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幸福的木桶原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程度将取决于那些短板的高度和存在的时间长度。可是当人们过分关注短板而忘记最初出发的目的时,就容易走向极端。为了家人的幸福,我们拼命赚钱,在加班加点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把工作当成了目的,自己的身体健康严重透支,忘记最初是为了让家人幸福,最终让家人为我们担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一切快乐中,健康所能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最多的。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快乐得多。”《哈佛大学幸福课》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健康是生命的基座,失去了健康,生命也会变得摇摇欲坠。失去健康会使你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与热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辅之以健康的精神,并且能在两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精神富足方能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
有首江南小令说得好:“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室低。盖了高楼与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这是巨贪李真临刑前唱的,可谓将人的贪得无厌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古往今来,像李真这样的前仆后继者,无不是败在欲望之下,沦为阶下囚。最近新闻中爆料的拥有十几块价值不菲的手表的“表哥”、拥有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产的“房叔”等,最后都成为李真的后继者。他们的职业——公务员,是最令人感到幸福的职业;他们的身份——国家干部,是最具幸福感的群体代表,他们理应是最幸福的人。然而,欲望是难填的沟壑,很多人有钱了还想有更多的钱,当官了还想当更大的官,总是不停地追逐,不知足的最终结果就是将自己也献祭给了“贪欲”这一怪兽。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幸福=效用/欲望”,也有人说“幸福=满足/需要”,还有人说“幸福=满足/欲望”。但不管什么公式,都认为幸福总是与满足成正比,与欲望或需求成反比。即越容易满足的人,欲望越低的人,需求越少的人,就越幸福。所以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也说:“欲望越少,人生就越幸福。”
《大笑江湖》里唱,“江和湖波浪滔滔,看我浪迹多逍遥,谁最难受谁知道,天下第二也挺好。”我们看过的武侠小说中,多少英雄人物为追逐“天下第一”的虚名而自毁前程,多少绝世美人为了自己的欲求而悔恨终生。无论是为了何种需求,不知足的后果,最后只能是独自品尝无尽的苦涩和悔恨。
还记得那个我们小时候就烂熟于心的“这山望着那山好”的故事吗?“一只山羊去吃草,这山望着那山好。跑上北山望南山,看看南山草儿茂。跑到南山望北山,觉得还是北山好。南山北山跑不停,肚子饿得咕咕叫。”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就像那只永不满足的山羊,直至临死方才醒悟,青青嫩草就在脚下,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欲望是幸福的大敌,它会把原本幸福的人生拖入无底的深渊,它会毁掉一个人的宝贵人生,它更会摧毁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座原本繁华热闹的都市乃至一个本该欣欣向荣的国家。所以,唯有知足者才能常乐、长存。
三、幸福的一币两面:取与予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光明与黑暗,甜蜜与苦涩,温暖与寒冷,两种看似矛盾的特性,互为正反面,同时又如影相随,维系着一种神秘的平衡……幸福也一样,它也有一币两面的特性,一面是由于“取”而获得的满足感,另一面则是因为“予”而带来的成就感。
“取”是人们追寻幸福的本能,而“予”则是人们在获取的基础上,衍生的更高境界的幸福需求。无论何人,单单拥有其中一种,其幸福都是不完满的。只有在获得之余,懂得给予,舍得奉献,才能真正领悟幸福的真谛,体会幸福的难言滋味。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
如果将人类情感进行划分,可以一剖为二,一边是苦,一边是乐。于是,我们遇到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吃苦与享乐,谁是人生的真谛?
