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000000003

第3章 做好铺垫 水到渠成(3)

戴尔·卡耐基说:“不论推销什么,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尽可能地了解它。”要与他人高效沟通,就要透彻地了解沟通对象的有关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一是要掌握对方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对接受他人意见的方式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对方是急躁还是稳重?是自负还是谦虚?掌握了对方的性格,就可以按照他的性格特征来沟通。二是要知道对方的长处。一个人的长处是他最熟悉、最了解和最关心的领域。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要从对方的长处入手。这样,一方面能和他谈到一起;另一方面,谈论起来他容易理解,也容易说服他。三是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人人都喜欢从事和谈论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从这方面入手,打开他的“话匣子”,再和他沟通,较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四是要看对方当时的情绪。在沟通之前,要设法了解对方当时的思想动态和情绪,这是决定沟通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五是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对他人的思想、感觉、看法了解得越清楚,我们的沟通力就越强,就越能够替别人剖析疑难,指点迷津。沟通力产生的最大要素就是要因人而异去使用沟通方法,选择适宜的说辞。如果不管对方是谁,都采用同样的沟通方法、同样的说辞,就很难顺利达成目标。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黄炎培在北洋政府时期就曾经两次拒绝当局请他担任教育总长的邀约,后来也曾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的高官厚禄。

1949年,黄炎培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仍无意做官。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晚会上,毛泽东主席问他:“北洋军阀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

黄炎培回答说:“我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是绝不盲从的。”

新中国成立时,黄炎培已是70多岁的老人。应中共之邀,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10月9日这天召开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与毛泽东、***、周恩来、李济深、蒋光鼐、张澜、沈钧儒、章伯钧等人一道被选为常务委员。

组建新的政府,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致认为,非请黄炎培这样的人物“出山”不可。为做黄炎培的工作,周恩来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10月11日晚,周恩来来到黄炎培的寓所,一番诚心诚意,劝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面有难色,因为他自几次拒绝做官后,便曾抱定了“不为仕,不做官”的想法。面对诚恳的周恩来,他仍然没有轻易答应:

“1946年我68岁时,就觉得已经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我已72岁,还能做官吗?”

周恩来一听,爽朗地笑了起来,连忙称:“黄任公不老。”他细心地解释说,在新政府任职不同于在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人民政协会议上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编了“剧本”,自己怎能不上台唱呢?

“不是做官,是做事。”一句话,既没有违背黄炎培“不为仕,不做官”的成见,又照顾到了黄炎培清高的性格特点。还有,正如周恩来所说,“剧本”的确是黄炎培等人参与“编”的,各方人士的意志都较为完整地体现在里面了,此时撒手“不上台唱”,岂不有违“为人民”的宗旨?而这是黄炎培万万不愿意的!

两人促膝交谈,不知不觉两个钟头过去了。

共产党的政策给了黄炎培很多启发;而周恩来的真诚劝说,又给了黄炎培极大的鼓舞。他几乎被周恩来说服了,答应考虑考虑。

第二天,周恩来再次登门,询问黄炎培的思考结果。政府总理两次登门,黄炎培感动了。他知情晓理,不愿让周恩来“三顾茅庐”,欣然同意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和轻工业部部长两职。

他的这一行动反倒使他的子女感到难以理解。任职不久,他在回答自己子女提出的疑问时,详细说明了周恩来说服他的经过,并严肃地解释道:“以往坚决拒绝做官是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啊!”可见,周恩来讲的道理打动了黄炎培的心!

