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6100000003

第3章 谜语的起源和发展(3)

解缙是明朝永乐年间翰林大学士,江西吉水人。他聪明好学,足智多谋,在当地名声很大。一天,解缙和两位堂兄去青原山佛堂宝殿拜佛。因为三人都是第一次去,只好边问路边走。一路上,他们过田野,穿山涧,涉小溪,翻峻岭,饱览春色美景,畅谈赏心乐事。当他们走出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来到山坡平坝的三叉路口时,只见路口中间长着棵驼背松树,树下立了一块石头,上面没有一个字,左、中、右三条路都是一样的宽,每一条都伸向深山老林。这里上不着店,下不着村,又不见行人。他们不知应走哪条路,急得团团转。正在这时,从中间那条路上走来一位荷锄背篓的采药老翁。解缙急忙迎上去,向老人作揖,恭恭敬敬地问:“请问老翁,往青原山佛堂走哪条路?”老翁见解缙眉清目秀,矮墩墩,穿一身长衫,说话文诌诌,吉水口音,便反问道:“公子可是解缙?”解缙点头说是,老翁也只是点点头,但并未回答应走哪条路,后来又默默地走到三叉路口的石头后面蹲着,把头向石头上伸一下,摊开左手掌举了举,又走到驼背树下向左转了两圈,回到石旁坐了一下,随即顺着解缙他们的来路走去。两位堂兄见此情景,急得直跺脚。解缙却笑着说:“老翁已经给我们指了路,不过他没有直说,而是打了个哑谜考我们。”“何以见得?”两位堂兄又惊又喜,异口同声问道。

解缙说:“石头出头是什么字?”“右字。”二位堂哥回答说。解缙又说:“老翁不仅告诉了我们走右边那条路,还告诉我们走五里后,在有树的地方朝左拐两个弯,就到了。”两位堂兄回忆老翁的那些动作,觉得解缙所说有理,不妨试试老翁所指示的是否如此。遵照解缙理解的路线,他们顺利地走到了青原山,拜谒了佛堂宝殿。下午,那位采药的老翁也到这里朝佛。他一见解缙,就笑呵呵地迎上去,说:“解学士真不愧是吉水才子啊。”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解缙由衷地说:“还得谢谢您那构思精巧的哑谜,否则我们现在都不知能否到这儿。”

解缙草书“蛇”解缙

明朝“江南四才子”的祝枝山和唐伯虎都雅好猜谜。有一天,祝枝山去会老朋友唐伯虎,到后立即被邀请去品茶猜谜。两人立下赌约说,如果祝枝山能猜得出谜底,唐伯虎就捧出佳茗招待祝枝山,如果猜不出来呢,那就对不起了,恕不接待。祝枝山一听二话不说,回答道:“来吧!”话音刚落,只见唐才子摇头晃脑吟出谜面:“言对青山说不清,二人土上说分明。三人骑牛牛无角,一人藏在草木中。”祝枝山略一沉思,旋即猜出,得意地敲了敲茶几说:“倒茶来。”唐伯虎一看他的架势,知道他猜得不错,就延请祝枝山到太师椅上坐下,并示意童仆将新上市的上好茶叶沏好奉上。

谜面中的第一句与谜底相关的是“言对青”;第二句与谜底相关的是“二人土上”;第三、第四句都与谜底相关。其实,这个故事的谜目是要求祝枝山猜出四字礼貌用语。谜底为“请坐,奉茶”。

唐伯虎因蒙受会试案不白之冤,断绝了仕途之路。为了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他到了南昌宁王府,宁王把他安置在阳春书院。不久,唐伯虎发现了宁王的野心,便终日以诗酒自娱,佯狂佯醉,寻机离开虎口。宁王府中还招了一帮无赖之徒,其中有弟兄俩,一个李自然,一个李自芳,仗着宁王朱宸濠的势力横行霸道。

有一天,李自然和李自芳找到了唐伯虎的起居处阳春书院,和唐伯虎纠缠了一阵后,从袖笼内摸出一把白面扇说:“久闻解元公之名,今天烦请大笔一挥,画张扇面吧。”唐伯虎真想把这两个恶奴轰出去,但为能脱离虎口,便强忍着与他们周旋。当下唐伯虎调好丹青,在扇面上画了一株丹桂。李自然假充斯文奉承道:“唐先生真乃神笔,我辈好像闻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李自芳也在一旁凑趣说:“真的好香啊!”唐伯虎看他们那副嘴脸,灵机一动,便在桂花边画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两个蠢材哪知其中机关,千恩万谢地拿走了。原来这是唐伯虎作的一则画谜,隐含四个字:“横行乡(香)里。”暗示两无赖像青壳蟹那样横行霸道。

