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2200000001

第1章 前言——心智:哲学和科学

认知科学的核心是研究心智的本性。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建制的认知科学形成了,但它一直以来都不是一门经典意义上的统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的、松散的“联盟”;其联盟成员因传统、方法或关注的问题域、角度和层次的不同而分属由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构成的多边形中。

富有挑战的现象

迄今,在当代认知科学中大致出现过三个基本的研究范式:认知主义、联结主义和具身动力论(embodied dynamicism)。每个范式各有其偏好的理论隐喻。

认知主义认为心智类似于计算机或者就是计算机;联结主义认为心智的工作方式是人工神经网络;具身动力论则把心智看作是一个一个嵌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具身动力的演化-发展的生物系统。这些范式都有各自的拥趸者、感兴趣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这三个范式在当前是并存的,它们既独立也混合,即竞争也互惠。范式的演变和竞争反映了当代认知科学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重心的变迁。

随着对心智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加深,早期居于主流地位的认知主义的乐观消失了。撒加德(P.Thagard)指出,这种计算机隐喻的心智观遭遇了心智现象的多方面带来的挑战:

情绪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情绪并不是令人类荣耀的理性能力的对立面。理性并非完全地独立于情绪,相反,情绪和感受在人类思维和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情绪和感受指示着理性的理智活动的动机、方向和价值。

意识挑战:意识是生物心智的演化-发展上的“皇冠”。然而意识体验因其主观感受的特异性而长期成为科学研究的禁忌。这个状况在20世纪后80年开始出现了急剧的转变,这种转变甚至被描述为“意识的激增”(consciousness boom)。

世界挑战:物理环境并不是知觉刺激的单纯供应者,正如梅洛-庞蒂(M.Merleau-Ponty)所言“世界不是我掌握其规律的对象,世界是我的一切思考和一切清晰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地”;认知的分析单元仅仅是认知行动者(cognitive agent)还是一个将环境也包含在内的更大的认知系统?心智与环境分界在何处?这些问题开始在认知系统、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延展认知、延展心智(extended mind)等主题下得到新的讨论和研究。

身体挑战:人是一个生物机体,心智本质是具身的(embodied);机体和具身性是当代认知科学理解心智本性的基础。埃德尔曼认为,说心智是具身的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清楚心智是如何具身的。

动力系统挑战:心智是一个具身动力系统的涌现特性和功能,而不是一个基于符号的计算过程。认知的动力系统观要求的是一个范式的转变。

量子力学挑战:人类的思维可能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计算,生命和脑以不同的方式运作,或许是作为量子计算机。尽管以量子机制来解释意识并不是普遍的观点,但它引进了新的观念和解释进路。

这些挑战反映出心智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涉及心智现象的构成、状态、过程、功能、层次、发展,还涉及其心智的存在方式。

研究的问题域

基于不同范式的不同学科不但因其特定的研究方法,而且也因其关注该复杂性现象的不同方面而提出了各自的研究主题。我们可以大致(当然含有极大的局限性)列出一些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域,它们或者是哲学的,或者是科学的,或者混合的:

心与世界:心是自然之镜吗?人是如何知觉世界的?知觉是对世界的摹写还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建构?除了心与世界之间的认识论问题外,还有一个关于心智的社会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将认知行动者置于世界之中的认知系统观是当前一个强有力的趋势。

心与身:理解心-身关系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任务。这种关系或心的存在方式是二元论、物理主义、功能主义、副现象论还是泛心论?心-身关系问题在“意识研究”(consciousness studies)中被称为“难问题”(Hard Problem)。

心与心:他心知问题构成了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和人的社会性的基础。我心是如何感知、理解、知道他心乃至与他心同理的(empathy)?人的社会性存在最初的生物脑基础吗?社会认知是如何通过生物脑和后天的社会经验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心与生命:生命与心智是两个彼此独立的范畴吗?它们之间存在连续性吗?意向性、意义和感受是如何在生命中起源和发展的?

