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500000006

第6章 市井写真(5)

据说,和进士深居简出,直到晚年仍手不释卷,他熟读经史,也经常看报,还阅读一些宣传马列主义的进步书刊。他身居退园,不参与政事,但他了解国内外大事,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深知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纪律严密,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队伍。1936年农历四月,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丽江时,和进士激烈主张动员群众欢迎红军,并告诉大家不要听信谣言。他虽然没有亲自前往迎接红军,但丽江的许多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手舞彩旗,到玉龙锁脉欢迎红军。红军在丽江期间,人心稳定,还涌现出许多丽江人民主动帮助红军、支援红军的感人事迹。老人们还告诉我说,红军在古城期间,贺龙将军的指挥部就设在科贡坊巷和进士家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获得翻身解放的丽江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盛大的节日。萃文村的村民们在四方街科贡坊前的卖豌豆桥上,用青松枝搭起一座欢庆的牌坊。此时,和进士已85岁高龄,但仍耳聪目明,精柛矍铄,他满腔热情挥毫写了一副对联,讴歌新中国的诞生。那时,我已考上丽江解放后的“丽江人民中学”,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至今我还记得村民们搭牌坊的情景,也还记得和进士撰写的那副对联。

联曰:

创前古未有的新中华,英雄时世;

扩养生大同于遥远邑,衽席苍黎。

和庚吉进士于1950年逝世,享年86岁,出殡那天,卖豌豆桥两旁站满了前来送灵的人。

玉河(上)

玉河在古籍中的记载,最早见于《徐霞客游记》。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二十五日,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应丽江土知府木增之邀,在纳西族通事(翻译)的一路陪同下,由云南佛教圣地鸡足山抵达丽江古城。是晚,他坐在位于玉河畔万字桥附近通事家的小楼上书写日记,翔实记述了丽江的概貌、古城水系、民居建筑及沿途所见所闻,赞叹木氏府署“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他写道:“……盖象鼻之水,土人名为玉河曰。河之西有小山兀立,与象眠南尽处,夹溪中峙。其后即为北坞,小山当坞,若中门之标,前临横壑,象鼻之水夹其东。

中海之流经其西,后倚雪山,前拱文笔,而是山中处独小,郡暑踞其南,东向临玉河(丽冮诸宅多东向,以受木气也),后幕山顶而上,所谓黄峰也,俗又称为天生寨,木氏居此二千载,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之后,在丽江纳西族文人中,不断涌现出吟咏玉河的优美诗篇。清末纳西族诗人杨菊生在《丽江杂述》中写道:

负郭龙王庙,清流出玉河。

田畴资灌溉,风月任婆娑。

龙王庙又名龙神祠,位于古城北二里象山西麓,四周林木葱茏,鸟语花香,山岩石罅之间,流泉汩汩淙淙,汇潴成潭,潭水清如玉液,澄澈见底,故名玉泉,亦称玉水龙潭。

龙王庙风景如画,山光水色,楼台亭阁,交相辉映,历代丽江文人为之讴歌吟咏,留下许多佳作名篇。着名回族诗人马子云《玉泉杂咏》、纳西族散文家杨昌《梦游玉泉记》等文章诗篇,脍炙人口,至今为人们传诵。

幼时,我曾跟着家人来龙王庙烧香、喂鱼。龙王庙分南北两院,北院大殿塑着水神龙王老爷神像,南院是北岳殿,供奉着纳西族的保护神阿普三多。到龙王神烧香,要备办两份香火,还要带一些鱼食,一是祭拜水神龙王,二是祭拜北岳大帝——阿普三多,三是到龙潭里喂鱼。人们在龙潭里放生、喂鱼,认为是对赐予人类各种物质财富(阳光雨露、山林土地等)的大自然的回报。玉水龙潭像一面偌大的明镜,鱼儿在龙潭中游去游来,只要你丢下几粒鱼食,就会有一大群一大群的鱼围拢过来,活蹦乱跳,争抢鱼食,一尾尾尺把长的细鳞鱼跃出水面,银白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大人们说,我们每天喝的是从龙潭里流来的玉河水,如果不爱护水源、爱护龙潭,家家户户的水缸里就不会再有洁净的泉水。家人们一番蕴含深意的话语,至今仍深深印在脑海里。

