后结局】当龙家三少和谪仙王爷的喜讯传出,惊呆了众人的眼球,而龙家三少其实是女儿身的消息抛出,更是震惊了一群人。她靠在他身上笑的花枝乱颤,随后转过头挑起他的下颚:“王爷,小爷我有喜了!”【开头是欢笑滴,内容是精彩滴,结局是温馨滴,美男那是多多滴】
  • 快穿女王:病娇殿下太难撩

    快穿女王:病娇殿下太难撩

    这一场风花雪月的快穿之旅,这一场命中注定的追妻之路,是缘,还是劫?阎灵:你是时光献给我的礼物,此生不负。Samuel:你是我的全世界,我的情劫,爱你此生不得歇。Evie:我的暗恋从没有结局,可我愿意为你守身如玉。Alex:我的每一生,都在等,我所爱的人。
  • 重生之都市仙尊

    重生之都市仙尊

    修仙大能重生都市,会炼丹,能炼器,懂阵法。且看陈远如何在都市吊打一切,一步步登临绝巅。
  •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球专刊第011期:小白投资20讲(基础篇)

    雪球专刊第011期:小白投资20讲(基础篇)

    投资,准入门槛最低,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出人性的方方面面。人生何处不投资?成功者,不仅仅是财富,身心也得到极大的舒畅,生活轻松惬意,人生水准稳步提升;失败者,毁损财富是小事,身心健康基本上被完全击溃,生活如入地狱,永不会有翻身之日。投资就是一种选择,选择你自己的人生之路。重视投资,也就是重视你自己。
  •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前世,她是仿真智能人,拥有人类的一切东西,可是泽,她的创造者却不能给她一颗心,她的心只是一个超薄的芯片。现世,她重生在一个魔幻重生的世界,看她如何搅乱这一方世界,如何搅浑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