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的徐渭,字文长,他不但擅长诗文,工书法,而且长于绘画,制作了不少灯谜。他曾经在一次酒席上出一谜语,难倒了一群文人学士。谜面是这样写的:“摸着无节,看着有节;两头冰冷,中间火热。——猜一物。”众人猜不出,最后还是他自己揭出谜底:“历书”。此谜构思精巧,谜面中的“节”是一字多义。“摸着无节”的节指竹节,“看着有节”的节指年节、节气。后两句写历书中的四季气候,“两头冰冷”指春天和冬天,“中间火热”指夏天和秋天,真是妙趣横生。

徐文长曾为自己刻一印章:“秦田水月”。将“秦”字分为“三人禾”,恰好可以对应“徐”字的三个部首;“田水月”则组成“渭”字。这是一则绝妙的印章谜。

徐文长不但擅于制谜,猜谜也高人一筹。一年新岁,杭州西湖总宜园举行灯谜盛会,吸引了许多游客。只见一群人拥挤在园门口,正在昂首观看高高悬挂的一首诗谜:“二人抬头不见天,一女之中半口田;八王问我田多少,土字上面一千田。”人来人往过了好几批,谁也没能猜出谜底。刚巧,徐文长路过园门口,上前细细一读,便微微一笑:“不难,不难。”那些猜谜的一听,都围了上来:“请讲来听听。”徐文长却未正面破谜,只说了句:“但愿人间家家如此。”便笑嘻嘻地走了。有个诗人仔细品味徐文长的话,恍然大悟,破了谜底。他给大家解释说:“‘二人抬头不见天’是个‘夫’字;‘一女之中半口田’是个‘妻’字;‘八王问我田多少’是个‘义(義)’字;‘土字上面一千田’是个‘重’字,合起来是‘夫妻义重’。这不正是家家所盼望的吗!”

徐渭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由于放荡不羁,被人称为“天才狂士”,他是一位制谜和猜谜的高手。一天,冯梦龙来到吴江,和好友叶仲韶一同闲逛街头。叶仲绍也是当时的著名才子。两人走到一个测字摊前时,冯梦龙见围着许多人,灵机一动,便出了一个谜让叶猜,谜面是:

上无半片之瓦,

下无立锥之地,

腰间挂个葫芦,

口吐阴阳怪气。

叶仲韶思考一会儿,笑着对冯梦龙说:“学士大人不愧是制谜高手,才思敏捷。这个字要靠上下两块土方能成卦,你看我猜的对不对?”冯梦龙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佩服叶仲韶的才学,说:“君有此才,必中金榜!”

谜底:“卜”。

明朝末年,有位叫黄周星的学者,官至户部主事。明亡以后,隐居湖州,以诗文著述为事。他雅好灯谜,首创“酒令体”灯谜,谜面为诗词,谜味醇厚。著有《刍狗斋集》、《廋词四十笺》。他本姓黄,幼年时为湘潭周氏养大,故名黄周星。

一天,他在为养父周氏庆寿的宴会上,提出以大家轮流出谜互相猜射,以代酒令。众人因他是谜界的高手,又是东道主,便请他先出谜。他就先出了一则谜语:

忽而冷,忽而热,

冷时头上暖烘烘,

热时耳边声戚戚。

并说明这是分扣谜,隐三国人名一,谁能射中当酬以“落汤鸡”。席间有一位射手推敲了片刻,对这个谜面和这个酬法都拍手叫绝。起立射道:“这是‘貂蝉’。”他解释说:貂蝉本来是古时的一种帽子,冷的时候,戴貂皮帽,头上就暖烘烘;天热的时候,蝉就鸣叫,所以耳边声戚戚。”黄周星称赞道:“贤兄真属高才,受敬‘落汤鸡’无愧!”大家正担心黄周星要泼他一盆冷水时,但见黄周星斟了满满一大杯酒献给了猜者,猜者举酒一饮而尽。原来,“落汤鸡”也是个谜,鸡为酉,汤为水,酉加水,是一个“酒”字。

