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100000026

第26章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与模式(1)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陈星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及模式一直是两岸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岸关系中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模式直接影响到台海局势的发展方向及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路径选择。目前两岸经济关系已经随着和平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紧密,但是政治关系却仍没有走出有限对抗的阴影,台湾民众和各个政治势力对两岸政治关系的认知分歧严重,两岸的政治互信依然脆弱,两岸就政治议题方面的协商也一直迟迟无法展开。可以看出,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对政治关系有较大影响,但是与政治关系发展并非简单线性相关的关系。本文拟从政治体系间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逻辑及其相互影响特征的视角出发,对两岸关系中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两岸关系中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不同逻辑

两岸关系中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分别具有不同的运行逻辑,这种不同的逻辑是这两种关系之间不时呈现出张力的根本原因。一般而言,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无论在追求目标、实现路径还是受制约因素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不同,这些差异使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发展在绝大多数的时间点上都无法保持同步推进,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之间这种内在的紧张长期存在,并且交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不同政治体系之间整体关系变迁的基本内容。

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扩张主要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支配下完成的,在有可能的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会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经济关系发展的最基本推动力。马克思早就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以宏大理论的视角探讨经济关系的产生根源,概括性地描述出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以及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经济关系发生及发展的基本路径。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取利益的冲动一旦在适宜的情境下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加强,这也构成了现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逻辑起点。以作为经济学理论分支的投资理论为例,一般投资理论主要从企业投资动机和目的探讨资本流动的行为,以区位角度分析企业投资的合理性,阐明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无形资产的流动方式和特点,从厂商优势、内部化交易等方面讨论投资的经济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上述经济规律表现得更加明显,资本往往跨越国家、地区和族群的界限,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

经济关系的这种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发展的一般性逻辑,即以资本优化配置为中心的逐利冲动要冲破一切的阻碍因素,不断冲破政治界限和政治障碍,使世界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实证中,各地无论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多大,对于经济交流与交往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都希望在经济交流与交往中发展自己的经济,形成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也意味着经济的发展相对政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旦寻得机会,经济就会自发地发展起来,最终形成比较强的经济联系。

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与上述经济关系发展规律若合符节。大陆学者唐永红认为,两岸经济关系是两岸经济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不断调整参与全球化方式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两岸政治经济博奕与不断调整两岸经贸政策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深受两岸政治关系约束的两岸经济关系有着强大的发展动力支持。两岸经济关系的建立是在政治关系松动情况下经济发展规律产生作用的自然结果,随着大陆两岸政策的调整,台湾岛内的投资冲破台湾当局的限制,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渠道涌入大陆,形成了投资大陆的热潮。而随着两岸经济关系的不断紧密,台商投资大陆不断从广度和深度两个面向上向前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结构也不断调整并变得越来越复杂,双方合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两岸政治关系却是另外一种发展逻辑。大陆学者王沪宁认为,政治及政治活动的逻辑有其不同于其他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在进行任何政治分析时应当抓住三个基本变量:一是经济活动,一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问题与一定的经济与经济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受后者的制约;二是政治体系的活动。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的焦点;三是阶级集团的活动,政治体现一定的阶级关系是政治自身的逻辑,但是政治体现阶级关系并不一定是说政治体现的是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关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主要着眼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构的抽象层面而言,也强调了在微观层面上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有比较基础性的影响。在考虑到经济关系的基础性影响前提下,政治关系的一般逻辑是沿着政治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系统中利益集团和阶层结构的分化为基线展开,相对于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就两岸关系而言,在经济、文化领域,合作可以超越“国家主权”之争,因此合作、和解可以成为主题或主旋律。但在政治领域则不然,政治议题中最核心的是国家政权问题,双方的“政治定位”中已经蕴含了在“国家主权”上的对抗性,除非统一,否则双方都无法超越这种对抗性。这种对抗性特征中包含了政治体系内部利益集团、政党及民众在基本政治认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想法,这些分歧短期内无法消除,双方的政治合作也无法像经济合作那样实现直线式的发展。

