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朝廷对道教也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政策。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京师设道录司,隶属于礼部,作为管理道教的最高行政机关;府设道纪司,都纪一人,从九品;州设道正司,道正一人;县设道会司,道会一人。分别掌握府、州、县的道教事务,他们都归道录司统辖,并且都是选精通经典、道行端洁的道士担任。
司署设在岱庙和碧霞祠,明清两代泰安岱庙的住持一直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时的道教附属于朝廷行政之下,失去了过去在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洪武三年(1370年)随着封禅制的嬗变,统治者还取消了对泰山“天齐大生仁圣帝”的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恢复了山神的本来面貌。
明成祖以后,不少帝王都和道士中的术士往来,特别是明世宗和明神宗,他们喜爱各种方术,相信符箓和斋醮。明代很重视对道书的整理,完成了道藏刻印,并颁布于全国名山宫观。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明神宗派了太监李升斋到泰安,向岱庙颁发了一部 《道藏》,要求住持和道徒“朝夕礼诵”,以求“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保佑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这正反泰山映了明神宗弘扬道教的用意,也是历代统治者利用宗教的目的。
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这时的中国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西方文化开始传入并产生影响。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统的道教逐渐衰落,但是由于道教与民间宗教有传统的渊源关系,道教依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这时期的泰山道教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祭泰山神的活动,由帝王将相逐渐普及于民间;二是东岳大帝逐渐被碧霞元君取而代之,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神仙道教,在泰山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泰山之神——东岳大帝
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东岳泰山之神,是道教中的重要山神,同时把东岳大帝当作是主管鬼魂的地祇大神。
泰山神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东岳泰山自古受着人们的崇拜,长期以来,人们对东岳泰山的崇拜日益将其人格化。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祇系列。关于泰山神东岳大帝的身份来历,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东岳大帝为太昊氏,二说他为金虹氏,三说他是天帝之孙,另有泰山神是黄飞虎一说。
自西汉起,民间开始认为泰山是人死后灵魂的归宿之地,泰山神是阴间鬼魂的最高主宰。其实对泰山神之祭祀和崇奉,自上古三代就有。我国很多史书中也记有很多人死后到泰山任泰山府君、泰山令、泰山录事等等此类的事。
历代帝王出于需要,一方面十分重视对泰山神的祭祀,甚至亲登泰山封禅祭拜;另方面不断给泰山封神爵。汉明帝时,封东岳为泰山元帅。
唐武后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后又封为天齐君,唐玄宗加封东岳天齐王,宋真宗诏封东岳天齐仁圣王,后来又尊为帝,称东岳天齐仁圣帝。这些帝王对泰山神的推崇更加提高了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地位。《三教搜神大全东岳传》为了推尊东岳大帝,把东岳大帝写成“掌天仙六(录)籍”的古仙。也反映了东岳大帝在道教中地位之崇高。
三、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可是这碧霞元君到底是何来历呢?
碧霞元君,现在史学界认为其源起于泰山南部大汶口文化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女首领。也有认为是女娲和早期中原女首领的演变融合统一。但不能就确定是一个人,只能说泰山是先祖母系的伟大人物的融合祭拜。
碧霞元君的来历也有几种传说,一说为黄帝在建岱岳观时所派遣的玉女;—说为华山玉女。但作为泰山女神,多认为是泰山神之女。
汉晋时期就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养祭祀。五代时期殿堂倾塌,石像倒地,金童的像漫涣剥蚀,玉女像也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里面。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正是落入池中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玉女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并建立祠堂名为“昭真祠”,派人前去祭祀,号“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时,又将昭真祠改名为“灵应宫”,后又经过扩建增大规模,改为碧霞宫,并赐号“碧霞元君”。
另一传说认为碧霞元君为黄妃。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后,天下统一,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有赏,就把全国的领地都分给大臣们,作为赏赐。武王让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半路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封给他不可。
两人正在商榷,不知谁又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姜子牙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只好让他们两人凭自己的本事,谁先登上泰山,就把泰山封给谁。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想出了一条妙计。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法术,将鞋子扔到了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黄妃赶到后两人争论起来互不服输,她建议自己住山上让哥哥住山下。等姜子牙赶来后,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在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位列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凡爬上泰山的人,不论内客还是外宾,没有不拜见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有的慷慨解囊,施舍钱钞;有的虔诚叩首,五体投地。据说,碧霞元君能为众生赐福,消病去灾,所以泰山的香火至今缭绕不绝,每年春天,都有许多人从外地纷至沓来,进香许愿。
知识小百科
