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200000001

第1章 禅宗是什么

印度禅就是用种种的方法来制服人的心。譬如佛教里所谓之慈悲观、不净观等,都是些制服心的方法。中国人觉得太繁难,所以后来就改变了,有禅的形而没有禅的实。这段的历史非常的长。

中国禅是什么?从前很容易讲,禅,就是有一个印度和尚叫菩提达摩的,我们常常看见他的像,眼睛是圆的,胡子是长而黑的,有时脚上踏着一根芦柴。这就是菩提达摩,他在西历纪元后526年来到中国。那时正是梁武帝做皇帝的时候,菩提达摩因为和梁武帝讲不通,梁武帝不理会他的道,所以他就乘了一根芦柴到嵩山去了。

到了嵩山,他就面壁打坐,专心地修道。后来有一个和尚叫慧可的,拜他为师。A按菩提达摩为印度的二十八代主师,是中国的初祖,慧可是中国的二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传到五祖,有两个大弟子,神秀和慧能。慧能是广东人,在厨房里做一个烧锅的助手;并且在那个时候,中国人也看不起广东人,认为他们是蛮子,所以也看不起他。

但是慧能天资很聪明,所以五祖在夜里把他的道传给他,他就是第六祖。这时五祖叫他不要出来,因为他的道在这个时候不能传出去,所以他就住在广东没有出来。同时神秀在北方,受了武则天等三帝的宠,封他为两京法祖(洛阳和长安),三帝国师。因为慧能是正宗,所以就将二祖的衣钵传了给他。

这个故事传了有一千多年,并没有人对它有疑问。不过我觉得没有这样的简单。因为我们现在所得的材料,完全是宋朝的。既没有唐时候的材料,更没有唐以前的材料;间或发现了一点唐时的材料,但是和宋时的材料有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菩提达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不怕他每代个个有名有姓,就和真的一样;但是我看见有二个不同的单子:一个是唐和日本保存的,这二个单子是一样;但是宋仁宗时候的单子,当中有五代和它两样,它的第七代,在老单子上是二十六代,里面相差有二十代之多。并且菩提达摩以前的四代,完全两样。从这一点看起来,我们就不知道哪一个可靠,或者两个都不可靠也未可知。所以我们说从前的旧说法是不可靠的,这是第一个理由。还有我们看西历515年梁朝的《高僧传》和西历667年唐时的《续高僧传》,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那时候,禅,虽然还没有发达,但是学禅的已有不少的人了,共有167人之多。由此可见,没有禅宗之先,就有禅学。在纪元后第5、第6、第7三世纪里已有很大的学禅运动,在那个时候并没有菩提达摩和慧能做我们的法主。从这个上面看起来,不能说中国以前没有禅。

慧能在西历763年死的,他的材料,在敦煌可以找到。敦煌共有一万多卷,一部分散佚在巴黎,有一部分散佚在伦敦,还有一部分存在北平。当我前年到巴黎去的时候,我两天里发现了二卷关于慧能的材料;在伦敦又发现了二卷关于神慧的材料。神慧是慧能的弟子。我一共找到四卷,这四卷是中国和日本所没有的,可以说拿唐时的材料讲唐时的禅宗了。

佛教在西汉的时候来到中国,那时候的士大夫和知识阶级都不理会它。直到东汉的时候才有译的经典。在西历150年后所译的经典,最初都是些小本子。西历纪元300年的时候,渐渐的有大本的经典出来;直到5世纪的初年,才有较多的译经。

鸠摩如释从长安到江西的庐山,和慧源在庐山开了很大的道场,翻译经典。在北方亦有翻译的地方。所以从西历400年到450年当中,有《法华经》、《华言》等经都出来了。那时中国人才知道原来佛经有这样大的系统,感觉非常的伟大,都是些西天圣人的作品。

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同时一卷一卷的经典进入中国,都说是佛说的,并且当中有矛盾的地方,乃感觉到或者因为是佛先后说的,所以有不同的地方。印度人从来就没有历史,但是中国人都是以历史为立场的,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的学者乃感觉到有整理的必要,遂发起“评教”的运动。这种的运动就是来研究这句话是佛少年时说的、中年时说的、老年时说的,还是在天上说的。这样的整理,求出一个根本的观念,再来整理一切的经典。在印度人本来立有三点,就是戒、定和慧。但是中国人觉得太麻烦,于是改为两点,就是定和慧。有一部分的人觉得定比慧重要;又有一部分的人觉得慧比定重要。这个区分,也成为一个大问题。总之,从西历400年到450年,有佛教的大学者出来,从事禅的研究,学的人也不少。