选准缺口

对许世友,单纯的语言沟通是不起作用的。周恩来选准缺口,采用独特方式,劝说他放弃罚酒的做法。

要和一个人沟通,说服他,首先要弄清楚他的思想状态、脾气性格、生平经历等,找出他的软肋,作为说服的缺口。

许世友是一位传奇式的将领,他一生七次参加敢死队,九次负重伤,那股二杆子劲若是上来了,他能玩命跟你拼,后果足以堪忧,所以无人敢撄其锋。

这位传奇式的将领,生性耿直,总把喝酒作为观察人老实不老实、豪爽不豪爽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说罚就罚,不惜动武。特别是他在盛年时,桌子中间放个大空碗,叫做滴酒罚一碗。他身后立一名卫兵,叫做监酒,不但监视谁耍滑,而且具体执行罚酒任务,即使和许司令同样级别的上将,卫兵也敢动手得罪,这叫做“各为其主”。

他曾经把一位将军搞得很苦,抓走了人家的卫兵,又让监酒捏住人家下巴用碗灌酒。一些吃过苦头被强迫吃罚酒的将军免不了向周恩来告状诉苦。

怎样说服许世友改变这一做法呢?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除了毛主席,一般人说的话他不会老实听;他性烈如火,连全军敬畏的彭德怀都要让他三分。对于这样的同志,单纯批评肯定不解决问题;用语言去劝说效果也不大,说轻说重也不好把握。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这些弱点就可能是说服对方的缺口。

周恩来了解许世友的为人,知道这种有着特殊经历的、义气深重的人一旦心服,他会说到做到。周恩来就选准了他的这一缺口,决定采用独特的方式劝说他放弃罚酒的做法。

于是,当许世友到北京时,周恩来向这位嗜酒的司令员发起了“挑战”。

“许司令哪,晚上没事我请你喝酒。”周恩来热情邀请。

许世友本来就尊敬周恩来,也喜欢结交酒友,更是久闻周恩来善饮,如今接到邀请,自然是满口答应。

晚上,许世友如约赴宴,周恩来已经迎在小餐厅门口,拉住他的手说:“许司令,今天我们是小范围宴请,尽可随便。”

真是小范围。入席一看,只有周恩来和他,再无第三人。服务员上过四盘菜就站到一边不动了。

周恩来一边吩咐服务员“上茅台”,一边望着许世友问:“听说在南京你喝酒是排第一的,在山东你不行吧?”

对那些争强好胜的胆汁质的人,激将法的效果是最好不过的了。

“怎么不行?”许世友这一生就最怕人激,最怕人说不行。听了周恩来这话,他立马不服气:“我打遍山东无敌手。”

“你是说打仗吧?”周恩来故意逗他。

“打仗打赢了,打进济南府,喝酒也没输过。”

“打仗我信,喝酒我不信。武松十八碗酒,山东人豪饮。”

“总理你别不信,”许世友急了,“喝酒我从来没遇过对手。”

服务员已经端上来酒。周恩来不等服务员斟酒,用手接过酒瓶放在桌上,望着许世友笑了笑:“这样吧,今天我们两个人喝,看看许司令能不能喝过我……”

“总理,这怎么行?”

“连我都喝不过?”

“我怎么喝不过?”许世友着急又为难,“我怎么能跟总理赌酒呢,总理不信,另找个能喝的来……”

“喝酒不论官大小,只论酒量大小。世友同志,你要是喝不过我,那就是吹牛。”

“我要是喝不过总理,我给总理磕三个响头!”许世友真被激起来了。

“这不行,我不会磕头。”

许世友好像已经赢定了,得意地一笑:“我哪敢叫总理磕头呀,我只要总理说一句话:许世友喝酒无敌手,一点不吹牛。”

“好,看你吹牛不吹牛。”周恩来亲自给许世友斟酒。

“不要斟酒,”许世友拿过酒瓶,豪气十足,先声夺人:“这瓶是我的了,总理你自便。”

周恩来看着许世友,微微一笑,转向服务员:“怎么办?再给我拿一瓶吧。”

一瓶对一瓶,服务员帮忙启封开盖。

许世友立起身,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似的:“总理,我敬你,立地三杯。”

他连干三杯,炫耀地倾倾空杯,坐下来,显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周恩来一直平稳安坐,好像早忘了赌酒的事,一边吃花生米,一边慢斟慢饮,仔细品着酒香,并且不忘聊天。时而问问部队情况,时而回忆往事。

