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000000006

第6章 以情动人 重在攻心(3)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被委以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部长等职,他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实践了他“党让我做什么,一定努力做好”的诺言。

严慈相济

“现在我敬你一杯酒。”严慈相济,严辅之以慈,并通过慈使严为人接受;慈融于严中,并通过严使慈神圣化。

上级不能随意批评人,但是,如果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反而显得有些矫情了。该批评的时候尽量批评,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切。亲切不是娇宠、更不是虚伪,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体贴。这种体贴让被批评者在事后如同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所以,对下属要能施以体贴的批评,这才是具有沟通魅力的上级。

周恩来非常善于运用批评艺术来帮助同志进步。周恩来批评人不是为批评而批评,批评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人,把工作做好。因此,周恩来非常注意批评的善后工作,严慈相济,严辅之以慈,并通过慈使严为人接受;慈融于严中,并通过严使慈神圣化。

20世纪50年代,某国芭蕾舞团来华演出。为了确保演出成功,周恩来在百忙中赶到剧场,亲自检查场地,连舞台上的每个角落都要细看一遍。当发现一颗钉子露出台面约一厘米时,他马上让服务员拿来锤子,自己动手把铁钉敲进木板,然后又试走一遍,这才放心。工作人员见此情景都非常不安,一个个低头不出声,他们紧张地等待周恩来的严厉批评。可是周恩来没有板起面孔,更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心平气和地说了一句:“跳芭蕾舞的演员一旦踩到这颗铁钉,脚尖怎么受得了?”这就是为那颗露出台面一厘米的铁钉,总理对工作人员的“批评”!

严厉,但是听起来亲切,就像慈祥的长辈对晚辈的轻轻责备,使在场的人感到深深的内疚,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1952年,在莫斯科,周恩来在审阅准备提交苏联政府讨论以便提供援助的“一五”计划(草案)及总说明等几本小册子时,发现林业采伐、造林和木材蓄积量计划数字核对不上,他立即打电话严厉地批评了代表团成员中负责计划综合工作的同志:“像这样的差错和疏忽不能允许!一个年轻人要对自己经手的工作绝对地负责任。”受到批评的同志不免难过起来。

令人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周恩来到代表团团员下榻的宾馆与大家共进午餐。餐厅服务员给周恩来送来一瓶白兰地酒。周恩来亲自斟满两杯酒,起身走到一天前批评过的那位同志面前,递给他一杯,慈爱地说:“昨天我批评了你,以后要细心一些嘛!不要把这么重要的数字搞错!来,现在我敬你一杯酒,祝你今后工作得更好。”

就这样,一席话、一杯酒,一下子就缓和了一天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造成的紧张沉闷气氛。

1957年4月,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有一项议程涉及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工作,但由于该部部长黄敬缺席,不得不临时停止这项议程。为这事,周恩来当着国务院全体人员的面批评会议科的工作不细致:“现在我们党正在整风,会议科也要在这次整风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会议结束后,大家都到餐厅吃饭,会议科的同志收拾会场上的文件。周恩来处理完文件后最晚一个走进餐厅,想等会议科的同志一起吃饭。

走到餐厅一看,会议科的同志没有来。周恩来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定是因为受到批评,大家没有心思吃饭了。于是他对服务员说:“去喊会议科的同志来吃饭!”

“快去吃饭吧,总理在等着你们呢!”服务员招呼着会议科的同志。

“我们不吃饭了,请总理不要等了。”会议科的同志回答说。

服务员只好十分为难地回复总理:“他们不肯吃。”

周恩来笑了笑,说:“你就跟他们说,他们不吃,我也不吃。我保证他们会来吃的。”

服务员真的按周恩来的话说了一遍。于是,会议科三位同志便进了餐厅。

周恩来一个人坐在餐桌旁,把他们的饭都盛在碗里等着。他们坐下来,一句话未说,光低头吃饭,也不吃菜。

周恩来知道他们情绪不好,便关心地说:“你们不能光吃饭,还要吃菜呀。”

他一边向他们碗里夹菜,一边问:“你们想不想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

大家一齐说:“当然想。”

周恩来说:“好,你们既然愿意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为什么吃饭不细嚼慢咽?像你们这种吃法,把胃吃坏了,还能为人民服务吗?”