龙潭水,纳西语叫“古龙吉”,意为像玉一样晶莹、洁净的水。还有一种说法,“古龙吉”即九龙水,因龙潭水从九孔桥流出,形成九道瀑布,如九龙飞舞,故称古龙吉。古龙吉水冬暖夏凉,清凉甘甜。象山西北麓象鼻附近,也有叫清溪水的泉水涌流,亦称白玉溪,纳西语叫“色米吉”,意为石榴水。色米吉水性凛冽,洁净清凉,色米吉流经的地方,种出的蔬菜特别鲜嫩。

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有好几次老师带领学生们到龙王庙做早操。那时,丽江的冬天似乎特别冷,许多人家为了不让孩子手指受冻,家人们在临睡前将一枚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焐在火盆里,第二天起床时,将石头从热炭灰中取出,用布包好,叫孩子上学时用手掌焐着取暖。到龙王庙时,太阳已经照在戏台上。经过很长的一阵小跑步,身上热腾腾的,再也用不着那布包着的石头取暖。带着学生们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老师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给学生们灌输一些知识,讲讲龙王庙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如龙神祠门楼上“天光云影”四个大字,得月楼廊柱上和进士撰写的楹联,等等。那时,我们还不理解这些匾额、楹联的含义,但知道那是我们丽江的珍贵文化遗产。

我们长到七八岁,就不再需要大人做伴了,学校放假的日子,我们经常邀约几个小伙伴到龙王庙游玩。我们还爬到叫“象脑”的象山最高处,站在山顶,可以看见远处的村落、田野,还隐隐约约看见狮子山下自家的房屋。

龙王庙北侧,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大人们说,相传远古时有一巨龙长眠于此,历经千年万载,一节节的龙骨都变成了石头。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龙王庙有个住持和尚,每天烧香敬神,晨钟暮鼓,从不懈怠,十分虔诚。

住持和尚一边持香跪拜,一边祷告说:“龙王老爷呵,请看在我对您的忠心和虔诚,让我看一看您的真身吧!”有一天,天刚蒙蒙亮,住持和尚开了庙门出来挑水,霎时眼前一片红光,一条五彩斑斓的巨龙从龙潭中腾空而起……这一惊非同小可,吓得住持和尚昏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从此,龙王老爷不在人间现身,再也没有人见过龙王老爷的真容。不知道这故事是真是假,但总觉得跟我们后来学过的成语故事《叶公好龙》十分相似。我们幼时,龙王庙已没有和尚住持,看管寺庙的是一位叫阿三叔的老人和他的儿孙,这家人平时打扫寺庙,栽花植树,看护龙潭外,还卖点茶水、糖果,供游人赏花品茗。

岩石丛中,有无数泉眼,泉水从石缝中汩汩冒涌。其中有一泉眼,径约半尺,喷涌的泉水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许多来龙王庙烧香、游玩的人,都喜欢舀一壶这里的泉水带回家。龙潭附近,处处可见清泉涌流,有的从地底汩汩冒涌,有的从山岩石缝间流出。清乾隆年间丽江知府孔继炘有诗曰:

几围绿树象山阴,中有龙宫倚碧岑。

乳窦穿林来百尺,雪花携雨落千寻。

龙王庙周围,千年的古栗树(高山栲)郁郁苍苍,那粗大的树干要几个小孩合抱。秋冬时节,树下落满了带着刺壳的栗树果,纳西语叫“知”。每次去龙王庙,大人们都要告诫孩子们不得采摘花木,不准打鸟取鱼,但掉在树下的栗树果是允许孩子们捡食的。大家都捡得很多,但舍不得吃,剥开刺壳,脱下戴在头上的帽子,将一捧捧圆溜溜的栗树果装好带回家。

