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500000015

第15章 回望插队岁月(9)

很多人家的院里种着苹果树、柿子树,支着葡萄架。树荫下,一辆辆崭新的摩托车、四轮农用车整齐地摆放着,不少人家院子里架着卫星接收天线,一些人家的车库里还停放着小轿车。运输工具全是现代化的,牲口早没人养了,牛和毛驴的年代早已成为了历史。只有圈里养的猪和院里跑着的鸡方能让人感到这的确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小院。进入他们漂亮的房间,屋内摆设的家具和一应俱全的家电,丝毫不比城里人差,二里半的老乡真的富裕了。

随后,原房东的儿子手里拿着镰刀一路斩棘,陪同我们来到了当年居住过的窑洞。窑院里长满了几人高的蒿草和树木,窑洞全被草木遮掩得严严实实,怪不得我们进村时看不到窑洞了呢。窑里因荒废多年,全都坍塌了,只有残破的门窗告诉人们这里曾有人居住过,曾留下过北京知青的身影和他们的青春岁月。站在枝繁叶茂的老核桃树下,摸一摸我们曾经推过的碾子;在老乡院里,坐一坐我们曾经拉过的架子车,看一看老乡保留下来的老式农具,样样东西都似乎还留有我们年轻的气息。

晚上,在村长家的大院子里,乡亲们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边吃饭,大家边聊着这40年各自的生活,聊着村里的巨大变化。可惜很多关爱和帮助过我们的人已经逝去了。我们最想念的大宝队长也在前几年走了。欣慰的是,现任村长正是大宝队长的女婿。看着他为招待我们忙来忙去的身影,仿佛当年的大宝队长又出现在我们眼前。

吃过饭,赶到院中来的老乡越来越多。聊天的话题自然也多了起来。一聊起苹果,老乡们更是眉飞色舞。互相打探着:“你家今年套了多少苹果袋?”“11万个,你呢?”“23万个。”天哪!我估算了一下:一个纸袋套一个苹果,一个苹果少说半斤重,价值1.5元,23万个苹果该收多少人民币呀!这是以前做梦都梦不到的事啊。“改革自有回天力”,现在二里半的乡亲们能这样幸福,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造福人民,使这里的山绿了、水清了、民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处处欣欣向荣,连这犄角旮旯的小山村也不例外。

夜深了,乡亲们催促我们去休息。来到宿地,房东让我们先洗洗澡,解解乏。我们瞪大了眼睛疑惑地问:“这儿,还能洗澡?”“是啊,我们都安的太阳能热水器,随时可以洗澡。”“抽到塬上的水不是很贵吗?”“不贵,一车水才两块钱,一个月也用不了几十块钱。”他指了指院里用大汽油桶改装的水车。由于科技的发展,生活的富裕,村里修建了两个漂亮的蓄水池,两台水泵不时地将清澈的泉水抽到水池中,供村民们随时用水。看着这清澈、宝贵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到塬上,回想着我们曾对它的渴望,为它付出的艰辛,付出的汗水甚至血水,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啊。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老乡们都来到村长的院里,依依不舍地与我们话别。

我们老知青唱起了陕北民歌,徐蓉蓉、刘华为老乡们跳起了印度舞,而村里的民歌手却唱起了京剧,40年后的今天欢歌笑语声再一次飘荡在这小山村迷人的夜空中。

第二天早上,乡亲们都来送行。尽管是挂果时的繁忙季节,也没人赶去地里干活。很多人提来了大包小包的土特产——苹果、大枣、核桃、小米、花椒、辣椒面、干酸菜,礼物渐渐堆成了小山。大家眼里都噙着离别的泪水。

