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000000001

第1章 民间藏书的起源(1)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民间藏书

一、民间藏书的萌芽

书籍是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扬思想主张为目的,经过创作编纂并用文字书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书籍的产生与文字的发明有关。一般认为,在夏商时代文字逐渐定型期,正式的书籍就已经产生了。在我国古代典籍里,有许多关于夏代文献如《夏箴》、《夏小正》等的记载,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书以及青铜铭文、石鼓文书等,就是书籍最初的形态。

这些文献典籍的内容,多为祀典、赐命、征伐等国家大事,因此,夏、商统治者将其视为承天命而治天下的神圣象征,设置专门的官员和处所进行保管和收藏,除了在遇有国家大事时偶尔使用外,传播范围很小,这就是古籍中所说的“学在官府”。文献典籍为统治者所垄断,民间没有收藏流传,是中国图书萌芽时期的突出特点。

西周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空前发达,丰富的文献和出土实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图书快速发展的画卷。据学者考证,周王室的藏书不仅有后世所谓的六艺之文,而且还有天文地理、官方文书等。其中的《书》据说有3000多篇,《诗》也有3000多首;孔子曾让子夏等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书。在种类增多、数量增加的同时,藏书的范围也有所扩大。诸侯国通过周王赏赐等途径,建立起自己的藏书,并拥有本国的史记等,这意味着图书由王室独藏向王室与诸侯并藏格局演变,为私家藏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夏、商对图籍的管理

夏王室已经形成了保存文献的观念。专门负责保管夏王室文献的官员是大史,专门存放文献的地点是宗庙。《吕氏春秋·先识览》就记载,夏大史令终古见夏桀无道,便拿出所保管的“图法”哭谏,夏桀不听劝告,终古便出奔至商。

商王的文献统由大史所率的史官掌管,而且是分区存放的,如甲骨文献是分册按干支顺序排放的,出入库房也都有严格的登记。《吕氏春秋·先识览》也同样有商内史向挚不满纣的昏乱而载其图法奔周的记载。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时期。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微而列国争强,诸侯兼并,灭国踵继。原先为王室和诸侯管理图书文献的官员们失去了世禄之业,由他们世代掌管的文献典籍随之四散,逐渐流传至民间,随之而来的,是私学的兴起,知识与教育在民间普及起来,“学在官府”的局面终于被打破。据说孔子曾慨叹商周典籍历经兵火而散失严重,并着手对流散于世的商周典籍进行广泛搜集编次整理,得到黄帝玄孙帝魁至秦穆公时的书籍文献共3240篇,充分印证了图书的这个流散过程。

列国为在相互兼并中争胜,大肆延揽人才,促成了“士”阶层的出现和壮大。诸侯为士人提供自己的公室藏书,鼓励其为富国强兵提供理论依据,出谋划策,这在客观上加快了藏书向民间的普及流传;士人们也被允许拥有自己的人格、地位、思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著书立说。几乎所有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学派的开山之作,都诞生于此时,形成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的繁荣、图书事业的发展直接促生了我国藏书史上一个全新的类型—民间藏书。

民间藏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快速发展的表现有二:首先,民间藏书的风气开始形成。韩非子曾说,其国境内藏商鞅、管仲之法,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可见民间藏书已经相当普遍了。其次,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民间藏书家,如孔子、墨子、惠施、苏秦等。

二、先秦时期的民间藏书家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以讲学为己任,开创了私家讲学的风气。晚年在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该书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其主要思想言行由弟子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是我国最早的私家藏书家之一,也是先秦时期最大的藏书家。在对商周典籍进行整理编次时,他和弟子们曾对传世图书进行过广泛的搜集,《史通·六家》载:孔子曾使子夏等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他还得到黄帝玄孙帝魁至秦穆公时的书籍文献共3240篇,据说《诗》、《书》在经孔子删定以前也各有3000多篇。从上述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的藏书量是极大的。孔子的藏书以《诗》、《书》、《礼》、、《易》、《春秋》、《乐》等“六艺”及各国史书为主,主要作为他教授学生的教材。这些书使用率较高,被广泛传抄和诵读。《庄子》中说孔子还曾打算把自己的藏书运到周王室庋藏。孔子死后,他日常所居的正堂后来被作为祭祀他的庙,他的后代、弟子们把他的书和琴等物供奉其中。据说汉高祖路过时,曾来祭祀过,当地官员上任,往往也要先来拜祭。