去时走大路,回来走小路。龙潭水从九孔桥九个孔中哗哗流下,形成一条湍急的大河,河西岸是宽阔的平地,这里是三月龙王会物资交流会场。河水从锁翠桥奔流直下,涌起数丈高的瀑布,气势如虹,十分壮观。桥上有一副古人写的对联,以形容龙潭水滚滚南流的气势。联曰:“惊涛撼澍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

玉河上游,古名桃李溪。溪两岸绿树成荫,果木成林,还有一畦畦的菜地和农田。开春时节,桃李灿开其间,红者如霞,白者如雪,映照得满河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锁翠桥东侧,有一小水闸,泉水从闸口流出,沿着山谷缓缓流淌,穿过林间草地,流过开满荼蘼和蔷薇的河堤,蝉在枝头鸣叫,鱼在水中悠游,还有几篷翠竹,在清风中摇曳。小溪上有座小木桥,木桥下有座水磨坊,磨坊里还有一架吱吱转动的水车,附近农家和城里的居民常来这里磨面、舂米。溪边有一条小路,一头通往龙王庙,一头连着古城。一百多年前,回族诗人马子云从双石桥畔的家屋出来,常常沿着这条名叫“落花溪”的小河信步吟哦,还写了一首题为《落花溪》的诗:

散步落花溪,风来竹相击。

微云渡浅流,复上青岩壁。

玉河(下)

双石桥是玉河分流处,也是从北面进入入丽江古城的交通咽喉要道,驮着茶叶的马帮从这里启程,远赴西藏拉萨,有的直达印度加尔各答。双石桥有东、西两座石桥。西桥是一座宏伟的双孔石拱桥,西河、中河从桥下分流。东桥为石板桥,桥下方又有一桥状的石槽,横架在东河上,这里人称“水上有桥,桥上有水”。石槽连接中河,夏天下大雨的时候,从北门坡下来的洪水直接排入中河。因中河落差大,水流湍急,洪水带来的泥沙很快被急流冲走,雨过天晴,中河又呈现出往日的晶莹澄澈。东河迤北百米处,人称“大闸”,是玉河上游河水最深,河道最宽的地方,亦是玉河中、西两河与东河的分流处。因东河地势较高,故在分流处有一水闸,用来调节水位,让一部分玉河水流入东河。在古城三条河中,东河水流最为平缓,给人以波平如镜的感觉。玉河东、西两边串底坞村的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这里经过。马子云是丽江着名回族诗人,名之龙,字子云,号雪楼,家住古城双石桥畔。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他的许多故事:马子云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孝敬父母。马子云家前面,有一大片菜园,种菜的是附近几家住户,他母亲也种了一块菜地,每天马子云都要早早起来,帮母亲把蔬菜挑到集市上出售,然后才回家读书写字。马子云双石桥畔的家屋,有一座小楼,正对玉龙雪山,故取名“雪楼”,以取雪山高洁之意。他一生寄情山水,一支铁笛,一根竹杖,伴随他无数次攀登玉龙雪峰,留下《游雪山》、《玉龙山白云歌》、《白云再歌》等佳作名篇,堪称雪山诗中的绝唱。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马子云病逝于丽江。云贵总督林则徐、迤西道王发越、学使吴存义,以诗人表其墓道。马子云墓,在其故居东北象山之麓,吴存义题墓联曰:“得古佛言外义,是高士传中人”。

诗人和柏香也有一首描写双石桥景物的诗,极富画意诗情:

双石桥边垂柳绿,月明春水夜光流。

不知麦笛吹何处,摇落一声人断肠。

双石桥下,玉水分流,三条玉带似的小河分道而行。西河,纳西语叫坞白大河,中河叫阿溢灿大河,东河叫窖肯大河,各自以其流经的一个主要纳西语地名而呼其河。其实每条河都流经古城的许多大街小巷,仅坞白大河,它流经河西的串底坞、坞白、见洛阁、知市洛、当市洛、关当阁、蒙空、吉沙沙、巴坞等众多村落和街巷。无论是西河,还是中河、东河,谁也无法沿着河床走到她的尽头,她们时隐时现,就像俏皮的小孩跟人们玩捉迷藏游戏。譬如坞白大河,我们顺着河走到卖鸭蛋桥,就被两旁临河而建的房屋挡住了去路,再也无法前行。绕行了一阵,俏皮的玉河水又在见洛阁露出头来,不一会儿,又消失在深巷之中。我们穿街过巷,走了好些地方,终于又在当市洛看见了玉河的身影,她悠悠流淌着,依然是那么清亮澄流澈。这里有很长的一段路,可以沿着被马蹄和行人磨得锃亮的五花石板路,叫玉河水一路陪伴我们前行,来到通往官院的当市洛巷口,河水又分流成两股:一往西,又转南,从木氏府署前马鞍桥下,一往西,流经蒙空流往古城南郊;一向东,经吉沙沙、巴坞,去灌溉东郊、南郊的田地……中河是在自然河道的基础上,千百年来一代代劳动人民修筑河堤、修整河道、建造桥梁而形成今天的格局。西河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从白沙迁居大研镇以后开挖的一条重要河道。它充分考虑到古城地形地貌、总体布局、城镇建设、木氏府署和居民生活的需要,或直或曲,穿街过巷,环木氏府署北、东、西三面,在忠义坊附近又分流为两河。东河开挖于清代丽江改土归流以后,与西河一样,充分考虑到古城东北片区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改流后新建府署衙廨、兵营等的用水需要,也充分顾及东郊的灌溉用水,在窖肯石桥梁下,东河又分流为两河,一向东流,一往东南,辐射古城东南大片区域。东、中、西三河的形成,与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以饮以汲、以灌以溉的玉河,使古城成为商贸发达、环境优美的最宜人居的地方。如果没有玉河,也许就没有今天的丽江古城。

忠义坊前有座马鞍桥,据说此桥仿照皇城天安门金水桥。到我懂事时,木氏府署已改建为县立高等小学,其西面光碧楼以上,是县立中学。进入忠义坊,就看见一泓明净的池塘,玉河水从府署北面流进池中,又从南面流入玉河。池塘中央,有一小巧玲珑的亭子,人们叫它“一文亭”。传说有一位老妈妈,一生积德行善,她虽然十分贫穷,但有个心愿要建一座小亭,让人们遮风避雨、休憩纳凉。

同类推荐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米柜皇帝

    米柜皇帝

    皇权与党争,人性与利益,帝王与人。太子禩在选择保持本心的党争之下,屈死在米柜中,随着埋葬在尘土之中的理想与抱负,会再见天日吗?
  • 铁尺君侯

    铁尺君侯

    古旧的城墙上贴着告示,上面歪歪扭扭的画着,HHeLiBeB作为高中生穿越大军的一员,莫忧只能想出这种办法来找朋友。苦苦等待的时候,简单回忆了一下脑海里的知识,他发现高中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汇编成一本《穿越者指南——古代版》衣食住行全都不习惯,怎么办?现代化改造解救你!穿越成捕头的儿子,其实莫忧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子承父业,除暴安良,不过在那之前要先抱住大腿,越粗越好……先发育,再打架,莫忧深谙“仗势欺人”的要诀。群,群就算了,反正也没人气,嘤嘤嘤~~~
  • 吕布有扇穿越门

    吕布有扇穿越门

    (烟雨新书《大唐第一败家子》已经发布,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捧场)吕布闯入一道传送门,意外来到都市,带着各种宝贝返回三国。玉米、地瓜、花生、土豆、辣椒...三国的渣渣们,你们见过么?我的地盘上,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啦!啥?我要被吊死在白门楼?不存在的,我已经看过三国演义了,我会把曹操打出屎来。打不过咋办?别急,我有一杆AK47,可以横扫古战场...
热门推荐
  • 怒目金刚

