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600000014

第14章 两岸政洽关系定位的描述(5)

第一,“分裂国家”的产生。台湾学者认为,造成“分裂国家”的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是指促使“分裂国家”走向分裂的国际因素,包括国际政治体系结构与变迁、地缘政治与战略利益考量、国际强权对分裂双方或一方的干预等等。就此考察两德、韩朝和两越,可以发现,上述三个分裂国家的形成,无不是战后冷战背景下,东西方两大阵营角力的结果。内在因素是指分裂国家内部、或因历史渊源、或因地缘差异、或因意识形态的歧异与对立、或因权力的争夺而导致国家走向分裂。考察两德、韩朝和两越,内在因素大多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而这一对立又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在分裂国家的延伸。因此,“分裂国家”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只产生辅助性影响。

第二,“分裂国家”的特征。台湾学者赵国材和张五岳分别概括了“分裂国家”的特征,但赵国材的观点提出于1990年台湾地区“宪政改革”前,个别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本文综合两位学者的观点一并论述。其一,“分裂国家”在分裂前系一个拥有共同语言、历史、文化与长期统一经验的国家社会单位;其二,“分裂国家”分裂的原因无论是因内战或国际权力,都未经过双方人民的同意;其三,双方至少有一方不断声明,以结束国土分裂追求国家统一为其国策;其四,分裂双方在各自领域内实行有效管辖,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互异,而双方发展程度亦有区别;其五,双方能正视国家分裂状态,并遵守联合国宪章所揭示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其六,双方承认并尊重对方的对等地位,在外交上接受双重承认与双重代表;其七,分裂双方的关系为特殊性质的内部关系,可准用国际法规范;其八,双方透过制度化的沟通协商管道,开启并致力于“正常化”关系。值得说明的是,“分裂国家”理论尤其强调“统一意志”在判断“分裂国家”标准中的地位。根据台湾学者的论述,正是由于西德和韩朝从未放弃国家统一的目标,因此,两德和韩朝才能保持“分裂国家”的局面,如果分裂各方都已经放弃了追求国家统一的目标,则已经不能再被称做是“分裂国家”。

第三,“分裂国家”的发展阶段。台湾学者大多沿用韩德逊等人对于“分裂国家”发展阶段的描述。根据韩德逊等人的观点,“分裂国家”从分裂到统一共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期分裂阶段,“分裂国家”双方之间具有敌意,这种敌意包括互相不承认、对现状采取与对方相反的态度、加强意识形态的冲突、企图增强防御并关闭边界和采取企图颠覆对方政策,甚至包括军事手段等;第二阶段为中期分裂期间,又称消极的和平共存,“分裂国家”双方之间敌意降低,其表现方式包括默许或正式接受共存政策、意识形态对抗的削弱、边界紧张的缓和、允许较广泛的人员和思想交流、减少对双方的颠覆行为以及彼此抑制军事冲突等;第三阶段为和解阶段,又称积极的和平共存,“分裂国家”双方的表现包括以相互观光、贸易、行政交流等经济合作更密切、对共同的对外问题作政治合作、对国内外的威胁作安全合作、政府间联系的加强等;第四阶段为统一阶段,双方寻求政治上的整合,完成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第四,“分裂国家”的相互关系。“分裂国家”的相互关系,是“分裂国家”理论框架中,理论最为密集的部分,共分为三大类观点:其一,认为“分裂国家”有一方具有完整国际法人地位的理论;其二,认为“分裂国家”各方均具有完整国际法人地位的理论;其三,认为“分裂国家”各方均不具完整国际法人地位的理论。第一类观点又包括四种理论:其一,内战理论,指一个国家因内战存在两个政府,但双方各主张其本身为唯一的合法政府;其二,同一性理论,指“分裂国家”中的一方与原有国为同一(identity)关系,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人格地位,而另一方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人格;其三,完全同一理论,是同一性理论的一个特例,是指“分裂国家”其中某一方主张其主权及宪法效力所及的地区均涵盖对方,与原有国为“完全同一”,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人格地位;其四,缩小理论,亦称国家核心理论,也是同一理论的一个特例,指“分裂国家”其中某一方主张,虽然其目前的有效管辖区域缩小,但缩小的部分与原有国家是“同一”的,缩小的区域是原有国的核心,主权仍涵盖未分裂前的地区,但只对目前所拥有的地区行使有效管辖权,承认“分裂国家”另一方在其管辖区域的管辖权,但不承认其拥有该区域的主权。第二类观点包括两种理论:其一,分解理论,指原有国内战争、国际条约或各方协定,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国家,原有国的国际法人格消失,“分裂国家”各方拥有完全主权;其二,分割理论,指原有国领土某一部分被分离的区域,后来取得国际法主体的地位,巨不影响到原有国的法律地位,而原有国的主权不再及于该分割地区。第三类观点包括一种理论,即部分秩序理论,该理论认为原有国虽然已无行为能力,但作为国际法人而言,它的主权仍在,只是被冻结了,原有国的国家权力交由“分裂国家”各方行使,“分裂国家”各方在其各自所辖的领域内享有完整的主权,是一个完整的国际法人,但对于原有国的事务均无完整管辖权,是一个不完整的国际法人,“分裂国家”各方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关系,而是所谓“特殊关系”或“兄弟关系”。