墨子(约前476年—前390年)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春秋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说的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也是一位民间藏书家。墨子十分好学,喜欢读书,家中藏书很多。有人说墨子有书三车,其数目难以确考,但《墨子·贵义》中记载墨子南游卫国时,他的车厢里载了许多书。再从他言论中经常引用古代圣贤之语、先王之书,常引用的书名有《诗》、《书》、各国《春秋》的情况看,称他藏书家是毫不为过的。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洛阳人。相传为鬼谷子的徒弟。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苏秦提倡合纵,游说数年,凭着坚强的毅力促成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了他进说燕昭王、齐湣王的说辞及信件共16章。苏秦著有《苏子》31篇,汉朝时尚存,今佚。

苏秦家藏书很多。《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10次上书劝说秦王无效后,狼狈回家,受到父母妻嫂的冷遇,于是发奋读书,他闭门不出,遍读自己所藏数十竹箱图书,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他此时苦读留下的佳话。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苏秦家的藏书十分可观。

惠施(约前370年—约前310年)宋国人。战国时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知名。著有《惠子》一书,已佚,他的言行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

惠施是战国时期藏书量较大的一位民间藏书家,据他的好朋友庄子在《天下》篇中的记载,惠施学问广博,他的书有五车之多。现在我们称赞某人博学是“学富五车”,即典出于他。

三、著、藏、用合一的藏书特点

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其范围是:非秦记之外的各国史书,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则不在焚烧之列。这次焚书主要针对民间藏书,因而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出战国后期民间藏书的大概种类:一是史书,二是诸子百家之书,三是日常应用之书。从书的收藏者的角度看,医卜种树之类的书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普遍,其收藏者也应是普通百姓;只有史书、诸子百家之书才会有人专门收藏,其身份一般是原史官等的后代和诸子及其弟子—也就是士。

诸子及弟子们的藏书除了传抄流传于民间的原官方藏书外,主要部分则是自己的著述。同时,他们还利用自己的藏书讲学、游说,大力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这样,著、藏、用合一就成为这一时期民间藏书最为鲜明的特点。

为与其他学派论辩驳难,诸子及弟子们也十分重视对其他学派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藏书分类学。比如庄子就将战国早期的学术思想划分为7个流派;荀子则分成7派14家。虽然这些划分都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但毕竟打破了原官方典籍分类的局限,丰富了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图书分类尤其是古籍分类奠定了基础。

与图书的普及及流传相适应,图书的制作材料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初期文献载体的甲骨、青铜器、玉石等材料,或因取材不易,或因制作困难,或因不便保存而被逐渐弃用,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取材方便、易于制作的缣帛和简册,书写则已使用了毛笔和墨。缣帛少而贵,简册笨而重,所以这一时期图书多以篇的形式流传,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一件帛书甚至在一块帛上书写了两篇书。书籍的制作材料决定着书籍的收藏方式,从上述藏书家的情况看,大约是放在竹和木制的小箱子内,子弹库的这件帛书如此,苏秦发奋读书,找出几十个装着自己藏书的箱子,也是如此。

出土简书

以竹木简策为载体的书籍很早就有发现。汉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竹简,后经孔安国辨识、整理,共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种古代书籍。晋武帝太康初年,汲郡一名不准的人,盗魏襄王墓,得带字竹简数十车,经武帝命大臣整理,共有古书75篇,即《竹书纪年》等,流传至今的有《穆天子传》。