婆姨们更是一手抱孩子一手揩眼泪。二宝,这个当年的壮汉、“摔跤大王”,如今成了位体弱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蹒跚着走来,难过得泪流满面。他嘴角抽搐着,断断续续地说:“你们这次走了,我恐怕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我们忙说:“不会的,不会的,我们还会来看你的。”看着他满脸的泪水,我们的泪水也在眼圈里打转。该上车了,孙怡茹喊了一声:“我们给二里半的乡亲们鞠躬了!”我们都深深地弯下腰,再一次衷心地感谢曾经照顾和关爱我们的父老乡亲。我曾认为自己经过这么多年的磨难,已经坚强得不会再轻易流泪,此时此刻却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任凭它肆意地流下。车上、车下泪水涟涟,哭声、相互的叮嘱声连成一片。“再来呀!苹果熟了,再来呀!”“会的,我们一定会再来的。再见了二里半,再见了我们的父老乡亲!”

(作者毕业于北京市马甸中学,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二里半大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变压器厂工作。)

插队往事

延荣秀

1969年元月19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凭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坐上开往延安插队的专列,到了富平县。又坐了两天大卡车,才来到宜川县最北边的云岩公社,一路上是王长海老师把我们一直送到云岩。队里老乡很早就在那里等候。点名时才得知,我被分配到八零大队。我们跟老师告别,乡亲们用毛驴车把我们接回队里。

我所在的八零小队有8位知青,都是女生,分住两个窑洞,大一点的住5人:马利、赵大红、张淑兰、陈翠珍和杨秀萍。小一点的住3人:刘明娟、孙以智和我,做饭在大窑。等我们把行李放好,老乡已把晚饭做好,叫我们过去吃饭,刚进屋就闻到一股酸菜味。晚饭是汤面条,那时白面稀少,这已是待客时才能吃到的饭了。白水煮面,放点调料(盐、辣椒面),还有一盘酸菜。酸菜是冬天常吃的菜,做酸菜是用10斤菜放1斤盐的比例,分层压实在缸里,等菜上面起了一层白醭就可以吃了。后来才知道,老乡并不是喜欢吃酸菜,而是因为太穷了。这里没有碱,发面馍馍都特别酸,刚开始吃不惯,后来适应了,也觉得挺好吃。

到村里没几天就开始下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我们刚来也没什么事,一天下午我和刘明娟、孙以智、张淑兰4人,想到外面走走,从窑洞出来,看着四周银装素裹,景色真好,东看看,西瞧瞧,边走边商量着上哪玩儿。张淑兰用手一指说:“哎,咱上云岩河面滑冰去。”大家都说好。到了河面,穿着塑料底棉鞋特别滑,河南岸是陡峭的山体,雪水顺着岩石流淌,冻成冰柱,顺着水滴,冰柱越冻越长,约有半米像帘子排成一排。看着大自然的美景,觉得特新鲜,大伙儿情不自禁地上去各掰一根,手拿冰柱一路向东滑去,玩得那叫高兴,一会儿一人摔倒,大家赶紧去扶;一会儿又一个差点摔倒吓了一跳,一路笑着,闹着,一直往前滑,直到看见前面有村庄了,才意识到已滑出太远了,赶紧往回滑,等回到队里,天已擦黑,相隔很远就听到同学、老乡在喊我们几个的名字,该吃饭了找不到人,初来乍到光顾自己玩儿得高兴,让人家着急了。

刚到队里,每天有乡亲帮着做饭不觉得怎么样,等我们自己开始做饭时问题就多了。首先是不会烧火。老乡说“人要实,火要虚”是指烧柴时,要在灶里把柴架起来,让火苗铺满锅底,这样才能把饭做好。当时烧的是酸枣树,当地人叫圪针,是很不错的柴,满树都是刺,做一顿饭手上至少扎两三根刺。火小一点饭夹生,大一点又烧煳了。再加上阴天烟囱倒烟,熏得两眼发红直流泪,用手一揉,手上的灶灰抹一脸,像只大花猫。但不论是谁把饭做成啥样,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练习,做饭的技能都有长进,像锅底熬小米粥,上面蒸发糕或贴饼子,贴花卷,压饸饹面,都做得很不错呢。

