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有意识的、富有创造性的现代人的文化进化所带来的一线光明、一点意义,地球将陷于无尽的黑暗里。
——埃克尔斯(J.Eccles)
对意识的理解不可避免地是反身性的(reflexive)。
——威尔曼斯(M.Velmans)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很长时间以来,意识被科学界视为一个“禁地”,一个巨大的、令科学尴尬的异常现象。即使在“认知革命”发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认知科学主流紧盯的一般范畴是认知和心智,而不是意识。广泛的研究表明,生命的最初智能(intelligence)是无意识的,譬如皮亚杰(J.Piaget)所描述的感觉-运动(sensor-motor)智能,这不仅是大多数生物智能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人类更高级智能的基础,并贯穿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单从智能的功能方面看,没有意识,人工智能的装置也能完成种类繁多的逻辑和计算任务。然而,科学界也渐渐认识到,要想真实而全面地理解人类(甚至动物)的心智和认知,那么不谈论意识是不可能的。
大致说来,意识现象被科学所关注在威廉·詹姆士(W.James,1842-1910)的时代就开始了,而且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这被称为意识研究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不过,意识被科学界广泛地接纳为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意识研究呈现出一个蓬勃甚至是爆炸性的发展态势,以至于有人将此称为意识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1.1 不可思议的意识
“相比于世界的其他部分,我们对意识更亲熟。”意识显示在每个正常人的体验生活中,它是高级的情感和理智活动的前提,因此,它也是任何理智的怀疑活动的前提——我无法有意识地怀疑我是有意识的。然而对每个有意识的人而言,这个不可置疑的意识本身似乎是我们意识到世界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不难(有意识地)想象,如果没有意识或丧失意识,那么所有归属于人的一切创造发明:社会组织、文化、仪式、法律、伦理、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一切纷杂的生命品质:快乐、悲伤、兴奋、抑郁、冷漠、仇恨、悲悯——都将无从发展,或荡然无存。想想一个处于非有意识的状态(如昏厥、植物人、无梦睡眠、梦游)中的人的生活:在他的“心智空间”中,没有什么被体验到(experienced),也没有什么可述说的,那里一片“黑暗”。在如此黑暗的心智空间,当然无从提出理智上的“意识问题”。意识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正因为有意识,才使我们能够、甚至不可避免地要对意识提出疑问,还有什么比认识到这一点更让人迷乱的呢?”我们有意识的生活正是我们畅游其中的海洋。所以并不奇怪:意识很难理解。我们有意识地体验到许多不同的事情,而且我们思考我们体验到的这些事情。但体验和思考意识本身却并非易事。鉴于此,哲学和科学通常把意识等同于某个比它本身小的“东西”,例如将它等同于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某种“东西”,诸如大脑的一个状态,或等同于我们所体验的某个方面,诸如“思想”或“语言”。
1.2 研究层次
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那段辉煌发展,意识在当代的认知科学中已然成为一个枝繁叶茂的研究领域。它既牵涉不同的学科(如哲学、心理学、脑科学),也涉及非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其他传统(如神秘主义、东方的“心学”传统,特别是佛教的不同派别)。作为哲学、科学和其他传统共同关注的主题,当前“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
L1-意识的现象学问题:即回答“意识是什么”的问题,它要求在意识体验上对意识作出恰当、充分的刻画和分析。
人们对一个现象的最初认识和描述总是从其(有意识状态下的)体验开始的,对意识体验和意识状态的刻画和分析是理解和认识意识现象的起点。只是在认识意识现象时,存在一个认识论的独特性,即对意识现象的描述必须借助有意识状态下的意识体验本身来完成:它是一个处在第一人称(first-person)的第三人称(third-person)。“与物理学——它假定了意识和知觉,并对它的领域采取一种上帝之眼的观点——不同,意识研究必须认可这个第一人称的或主体性的视角。”这个认识论的循环对理解意识的本性是极为重要的,也正是这一点成为理解意识的一个内在困难。尽管存在这个认识论上的循环,对意识现象的分析和描述仍然存在多种可能性。在哲学、佛教传统和科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刻画和分析意识现象的独特方法。
L2-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在生物演化中,意识是如何出现的?意识的神经关联物(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是什么?或者更一般地来说,意识的实证科学研究就在于确定意识现象“背后”神经的、概念的甚至是量子力学的机制或模型。
意识是一个演化生物现象——这是当代意识科学研究的一个普遍立场。
因此,从生物演化-发展的角度透视意识,如动物意识、婴幼儿意识、病理的意识,以及探讨意识现象“背后”的神经关联物和机制构成了当代意识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L3-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确定存在的范畴以及各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研究的核心,因此意识的形而上学旨在研究和确定意识现象所归属的范畴与其他现象所归属的范畴之间具有何种关系,确定意识的存在论地位和存在方式,以及如何将意识放在一个统一的自然观中进行理解和解释。
面对意识这个复杂的议题,上述任何单一孤立层面的研究都不足以完成对意识的全面认识,而且在当代情境中这种纯粹单一和孤立层面的研究也是不存在。在实际的“意识研究”中,以上三个层次总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跨层面、层面互惠(reciprocity)和层面交融是当代意识研究的基本局面和实际情形。
1.3 意识观
