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1700000002

第2章 序言二

原新华社副社长

高级记者

崔济哲

恭喜《遛脑》得奖。

作为评委之一,我力推《遛脑》。在颁奖大会上,是麦家为《遛脑》颁发的奖杯和奖状。走下颁奖台,麦家坐在我旁边,很有意思地对我说,炳信至少有两点可疑。我悄然低声,何以见得?麦家两眼很有神地关注着获奖人正在发表的获奖感言,却意味深长,似乎经过深思熟虑地说:之一,衣着相貌,举止做派,言谈话语,方言声调皆不像港客,亦非想象中的香港《成报》老总;之二,剑走偏锋,语不落俗,有风格。看麦家两眼有睿智之光,我怀疑,田炳信很可能会走进他的下一部小说,是什么样的人物我不好说,麦家小说中的人物谁能琢磨得清呢?炳信有了归处。

雨落半坡,剑走偏锋。有大路偏不走,攀岩登岭方感山后独有天地。遛狗、遛马、遛车、遛鸟、遛弯、遛腿、遛嗓,从来没听说脑有遛者,麦家言之有理。

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善为酒者不沽。莫等炳信谈思想,尤其在其把酒临风,对烛独坐,望天长歌,得意忘形,突发奇想之时。

我和炳信同入一门,是同届毕业生,一同走进新华社,所不同的是他入的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我入的是新华社山西分社。新华社的入社培训教育我俩分在一组,可以说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让我惊讶的是,那时我们刚到分社,东南西北还没分清楚,炳信言其已发了五篇通稿,我们小组无人信之,皆斥之,言之无实,实不堪言。没想到,炳信乃极其认真直至较真的内蒙古热血汉子,此言污其面如刀利其心,他竟然在周末休息时跑回分社,把已发出的五篇新华社通稿剪报拿回来,让众人皆看得目瞪口呆。炳信此人可交!那时候我们正年轻,血一涌上腔子,何论“刺刀见红”。

炳信冒一大通,京片子说的叫露一大脸儿是在培训学习即将结束时,新华社组织我们去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那是件极严肃、极庄重、极肃穆的政治课。由负责培训的老师带着,大家垂手俯首,鱼贯而入。一进入大厅,连刚才沉重的脚步都变得轻起来。谁都没想到,就在那鸦雀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见响声的时候,炳信不知是哪根神经突然亢奋起来,竟然敲着毛主席纪念堂放着水晶棺材大厅的大门,仿佛在问我,又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木头做的呢?是不是金丝楠木的?周围的同学皆大吃一惊,什么时候了,还这么个色?还这么不讲政治?还这么捅娄子?还这么不着调?果然,一位一脸沉霜的干部十分严肃地走过来,两眼狠狠地瞪着他,以手示意严肃、安静。据说参观后,纪念堂的人对我们带队的领导提出了极严肃的批评,要不是看在新华社的面子上,可能要把此事通报。当时我们都着实吓了一跳。没想到田炳信却十分不以为然,他对我们说:人都走下神坛了,我看看神坛是什么成色的,踩着谁的大脚趾了?这就是田炳信。

言时光如白驹过隙,兔起鹘落,那须是回首望。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老子言,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其言,当有千层万层解义。数年后一寒冬,正值大风暴雪之夜,田炳信突然闯入,一身寒气,一身江湖,有些老版的《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味道。二话不说,拉着我就走,原来他已是内蒙古分社的办公室主任,为给分社改善生活,不知用了什么路子、什么招数,为分社搞回一卡车大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西太原供应依然十分紧缺,市民一个人一个月只供应三斤大米。田炳信让我找口袋跟他走,来到卡车前,他解开滚了一身土的羊皮大衣,抽出一把蒙古刀,在一麻包大米上狠狠地划了一刀,着着实实地让我漏了大半口袋。那时候大米金贵啊!那多半口袋光亮耀眼的大米我们都没舍得吃,一直给女儿开着大米小灶。说起来几十年过去了,但那时那景却丝毫未忘。看到他风餐露宿的艰辛,想起那时车匪路霸的嚣张,真不放心他。炳信龇着板牙对我笑,说恶鬼都怕咱,咱怕过谁?把挂在羊皮大衣内侧的蒙古刀露出来,得意地拍了拍说,为了分社的父老乡亲,咱敢一肋插刀!我当时就感慨万千,万千化为一句话,内蒙古分社的父老乡亲们有福气!