中国人历来很能吃苦耐劳,大多数人生性谨慎内敛,讲求做事要有结果。
我们的长辈教育年轻一代,绝大多数都会灌输“先苦后甜”的做人做事理念,所以有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几千年来,从我们的祖先到如今的我们,一直延续着这种做事方式,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但是,很多外国人到了中国,很难做到习以为常。对他们而言,结果固然重要,过程同样不容也不应忽视。理由很简单,一个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项目,如果只盯着终点的结果,一刻不放松,那得多遭罪啊。
很显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事态度,一种是“结果控”,一种是“享乐控”。尽管终极目标相同,但是态度不同,也就决定了最终的收获不尽相同。
属于“结果控”的人,将过程当做吃苦,所以在过程中煎熬,在结果到来时才会松口气,但倘若结果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那终究还是不圆满;而属于“享乐控”的人,享受过程,认为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独一无二,即便在工作的过程中紧赶慢赶,仍然不忘享受须臾的快乐,以一份享乐的心情奔向终点。
很难评定哪种人生态度更值得推崇,只能说在对待苦与乐的方式上,由于文化背景、教育方式、个人性格的不同,中国人信从“先苦后甜”,而西方人信从“活在当下”。要说相同之处,二者行为都体现出了趋乐避苦的本能。
无论是坚持感性主义幸福论的代表人物爱尔维修,还是功利主义幸福论的代表人物边沁,都将“趋乐避若”归结为人类永恒不变的本性,是人性原则。
地球生命的形成,光和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向往温暖和阳光是绝大多数生命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所以,享受温暖和光明是我们对幸福的最通俗、最形象的定义,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这种幸福。吃苦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经历,而不是最终目的。为了将来的幸福,我们才会吃苦,而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
事实上,人类追求快乐,向往舒适,在母体中就有所表现。胎儿在子宫里,享受着母亲提供的养分和呵护,徜徉在温暖的羊水里,听到悠扬动听的音乐时会感到愉悦,心跳会变缓,动作会安静下来。
婴儿出生后,离开了熟悉而舒适的子宫环境,它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抗议寒冷和饥饿,它会眷恋母亲的体温和抚摸,那是一种下意识里对安全和温暖的怀念和渴望。若得不到满足,它就会用哇哇大哭来寻求帮助。所以,人类在智力混沌未开之时就明确地表达了追求幸福的本能。
婴儿长大成为少儿、青年,步入成熟,成家立业,他的每一个脚印,每一个目标,都向着“幸福”的方向努力。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曾说:“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这是至理名言,无论人们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幸福,它就像烙印在我们血脉里的密码,难以摆脱,无法忘记。
奉献是最高境界的幸福
人天生就有追求自我幸福的本能,既有向别人“索取”的需求,也存在着向别人“给予”的需求。如果说前者是一种“利己”的幸福,那么后者则就是“利他”的幸福,奉献的幸福。
斯宾诺莎是理性主义幸福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和爱尔维修的感性主义幸福论有共通之处,即承认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不同的是,斯宾诺莎将趋乐避苦归结为人作为“自然人”所固有的本性,即出于自保的需要,这是每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而人除了具有“自然人”的属性,更有着“社会人”的属性,所以人又是具有理性的。理性让人在利己的同时也要利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奉献”。
为了他人的快乐而甘愿自己吃苦,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获得了一种满足的快乐。这种利他式的奉献,我们并不陌生,在父母身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父母无私地关心和爱护子女,这份舔犊之情给了为人父母者精神上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淬炼。
教师也是无私奉献的典型代表,他们送走一茬茬的学子,熬白了头发,累弯了腰身,然而只要能看到桃李满天下,那些昔日稚气未脱的孩子如今独当一面,在不同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好像自己平生的抱负也得到了实现。所以,为人师者的最大心愿和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成人,不辜负自己的一片心血和殷殷寄望。
当然,父母与孩子是亲子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存在着给予和被给予的亲密关系,而还有一种给予,则是无关亲子、师生关系的,纯粹只是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汶川地震中,政府、企事业捐款捐物,贡献人力物力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人生活并不富裕,捐款时却竭尽其所有。他们这样说道:“与他们的苦难,与生命的失去相比,这一点财物实在太微薄太苍白!”在灾难面前,人性闪耀着炫目的光辉。任何的芥蒂、抱怨都会在这种光辉面前消融,升华为一种“同为中国人,同为地球人”至高的、强烈的同胞情感,这种幸福感值得用“高纯度”、“伟大”来形容。
当然,要获得高纯度的幸福感,不一定非要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特殊事例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伸手援助,同样能感受到“奉献”的幸福。例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给抱孩子的母亲,在进出商场时帮手里提了大包小包的陌生人打开门……这些不过是力所能及的小事,然而得到帮助的人会感受了来自他人的善意,他会心怀感激,产生被关怀的幸福感;而提供帮助的人则获得了心灵的愉悦,他觉得自己被别人需要着,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就是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了一次满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美国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写出“幸福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动人诗篇。这是所有助人为乐的人深刻体会到的人生哲理,即最高境界的幸福不是来自索取,而是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