如果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经济关系发展的逻辑链条比较简单与直接,从一般性的情形来说,经济关系发展的直接指向就是经济利益的获取,这是经济关系建立的基本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联系的基本样态。但是政治关系的发展路径却复杂得多。从驱动力上来说不同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当然可以说是受政治利益的驱动,但是政治利益的概念定义却远比经济利益的定义复杂。从层次上说,精英个人的政治利益和政治系统整体的政治利益显然并不一定重合,在通常的情况下,政治系统的结构会对精英的决策取向产生根本性影响,所以学界在讨论政治关系时往往将焦点集中在体系的层次而非个人的层次上。

大致而言,在分析政治关系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层次上展开:一是个人层次。这是最为基础的层次,诸如马英九和陈水扁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差别,构成了他们当政时两岸关系发展样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利益集团层次。利益集团是当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政治生态的重要层面,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集团结构的分化会对政治关系建构和发展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三是体系层面。政治体系在更大的结构当中的位置以及发展的历史,是政治关系发展走向的重大影响因素,两岸关系就是在内战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境下展开政治关系的重新建构,历史遗留问题即是两岸政治关系的起点,同时自然会产生重大的约束。四是意识形态层次。意识形态相对于经济关系和短期的政治关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结构对政治关系的建构产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在两岸和平发展推进到今天这个地步,在台湾受“台独”意识形态影响的民众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建立仍抱持反对的立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影响只是局部的,政治关系的发展有着与经济关系发展不同的逻辑。

此外,政治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与政治体系的互动的模式和过程有关,在互动中政治互信或者得到加强,或者受到损害,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样态,即有敌对、友好与合作等不同的政治关系存在。从上述意义上说,政治关系在实现路径上受到的影响因素具有比经济关系表现为多元性和复杂性,这是两者具有不同的运行逻辑使然。对于两岸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互动来说,这种运行逻辑的不同形成了二者内在的张力,也使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背离成为可能。

两岸政经关系互动的特殊语境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这是两岸目前政治定位的一个重要法理基础,也是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展开的逻辑起点,并构成了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互动的特殊语境。易言之,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与变迁其实是两岸在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和法理框架中寻求互动模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岸政治模式最起码有两个方面的意涵,一是两岸政治定位到底如何的问题,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讨论两岸政治关系,这方面的讨论更加注重于法理层面的探讨。二是两岸在政治上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两岸政治协商,根据形势的发展对两岸的法律定位和政治定位进行重构,进而解决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语境,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一般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差别极大,两岸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模式也与一般性的个案有较大差别。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关系往往指在国际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或其他政治体系之间在协调与控制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这种相互联系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全局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控制活动为基础。这种情况下的政治关系相对简单,但是两岸情况的复杂性在于历史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双方正是在政治对立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摸索互动的模式与路径。

从两岸政治定位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就历史还是现实来说,一个中国原则都是两岸处理两岸政治关系的基础。由于两岸政治关系现状来源于国共内战,虽然1979年以后双方已经离战争的硝烟越来越远,但是两岸并没有通过协商解决两岸的政治定位和法律问题,故而从法律上说两岸依然处于内战状态。这种情况下的两岸关系有学者将其归结为政府继承尚未完成的状态。“两岸政治关系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家层面、政府权力能力层面、政府行为能力层面”。“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权利能力层面的政府继承,而尚未完成行为能力层面的政府继承”。在这种政府继承问题解决之前,两岸政治关系都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对两岸的经济关系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理论的精髓、特色和关联。在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貌、全程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党的基本理论作为自身良好发展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把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指引,以便更好地观察复杂形势,破解疑难问题。本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旨在说明其中的贯通性,将精深的基本理论通俗化,做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做到学懂弄通,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

    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

    这是一部简略介绍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奉行“社会主义”情况的普及读本。分别介绍了古巴、智利、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西六个国家。奉行“社会主义”的背景(或者说其之所以奉行这种模式的来龙去脉)、主导思想、主张以及实践等。同时也介绍了各国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在奉行“社会主义”中的举措等,以使读者大体对南美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有个概念性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安禄山娶妻