那时候,新华社各个分社的记者经常到总社来改写稿子,五湖四海聚在总社招待所的6号楼里好生了得。那时候业务空气浓厚,记者们相遇哪有一个说谁发财、谁升官、谁出国、谁买车买房的?都一个心眼地谈稿子,聊情况,碰思想,忙得白加黑。一旦交了差,兄弟们就喝大酒、侃大山,其实那也是一种交流,很多后来有些影响的稿件都是在这种侃山之中产生的火花。当时我们都说,记者无废话。那个时期,新华社有五大超九段侃手,田炳信荣膺其一。大家伙儿爱和炳信神聊,一是基于他熟悉基层生活,二是他思想活跃,绝不囿于框框。什么事情到他嘴里,总能说得活灵活现,毛须毕见。炳信侃起来神在离经叛道,思维、看法、见解,多带旁门左道,甚至邪门歪道,绝不按常理出牌,绝不按文件讲话。我们皆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他头摇似鼓,偏说大海航行靠自己,由此侃开,一发又不可收拾。那时新华社大食堂每晚十一点有夜餐,我们大家看他侃得云山雾罩,草原大海,领袖百姓,男女两性的,小作休息状,齐声唤,马上去吃夜餐。谁知一看表,齐声骂他,原来已经到凌晨2时。这就是田炳信。

炳信文章写得不错。文如其人,写得也痛快敞亮,也热血男儿,也剖心利胆,也敢作敢当。有些内参写得也惊心动魄,也仗剑而起,也秉公为国,也扶弱济危。

谁也没想到,我在广东见他时,他竟然离开新华社做起房地产来。人各有志,炳信也是个认准一条路,九头牛也拉不回头的人。有意思的是,当他全程陪我时,他身后总有几位范儿缠着他要买楼盘,他佯作不见,仿佛专心致志地陪着我逛那个陌生的城市。我心中老大不乐意,套用他的粗口,牛逼不能牛到腚前头。他对我说,广东人都有钱光,眼睛只注重钱的反光。现在从我手中买一幢楼,不用多,敢切指滴血为证,十年后就是十幢楼。那血不是白滴的,没想到炳信经商亦能悟出商道。

再后来,几经曲折,几经风雨。他又转回到新闻圈里,最终到香港《成报》当老总。我得知之后,先是一顿即是一乐,我欣赏炳信的精神。

那天都半夜十二点多了,他从机场赶来,非要我出去聊聊,我都上床了,但你遇上炳信来,还说什么?新华社周围的大小饭店都打烊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处挂着巫山烤鱼的小店,进去喝着烧酒,聊着天南海北,我感到炳信依然那样健谈神侃,依然那样眼光独到、睿智,依然那样敢说敢道,依然那样热血沸腾。

说起来,炳信也是要翻六张的人了,但人不老,思想更新,能写出遛脑来的人,会送给你一个新的世界。我写此序也是为了让你认识认识遛脑的人。

2013年11月1日于北京逸然斋

同类推荐
  •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本书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在其艺术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着重探讨了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具体特征。
  • 阅读的刀锋

    阅读的刀锋

    《阅读的刀锋》为庞溟先生近年文化随笔文字的结集,系“独立阅读书系”第三辑之一。《阅读的刀锋》作者庞溟是一位独立书评人,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

    本书是爱默生的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爱默生精道的散文名篇,如《自然》《美》《自然》《力量》《文化》《伟人》等,爱默生被称为“新英格兰的先知与探索者”。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与文章至今仍使人感到清新爽朗。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欣赏价值。
  • 醍醐茶