什么叫做印度禅?印度禅就是用种种的方法来制服人的心。譬如佛教里所谓之慈悲观、不净观等,都是些制服心的方法。现在我讲一个关于禅宗的故事:有一个人犯了罪,皇帝定规要杀他。后来想了一个法子,就是叫他捧着一盆的油,从东城走到西城,一点不泼在地上。他如果能够这样,就可以免他的罪。这一天,犯人从东城就捧了一盆油,慢慢地向西城走,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在后面跟随着哭,他的心也不为他们所乱。走了不远,有一个人家失火,街上救火的和行人都混乱起来,但是他也不乱。再向前走,又有一只象奔出来了,伤了行人,大家非常的惊惶,惟有他的心静的如同平常一样,安安稳稳地把一盆油捧到西城。皇帝看见他的心有这样的静,于是就免了他的罪,把他释放了。这个故事,就是用来说印度禅的真意。总要使人的心静,超过一切。中国人觉得太繁难,所以后来就改变了,有禅的形而没有禅的实。这段的历史非常的长。

菩提达摩在印度是代表简单的一派。他来到中国,只教人面壁打坐,这样的传了几代。在唐时所谓有两条路:(1)由理入,这一路是说,凡生皆平等。(2)由行为入,这一路是教人忍苦,喜悲随便,无所求,以苦修为主旨。

在7世纪末年,有一个和尚叫神秀的,从湖北来到北方,受皇帝的宠。后来武则天请他到长安去。他死了以后,他的弟子又做了国师。受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北方的一派非常之盛。所以后来的人都说,他们是菩提达摩的正宗。他们本来也是以苦修为主,但是后来也渐渐疏忽了。

同时在广东有一个不识字的和尚慧能,他想起革命。西历713年,他就死了。那时他虽想起革命,但是人都不理会他。他有一个小弟子,叫神慧的,在西历734年实行北伐,先到河南滑台,向大家宣讲说:国师都是假的,他的师父才是真法祖,人家也不理他。

后来他又到洛阳,他又向大众讲,并且还拿出一件袈裟和一个钵子做证据。这时北方大师想,现在只有两个法子对付他:一个是理他;一个是不理他。当然不理他是最好。天宝十二年,他们就运动一个御史,上了奏章给皇帝,皇帝就将他充军。先到江西,后来又到湖北。在第三年的时候,安禄山造反,国师有的降,有的逃了。当郭子仪收复东西两京的时候,没有钱,要想筹款,神慧就帮了他的忙,设法筹款,就造了“度牒”,作为捐和尚之方法,每张卖一百吊钱。他就筑了台子,台子前面筑了一个大池子,向和尚宣讲,叫他们把钱投到池子里去。大家受了他的感动,捐了不少的钱,他就把这许多的钱,送与郭子仪。平定后,唐帝为他造了一个大庙,称他为七祖。

从前的外国禅,所谓打坐,就是用鞭子打,这种叫做“顿悟”,就是打倒文字仪式的状态,完全靠自己的无念,这就是禅。认得自己,就是禅。后来又出了一位大和尚,就是江西的马祖,北宋的老派。到南宋时又改换一个新局面。因为受了老庄的影响,造成一种新禅。中国以前的繁琐哲学,因为文字不够用,所以也吃不下,他就起来打倒以前的繁琐,造成行为哲学,完全靠着自己的心,不用去修。佛教里所讲的禅是要收心,他所讲的心是放任的心。他的方法就是没有方法的方法,不告诉的方法。第一点,就是用打骇的问法。譬如说:举起一个拳头向人问:这是什么?答:这是拳头。那末拳头就是拳头了。第二点,叫做“行脚”。往往有一个人因了一个问题,叫他走了几十处的山头,得了山川壮美之感,风霜之苦,看见了许多有名的名士,因有了痛苦和美丽的接触,得着了无限的知识。这就是完全靠自己自得自知的方法。