1969年八零大队部分北京知青合影。前排左起:延荣秀、马利、赵大红、刘明娟;后排左起:杨秀萍、张淑兰、陈翠珍、孙以智。

我们住的小窑洞隔壁是队里的粮库,老鼠多,个儿又大。孙以智睡觉的脚下有个老鼠洞,堵也不管用,每到夜里老鼠钻进钻出,把孙以智的褥子给咬了好大一块。老鼠常跑到人身上,箱子及灶台上乱蹦乱跳。一天夜里,我觉得鼻子痒痒的,刚要用手抓,瞬间有东西在身上一蹦逃走了,觉得鼻尖疼了一下,点上灯照镜子一看,鼻尖处真让老鼠抓了很深的两道子,又疼又委屈。第二天一早就眼泪汪汪地找民兵连长诉说,连长一听笑着说:“大个子,别着急,我来想办法。”他很快找了个捉老鼠的笼子,两个晚上连着打了两只大老鼠,每只足有一斤多重,尾巴跟筷子一样粗,在笼子里一刻不停地跳,吱吱乱叫,不论把什么东西伸进笼子都乱咬,可厉害了。自从抓了两只老鼠,窑洞里终于平静多了。

春天来了,生产队所在位置是川道,村民住在半山腰,山下有条公路,路边是云岩河,北边山脚下有一条小河,其上部有一个泉眼,全村人都吃这里的泉水。平常吃水还行,一到山洪暴发,河水全是浑的,要先担回来放一放,等黄泥沉淀后才能用。八零队是个美丽的小山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家家门前有果树,春天杏花、梨花、桃花、海棠花粉白相间、竞相开放,小山村成了花的海洋。队里全是女生,对水的需求更大;刚开始,两人抬一桶。

时间长了就觉得太慢,什么时候才能把缸装满?后来找老乡借了一对小一点的桶担水吃。从小河到窑洞有一段较平的路段,累了可以歇会儿;离窑不远处有一大段陡坡不能歇。一天早上正准备出工,忽听门外上坡的地方有哭声,出门一看是值班做饭的同学担水上坡时,压得实在坚持不住了,刚放下喘口气,不想两桶水哗的一下全倒了。大家赶紧过去安慰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炼,我们慢慢地适应了插队生活。

夏收时,老乡们把麦子集中搭成麦垛,既方便晾晒,又防雨淋;一天傍晚吃完饭没事,我和孙以智来到场院,看见麦垛的形状很漂亮,就说:“咱俩上去待会儿。”我俩蹬着麦垛旁的梯子爬到顶上,半躺半坐望着明亮的月亮开始唱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刚唱几句,就听见看场的老刘扯着嗓子喊:“谁在麦垛上,快下来,麦垛一踩就漏了。”我们被吓了一跳,慌忙下来往家跑。第二天因此事好好挨了队长一顿批。

来生产队后,我一直水土不服,一累脸就肿,吃药调理也收效不大,队里照顾让我看果园。那年秋天雨水多,小雨大雨下个不停,半个多月快20天了,下得到处湿漉漉的,粮食没法磨,柴火全是湿的没法烧。做不成饭,有时买点鸡蛋煮煮,有时跟老乡要点,几乎天天都凑合着吃。一天饿得实在不行了,刘明娟到老乡家借了半斤芝麻,用老乡的小灶炒熟了,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吃,第二天嗓子全哑了。熬过最后三天,可算深刻体会了挨饿的滋味,好不容易将雨天熬过,生活恢复正常。俗话说“旱枣,涝梨”,我照(看管)的果园的雪梨结得又繁又大,随着果子一天天成熟,树枝不堪重负,开始断枝,每天都能听见两三次断枝声。队长多次派人用绳子吊枝,还是不能彻底解决。就连一元硬币粗的树枝都能结五六个大梨,每天断枝真让人心疼呀。