建国后,在故楚国之地的长沙、信阳、慈利等地相继出土过战国竹书。尤其是1993年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包括道、儒两家10余种著作的800余支竹简,为我们了解竹书提供了直观的资料。从书籍的形状看,长度似无定制,有合战国尺六寸五分、一尺二寸、一尺四寸、二尺等4种,宽度也不一。从编连方法上看,一般在竹简上削刻有契口以便编连,再用有色或无色的丝质绳带连缀而成。从字迹看,已使用了毛笔和墨。

出土帛书

1943年长沙子弹库一楚墓被盗,出有一件战国中晚期的楚国帛书,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件完整的战国帛书实物。该帛书宽38.7厘米,长47厘米。四周绘有图像,彩绘,先用细笔勾勒,再填以颜色;帛书中部有书两篇,文字墨书,书写方向相反,一段8行,一段13行,字体为楚国文字,内容可能是阴阳术数方面的。这件帛书当时是经折叠后放在一件竹箧内的,现存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民间藏书

一、从焚书令到独尊儒术

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为使政令通行全国,他命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创制小篆字体作为官方规范文字,颁行全国。此举克服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更为图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随之而来的焚书令给民间藏书带来沉重打击,与民间藏书并行,能够互为补充的另一大藏书系统—官方藏书,又在秦末项羽“烧秦宫室’的一把大火中损失殆尽。这两把火给先秦文化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比如焚烧秦宫所藏历代典籍和六国史书,造成先秦历史的模糊;儒家经典被毁,使六经之《乐》失传,其余五经残缺,并导致经学的古今文之争。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空前的大浩劫。

入汉以后,统治者总结秦亡之鉴,开始改革秦的弊政。惠帝四年(前191年),废止了民间藏书的禁令,以朝廷的名义广开献书之路,为躲避秦焚书令而以各种方式保存下来的民间藏书终于重见天日。这一措施持续实行收到良好效果,到汉武帝时朝廷藏书已堆积如山。武帝还“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开启士人由治学攻经入仕之门。此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求书活动,虽然中经王莽之乱,但继起的东汉王朝延续了西汉的文化政策,不遗余力地搜求遗书,并多次组织校书活动。灵帝时,还由蔡邕主持,在洛阳太学所在鸿都门刻立石经,供天下学子摹写。

汉朝统治者推行重视经学的文化政策,大大刺激了民间对图书的需求,遭受秦火之厄的民间藏书渐渐恢复并得到缓慢发展。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济南人伏生将自己在秦焚书时壁藏的《尚书》找出,教授给前来受学的晁错。孔子八世孙孔鲋面临藏书即将被焚的危急情况,果断将《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篇藏于旧宅壁中,这部分书籍在武帝时鲁共王扩建宫室之际被发现。西汉末年刘向受诏检校朝廷藏书,仅校雠《管子》一书时就参考了卜圭、富参、刘立等人的藏书79篇。熹平石经刻立后,许多士人前来抄写,经常出现车乘千辆,填塞街陌的场景。以上这些事例,可以大概地反映出这个过程。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作为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的电视剧,因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别的文艺样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中国电视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志性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其他文艺发展的关系,注重阐明电视剧艺术发展自身的独特规律,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史识兼备,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合适读本。
  •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文学卷

    中华人文自然百科:文学卷

    本书以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大文体为版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条目地介绍和评价中华文学方面的有关知识,以期青少年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比较清晰地了解我国文学发生、演变的基本流程,从中获得美好的精神感受,增强民族自信心,并由此借鉴前贤艺术经验,发扬光大中华文学优秀传统。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

    365夜故事(美绘版)》既有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开拓心智的童话、寓言、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幽默故事等。故事脍炙人口,增进知识,益智有趣,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锻炼孩子的意志,启迪孩子的心灵。这本故事集是送给孩子们的一束繁花,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哲理和趣味性,陪伴着孩子走过天真快乐的童年岁月。
热门推荐
  •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本书《生活离不开经济学》可分为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等章节。
  • 超脑:妄想