当一位同志很快吃完碗里的饭站起来要走时,周恩来说:“怎么吃这么少?

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儿吃得多呢!是不是我在会上批评了你们,在生我的气呀!”

另一位同志回答说:“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影响了总理的工作。”

周恩来关切地说:“你们的工作量不轻啊,我经常看到你们加班,很晚才休息。最近需要提到会议上决定的工作较多,每周开两三次国务会议,给你们增加了工作量,你们要注意身体。”

几句话说得会议科的三位同志心里热乎乎的,餐桌上沉闷的气氛没有了。

一般说来,人们在听到批评时,总不像听到赞扬那样舒服。受到赞扬总令人愉快,会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而批评则会使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人会努力奋进,有人会心灰意懒,也有人会恼羞成怒。领导者在工作中免不了要批评下级的缺点、错误,如果领导者既善于批评又巧于善后,效果就不同了。也就是像周恩来那样,一方面注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如对领导干部和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就以开诚布公的态度毫不掩饰地直接进行批评;而对一般群众、民主人士,则常常以间接、委婉的批评方式,达到既不伤感情,又能使人改正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巧于善后,周恩来批评人不只是痛痛快快批一通就完事,而是在批评完了之后关心他们、体贴他们、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这样效果就特别好。所以,周恩来批评人总是让人口服心服。让人既感到一种威严,同时又感到亲切,一种关怀之情融于其中。因而,虽然是批评,也让人感到温暖、振奋。

善意批评

“我们不是给你上课,只是给你一个中肯的建议。”面对周恩来真诚善意的批评,赫鲁晓夫也常常无话可说。

从善的角度出发,真诚帮助对方,指出对方的不足,虽然逆耳却是忠言,虽然苦口却是良药,对方也会心知肚明,坦然接受。

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来说,1956年可谓风起云涌。

2月24日夜至25日晨,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突然把他以前口口声声称为“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全盘否定斯大林,苏共党内、苏联国内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为之哗然。

10月,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苏联的坦克开进了华沙和布达佩斯。波匈事件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赫鲁晓夫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和对兄弟党颐指气使的“老子党”作风酿成的。

因此,赫鲁晓夫的声誉和地位无论是在苏联共产党内部,还是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危机。

赫鲁晓夫需要摆脱危机,期望中共方面能为他做些工作。11月,赫鲁晓夫要他的驻华大使尤金向中国提出:邀请周恩来访问苏联。

与此同时,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也把目光投向了周恩来,提出邀请周恩来访问波兰、匈牙利。

其时,周恩来已订好了访问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的计划。

从维护苏共党内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大局出发,经中共中央讨论,周恩来先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

临行前,定下的策略是:对兄弟国家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1957年,周恩来与赫鲁晓夫开始正面交锋。

会谈中,在谈到处理斯大林的问题时,周恩来毫不客气地批评道:“斯大林是犯有错误,但他并不总是犯错误。评价斯大林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不能抛开具体历史背景孤立地评价一个人。斯大林一生的功过我们认为是三七开,功绩是主要的,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

赫鲁晓夫强耐着性子听着。在座的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等苏共领导对周恩来的这番话很是赞同,他们对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的功绩全盘抹杀的做法也颇为反感。

接着,他们又谈到了处理兄弟党、兄弟国家间的关系。周恩来说:“维护兄弟党的团结,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大国主义。特别是各国、各党内部的事,应由它们自己去处理。有意见可以商量,不能搞外部压力,干涉别人内政。赫鲁晓夫同志,在波兰问题上,你们处理得不够好。我们认为波兰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波兰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我们不赞成派苏联军队进驻波兰。波匈事件的发生,你们有责任。”