一天下午上工时,马利说她胃有点疼,我们说那你就在家好好歇着吧。等我们收工刚进门,只见马利脸色苍白,对大家说:“疼死我了,你们再不回来,我简直就要自杀了。”听完,可把我们吓坏了。当地缺医少药,去医院就得上公社,村里离公社15里,有急症抢救都来不及。平时队里安排民兵连长孙金祥负责帮助解决知青的困难,我赶紧找到连长,他说:“快去公社医院。”我们跟队里借了辆板车,连长驾辕我们几个知青在后面推,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公社赶,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因下雨土路成泥,被车一压,凹凸不平,板车左右摇摆,上下颠簸。马利躺在车里不断地呻吟,大家心急如焚,顾不得劳累,汗流浃背,一路小跑。等我们赶到公社,医生早睡了,叫了半天才开门。是个男大夫,给马利检查,问问病情,最后说,像是胃痉挛。先开方输液,又针灸止疼。输了一会儿液,马利就感觉好些,等输完液病也控制住了,大夫又开了点备用药,大家总算松了口气。折腾了一夜,等我们回到队里天都大亮了。

刘明娟回京探亲,说起村里的虱子、跳蚤,家里帮着买了一瓶浓缩敌敌畏,回村后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水,用小笤帚蘸一点掸在炕上,再蘸一点掸四周,各角落都掸上,药量不大,所有的害虫都老实了。村里有位姓王的男老师,听说这种药特灵,就跟刘明娟借用,想彻底清除身上的虱子。老师拿到药可高兴了,光顾着高兴,也不注意使用方法,直接涂抹在身上,裤腰处抹得最多,结果将表皮组织烧成一个个水泡,由于涂抹面较大,造成有机磷中毒,赶紧送公社医院抢救,腰间一圈的皮肤都变成了黑色,抢救几天后总算好多了,但每天还要到公社输液。那天我们正在山上干活,“你们看王老师”,有人用手一指,只见公路上有头驴不紧不慢地正往村里走,背上趴着一个人像布袋一样,随着驴步一颠一颠的,就像从战场上下来的重伤员。几十年过去,把病人搭在驴背上的一幕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同类推荐
  •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懂得眷顾亲情的人,往往更容易幸福。因为“为人父母”,我们才可以在八小时以外,在拖着疲累身体打开家门的瞬间,找回童年的烂漫与不设防的温柔。那是一场后青春时代的“逆生长”,是你的生理年龄在变老,然而托孩子们的福,才有机会体会那些懵懂目光背后澄澈的心灵,以及有机会弯下腰,体验100厘米世界中,那些真纯的好奇与热切的张望。我倾尽全力教予你善良正直,不过是期冀你用温柔的目光看待周遭,以及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本书是著名学者孙康宜的学术人文随笔集。分为“学术生涯”“师友交游”“生活记趣”“社情洞见”几部分,在书中,作者以学人特有的教养气度,将她与文化耆宿张充和,著名作家沈从文、施蛰存,知名学者叶嘉莹、夏志清的交往娓娓道来;对《冷山》《钢琴课》《廊桥遗梦》等经典影视作品的人文阐释,孙教授以跨文化研究的眼光观照,高屋建瓴,别有新见。
热门推荐
  • 唯心集

    唯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难逃深宫

    难逃深宫

    神算子说她的命运贵不可言,将来会母仪天下,她笑:也许人定胜天呢?自己只想和爱人一起畅游江湖,自由自在。可是,她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命运:成为皇后,生下太子,君王的宠爱就要将她淹没。可她忽然发现原来她的丈夫竟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带着孩子,毅然离开。等待她的,是邻国那个不顾世俗,对她一往情深的国君。难道,逃离了此地痛苦,却又到了别处深宫吗?
  • 落花流水