灵石崇拜是一种十分原始且流行广泛的宗教习俗,是上古很多的禁忌和崇拜中的一种。它形成于史前社会,阶级社会有其习俗延续,之所以会有这种习俗,取决于当时落后的科学水平,人们无力对抗自然,只能以石头作为自己崇拜的象征,将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在上面刻上或写上“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用来禁压不详。这种习俗在民间甚为流行。
第四节 历史足迹
一、泰山碑刻
泰山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它不但表现在泰山自然景观的雄伟高大,也包涵了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渲染渗透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特别以泰山石刻为代表。泰山历朝历代的石刻展现在无数奇峰峻石上,有的苍劲有力、有的清秀飘逸,让人在观赏之余,那些模糊字迹和残缺的岩石又让我们不得不感慨这些石刻背后的沧桑。
泰山刻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秦朝,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秦朝的丞相李斯随行。为了标榜一统天下的功绩,秦始皇命李斯撰写铭文刻于泰山极顶。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
胡亥继位的当年,就率群臣东巡,并登上泰山,李斯此次仍以丞相之职跟随。这次登山李五岳独尊斯又在秦始皇的石刻旁刻上了秦二世的诏书。秦刻石是泰山现存年代最早的刻石。
据宋代刘跂的《秦篆谱序》记载,原刻石共铭文 22行,满行12字,凡223字,字径6.1厘米。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9字。相传皆丞相李斯篆书。
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至明正德以后,此石曾几易其所,面目全非,铭文也仅存二世诏书中的29字。而且在此石毁坏之前,金石学家只着重其字数、行数、及铭文的著录,而对立石原址、立石的具体形制等,缺乏确切记载,致使后人说法不一。
现仅存二世诏书中的10个残字,被书界视为珍宝。清代以后,又有人对现存秦刻10残字的真伪提出异议,至今未有定论。
现在这2块留有李斯小篆的残石保存在岱庙东御座。在泰山极顶玉皇顶,登封台的北边,玉皇庙门前8米处,立有一碑,因通体无字,俗称无字碑。整体碑石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495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69.3厘米,下宽83.2厘米;前后二面上宽110厘米,下宽124.7厘米;四隅棱面宽皆约4.93厘米。石柱之下无榫,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之内。顶上覆有顶盖石,呈覆斗形,类似屋顶,高40厘米。斗沿厚13.8厘米,左右长166.4厘米,出檐28.2厘米;前后宽97厘米,出檐13.8厘米。顶盖石没有任何纹饰,石质与石柱相同,都是花岗岩质。顶盖石之上为顶柱石,高6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前后厚20厘米,最顶部略呈圆形,也是没有任何纹饰,但石质为石灰岩,怀疑是被后人所更换。
因为此石无一字痕可以考证,所以对立石之人和立石年代众说不一。古代人有2种说法:一说是秦始皇立的,这一说具体又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因为秦始皇的功德之大,难以用文字形容,故无字;另一解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没人会写字了,故无字。当然,这些均无据可考。 第二种说法认为此碑是汉武帝刘彻立的,也一直没有定论。
明代张铨认为是秦始皇所立,无字碑旁有他的诗碑“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所著《日知录》里认为秦碑在玉女池上已经有了李斯篆书和秦二世铭文 ,不应该再立有如此大碑。而且据他考证,宋以前,也没有此说。因此他认为是汉武帝所立。近代著名学者郭沫若1961年上旬登泰山时,在他写的《观日出未遂》一诗中说“磨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肯定了是汉武帝所立。原诗已经刻成碑立于无字碑的一侧,与明代张铨的诗碑相对。
唐摩崖,铭文刻于岱顶大观峰崖壁上。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所制。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现存铭文 1008字(包括标题“纪泰山铭”和“御制御书”),字径25厘米,隶书。额高395厘米,题“纪泰山铭”,2行4字,字径56厘米,隶书。铭文为玄宗李隆基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形制壮观,文辞雅驯,为汉以来碑碣之最。其书法道劲婉润,端严浑厚,透露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岱庙正阳门内西碑台上立有宋祥符碑,形制雄伟,与岱庙《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并称岱庙二大丰碑。铭文现已残缺921字。此碑立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六月(1013年)。碑高820厘米,宽215厘米,厚60厘米,螭首龟趺。碑阳文 34行,满行80字,共2319字,字径5厘米,为行书。额篆“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2行10字,字径15厘米。碑阴刻明人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4个大字,字径110厘米,正书。
《高山流水亭记》刻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铭文刻在经石峪西侧崖壁上。崖壁高5米,宽8.7米,稍加磨砻。铭文 32行,满行15字,共刻有450字,字径12厘米,正书,刻辞雅丽,意境契合,书法浑厚古朴,与经字相映成趣,为明刻中之佳作,刻辞旁原有“高山流水亭”一座,为保护经字,1965年将亭址改为河道,遂移亭于原址西南约50米处。铭文保存完好,无一残缺。
二、历史名人与泰山
1.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与名人结缘,始于孔子。孔子曾经多次登临泰山抒怀畅志、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遗迹。同时,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使后人竟起仿效,接踵而至。可以说孔子开创了名人登泰山的先河。孔子登临泰山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发扬光大。“登泰山而小天下”,成为继孔子之后历代文人名士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沿袭过程中成为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心理,蔓延成为流传久远的文化风气,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景观。
孔子在泰山一带有较多活动。他曾经登临泰山,考察封禅制度,还在泰山一带从事过政治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泰山东侧莱芜境内的夹谷之会,孔子当时担任鲁国司寇。夹谷之会后的第四年孔子辞去官职,离开鲁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在离开鲁国途中,经过泰山以南,今新泰以西的龟山,看到肥沃的龟阴田,作了《龟山操》一曲。在晚年回鲁国途中又路经泰山时,作《邱陵歌》一诗,这两首作品都表达了孔子政治抱负未遂的伤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