    超脑:妄想

    一觉醒来,鬼叔的整个世界都不对了。女友唐双突然人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失踪多时的赵小希。接着,他发现自己的记忆被篡改:旁人信誓旦旦告诉他的经历,他毫无印象;他言之凿凿的过往,朋友却说是他妄想。为找出真相,找到真正的自己,鬼叔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德国之旅。飞机上的黑洞,荒芜的小镇,无头的红色木马……现实与幻象,记忆与妄想,到底哪个才是世界的本相?
  • 爱情行为(中国好小说)

    爱情行为(中国好小说)

    十七岁的“我”,陷入了情网,那个叫菲的女孩成为“我”关注的对象。教室换座位、林子里误打误撞听到菲与另一个女孩的对话……这些与菲有关的事件时刻牵动着“我”悸动的心。后来,一个叫红叶的女孩又闯入了“我”的世界,成为“我”寂寞空虚时光的填补者,与“我”发生了一段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以运动为名

    以运动为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轰轰烈烈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们的营销效果也自有了分晓,本书也对各企业在奥运期间的各类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很多企业都进入了后奥运营销时代,甚至有很多企业压根儿就偃旗息鼓了。然而,体育营销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奥运会这样的全球顶级赛事之外,各类体育比赛层出不穷,企业怎样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需求来确定合适自己的营销策略?怎样将有限的营销资源作用最大化?怎样避开硝烟弥漫的营销战场另辟蹊径?……一切的问题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秦武帝国

    秦武帝国

    败落于星际,再起于秦国。科幻仙魔幻,现象超现象。曾经的历史,未来的方向,皆吾之存在。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 弃妇难为

    弃妇难为

    死得冤枉啊!内心不甘啊!她叶雪菲,穿越史上的最无奈的人,她的死不是引人注目的车祸,不是策划以久的陷害,更不是众人所想的自杀,她的死算得上意外中的意外,嘿嘿,她是一个不小心让一颗小小的鹌鹑蛋给噎死了。不甘心归不甘心,老天,你给偶来个穿越,穿就穿吧,好歹你也让我穿得好一点嘛!干嘛一穿就穿到一个搞自杀的未来新娘身上,真是太不吉利了。她自己噎死了,穿过来又是一个搞自杀的新娘,这到底是什么跟什么?新婚当晚,新郎还没有接下头盖就直截了告诉她,他爱的人不是她,而是那个被封为天下第一美人的青楼花魁崔羽儿。没有珍惜那千金一刻的春宵,相对而坐,只为商量以后各过各的日子。当崔羽儿爱上的人不是南宫昱,却是深爱着叶雪菲的当今圣上龙君嶙时;当南宫昱发现自己爱上的人不知什么时候从崔羽儿变成了叶雪菲时;当叶雪菲发现这段凌乱的感情与她这个穿越者相关时,她选择视而不见,继续自己的生活时…故事开始了,看双面性格的女主如何周旋在帅哥美男间,享受齐人之福…本文纯属娱乐,时有虐身,虐心,依情况需要而定…人物不定时增加,一对一是有希望滴,NP也是有倾向滴,一个人单飞也不是不可能滴…谢绝拍砖,喜欢的请点收藏和给票票,不喜欢的请点右上角的红色小x,谢谢!~~~~~~~~~~~~~~~~~~~~~~~~~~~~~~~~~~~~厚颜介绍一下小鱼的另外一部作品。《修练成精的情妇》小鱼的《弃妇难为》和《修练成精的情妇》均已设成半价了哦!推荐自己的新文《穿越之三国歪传》另一篇新文《不爱请借过》新文《弃妃的春天》这是小鱼的新书《前妻未成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一定要多捧场啊!~~~~~~~~~~~~~~~~~~~~~~~~~~~~~~推荐青颜的文《买来的弃妇》推荐雨哲的两篇文文《霸女钓爱》《盗艳偷香》
  • 国宝有秘密

    国宝有秘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