2.“分裂国家”理论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的解释

纯粹从理论上而言,“分裂国家”理论对于两岸关系的定位仍有着一定解释力。由于大陆学者和大多数台湾学者都承认两岸在1949年前同属于中国,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尚未统一的事实,这就为“分裂国家”理论解释大陆和台湾政治关系定位提供了认知基础。根据“分裂国家”理论,大陆、台湾岛内的国民党和民迸党对于大陆和台湾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可以作如下解释。

第一,大陆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经历了从内战理论与完全同一性理论交错,到修正的完全同一性理论的阶段。1949年至1979年间,大陆将台湾当局定位为“叛乱团体”,而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该主张得到了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认可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按照“分裂国家”理论的解释,该阶段大陆同时采用了内战理论和完全同一性理论,两者交错于大陆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中。1979年后,大陆逐渐改变了内战思维,承认了台湾当局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权,并主张用“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标志着大陆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开始向纯粹的完全同一理论转变,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覆盖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但是,当前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又不能严格依照完全同一性理论来解释,因为大陆目前亦不再提“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而是改用比较模糊的“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表述,这与完全同一性理论有所区别,不妨将之称为“修正的完全同一性理论”。2008年12月,胡锦涛在“胡六点”中将两岸关系的性质界定为“政治对立”,更加强化了修正的完全同一性理论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解释。

第二,国民党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比较复杂,经历了从内战理论与完全同一性理论交错,内战理论、完全同一性理论和缩小理论交错,完全同一性理论和缩小理论交错,单纯的缩小理论,再到分割理论,最终发展为比较温和的分割理论等阶段。1972年前,国民党执政的台湾地区,以内战思维对待两岸关系,用“临时条款”代替“宪法”,将大陆(中共)定性为“叛乱团体”,主张“中华民国”对大陆的“主权”,并巨使大陆选举产生的第一届民意代表无限期延任,以体现其对大陆的所谓“主权”。上述现象表明,1972年前,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可以用内战理论和完全同一性理论来解释,即国民党是大陆(中共)为“叛乱团体”,主张“中华民国”的“主权”覆盖大陆与台湾,“中华民国”是“中国的唯一代表”。1972年,国民党当局开放增额“中央”民意代表的选举,标志着台湾当局在“外部合法性”崩溃后,开始通过开放民意代表选举,寻求在台湾地区的“内部合法性”。同时,国民党极力拔擢台籍精英,并将重心从“反攻大陆”移向“建设台湾”。但是,由于此时在大陆选举产生的“资深民意代表”尚未退职,在台湾选举产生的增额民意代表只是补充,而巨国民党当局尚未放弃对大陆的“主权”。因此,不能说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认识从完全同一性理论向缩小理论转变,而只能说此时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处于以内战理论和完全同一性理论为主、缩小理论为辅的阶段。1987年国民党当局废止“临时条款”后,内战理论遂被放弃,但“资深民意代表”和增额民意代表共存的现象仍未改变,因此,在1987年至1990年期间,国民党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可以解释为以完全同一性理论为主、缩小理论为辅。

1989年后,国民党高层相继提出“一国两府”、“一国两体”和“一国两区”等理论,并将之载入党纲。1990年,台湾地区“司法院”通过“释宇第261号解释”,终止“资深民意代表”任期,1991年5月,台湾地区通过第一个“宪法增修条文”,明确划分“大陆地区”和“自由地区”,并规定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总统”等公职人员全部在“自由地区”产生。从此时开始,国民党当局正式放弃完全同一性理论,而改采单纯的缩小理论。1992年8月,“国统会”通过“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决议,提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的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仅及于台澎金马”,该决议可算得上是对缩小理论的官方确认。然而,就在国民党当局在法制面上转向缩小理论的同时,政策面出现了分割理论的倾向。

1994年起,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国民党高层开始将“中国”“去政治化”,台湾当局“行政院陆委会”颁布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声称“‘一个中国’是指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有台湾学者认为,“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的上述说词,表明国民党已经放弃了上述“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决议,而是转而采用分割理论,提出“台湾已经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主张。此后,国民党当局极力主张“代表”台湾人民“加入”联合国,以及其他“务实外交”策略也印证了这一点。