周恩来的批评是真诚而又善意的,中国共产党方面真诚地希望赫鲁晓夫能克服他身上的某些缺点,以提高和巩固他在苏共党内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地位,这也是当时国际对敌斗争的需要。

然而,赫鲁晓夫听不进去了,他粗暴地说:“东欧那些所谓兄弟国家的领导人,还有他们的夫人都是狗屎、坏蛋,像蠢驴一样。他们同西方勾勾搭搭,要了我们苏联的金子,还要骂苏联。”

周恩来当即严肃地反驳说:“赫鲁晓夫同志,对兄弟党的领导人不能这样。

有什么话当面讲,不能在背后随便怀疑别人,这不利于兄弟国家的团结。”

赫鲁晓夫一下子无言以对,但他马上又转移话题说:“据说,在越南、柬埔寨、老挝,中国人很多。”显然,赫鲁晓夫是在暗示中国也有大国沙文主义。

周恩来说:“不少。有的国王的祖父是中国血统,访华的代表团中也有几人是中国血统的。”

赫鲁晓夫还不甘心:“西哈努克说,他们那里中国人很多,他担心中国的影响太大。”

周恩来说:“所以我们强调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使他们安心。五项原则加上一条反对大国沙文主义。我们对各兄弟党、各兄弟国家是平等的,没有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然而,争吵归争吵。周恩来此行的目的不是争吵,而是极力想帮助赫鲁晓夫认识错误,希望他的错误不再继续发展。因此,周恩来还是通过各种场合,以各种方式对赫鲁晓夫进行规劝、说服。

1月18日,周恩来离开莫斯科前往阿富汗访问。赫鲁晓夫、米高扬、布尔加宁等送行。

在去机场的路上,周恩来又诚恳地劝赫鲁晓夫说:“斯大林的部分错误,你们也有责任嘛!你说肃反扩大化了,你们每一级都有三人小组,赫鲁晓夫同志你那时是乌克兰第一书记,你管这个事嘛!你怎么能只责备斯大林,而不作自我批评呢?

同类推荐
  •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的人性具有照亮宇宙的魔光,感恩的品质铸就职场永久的丰碑,感恩的处世具有海阔天空的舞台。这就是感恩成就高度的意义之所在。当你学会感恩的时候,就会明白工作的初衷是为公司提供结果,最终成就的却是自己。
  •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本书所涉及的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可靠,它们都是哈佛的学者,智者,各界成功人士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之后汇聚而成的宝贵经验。时间管理,并不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做最多的事情,而是教会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让人生的分分秒秒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成大事者不计较

    成大事者不计较

    人生在世,如果计较的东西太多,名利地位、金钱美色、人情世故,倘若样样都不肯放手,就会活得很累。反之,如果什么都不计较,没有进取心,经常吃暗亏,那样也未免太过苦闷。而真正的成大事者,必定是不会患得患失,能够找到计较与不计较之间的平衡点的人。翻开本书,你可以学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如何调整心态,收放自如,处理好人际关系。让一切交由你的灵魂,改变从这本书开始。
  • 处世金言

    处世金言

    《徽商的智慧:处世金言》介绍了要想学习经营商业,先得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徽商的思想睿智、深刻,可以让我们去深思领悟做人的真谛;徽商的精神令人感佩,每句睿智的言语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徽商的故事耐人寻味,每段真实的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人生教诲。徽商的言论和故事很多,无不体现了他们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可贵品质。徽商的智慧不仅对于现代经商具有启发意义,对于为人处世也是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徽商的智慧:处世金言》主要选择明清时期徽商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智慧言论,略加注译和阐释,并配以相关的故事链接和延伸阅读,以扩大视野、加深理解。
  • 小事成就大事