明末怀宁人阮大钺,把灯谜写进了戏曲里。他的传奇《春灯谜》,内中展现了当时猜灯谜的热闹场面:“打灯谜闹场,拆灯谜搅肠。纸条儿标写停停当。金钱小挂,道着时送将,那不着的受罚还如样。市语儿几行,人名儿紧藏,教你非想非非想。”

明朝末年,扬州马苍山在研究整理大量灯谜的基础上,借鉴古代诗歌的格律,首创了《广陵十八格》。计有:卷帘、徐妃、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双钩、钓鱼、含沙、锦屏、碎锦、回文等谜格。

所谓谜格,就是要猜谜的人按照规定的格式,把谜底字的位置、读音、偏旁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来扣合谜面。谜格可以使一大批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极大地丰富了灯谜的内容,开拓了制谜方法,促进灯谜向着更高的难度发展。同时,也使谜语妙趣横生,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明代收编灯谜的书籍有张云龙的《广社》、无名氏的《新奇灯谜》、冯梦龙的《黄山谜》等。继刘勰《文心雕龙》系统地阐述谜语理论之后,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中出现了《隐语》、《谜序文》两篇专论。还有时称“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写了一部辑录兼论述谜语的专著《诗禅》。

明初谜家贺从善编有《千文虎》一书,原书已失传。郎瑛《七修类稿》中所收《千文虎序》里说:……袖出一书,面书《自知风月》,乃问余曰:“此四字云何?”余解之曰:“即独脚虎儿。”曰:“何以颜兹名?”余曰:“尝闻先辈云,更作三句已成诗。惜乎独有一句,更难于谜,故曰独脚虎。”可见,“独脚虎”是一句诗,它源于诗谜,是由善于作诗的制谜者自撰谜面而成。我们可以从流传下来的明代谜语中窥探“独脚虎”的风采:

玉门山气连天远(古人名)关云长―——载《广社》

慵妆蛾黛少张郎(曲牌名)懒画眉―——载《新奇灯谜》

这两条“独脚虎”都是一句七言诗,谜面简约含蓄,呈现出“分支立户,自成体系”的征兆,拉开了文义谜与多句式的事物谜之间的距离。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用符号变化来隐文字的神智体谜。传说明朝时候有个穷秀才,一直考不中功名,无奈与同伴外出经商。忽然有一天,他接到妻子寄来的书信,同伴争相观看,只见圈圈点点,一个字也没有:

秀才心想:爱妻并不识字,这意味深长的书信,真是难为她了!众人不解,纷纷问秀才这古怪的书信是怎么回事?秀才笑着说:“兄弟有所不知,这是娘子的一片心意。”他就按图从右到左,一行一行地解释:

相思欲寄从何寄,

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

心在圈儿里。

单圈儿是我,

双圈儿是你。

你心中有我,

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

月圆了会缺。

我密密加圈,

你须密密知我意。

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

将一路圈儿圈到底。

众人听得又惊又喜,个个伸出大拇指称赞说:“没想到你那一字不识的妻子,还有如此文才!”

第七节清朝时期的谜语

“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灯谜。”——曾有人以此来标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有清一代谜社、谜家、谜著之广多,谜事活动之鼎盛,谜艺水平之高超,胜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如同当时的小说戏剧一样,谜事活动也非常活跃,谜风远远胜于明朝。

清朝初期,谜语因袭的多,创新的少,如褚学稼的“尹”字谜:“伊无人,羊口是其群,斩头笋,灭口君,缩尾便成丑,直脚半开门,一根长轿杠,打个死尸灵。”句句成扣,可见东汉以来离合体、增损体的遗风。清初统治者为了压制民族反抗运动,大兴文字狱,弄得读书人谨小慎微,唯求无祸而苟安,“避席畏谈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清·龚自珍《咏史》)。此时的谜坛,作品数量既少,质量也相对粗劣。

清朝中叶以后,灯谜向前迈了一大步,虽然谜面和谜底的素材仍以“四书五经”居多,但在制作技艺上已益加新奇精巧,力求别解传神。如以“人在人情在”猜《诗经》句“逝不相好”,以“绝代有佳人”猜《左传》句“美而无子”,又以“霍去病卒”猜《礼记》句“疾止复故”,等等。

