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登临泰山,观览名胜,泰山上下有不少孔子游览遗迹。瞻鲁台,在岱顶南侧,是孔子登山眺望鲁国的地方。《孟子?尽心上》里记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这段话可以解释为:知识境界要不断递进,才能有更高的道德修养。此处曾有“孔子小天下处”刻石。
虎山,在泰山南麓王母池东侧。《礼记?檀弓》篇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慨叹“苛政猛于虎也”。不过此处地势开阔,山峦疏旷,看起来不该是虎狼出没之地,“虎山”之称应该是后人附会的。清乾隆皇帝在此立了“乾隆射虎处”石碑,其实也并非是真有其事,只是乾隆借题发挥,寓意革除“苛孔子政”罢了。
泰山还有与孔子相关的建筑,有孔子庙两处:一处在泰安岱庙东南,建于宋代,一处在岱顶天街东首,碧霞祠西侧,建于明嘉靖年间。庙中除了祀奉孔子外,还祀颜回、曾子、孟子、子思,称为“四配”,另外还有“十二贤哲”列祀等。清代泰安知县徐宗干曾有题联如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在红门宫前有“孔子登临处”的牌坊。该牌坊是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山东都察御史朱安等人所建。坊上镌联:“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不过在汉代以前,登山是走泰山东路,入山须走大津口乡。明代在此建立牌坊是“代圣人立言”,目的在于以儒家文化晓喻游人,扩大孔子在泰山的影响。孔子晚年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有如是赞叹,“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登泰山而小天下”,更是孔子以开阔的眼界胸襟对泰山的赞扬。
孔子的思想和泰山紧密相连,孔子长期奔走齐鲁所悟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似乎已涉及到文化地理对人性格的影响;他在细致的观察中体味到“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反应出山水欣赏对人的心理与健康的作用。有人认为这是对旅游心理学、旅游审美学最早的启蒙认识。
孔子给泰山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明代严云霄《咏孔子庙》中的一句“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让后人把孔子与泰山紧密联系在一起。
2.司马迁与《封禅书》
司马迁(前145年~前87年前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出身于中下层官吏家庭,高祖司马昌,秦始皇时为主铁官,曾祖父司马无泽,汉初为长安“市长”,祖父司马喜没有作官,而有第九等爵位,为“五大夫”,其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为太史令。
司马迁10岁时随父到长安,开始学习古代文献,并且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的学生。20岁时,从京师出发,奉父南下远游。约在25岁时登上仕途,担任“郎中”。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司马迁被汉武帝派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边民进行安抚,他借机深入调查各地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正月,汉武帝准备东巡齐鲁,封禅泰山。司马谈侍从武帝到洛阳,因生病不能前行。司马迁从西南返回,见到快要病死的父亲,父子执手而泣,司马谈临终要求司马迁继承父志。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作了太史令,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秘密藏书处阅读和整理历史资料。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倡议并主持了改革历法的工作,改变了秦代使用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的习惯,而改成以正月为岁首。历法改革结束后,他开始《史记》的写作,这年他42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时,意外的灾难降临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时兵败投降,朝廷震惊。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司马迁曾与李陵同事,相信他的清白,认为他委身匈奴是迫于形势,以后肯定寻找时机报答汉朝。汉武帝问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时,他便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告诉了汉武帝。武帝认为他是司马迁像替李陵辩解游说,因而大怒,定司马迁死罪。当时根据两条旧例可以免死:一是拿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并不怕死,但是想到著述未成,不能轻易赴死,于是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著述。司马迁家境贫寒没有钱赎罪,接受了“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侮辱。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六月,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任中书令,实际是以宦官身份在内廷侍候。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时年52岁的司马迁基本完成著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 、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52万6千5百余字。此后司马迁的事迹无从考证,大约卒于武帝未年(公元前87年)。除了《史记》以外,他还曾经有八篇赋作传世,今天尚存的有《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把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直至秦始皇、汉武帝在泰山的封禅活动进行了整理,并给予生动翔实的记载介绍。从而使这种富有浓厚政治、文化色彩的祭祀活动,受到后代帝王的重视,将封禅作为隆重的国家大典延续下来。
《史记》作为史书的范例,其《封禅书》也成为后世修史的重要内容,列出专章加以记载。可以说,对于封禅进行专门研究,始于司马迁;把封禅列入史书专章 ,亦始于司马迁。这是他对泰山文化具有开创性的独特贡献。
司马迁一生曾多次来往于泰山。他20岁奉父命南游时,就到过向往已久的泰山领略峰峦之伟岸,考察封禅的遗迹。先父未能登临的遗恨,使司马迁对泰山的崇敬情感更加刻骨铭心。武帝历次到泰山,司马迁皆为随从,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产生了他“承敝通变”的《封禅书》。
司马迁对泰山文化的贡献,不止于《封禅书》和《史记》中记录的有关泰山的文字,更在于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遭遇李陵之祸后,司马迁忍辱偷生,但是他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来激励自己,最终才完成著述大业。泰山在他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他把“重于泰山”作为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入人生哲学,富有雄壮的阳刚之势。体现了他把事业置于生死之上,这种砥砺名节,慎于生死,推崇建功立业,名扬后世的思想,高度肯定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主动性。这种把个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置于崇高地位的进取精神,是他一生辉煌的写照,也是泰山文化乃至民族精神中宝贵的财富。
3.冯玉祥将军安葬泰山
冯玉祥(1882~1948年),字焕章 。安徽巢县人。冯玉祥系行伍出身,曾经在北洋陆军任职。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溥仪出宫,脱离北洋军系,改编所率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次年,北方军阀联合攻打冯玉祥,冯不敌而退回陜西,后赴俄考察。1926年他自苏联考察回国,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联军(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宣布所率部加入国民党,出潼关参加北伐。1930年,冯玉祥联同阎锡山、李宗仁等与蒋介石对抗,引发了中原大战,兵败后迁居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