    小事成就大事

    世界一流企业的杰出员工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好小事,能够抓住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饶有哲理的故事,向读者表明了一个关键的人生和工作准则: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之前必须做好小事!
热门推荐
  • 盖世刀神

    盖世刀神

    屌丝穿越成为少年王爷,一朝踏上了修行之路,以刀为笔,书破万古江河!这是一个重新来过之人,以另一面,走出安乐谷,刀破九霄苍穹的故事!少年落难空慌张,众奴侮辱无奈何。一朝踏上武道路,叫那血染半边天。
  • Allan'  s Wife

    Allan' s W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上的声音

    水上的声音

    艾伟,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文学的艺术力量:文字的、思想的、想象的、结构的、时间的、命运的、人性的、欲求的、时代的……各种各样杂糅起来的力量,变本加厉,抟捏扭曲,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任你如何折腾,总是难以廓清,令人徒叹奈何。两性的隐秘、精神与肉体的撕裂、时代变迁与身心伤痛、光辉岁月的记忆与饱受冷落时的幻想等等,不仅仅道出了世态炎凉,更呈现了人性的病灶。他是“新活力”作家中最富现实精神勇气的一个。
  •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春晖秋月:项宗西散文随笔自选集

    我赞成简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我们的人生已被“千头万绪的繁复而耗尽”。华丽的包装,冗繁的铺陈,统统应该摒除,就像一条小溪,不深,清澈得让人一眼能看到底。
  • 四季滋补粥

    四季滋补粥

    中华传统养生智慧讲究人体养生要顺应天时,四季气候条件不同,人体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饮食上也要相应地调整。《美食天下第1辑:四季滋补粥》分为春季清补粥、夏季温补粥、秋季平补粥、冬季进补粥四个章节,选取130道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滋补营养粥品,所选食材易得,且滋补养生。
  • 丑颜王妃:二嫁嗜血八王爷(全本)

    丑颜王妃:二嫁嗜血八王爷(全本)

    她是北苍国人人避而远之的‘煞星’公主,太监不怕她,宫女能打她,连猫儿狗儿都能欺负她!不过是长的丑了些,脸上麻子多了些,可谁知道,丑容下遮掩的惊天秘密?本以为暗恋成真,谁想某一天,一封决绝书,一道圣谕。情郎取了白天鹅,她这丑小鸭奉旨和亲,远嫁东陵国……出嫁当日,她洗尽铅华,回眸倾城,艳惊天下!·花嫁摇摇,落定景王府。谁知门口不见大红灯笼,等待她的竟是两条丈长的送葬白布?喜堂变灵堂,夫君成了一块冷冰冰的‘牌位’!新嫁娘变寡妇,景王府内惊吓、疑云、神秘接踵而来!·成亲三月,她本是竟然怀了孩子……老太妃勃然大怒,一场家法生生折杀掉她腹中的生命。愤然离去,却惊闻景亲王并未死,那住在香雪园中的面具男人便是她的‘鬼丈夫’?!他暴虐,嗜血,阴冷,邪恶,越是靠近,越像毒药侵蚀着她,邪魅得教她难以抗拒。·一嫁,他是景亲王,是坐在轮椅上的神秘面具男人。她是貌比无盐的‘煞星’公主。二嫁,他是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她是花容月貌的‘歌家’小姐。
  • 秘密职业

    秘密职业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结合历史文献,对历史上活跃于我国各地区的各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作了科学、翔实的考证和研究,在具体民族历史的场面上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为我们透露了民族史研究中的大量的新鲜资料。
  • 超体学霸

    超体学霸

    大梦一觉二百余年,醒来时,世界早已物是人非。这里,不是充满未知科技的未来,也不是光怪陆离的玄幻大陆,而是一个逗比的世界!“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这玩意真的是飞梭?”“还有你们,不要再找我当赘婿了!老子不嫁!”这里讲述的是,被一群逗比们围绕着的张天满,每天挣扎着活下去的故事。
  • Apology

    Ap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