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500000009

第9章 市井写真(8)

听她说,跑城街的有男有女,也有几位善于唱调子的民间歌手。在月光下,在火把照耀下,一起行走在崎岖的小路上,有人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谷气”调,于是你唱我和,使艰辛的旅程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她说,跑城街的那段日子,使她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增强了她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是在那段时间里学会了许多纳西族传统长歌大调,通过与歌手们对歌吟唱,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方街四周的铺面,大多是商号和富户的商铺,“聚兴祥”、“双和祥”、“永懋”、“大道生”、“元德和”、“恒兴昌”、“宣记”等商号都在四方街开有商铺,主要经营布匹、绸缎、山货药材,以及氆氇、褥子等藏货。许多纳西妇女摆摊做买卖外,也有不少在四方街开匹条铺做大生意的女强人。

街北面卖鸡巷口左手边,是和进士家的匹条铺,由他家的二少爷经营。旁边是裕春和商号的药铺,一般普通的中草药,上至贵重的人参、虫草、藏红花,中成药再造丸、虎潜丸,都能在药铺里买到。每天有两位老先生坐诊给人看病。年久月深,药铺里的几个老店员(小伙计)也成了能给人看病的医生。

现文巷,纳西语叫“见洛过”。“见洛过”,有人这样解释:“见洛”,纳西语指大理,“过”是巷子,“见洛过”即大理客商做生意的街巷。据老人们说,巷子里原有一座寺庙,叫“现云阁”,“见洛过”是现云阁的变音,意为有现云阁的巷子。

现文巷商铺林立,四通八达,是一个十分繁华热闹的街市,巷子里有几家马店,永胜、鹤庆来的马帮,大都在这里歇脚。大米、红糖、茶叶、盐巴、腊肉,以及来自藏区的酥油、奶渣等,主要在这里进行交易。

卖鸡巷是一条比较狭窄的小巷,巷口往北十余米是卖鸡的地方,巷子里有一着名的餐馆,餐馆的主人叫阿意,是丽江有名的厨师。

街东北角仁和街,有好几家商铺经营氆氇、褥子、羊绒、毛线等藏货生意。

往东过大石桥,北连密士巷,南接百岁坊,东通兴仁街。那时,卖鸡巷与仁和街属萃文村,两地的孩子们都在萃文小学上学。

四方街东南街口到关门口,叫知满(街尾),也是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一条三四米宽的五花石板路,经过几百年来人走马行,已磨得十分光滑锃亮。知满有很多卖布匹和百货的商铺,还有有名的付家酱菜铺。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宝湘瑞、新丽书社和太和堂药铺。宝湘瑞是一家专门卖笔、墨、纸、砚等的文具商店,店主人是湖南人。一位白发长髯的老人经常坐在柜台后边,面相和蔼慈祥。有时我跟着大人去店里买纸笔,老人就会拿出各种各样的毛笔和一扎扎的白棉纸、贡川纸任我们挑选,还耐心给我们讲解不同纸笔的优劣和价钱。新丽书社是由本地人开的书店,店主姓习。店里不但可以买到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还出售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着名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新丽书社斜对面是太和堂药铺。太和堂是一家在丽江经营历史较久的中药铺,店主姓陈,因医德高尚而闻名。听大人说,有一年丽江发生瘟疫,太和堂配制了大量预防瘟疫的中草药,无偿送给当地居民和从各地来求医的人,防止了瘟疫大规模流行,受到百姓的赞誉。太和堂还兼营出租汽灯、电石灯业务。古城里办喜事的人家,都要去太和堂租用汽灯或用电石作燃料的电石灯。

关门口,场地比较宽广,是卖柴薪和栗炭的地方。往南约200米到万字桥,叫“茨姆紫肯”,意为楸木树下,可能早年这里有一片楸木树林。这里有好几家银匠铺和铜匠铺,还有一户因酿制窨酒出名的人家,还开了一家专卖窨酒的铺子。