    安禄山娶妻

    史书记载,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活了六十二岁,娶了四个妻子,生了十一个儿子。这里描写的是他没投靠唐军更没滋长叛乱之念前,青年安禄山与一位契丹牧羊女发生的爱情故事。安禄山撒开两腿提着一口气猛追,还是让虎子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远处,白茫茫的雪野和碧森森的古松林交界,虎子那矫健的身影变成了一个跳动的墨点。看来,大清早就出来觅食的那只雪兔,是绝逃不脱虎子那两排利齿的。在一块让大雪覆盖的巨石旁,安禄山站住了。他觉得脑袋上和后脊背都出了汗,两条腿也又酸又软了。
  • 现代都市修行记

    现代都市修行记

    这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哦,不、这是一个表面是科学的世界,在世界里普通人都崇尚科学,也只知道科学;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普通人不同,有的是古武者,有的是修行者,有的是一些异能者,...,既然存在就有其因果。一座寺庙,可能有着佛家的修行者。一个道观,说不定有道家的修行者。一个公司老板的保镖是某个古武的传人或者古武世家的人。校园竞赛比拼,古武者与修行者的对决,在外人眼里不过是普通的功夫比赛。寺庙的千年建筑,底下有着被镇压的千年的妖魔。校园的成立是为了代替寺庙的镇压功能。死去多年的少女,因为一个玉镯,竟然重获新生。一个被迫离开学校的少年‘吴擎’,机缘巧合的开始了修行,不过世界已经变了,修行是不能...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妃出升天

    妃出升天

    大婚当夜,红烛残烧,她独守空房,惨遭侧妃殴打丢失性命。她吕雉现代高中生,因实验室爆炸,穿越而来,闹出一连串的事情后,她潇洒的留下一封修书,出逃。他齐悦国三王爷,战功赫赫,英俊潇洒,居然被自己的王妃休了,这可是他一生的耻辱。他说:“吕雉,你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本王也会将你抓回来!”她说:“就算你到天涯海角抓到我,我也已经成为他人妻!”她用计,他用智,同样聪明的两个人,攻于心计谁更胜一筹。
  • 医女嫡妻:王妃太倾城

    医女嫡妻:王妃太倾城

    夏婉凝一朝重生到了同名同姓的丞相千金的身体里,帮助原主为亲生父亲平反,找到遗失的医书成了她毕生的心愿。皇上赐婚,意料之外的竟嫁给了瑾王大佬,原本觉得这瑾王是个冷酷无情的主儿,没想到却是个有些自恋的无敌宠妻小傲娇。“仰慕本王的女子是很多,但像你这样穷追不舍得倒还是少数。”“……”“你打算如何谢我?你是本王的王妃,说以身相许就免了。”“……”““快将那菜给本王夹到碗中,别忘了你瑾王妃的身份。”“……”独宠爆甜,一把蜜糖塞到你嘴中,欢迎品尝~~~
  •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
  • 绝代风华之谋妃玄梦

    绝代风华之谋妃玄梦

    他是满头银发,外表嫡仙却在众人心中是那种连肠子都是黑着的货。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屹立于群山顶峰的‘神’,纯静的双眸不经意间便能扭转他人的命运。却不知,他其实是她。
  • 爱妃,送你锦绣河山可好

    爱妃,送你锦绣河山可好

    穿越到第一皇商之家,苏珞只想做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偏偏族中兄弟姐妹多,是非就多。更郁闷的是,爬到树上不过就是躲个清静,却从此招惹上最惹不起的夜王。夜王何许人也?据说虽不是皇子,却比皇子还要得到当今圣上的宠爱。又据说,其实夜王是圣上和义弟妇苟且生下的私生子,所以荣宠有加。但在她看,夜王表面一副孤高自傲,目下无尘,内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真小人。明明不想娶她长姐,却把脏水往她身上泼,害得她“众叛亲离”,一不小心就如坐针毡,躺绣花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