在当代“意识研究”中,意识呈现为一个复杂的研究议题。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依自己的学术背景、气质、角度和方法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观点和进路(approaches)。在此,我们亦概要地陈述本书关于意识的基本观点。
(1)意识是一个演化-发展上的生物现象。意识是一个出现在特定演化-发展阶段的生命机体中的现象,这个观念是当代意识科学研究的形而上学的支柱。其主要思想是:意识出现在生命机体中,它与作为生物、化学和生理的机体(特别是脑)的精巧运作是相关的;在意识现象与生命现象之间存在连续性,对意识本性的透视需要一个演化-发展的视角。意识在生物演化-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个后来者,在意识出现之前,生物演化-发展中存在一个无意识的生命活动阶段。因,演化-发展的视角为认识意识提供了一个对比的方法论原则,即在与无意识的对比中来理解意识的本性。
(2)意识的本性和结构。人们通常将意识与意向性(intentionality)、第一人称视角性、个体性、私人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诚然,意识的本性与这些特性紧密相连,但是它们却不是意识现象所特有的,因为它们也存在于一般的、非意识的生命和心智领域。要理解意识的本性,一个最简洁的方式就是将其置于与无意识状态的对比中。简单地说,与无意识生命主体的无知无觉相比,意识的本性就是觉知(awareness)。
当我们描述有意识的体验时,一般的表达方式是:
“我”-觉知-(X)。这个结构包含三个成分:“我”(即自我)、觉知和客体意象(image of object),即(X)。关于觉知,我们还有一个要问的问题是:在一个有意识的体验中,当一个客体意象因觉知而呈现给“我”时,觉知本身是如何在这个体验中呈现的?答案是:觉知是自觉知(self-awareness)的,即觉知是反身性的(reflexive)。这样,上述的意识结构的一个完整表达见图1.1。对意识现象的认识存在一个认识论上的循环,这个循环在意识的本性中则表现为觉知的自觉知。
就意识体验的觉知及其自觉知而言,“光”或“光亮空间”是理解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隐喻。
(3)意识的形而上学。意识体验的觉知及自觉知特性使得意识现象呈现出与物质现象、生命现象和一般心智现象迥然不同的特性。为了在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中解释这个具有如此特异性的意识现象,我们重新表述了一个形而上学的立场,即“两面一元论”或“一体两面论”(Dual Aspect Monism)的自然观。这个形而上学力图在与“意识是一个演化-发展的生物现象”这一基本立场融贯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关于心-身问题的说明。
1.4 思路和架构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上述意识观进行初步的论证。全书分五章。
第1章,导论。我们在导论中阐述了关于意识的研究层次和基本观点,并概述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架构。
第2章,意识的现象本性和结构。在这一章,我们论证了意识的本性是觉知及其自觉知。如何体会和理解“觉知”呢?我们认为,存在一个对比和一个隐喻:
(1)通过有意识状态与无意识状态的对比;(2)通过“光”或“光亮空间”隐喻。
觉知独立于所觉知的内容,但如果没有意识,那么发生在生命机体“剧场”中的两个“主角”——客体意象和主体身体状态的意象——就不可能被该生命机体所知晓和被感受到;一个无意识的生命机体也会经历变化的身体状态感受,但这种经历却不会成为体验,因此,无意识的生命机体不会有自我感。当觉知使得生命机体“剧场”的两个“主角”处于光亮之中时,意识结构也因此变得明显,其形式为:“我”-觉知-(X)。
第3章,生命自我。当代理论生物学中的自创生(Autopoiesis)和(M,R)系统理论的研究表明,生命机体(living organization)的组织和过程是一个操作闭环(operational closure)。这个操作闭环的持续蕴涵了一种组织不变性,它恰当地解释了自我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一种全局的、分布的、变异的同一性。通过对生命机体的组织和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本身已经蕴涵了初始的认知和心智,因为操作闭环的维持要求生命机体具有一种选择的开放性,而这种选择的开放性既暗含了分类(categorization)和同化(assimilation)能力,也暗含了作为主体最基本含义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意义生成(sense-making)。
第4章,感受和自我感。在这一章,我们以达马西奥的工作为蓝本,论述了意识如何赋予生命自我以自我感的。达马西奥将意识视为生命应对客体刺激而进行自身调节的一个独特形式。达马西奥关于意识机制解释的简洁和深刻之处在于,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看,意识的出现在于对融合了客体映射和因客体映射而改变的身体映射的再映射,即一个时间进程中的二阶映射。达马西奥提出,感受是一种对改变的身体状态的知觉。
第5章,意识的形而上学。为了处理“意识研究”的“难问题”,我们在这一章重述了“两面一元论”的自然观。这个形而上学的基本构想包括:
(1)宇宙的本体是一元的;(2)任何事物,即使是最原始的事物(像夸克、原子、基本粒子等),都有外在性(exterior,without)和内在性(interior,within)这两个面向(dimension),具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两个视角,作为客体和主体的两重性;(3)内在性与外在性在演化-发展进程中是相应的(corresponding):即有什么样的第三人称的外在性的复杂物质系统,就有相应的第一人称的内在性的经历(undergoing,living through)或摄受,反之亦然;(4)意识是演化-发展的特定水平上的事物的内在性的表现形式,在此水平上事物相应的外在性的形式表现为特定复杂性的身-脑系统;(5)内在性的人类意识形式不仅使人类有机体有了觉知及其自觉知的第一人称的体验(experiential)视角,而且发展了反思意识的第三人称的知识视角;(6)内在性与外在性之间既不存在相互作用、因果效应,也不存在平行关系或还原关系,而是一元两面的相应性(correspondence,correlation);(7)为什么怀特海所说的现实实体(actual entity)具有一元两面的相应性呢?我们是在“为什么存在某物而不是一无所有”(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意义上来回应这个问题,即这种相应性的存在是“法尔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