据说那时居住在丽江的德牧师、安牧师、玉牧师、顾彼得等外国人也经常来铺子里品尝窨酒。丽江有很多做饮食品的“司令”,如因做丽江耙粑出名的“粑粑司令”,因酿造窨酒出名的“窨酒司令”。关门口附近也有一位叫“松籽司令”的老大妈,她炒的松籽果实饱满,皮薄,香脆可口。老人凭她炒子的一手绝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茨姆紫肯往南到南门桥,纳西语叫“巴坞”,汉名叫八河街。一条不到半里长的街道,聚集了十几家面馆和众多卖粑粑凉粉的摊点。这里是丽江东南片区、七河及鹤庆进入丽江古城的交通要道。

东河串底坞一带,有好几家马店,往返于藏区的马帮大多在这里歇脚。串底坞与阿溢灿之间,有一块空地,纳西语叫“汝起当”,意为卖草场。每天,住店的马帮需要大量的饲草,割草卖草成为当地一些居民的经济来源。

横跨在玉河上的双石桥、大石桥、卖豌豆桥、小石桥、万子桥、南门桥等石拱桥,是古城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些石拱桥都没有台阶,主要是为便于木轮车通行。那时还没有胶轮车之类的车辆,像大木料等一些重件,靠叫“吉称”的木轮车通过一座座石桥运送到古城的大街小巷。抗战期间,白沙飞机场成为驼峰航线的重要中转站,美国的运输机经常从古城的上空飞过。记得五六岁时,有一天已临近黄昏,街上已很少行人,四方街经过一天的热闹后,商铺都已关门,一片冷冷清清,突然传来一阵嘟嘟的响声,一辆吉普车从萃文街北面飞驶过来,车上坐着几个穿着军服的外国人。汽车从豌豆桥上驶过,经过四方街,向街尾街方问驶去。据说这些洋人是从白沙飞机场过来的,要去位于王家庄的耶稣教堂做礼拜。

这是我见过的第一辆汽车。可能是由于地方人士的劝阻,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美国兵的吉普车开进古城里。但也从这一事例说明,古城里的卖豌豆桥、万字桥等明代石拱桥,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依然是多么坚固呵!

那时,古城里没有打扫街市的清洁员,但四方街和各条街道,每天都保持着干净整洁,即使十分隐蔽的角落,也见不到一堆垃圾。清晨,家家商铺先要打扫铺子前的路面,然后才开门营业。市场里的菜叶、果皮、稻草秆、麦草秆以及各种废弃的垃圾,都是农家上好的肥料。一大早,附近种地种菜的人家就会来四方街凊扫垃圾,然后用竹筐、大撮箕挑回去做肥料。每隔十天半月,警察局就会带着在押人员放玉河水冲洗四方街,使五花石板铺成的街面变得十分光洁。平日走在路上,你会偶尔看到买菜卖菜的人掉在地上的几片菜叶,但决不会看到一片巴掌大的纸片。人们认为纸张是用来写字,是十分神圣的,只要见到一片废纸,无论写过字没写过字,都要搜集起来,然后拿到大石桥边的字纸炉里焚烧。用今天的话说,这也是一种文化吧。

纳西族有许多节庆,每个节庆有毎个节庆的街市,每个街市有每个街市的文化内涵。在古城四方街也有许多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节庆街市。清明节扫墓,立夏舂麦饵块,五月端午节,六月“塔毕”(祭祖)、火把节,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无论节庆大小,每到过节前,远近的农民背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到四方街出售,再买回一些食物和祭祀用的香火。如立夏节家家都要吃米、麦饵块,立夏前一天,就会有大量米、麦饵块上市。清末纳西族诗人杨菊生在组诗《花马竹枝词·四月》中写道:

一盘火腿最肥美,异样馒头舂作团。

知是今朝初立夏,儿童亦解倍加餐。

舂作团的异样馒头,即大米和小麦舂制的饵块,说明立夏节吃米、麦饵块是古代传下来的习俗。

清《光绪丽江府志稿》载:“端午则彩囊满市。”记得幼时,每到端午节,母亲就会带我去四方街逛端午会,街市两旁摆满了各色各样的彩囊(香包),有的放在茶盘里,有的放在小簸箕里,还有用五颜六色的布料缝制的狮、象、鹿、马、猪、鸡、牛、羊等常见和不常见的动物,纳西语叫“阿余阿当”,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平常父母很少给我买东西,这天却毫不吝惜地从钱包里掏出镍钱币,给我挂上香包,又叫我任意挑几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是十分快乐、美好的一天。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时隔六十多年,读纳西族着名女作家赵银棠的回忆录《旧社会的纳西族妇女》,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四方街端午节街市。她在文中写道:“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四方街上卖米摊子一带,原先仅仅卖些五色线、香包、艾叶、雄黄药包、麦秆编织物之类,后来花样一年比一年增多,甚至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妇女针线物品展销会。从上午7时左右开始,一直热闹到下午三四点,凡是妇女做的手工物品,各用漂亮的捧盘陈列出来……除了妇女和孩童的时兴饰物以外,也有特制的绣花笔筒、绣花墨盒套、绣花烟插子、眼镜盒、钱包等等……卖的多,买的也多。在这个节日里,许多妇女各有出色的成绩展出,收入自然也不少。”

腊月二十四,是送灶神的日子,街上会有许多卖糯米糍粑和用麦芽糖做的小糖粒的摊点。据说这天晚上人们送过灶神之后,灶王爷就要回天上述职,向天帝报告人间发生的各种好事坏事。因此,送灶神家家户户要供糯米糍粑和糖,灶王爷吃了糖,就会替人间说好话;灶王爷吃了糯米糍粑,他想报告坏事时,舌头就会被糍粑粘住。至今,我还记得贴在厨房灶王神位上的一副对联:“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进入腊月,随着春节的临近,古城四方街一天天热闹起来。正如纳西谚语“达瓦纳西努”(腊月纳西人像发疯似的忙碌)所形容的那样,忙着备办年货的人们,背着篮子,拿着提兜,有的还推着木轮车,像发了疯一样穿梭于四方街闹市中。腊月的年货街,商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吃的,穿的,用的,只要人们过节需要的物品,无论路程多远,商贩们也会从四面八方贩运过来。四乡的农民也会将自家饲养的鸡、鸭,自家塘里养的鱼,还有各种农副产品,以及薪柴栗炭等,都背到四方街来卖,再买回自己家中需要的东西。萃文街、黄山街、巴坞、窖肯、蒙空、街尾、阿益灿等通往四方街的街道上,像潮水一样涌动着人流,那摆放在路两旁的一篮篮、一筐筐鸡、鸭、鱼、蛋和各种瓜果蔬菜,使平时觉得十分宽敞的石板路,显得特别窄,特别拥挤。在四方街,更是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要是再背上个篮子,不但挤进去难,想挤出来也难。那热闹的景象,与丽江最热闹的三月会、七月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腊月似乎感觉不到寒意,许多人是在紧张、忙碌的卖年货买年货中度过的。直到腊月三十早上,四方街上还是人声鼎沸,有买有卖,不到中午街市上就悄无声息,见不到人影了,人们都回去过年了。出门做生意的外地人,也要赶在除夕全家吃年夜饭前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

纳西族的春节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历时16天。春节期间,平时只看见摊点货物,只听见嘈杂的叫卖声的四方街,变成了满是欢声笑语的娱乐场。那经过玉河水冲洗的五花石板,也显得更加干净光滑;商铺虽然没有开门营业,但也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喜庆的春联。节日里,大研六甲(相当于今天的街道社区)在四方街演戏,有的耍龙,有的舞狮,有的唱滇戏。记得有一年,有个农村演出队来四方街表演麒麟舞,除有麒麟、凤凰、白鹤、梅花鹿等吉祥动物的舞蹈场面外,其中还有一对长年在深山放牧的牧牛夫妇,新春佳节牵着一头牦牛回家拜年。夫妇俩牵着牦牛绕场一周,产下一头小牦牛,小牦牛蹦蹦跳跳,频频向观众致意。