    怒目金刚

    本书系“韩少功作品典藏”之一种,精选了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爸爸爸》《女女女》《报告政府》《怒目金刚》等19篇中短篇小说。作家一方面坚实地立足中国传统,另一方面有意识地使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鲜活的人物、奇幻的情节、对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其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本书既是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多年的名篇荟萃,所选作品大多曾获过奖,有些作品还曾被改编为电影、音乐剧,影响深远。本书还配以湖南作协副主席何立伟所绘插图,以图诠文,在各版本的韩……
  • 藏地密码6

    藏地密码6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秘希特勒派人进藏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4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哀家不祥

    哀家不祥

    哀家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可直可弯能屈能伸,镇得住后宫,平的了天下,扮得了少女,当的起后妈,侍奉过先帝,养的起太子,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丞相,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外国使臣,摄政王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小侍卫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真相大白的故事

    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真相大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我在回忆里等你

    我在回忆里等你

    他有穷困的童年,没有为爱痴狂的勇气,她有最灿烂的笑容,没有对残酷现实的感同身受。所以他和她,有最伤感的幸福,只期待在回忆的尽头相遇。从他成为她家养子的那一天起,他只会亦步亦趋,不会有哪怕一步的逾矩,却为了她,瞒天过海,偷尝爱神无意间洒落的丝丝甘甜,就算饮鸩止渴,也甘之若饴。而在那最最甜蜜的往昔啊,他却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他和她在一起,有一种孤零零的温暖,好像在失落的世界里相依为命,只有彼此,不可替代。而她却在最爱的时候离开,一去七年。时光不可倒流,所以最动人的誓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 动荡之源

    动荡之源

    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打破了锦的平静生活,曾经要成为英雄的梦想又开始萌发。走出小镇,前往更为辽阔的世界,作为史上最强传奇战士古道·克兰林顿的继承人,锦又会走出什么样的传奇之路呢。请看《动荡之源》,一个平凡少年的成长史,平凡的作者将写出锦不平凡的一生。【前期或许并不精彩,但耐心看下去,你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纯真的担忧

    纯真的担忧

    本书由作家亲自编选,全书15万多字,63篇作品,共分4辑:“静静的生活”“失落之物”“地球书房”“无人知晓的”。骆以军的散文,沿袭了他的小说写法,凸显了他“会讲故事的温柔暴力熊”的特质。人声嘈杂的夜市,躁动与迷茫的青春,擦肩而过的面孔,文学同道的寂寞,父辈人的乡愁,城市恍惚破碎的影像,以及回忆、梦境、奇闻……在作家笔下一一呈现,似描摹了一幅浮生聚散、往事微茫的台北人与物。作家通过真性情的写作,无限地切近生命的悲欢。
  • They Hanged My Saintly Billy

    They Hanged My Saintly Billy

    A self-confessed forger, cheat, thief, and petty criminal, William Palmer was also a surgeon and a racehorse owner during the Victorian era who doped horses, fixed races, philandered unapologetically, and generally behaved as an all-around rogue. But the crime for which he was condemned was altogether more serious: poisoning numerous members of his family as well as a close friend. Based on the historic trial of a man characterized as a sociopath and a serial killer, Robert Graves tells the story from the defendant's point of view, the story of a man who was deeply flawed but ultimately not beyond redemption.Based on a historical trial held in 1856, Robert Graves' novel is brimming with humor, emotion, and social commentary. Told through the eyes of both friends and enemies, Palmer comes to life as a not-unsympathetic antihero.
  • 庶女皇妃:医女有点毒

    庶女皇妃:医女有点毒

    医药世家之女重生名门望族,身为庶女,爹不疼娘不爱,她苏紫枫认命。忍气吞声蛰伏三年,誓要为自己的姻缘谋划一场。庶出五皇子生来与皇位无缘,却是庶女的好归宿,一场抢夺皇子的大戏悄然展开。本小姐好歹是府中千金,岂容姨娘们撒野?好好医女变毒女,三十六计落入五皇子眼中,庶庶相亲分外中意。毒辣医女配腹黑皇子,比肩齐行踏过重重磨难,双手为自己画下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