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表明国民党在当时已经彻底转向了分割理论。2000年国民党失去执政地位后,对其两岸政策迸行了调整,尤其是在2005年后,国民党逐渐对其严格的分割理论主张迸行了修正。2008年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多次表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大陆为中华民国领土”,似乎又回到了完全同一性理论的立场上,但是,马英九毕竟无法也无意改变两岸现状,而巨在持上述主张时,更提出“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台湾优先”等主张,因此,不妨说国民党当前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不过是改变了李登辉时代严格的分割理论,而采比较温和的分割理论,使自己的两岸政策,得以在两岸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第三,民迸党对政治关系定位的认识,主要采取的是分割理论。民迸党创党后不久,就从一个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的民主政党,蜕变为一个以“台独”为党纲的政客团体。1988年4月17日,民迸党通过“台湾主权独立决议文”(“四一七决议文”),主张“台湾国际主权独立,不属于以北京为首都之中华人民共和国”,1990年10月7日,民迸党又通过“一零零七决议文”,宣称“台湾”的“事实主权”不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外蒙古”。1991年10月,民迸党修改党纲,更迸一步的宣称“台湾主权不及于中国大陆”。此后,民迸党一直按照分割理论看待两岸关系的定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拥有主权”,“台湾(中华民国)对台湾拥有主权”。2002年8月,陈水扁更是提出“一边一国”的主张,将分割理论用到了极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民迸党在是否承认两岸在1949年前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上有争议,因此,“分裂国家”理论对民迸党有关“台湾从来不属于大陆”的部分观点没有足够的解释力。

同类推荐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建设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与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本书从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由中央党校教授按“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个体系,结合党政工作之需,进行精要解析。以古论今、古为今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深入认识政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作为。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参考》立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及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翔实的材料和透彻的说理,全面准确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重大问题,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读物。《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参考》既可作为各级党委讲师团的宣讲教材,也可作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辅导材料,同时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优秀学习读本。
  •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科学理政是廉政的组成部分。为配合当今廉政文化教育,作者金仓、金波精心选编了《党员干部理政句典》这本书,它撷取国学句典里的章句,加以归类和译介,目的是给党员和领导干部读者推荐国学知识,从中了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为官处世的道理,思考古人的教诲,结合当今理政的条件,进一步吸取精华,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使自己的从政行为更符合党员干部的标准和要求。
热门推荐
  • 当一切从崩坏开始时

    当一切从崩坏开始时

    一个失去动力的咸鱼,每天都在混吃等死的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颗光球出现在他面前,一切有了不一样的展开!崩坏3的世界开始。。。
  • 我在仙侠有间客栈

    我在仙侠有间客栈

    只想安安静静的开间客栈,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凶残九天神王,竟敢让排队,第三世妖帝,身为掌柜,打残的三十名神王已经全都跪在城外,那份佛跳墙能上了么。
  • 刺灸心法要诀

    刺灸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道之游戏人生

    魔道之游戏人生

    穿行在网游与现实的断层之间,寻求灵魂得以安放的桃园。置身无法无天的蛮荒世界,善恶之间,是魔与道的交锋。巅峰路上,印证的终是那些凡俗的世道人心。
  • 断背少爷的哑妻

    断背少爷的哑妻

    “钱小姐,实际上我不喜欢女人。”钱佳佳不禁睁大双眼,不喜欢女人?这什么意思?不喜欢女人,难道喜欢男人?“没错,你猜得很对,我喜欢男人。”身为哑女的钱佳佳,通过相亲认识了温文尔雅的贾瑞。两人因为各取所需,达成了一份婚姻协议,成为了一对有名无实的假夫妻。
  • 弑神榜

    弑神榜

    当了十几年的废物,少年慕炎,能让人刮目相看吗
  •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本书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的发展历史、国外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的基本情况等问题。
  • 沧海逐剑录

    沧海逐剑录

    洗剑山庄得意弟子燕藏锋因五年前因洗剑山庄洗剑录和干将莫邪剑被盗而被怀疑,被迫远走塞外,五年后燕藏锋功力大增,想要重返洗剑山庄回去请罪,并追查凶手,没料到道途一路受阻,五年的前的往事依然在江湖间谣传,又遇见江湖百晓生邀请其做武林盟主,被他拒绝,后因为救人身中尸丹毒,为了解毒踏上了去药王谷寻药的,路上又因为江湖中有人谣传燕藏锋要登临盟主之位,又在次陷入争斗漩涡……却因遇见摘星楼杀手从而发现了巨大的阴谋……
  •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厨房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的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小小厨房酝酿着大学问,需要现代操厨者细心掌握。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饮食营养、厨房操作、烹饪技巧以及食品材料等知识,非常科学、实用,可谓是广大家庭的良师益友。
  • 重生之贵女要翻天

    重生之贵女要翻天

    她拥有亿万身家、风华绝代,意外重生从凤凰变成麻雀,还好有个脑残的死党!没钱?没关系,她有神秘空间。养养鱼、种种菜,发家致富不是梦!别扭的帅哥医生,她觉得很对味。看她小女子如何搞定。渣男找上门?她钱多多,花心男人都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