意识:“意识研究”在过去20年出现了一个近乎井喷式的发展。科学能彻底地理解和解释意识现象的独特性吗?意识的“难问题”该作何解?或者它本身是成立的吗?作为人类主体性之本质的自我感(a sense of self,ownership,agency,mineness)是如何在生命世界中出现的?意识在何种意义上是自觉知(self-awareness)的?体验必须包含反思成分吗?自我还是无我(no-self)?自由意志还是决定论?动物的意识状况是怎样的?

心智发展:心智能力的天性成分与后天的教养成分是如何相互作用推动认知发展的?其实现的神经机理是什么?

语言与思维:语言是心智的窗口,在语言生成和理解背后存在复杂的认知活动,这被认知语言学家福科尼尔(G.Fauconnier)称为语言的后台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和语言的认知复杂性(cognitive complexity)。为什么隐喻的思维形式在人类的语言中如此普遍?语言是如何影响思维的?语言与体验的关系,为什么禅宗说“言语道断”,能给出神经科学的解释吗?

脑工作原理:脑乃心识之官,那么脑是如何完成不同的心智功能(感知、学习、记忆、情绪、注意、思维、语言等)并把它们统一在一起的?脑存在一个一般性的工作原理吗?脑是如何演化和发育的?

认知与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社会是如何影响认知的?文化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如何?认知科学将如何影响和塑造社会?

心智研究的跨学科和跨传统

心智现象的复杂性在认知科学成立之初就体现于认知科学的多学科的天然联盟中。心智的复杂性本质上反映了人的复杂性,心智现象的研究本质上是关于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所说的“人的现象”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在谈到“人的科学”特征时,提到其研究应有的态度:

(1)人是一个复杂多义的现象,对人的研究不能单纯依靠一门人文科学,更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科学来完成,它必须是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但它也不是所有这些学科的拼凑,而应该建立起关于人及其存在的整体理解;(2)人的科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第三人称的实验、数量化和测量方法,而应把内省、现象学反思等第一人称的描述方法看作适宜的,乃至首要的方法;(3)人的科学不应仅停滞于了解人的构成、结构、功能和机制,同时要关注人的存在感、价值和意义。

尽管认知科学的“联盟”看起来是松散的,甚至非常异质,也许正因此,它们之间的对话交流才更活跃和彼此富有借鉴和启迪。对此,达马西奥(A.Damasio)恰当地评价道:“心智、行为和脑的这种三角关系已经显而易见有一个半世纪了。这种三角关系促进了一种最恰当的发展:传统的哲学界和心理学界逐渐与生物学界的力量结合起来,并且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但颇具生机活力的联盟。例如,借助于目前以认知神经科学之名为人所知的科学进路的松散联盟,人们对于视觉、记忆和语言的理解获得了新的进步。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这种联盟也会有助于我们理解意识。”

心智研究的复杂性除其跨学科的特点外,它还表现为跨传统。当前不但存在认知科学与西方的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传统的深入对话,而且存在着认知科学、现象学、精神分析、超个人心理学等与东方“心学”传统(印度传统、佛教传统和道家传统)的广泛对话;而这种对话在意识研究中又尤为突出地表现为与佛教传统的对话,其涉及的议题包括心智的构成和结构、体验的境界、自我、禅修的心理生理效应、禅定方法的独特性、禅定和开悟状态的神经机理等。其代表性的研究如奥斯汀(J.M.Austin)的《禅与脑》、瓦雷拉(F.Varela)等人的《具身心智: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卡巴金(J.Kabat-Zinn)所开创的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等。