牧牛夫妇朴实的话语,小牦牛活泼可爱的形态,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纳西族新春欢庆活动的高潮,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春耕备耕的开始。新年过后,盘田种地的庄稼人又要投入到各种农事活动中。由于春耕备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个以交易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的正月十五“棒棒会”应运而生。正月十五“棒棒会”,纳西语叫“米乐会”,是“弥勒会”的变音,据说是由古城大佛寺庙会演变而来。庙会期间,进行锄头把、斧头把、犁、耙等农具交易,这都是些庄稼人必不可少的物件,很受人们的欢迎。因为所卖的大多是一些棍棍棒棒,故称“棒棒会”。后来,“棒棒会”在四方街举行。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各种竹、木农具如锄、斧、镰刀、犁铧等铁农具,还有锅盖、甑子、水桶等生产生活用具,摆满了从四方街口、街尾街、关门口到木氏府署忠义坊前的道路两旁。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到“棒棒会”购买自家需要的农具,顺便把家里的一些农副产品拿来会上卖,真是人山人海,把古城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民间有谚曰:“正月十五棒棒会,除了鸡络头,样样都有卖。”说明“棒棒会”东西之丰富,品种之繁多。

丽江的街市,除“公本芝”外,还有“依古芝”、“绍坞芝”、“崩石芝”、“拉刹芝”、“鲁古芝”等集市,有固定街期,上市交易物资有农产品、家禽、畜、皮毛、土布、日用百货及时鲜货等,对促进物资交流,繁荣地方经济,起到一定的作用。

“坞古”姑娘

王宪开

说到狮子山,城里人的纳西话叫“坞古勃,”但这名称主要指西南狮子头,以狮子脖颈为界,有东北腰尾叫“坞伯勃,”现在说的“坞古”,就是狮子脖项挂的金链条。

同类推荐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幅员辽阔的波斯,以武立国的斯巴达,商贸称雄的雅典,后起之秀底比斯,雄心勃勃的马其顿,西地中海的双雄,刚刚兴起的罗马……这是一个将星璀璨的时代:斯巴达最后的王者阿格西劳斯,底比斯崛起的名将伊帕密浓达,奠定马其顿霸业的开国之君菲力,锡拉库扎的僭主狄奥尼修斯,拯救罗马的独裁官卡米卢斯……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以数为神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百科全书式学者德谟克利特,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伟大的戏剧家阿里斯托芬……主人公穿越重生,以一名低贱的雇佣兵身份来到这个时代,他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建了小说q群号:586893337,欢迎加入!
  • 史事讲将

    史事讲将

    三国群雄、元明末初、隋唐征战、汉末争霸、两宋风云,这里有你所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传记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背水行歌

    背水行歌

    大虞九十七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李牧之横扫安西道;唐东川灭倭邪马台;黄眉公把酒小昆山。孙瀚海,孙瀚海……,孙超孙瀚海,大虞九十七年萧山县县试案首孙超……,折柳者,绣衣卫,射雕者,等待孙超的岂止是科举、武道,更多的是背水而行。
  •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萨苏编著的《国破山河在》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市中随处可见的慰灵碑、墓园中大片四棱尖顶的墓碑,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对那场战争渐渐消逝的记忆。
热门推荐
  • 七灵剑狱