许世友却时刻不忘赌酒的事,这事对他关系重大,关系到吹牛不吹牛,老实不老实。他不会慢斟慢饮,歇口气,干两杯;再歇歇,再干两杯。很快,轰轰烈烈地喝干一瓶。

令许世友没有想到的是,周恩来不显山不露水,吃着聊着也喝干一瓶。

许世友像面对大海,突然感到深浅莫测,信心动摇了。

“许司令,用你们练武人的话,咱们点到为止,好不好?”周恩来面不改色心不跳。

“不行,总理,喝一半怎么算好?”瞬间,许世友的酒劲涌上来了,豪兴大发地朝服务员嚷嚷:“去,再拿两瓶茅台。”

“我看点到为止吧?”周恩来再劝。

“不行,总理请客不叫喝好可不行。”许世友不相信喝不过周恩来,他解开衣扣,朝着服务员喊了一嗓子:“拿酒去!”

服务员望着周恩来,周恩来略一沉吟,最后点点头说:“那好,再拿两瓶。”

服务员又上了两瓶茅台。

“许司令,你拿一瓶。”周恩来慢条斯理地嚼花生米,可是许世友脸上闪过的一丝狐疑躲不过他的眼睛。

许世友自己开瓶,闻了闻,狐疑尽消。

“都一样,我随便。”许世友做出不在意的样子,拿过一瓶朝杯里倒。

周恩来仍然是边吃边聊,慢斟慢饮不停杯。

许世友仍然是干两杯,歇歇气,再干两杯。

两个小时后,许世友终于干掉了第二瓶。他不再喊酒,只是摇晃着身子看周恩来。周恩来不说话,把酒杯瓶底朝上、瓶口冲着酒杯垂直起来——那瓶也空了。

“服务员同志,再拿两瓶来。”周恩来声音像往常一样柔和、礼貌,“看样子许司令还能喝。”

许世友笑笑,笑得艰难,笑得僵硬,好像脸上的肌肉麻木了。他的眼皮耷拉下来又竭力掀上去,又耷拉下来又勉强掀上去,目光茫然朦胧。

服务员第三次拿上来两瓶茅台。

“许司令,你要哪瓶?”周恩来柔和地问。

没有回答。许世友点点头,大概想说“随便”,但他那粗壮的身躯却不由自主地仰靠着椅子往下滑,往下溜。他想坐起来,可心有余力不足,不挣扎还好,一挣扎滑落得更快,一下子滑到了桌子底下。

周恩来也是醉意朦胧,站立起来说:“许司令,起来,站起来。当兵的,活着干,死了算,砍掉脑袋不过碗大个疤。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面子也不给?太不仗义了吧……”

这些话语都是许世友以往劝酒的常用语,今天被周恩来一一搬出。可许世友却无法“英雄”、“仗义”、“给面子”了,他粗粗地喷着酒气说:“输了!我……我给总理磕——头!”

周恩来一把扶住许世友。他也喝到了极限,站得不是很稳,却以极大的毅力保持着清醒。

“总理,我……我许世友,服了。今后,我听总理的。”

“那么我告诉你,喝酒不能强人所难。桌子上不能放空碗,身后也不能站个监酒的。同志朋友间高兴了一起喝点酒本来是好事么,你强人所难不是伤和气吗?”

“我……我听总理的。”

“人的酒量有大有小,不要自己能喝就认定别人也能喝。不比当年了,人过50岁,身体素质下降,再那么乱喝要闹出事呢。你也一样,以后喝酒不许超过六杯——半斤。”