同类推荐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这是一本有关社会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与严肃规范的学术论述结合起来,如丟自行车与所有物自我,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等,通过对社会现象、文娱热点、时事政治等的解读,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著名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
  •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内容简介:年轻人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处世方面将会受益良多,它能让你洞悉世事,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他人的内心,最终教你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使得生活与事业之路畅通无阻。90%的人知道心理学,但没学过;9%的人学过了,但不懂运用;1%的人不仅学过还能灵活变通,所以成功了。
  •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教你如何化解困惑,抛开在心中积聚的忧伤和痛苦,发掘生活中的幸福和欢乐,摆脱心理的阴霾,拥抱健康明媚的阳光。翻开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内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指导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热门推荐
  • 题秦州城

    题秦州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影随行

    如影随行

    张小北一个人坐在车里抽烟,他看了一下烟灰盒里的烟蒂,这已经是第七支了。外面下着雨,很大。雨水肆无忌惮地冲刷着车玻璃,留下一道道毫无规则的雨痕。一道闪电划破黑暗,让张小北的心紧了一下。那一瞬间的光亮,让他想到了老六临死前,扭曲的脸上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张小北低低地咒骂了一声,将烟狠狠地摁灭。一点儿火星溅了出来,闪了闪,落到他的手背上,留下了一点灰白色的痕迹。
  • 读书分年日程

    读书分年日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婚娇妻

    宠婚娇妻

    季凉茵人生最大的败笔不是她是季家见不得光的私生女,而是她交往了三年的男友,竟然成了同父异母姐姐的未婚夫。接踵而来的便是私生女身份曝光,诸如小三,狐狸精之类的流言漫天飞,直逼的她落荒而逃,满身狼狈。————容柒身为一枚钻石级单身汉,喜欢他的女人犹如过江之鲫,所以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会对那个如同狗尾巴草一样的季凉茵念念不忘。当钻石大叔对上狗尾巴草小女人,除了JQ,还是JQ,某大叔觉得,这棵嫩草啃起来味道还不错,除了有些涩——【季凉茵觉得,有大叔撑腰的感觉,也不错】“季凉茵,听说你勾搭上了小舅舅,啧啧,果然是深得你妈妈的真传,当小三上瘾啊!”姐姐季淑情挎着她前男友的胳膊,笑的一脸讽刺。“多日不见外甥女,倒是更加伶牙俐齿了。只是我前些日子刚和茵茵结婚,外甥女是不是要叫声小舅妈呢?”大叔走过来揽过小妻子,一本正经的说道。季凉茵唇角翘起一个优雅的弧度,看着季淑情的脸一点点黑成锅底。
  •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哈克·贝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 大道成渊

    大道成渊

    山外青山水中水,道上有道天外天,道道通天,何道永生?阴差阳错来到别样时空,借胎托生,补缺陷,圆旧梦,演绎传奇。战人,战万族,战玄黄之上,一叶遮天,轻语化尘,雷动染尽碧霄,浊浪卷遍残云,弹指碎太虚。踏尽八荒,争一世无悔,一将功成,枯骨如山,葬了地,藏了天!冲天,破界,碎宇,仙神为基,跨越天地大渊见证终极,一切从何而来?又将缘何而去……
  • 三高患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三高患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三高患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重生之教授难养

    重生之教授难养

    她重生回到校园时光,本来年轻几岁也是好事,没想到这次却让她招惹到了一位教授,特别的难搞!
  • 葬月歌

    葬月歌

    当神子与王子相遇,他们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冲击?“神迹之子”尤利尔自从在斗兽场上看见,那位身上背负着开启“莱茵的黄金”这巨大宝藏的钥匙——尼伯龙根指环的王子墨迪之后,对教廷与皇廷的一切信仰都产生了动摇。尤利尔被命令去夺取指环,但最终他却协助墨迪逃亡。在背叛信仰的煎熬中,少年失去了作为神迹之子的容貌与声音,但他的灵魂却在一步步变得成熟而澄明。两位少年一起找到了传说中的“莱茵的黄金”——在那寂寞的无人之城里,尼伯龙根指环的真相揭晓了。
  • 唐愚士诗

    唐愚士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