清乾隆年间,有位非常著名的才子纪晓岚,学识渊博,又机智诙谐,是《四库全书》的主编。他曾做过侍郎的官。当时还有一个有名的权臣和珅,贪婪狡诈,弄权黩货,官至尚书。他两个人都是乾隆宠信的人物。两人本来冰炭难容,但又不敢在明处反对。有一天,两人在一起夜间游园,忽然有一只狗惊慌而逃。和珅借题发挥地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听出这家伙话里有刺,便回答:“尾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和珅一听,哑口无言,好似挨了一闷棍。

纪晓岚

有一次,乾隆听说京郊住着一位老寿星,便率随从人员一同到老寿星家探望。只见这位老寿星鹤发童颜,两眼炯炯有神,正乐呵呵地和五六代重孙子逗乐。老寿星的孙子过来告诉了老人的年龄,乾隆帝啧啧称奇,便命随从人员给老人留下一份厚礼,并挥毫写了一副对联赠送给老人。对联是这样写的:“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同类推荐
  • 世界科技史速读

    世界科技史速读

    本书主要根据世界科技史不同领域,介绍世界科技史的发展概貌,能够让广大读者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科技史,能够看出世界科技史发展的脉络。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每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培养出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分为生活小发明、学习工具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和玩具游戏小发明4个版块,每个版块都分为Ⅰ和Ⅱ两部分,Ⅰ主要介绍一些由于涉及专利而不便于介绍制作步骤的获奖发明的思路、简要过程和特点,这些小发明的作者都是中小学的学生;Ⅱ主要介绍一些广泛流传的小发明的思路和详细制作方法。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热门推荐
  • 佛说帝释所问经

    佛说帝释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哲理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哲理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非演员系列

    非演员系列

    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魏克柱倒真的要当一辈子快乐的单身汉了。所以他心中总是忘不了他姑妈的恩情。其实,在剧团里,论业务,魏克柱也是挺棒的,唱起歌嗓子像小钢炮,拉起小提琴也是占据首席。身体各部位也不缺少零件,就是身高量到1.54米以后就再也不长一分毫,要是在旧社会也还无所谓,高老婆矮汉子现像也不鲜见,但在当今女性眼中就被判为三级残废一流,你说恼人不恼人这新月姑娘自幼失去父母,跟着姨妈姨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好不容易读到中学毕业,在家里没吃上两天闲饭,姨父早就嫌弃她是个累赘,整天指东骂西的,弄得新月终日难堪。
  • 海贼之波塞冬

    海贼之波塞冬

    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地球废宅,因缘际会之下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的故事。“我是天空之城的城主;我乃阿拉巴斯坦王储;吾——七大洋统治者,海神波塞冬!”
  • 还未地老天荒

    还未地老天荒

    【两岸文学PK大赛】参赛小说万丈红尘过尽,到头来我们还只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也就只是人而已,野心和烦扰背后总会需要一片温暖,当我们开始渴望的时候,一切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用一段将心比心的爱情捆住你今生的归属,在还未地老天荒的世界里,留下一小片属于自己的温暖。当顾南翌这么想的时候,他遭遇了相妲,一个商场的前辈精英,看尽了世间冷暖的女人,可女人终究还是女人,当酒色财权在感情世界变得不再重要,千帆过尽,想的也只会是从男人身上搜刮下她们的爱情。爱情啊,不过就是找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 教你踢足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踢足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末世重生:女配宠夫

    末世重生:女配宠夫

    她,前世被亲人背叛,死于丧尸口中,重生而来,为复仇而活。他,前世星际猎人,被虫洞卷走,穿越而来,只为了不让那女人死去。善良被伤害泯灭,亲情被亲人伤害,她所剩下的就是要好好活下去,你们伤害用一分,我便用十分还你们。
  • 霸刀苍穹

    霸刀苍穹

    世人不知我心,所以说我性格乖张世人不懂我情,所以说我阴险狠辣热血男儿,当以不惧未知挑战,前行道路战无止境,武神之路心如磐石。既然乱世当道,不能独善其身,那就提起霸刀,乱了这残破天下,染红那血色骄阳
  • e时代的危机公关

    e时代的危机公关

    本书从相关企业应对危机的得与失中,和广大读者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应该如何应对。特别是在WEB2.0时代来临的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快速升级!在经过危机的锤炼后,练就更加矫健的翅膀,飞向更加高远的蓝天。
  • 金刚錍论私记

    金刚錍论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