从此,许世友喝酒文明且有所节制了,很少再喝醉,也不再强人所难,搞什么监酒、罚酒了。

同类推荐
  • 你所希望的,终有一天会实现

    你所希望的,终有一天会实现

    这是一本关于爱、梦想和未来的温暖读物。有时候,我们外表看似坚强,但内心却无比脆弱。我们会为了身边人的一句话,而觉得倍受伤害;我们会因为工作一时的不顺,而对未来产生怀疑。
  •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是主要写给企业员工的读物,旨在强化和培养员工的敬业态度及自身定位和平衡的心态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难。企业一味地给员工加薪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只投入口袋忽略了脑袋;稍大一些的企业虽有企业文化,往往只停留在口号或形式上,没能深入地贯彻执行下去。《为自己工作》及时地从员工的心态、服从执行、学习力、感恩等八个方面入手给员工指明了一条从打工走向成功的道路。
  • 说服力: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说服力: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巧嘴赢天下,逻辑服人心。说服是一门神秘而强大的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就要学会运用逻辑来引导他人说话的态度和方向。
  • 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轰动。在美国,仅波士顿出版公司的一个版本一年就再版十多次。很多公立学校将《一生的资本》指定为教科书或参考书,该书在商人、教育人士、政府官员以及神职人员中也深受欢迎。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一生的资本》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意大利教育专员曾亲自写文章推荐《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 职场制胜要注意的100个细节

    职场制胜要注意的100个细节

    职场如战场,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掉进陷阱;要想在职场左右逢源,必须学通职场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职场。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地穿梭,懂得圆融变通是很重要的。以上这些都是遨游在职场中的人应该注意的,而要想在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进而大有作为,仅仅注意到以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这还包括如何与上司搞好关系,如何做到信守承诺,如何做到不轻易动怒、意气用事等等很多方面。这些在本书里,也都提及到了。希望广大读者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所借鉴,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古墓侠影

    古墓侠影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合项羽,智合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朱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汝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 品牌的力量

    品牌的力量

    品牌的力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体现。纵观太重60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的重大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都会带来企业的大发展。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嫁江山

    嫁江山

    生而尘埃,却能直上云端!平凡婢女步步为营,脱奴籍,晋官身,做王妃,最终凌于顶峰傲视群雄,将前生不服她的,陷害她的,欺骗她的都一一斩尽,不留后患!
  • 阿德与史蒂夫

    阿德与史蒂夫

    初到香港的时候,因为没有申请到学生公寓,我住在一幢唐楼里。在西区这样老旧的小区里,楼房被势利地划分为唐楼与洋楼。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没有电梯的。我住在顶楼七楼。换句话说,楼上即是楼顶,楼顶有一个潮湿的洗衣房和房东的动植物园。动植物园里风景独好,除去镇守门外的两条恶狗。房东是个潮州人,很风雅地种上了龟背竹,甚至砌了水池养了两尾锦鲤,自然也就慈悲地养活了昼伏夜出的蚊子。有了这样的生态,夜里万籁齐鸣就不奇怪了。狗百无聊赖,相互厮咬一下,磨磨牙当作消遣。蚊子嗡嗡嘤嘤,时间一长,习惯了也可以忽略不计。房东精明得不含糊,将一套三居室隔了又隔。
  • 快穿之与子同谋

    快穿之与子同谋

    子衿被告知需要穿梭在各个世界,帮宿主完成心愿,活得灵魂之力,修复自身魂体。啥,要看山看水,那我就顺带篡个位吧。啥,要护着心上人,那我就搞死男女主吧。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 暗界主宰之废材登峰

    暗界主宰之废材登峰

    我不入地狱,却成了黑暗世界的主宰。令西方众神闻风丧胆,东方众神谈我色变。当我站在宇宙之巅回首自己走过的足迹,才发现不过是梦浮心间。
  • 慢慢的看你变老

    慢慢的看你变老

    院子挺大,这许多年来被老人经营成了园林一般,关上院门简直就是一世外桃源。王清明对柳燕说,能听你唱戏,有这么个院子,此生还欲何求?一入院门。王清明就走进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在王清明的心里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戏文的写作;一个世界就在这个小院里,柳燕虽然离开多日,但小院里还满是她的气息。在这个小院里,花开花落,柳燕唱了一段又一段,两个人就这样沉浸在戏剧的世界里,天上人间,不知今夕是何年。柳燕有一天对他说:“人要是不变老该多好,就这样,我演我喜欢的戏,你写你喜欢的戏文。”王清明说:“这人呀,就是不如那些花草树木,花谢还会花开,树上的枝干砍掉了还会长出新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