    醍醐茶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总结出的散文随笔集,其中浓缩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内容分为“阐幽明微”、“人性之光”、“悦目赏心”三个板块,既有作者的经历感悟,也有名师大家的智慧分享,还有艺术作品的观读感想。作者举例贴近现实,娓娓道来,能让读者开卷得益,在生活中多一份理性,在遭遇挫折时多一份自信,在取得辉煌时多一份低调,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些绿灯。
热门推荐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盗女王的呆萌夫

    海盗女王的呆萌夫

    【2014年包月完结小白文】身为一名海盗女王,竟然穿越成了丞相千金。丞相老爹说:女子要学会三从四德,像你这样嚣张纨绔的怎么找得到夫婿啊?夫人娘亲说:女子要学会琴棋书画,像你这样连女红都不会肯定会被夫婿嫌弃的。哼,如果找不到夫婿,就自己养一个,这样就不会被嫌弃啦!可是,为什么会越养越呆萌的?“你在干嘛。”师访烟一脸黑线的看着眼前男子捧着的黑兮兮的东西。“娘子,你不是身体不舒服吗?我给你补补身子,补完之后我们好生娃。”某世子眨了眨那无辜地眼神,可内心一直想着爬床扑倒来生娃的伟大事业。
  •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独二代”、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群对“规范”二字熟视无睹的“熊孩子”。该如何管理这种“熊娃”横行的班级呢?本书就是一位班主任亲身实践的案例,既有面对面的直接“斗法”,让这些“熊孩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轨;又有班级管理中的巧妙出招,让闹腾的教室里日渐有序;还有和家长们的联手“使计”,从家庭教育寻找根源,让孩子真正逐步转变。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晚安我的自闭王子

    晚安我的自闭王子

    “现在开始,你不能丢下我。”我无语地望着眼前冰冷却又固执的大帅哥,嘴角抽了抽,勉强笑道:“我的大少爷,你今天又没吃药?”天啊,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大暑假的,我钟原希会来照顾这样一个大脑不健全还患有自闭症的男生?虽然他长得很帅……而且,为毛他要跟我一起上学?我的天……顾寒的手轻轻地梳着我的头发,温柔地望着我,嘴里的话却让我胆寒:“你说,你是要跟我在一起,还是和那个傻子?”我知道,我若是选错了,他肯定不会放过我……一个自闭症,一个笑面虎,我知道,我今后的生活,肯定会充满了‘乐趣’,我的盛世青春,即将开始!【这是一个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混乱故事……】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穿越未来之星际药膳师

    穿越未来之星际药膳师

    初入星际,就被人差点扔掉,她一无所有,只能抱紧眼前这个人的大腿,可她发现这人的腿并不是很好抱,看女主霜月如何在星际混的风生水起,自强不息。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月烬西阁燃

    紫月烬西阁燃

    神光绕绕,其音回梁我叫留若浅,记忆中的名字叫木西君。从我出生,妄想恶意接近我的一切生灵,下场都很惨。在这个冷冰冰的北辰宫,只有我和哑婆婆两个人。我在此成长了数万年,却从未离开过宫门,也没有人踏进来。哑婆婆天天耳提面命,说我是千金之躯,万金之体,千万不要出去,万一有个好歹,如何对得起天下芸芸众生。我不厌其烦,若不是除了哑婆婆再没有一个会说话的,我定要让她永远闭上她的嘴。
  • 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新书:【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已发布。另有完结文【快穿之首席大佬】 苏柒柒很悲催!睡了一觉,做了一个梦。一朝醒来魂穿了,穿到一个被诅咒的星球!这里有山,没有神仙。这里有海,没有美人鱼。这里....有块石头它吃玉石!这里荒年瘟疫战乱频发……苏柒柒小手一挥;不怕,我带你们寻世外桃源!一路摸爬滚打,坑蒙拐骗,造出一条神路。对以上恶行苏柒柒表示:我是无辜的...我是被逼的!我本将心做良民,哪知刁民要害我!苏柒柒日常;我穿上霓裳,坐等人来抢。咦~今日怎无人来抢我? 此文金手指粗壮且迷幻!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极为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