    七灵剑狱

    真元大陆十分广袤,拥有无限广阔的土地。在这里,无数修炼者梦想着成为远古传说中的神人,能够开天辟地,移山倒海,一念之间控制无数人类的生死。于是久而久之,就有了门派。
  •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本书由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亲自编写,是一本必须放在手边随时拿出来参阅的早教读物。其内容详尽、具体、实用,操作性极强。全书按照宝宝成长的月龄分为22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早教专家说、早教可以这样教、大动作训练、语言训练、数学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结构设计,以游戏实战、游戏目的、注意事项等为内容填充。
  • 小姐你的马甲还要吗

    小姐你的马甲还要吗

    明明是一位大佬,用毒,医术,黑客技术,打架等等样样可以,但是却要在一个大家族之中装成一个弱鸡;明明是一位家族继承人,但是却只是当一个微不足道的老师,还要赖在女生的家中。某一次两带着面具的人带着自己的人站在双方的对面,突然觉得对方好熟悉,谁知架还没打完,两个大佬就不见了,走之前还留下了一句话,“别打了,都是自己人。”------------------------------------------------------“你当初是怎么看上我的?”“因为你身上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原来你这么肤浅。”“但是我一直喜欢你就对了。”某男嘴角微微一勾抱起了某女。
  • 全民自黑的英国

    全民自黑的英国

    其实是一本全面的英国文化观察笔记!畅销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成名作。真正的英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用幽默、犀利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全面真实的英国。本书获得了英国本土读者的高度认可——2003年世界读书日,在一场BBC发起的全民调查中,本书被评为“尤其能代表英国的图书”。翻开本书,从英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英国。
  • 圣运图录

    圣运图录

    被隐秘培养多年,成为了当朝的太子,之后要怎么办呢?成皇之后,却是妻子的提线木偶又该如何反抗呢?反抗换来了更大的压迫,还反抗吗?皇帝被人诟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要该如何平复民心?面对这一切,周文冷笑道:“魂修气运,身修灵!我不是宅男,我是帝王!”
  • 这里曾经是汉朝5

    这里曾经是汉朝5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书中从王莽夺权写起,到东汉班超等人征服西域为止。王莽积数十年功力,终于成功篡权,建立新朝。然而,这个史上最为著名的集儒家学术大师及理想主义者为一体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热的复古主义,将国家推向了深渊。天下哗然,怨声四起,造反之声不绝于耳。刘氏宗族后裔以种田为业的刘秀,也加入了光复汉朝滚滚洪流,去寻找他那血腥的梦想。
  • 火热的村庄

    火热的村庄

    七海骑着摩托车往零公里去的同时,零公里的村长杨长志也开着私家车,一溜烟地往镇里奔。杨长志心里挺憋气,车在新垫平的土石路上开得也直硌棱。在村边的路口一侧,他看见他了——市里下派负责“十个全覆盖”的组长,拄拐一样地拄着一把铁锹,正给几个点头哈腰的村民分享呼伦贝尔牌子的烟抽呐。庞大皮鞋、四魔症、酒漏子、石发,与其说这些乌合之众算是村民,不如说是几个提拉不起来的溜子。就这方法,就这派头,就这两下子,他妈地究竟在哪儿玩过呀。
  • 评注产科心法

    评注产科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影子总裁遇顽妻(完结)

    影子总裁遇顽妻(完结)

    影子门的存在,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但是只要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只要能搭上影子门,那他们就无后顾之忧了。可是影子门很神秘,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领导是谁,只是在传说中流传着......!君元浩,农氏的副总裁,却可以轻易的指挥“影子门”的一切,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他表面花心,可是却精明暗藏......!罗月,只是一个无意,一个无心,却惹上了人人羡慕的流口水的他,是幸还是霉呢?属于两个人的战争,为什么会参合进那么多的事情?!多年前因醉酒而差点..了罗月的男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的出现——他的出现,是真正的忏悔,还是另有目的!?君元浩的那些红粉胭脂,真的只是在逢场作戏吗?剪不断的情感纠葛,阴森而恐怖的袭击,让一切的关系都显得危险而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