现在我讲一个故事来结束:有一个人家是靠做贼吃饭的。有一天,他的儿子向父亲说:父亲,我的年纪也不小了,应当要自得自食了,于是叫他父亲教他一点本领。有一天晚上,他父亲就拿了一把刀带他到一家大房子里去,先用刀将墙打通,引了他进去。他就出来了,并且在外面叫:你家有贼!儿子没有法,就藏在人家柜子里。同时人家听见有人叫有贼,就都爬起来了,四处查看,并没有少了什么,就又各自安睡去了。这个儿子在柜里,无法出来,就学老鼠叫。太太叫道:梅香,看看柜里的老鼠。梅香就起来,开柜一看,原来是一个小贼在里面。小贼看见了丫头,就用力打倒了她,奔回家去了,后面虽有人追赶,也没有捉到。回到家,看见了他的父亲,就怪他父亲不应当在外面叫“有贼”。他父亲就问他怎样出来的,他的儿子就把这里面的故事对他说了。他的父亲听了,叫道:“你有饭吃了。”这种方法,就是千年前的实际教学法,不告诉的方法。总之,禅宗是什么?禅宗就是这种的方法。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热门推荐
  •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作者吴明泉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很多矛盾:低与高的矛盾,低姿态的叙述和目光向上的注视;冷与热的矛盾,调子的冷静和情感的温暖;简与繁的矛盾,简朴的文字和丰富的意味。所以,读这些文字,一定会让你心中涌过一股复杂的滋味,看到幽暗中的一丝光,感受到简单中的一种力量。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厉少,请节制

    厉少,请节制

    结婚的时候,她爱他入骨。离婚的时候,她恨他入怀。原以为离婚之后他们再无交集,没想到,这只是他们交集的开始。他打掉她的孩子,他说她是他“不要的垃圾”。可明明不爱,他为什么却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厉琛,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了,请你以后不要再打扰我的生活!”叶青青忍无可忍。“没有关系?”厉琛淡然一笑,拥她入怀:“前妻也是妻,有些义务,非你不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谜失国度

    谜失国度

    神话虚无缥缈,传说无迹可寻,华夏千、万年的漫长岁月,掩埋了多少神秘?由今看古,一步步踏进未知领域,或许,真相即将被揭露……围绕一个谜一样的古国展开的故事,轻微的玄幻元素,剧情比较轻松!
  • 娶个蛊女做老婆

    娶个蛊女做老婆

    阴差阳错上了女友的闺蜜竟然中蛊了,之后我走向了一条逆袭之路。
  • 霖殇浮雪

    霖殇浮雪

    翎殇大陆,末世之主,天灵玄幻。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存活。
  • 阿来长篇小说全集Ⅱ

    阿来长篇小说全集Ⅱ

    此全集收编了阿来老师的所有长篇小说力作::《格萨尔王》耳熟能详,经典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为阿来最让人期待的作品多次被搬上大银幕;《空山》三部曲与《尘埃落定》可谓艺术思想上的双峰,小说的结构艺术格局是阿来在艺术上新的探索,它呈现出与《尘埃落定》完全不同的风貌。如果说《尘埃落定》是封闭的结构,完整的故事,《空山》则由于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重大主题,而采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即所谓“花瓣”式的结构方式;《宝刀》则是阿来最容易被忽略的作品,但又是不得不读的另类小说,作者在小说里,努力说明这是一个远离信仰和神话的时代。
  • 九歌

    九歌

    建文四年,天下大乱,皇位易主。开国时跟随太祖征战的“九骑”后人不得不承担起寻找失踪的朱允炆,帮他重夺天下的重任。然而九骑后人散落各地,又经过十几年,早就不是人人拥戴朱家。九个各怀心事的人,凑到一起共谋大事。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可言说的往事。九骑中睿智寡言的少年徐晚舟,一直抱着年少时的爱恋放不开手。然而当他再见到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却只是回避……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徐晚舟爱恋的女子安一诺却也同他一样互相躲避,她爱他爱得深沉,却不敢再靠近一步。她自觉两人早就结束,终是放不下,只要看着他,也是幸福。杜汀却不这么想。他想要的人,一定要完完全全是他的,再怎么挣扎,也不能逃出他的掌心。这样的爱太烈,怎能不折弯?可是他不许她逃。风华绝代的孟若虚,生了张妖孽般美艳的脸,一双绿眸摄人心魄,但是这姣好的面容却一再给他招惹祸患,他的生命几经起落,自认早看透这个世间,看透了爱情。偏偏不巧,他的命中注定却是位早与他定了娃娃亲的海盗头子……那么些精彩的故事,出彩的人,都在这乱世中,浮浮沉沉,带着看不见的枷锁与爱恋……
  • 暗灼

    暗灼

    黑暗笼罩了一切,万物的开始从这里开始,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同为黑暗中的人,将会得到怎样的救赎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本书集中了凡尔纳科幻、探险小说的所有特点。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