    落花流水

    唐秋宝迷迷糊糊地喝下了半瓶酒。印荷花目瞪口呆:他高兴糊涂了!平常你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量。(她伸手拿过酒瓶)不喝了,弄口饭吃。唐秋宝也不坚持,就接过碗:妈,你先睡。待一会儿我来洗碗。印荷花说:不慌,我陪你说说话。唐秋宝说:你就去吧。我有些头晕,想一个人清静清静。印荷花说:那……你也早点睡。
  • 榆树欢

    榆树欢

    古言甜宠穿书我叫江榆笑,大概我爹爹和我娘亲希望我一辈子都开开心心的生活吧,后来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子,再后来他灭了我全族,我怨他,想要恨他却恨不起来。最后的最后我死在了他的怀里,我看他哭的想个小孩,我心里那一点怨也消散了。我笑了笑,冲他摆了摆手像当年一样。罢了……阿娘阿爹,笑笑来陪你们了。陆澈,我是阿榆,我还是很喜欢你。缘未尽我成了白欢绒,这一次他不太一样了,我的少年郎回来来了"娘子,对为夫可满意""娘子,为夫不想上朝""娘子,为夫想和娘子一辈子在一起""娘子……"我:"滚"晚上委屈巴巴的某人,凑上来娘子不要我了,嘤嘤嘤这是一个冰山闷骚变成妻奴粘人精的故事【慎入】
  • 首次为你心动

    首次为你心动

    身为邻家妹妹的"狄雨琪"竟因家庭原因和小时候和的青梅竹马"江林峰"同居在一幢房子里!!他们俩究竟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琪儿也该如何应对呢?敬请期待"首次为你心动"
  • 忍者走遍世界

    忍者走遍世界

    一个普通宅男的神奇之旅,一次改变命运的动漫之行,
  • 妖王抢妃:废材魂师要逆天

    妖王抢妃:废材魂师要逆天

    她是一名异能者,拥有杀伤力极强的雷电,却落到被人解剖做实验的地步!一场爆炸,她成为逐月皇朝的“天才”。十年没有长进,痴痴傻傻,分家小姐处处刁难,皇宫的凶杀谜案……竟然全都将凶手指向她!她,该如何在这个帝国立足?一次意外激发魂力,她不再是软柿子。金尊魂师?NO,NO,NO,她是九星元素师!浑身雷光,所向无敌,御兽斗智,不在话下!谁知半路杀出了一个妖孽美男硬要立她为妃,靠,赶紧跑啊!美男奸笑:跑不过我,就从了我吧。某腹黑女瞥眉:早告诉你了,本姑娘不是你的菜!某男妖孽一笑:我的小名就叫菜菜。某女一听,晕阙过去……【读者群:﹏葵花殿堂°548738502;微信公众号:kuiqi77】
  • 反派守则

    反派守则

    某中二少女:”嘿,少年,让我们携手共进,向着家的方向前进吧!“某星盗:“......说人话””他欺负我这个脆皮,你帮我弄他。“初沉看着对面被少女用各种热武器射成筛子,还能坚强爬起来的男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如果爱

    如果爱

    冯远征、梁丹妮各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事业轨迹、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以及共同走过的甘苦历程等。书中还附有对尤小刚、刘蓓、梅婷、何冰、任鸣、何晴等演艺圈朋友的印象速记。
  • 虫何而来

    虫何而来

    一幅年代久远的星图,让稷下学者[乌阑]彻底怀疑他在学院所学到的一切。贤者们告诉他,王者大陆的祖先是地球,是来自地球的超智慧生命体创造了王者大陆上的一切。他们带着地球时代的渊博知识,搭乘“方舟”而来。他们赐予我们智慧,赐予我们知识,赐予我们神奇的机关术和魔道,帮我们摆脱了原始的迷蒙,助我们跨越了文明的鸿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王者大陆上谁能对此辩证?没有,除了那些超智慧生命体。当一个只能由讲述者自己来辩证的故事传进你耳朵的时候,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不过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骗局。但也就仅此而已,你别指望你能揭穿这样的骗局。毕竟虫子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是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