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500000004

第4章 野草在歌唱(4)

李启章成为这个县城的热门话题。人人都在讨论他自杀的原因,人人都猜不出他自杀的原因,当人们实在找不出理由时,他们就说,哦,诗人自杀是很正常的,然后根据他们有限的文学常识,罗列出几个卧轨诗人的名字……这样,李启章的死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近乎常态的、符合逻辑的死亡。他们也终于安心他的死亡,不再为一个人莫名的死亡而焦虑不安。有人知道我们是朋友,常常旁敲侧击地问询他自缢的缘由。这时我通常感到一种巨大的愤怒,但是,这愤怒不是针对好事者,而是针对李启章。

我觉得,他太鸡巴懦弱了。

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

李启章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夜不能寐。我怀疑我的精神出了什么状况。那是怎样的一种恐惧?每当我闭上眼睛,就感觉他站在我的身旁。那是怎样的一种表情?渴望诉述却又如哑巴般沉默;当我睁开眼睛,他就消失了,只有黑夜笼罩着房间,身旁是妻子和儿子温柔甜美的鼾声……我起身开灯读书,读着读着睡着了,然而在恍惚闭眼的刹那,他又站在我身边……我猛然睁眼,灯管静静地亮着,由于电压不稳发出“滋滋”的微弱的声响。万籁俱寂如宇宙。

在他死后的一两年内,我一篇小说都没写。我也没写过任何一篇关于他的文字。

他伤害了自己,伤害了这个世界,以及那些和他类似的脆弱灵魂。他搅动了那些灵魂浑浊的谷底。

多年后,我在单位门口的地摊上吃豆腐脑时,遇到了他的老婆。她比以前瘦了。她买了两块钱的油条。我微笑着跟她打招呼,有一搭没一搭问询孩子的情况。李启章去世后,她跟孩子就搬走了,据说住在她妹妹家。房子也不好卖。谁会买一栋自杀者的旧居?她目光闪躲地回答我说,一切都好,孩子上高中,她在超市上班……她骑着自行车匆匆离开。几分钟后我收到她的短信。她说:“在我转身离开的瞬间,我哭了。我又想起你哥。他真是个狠心的人,扔下我跟孩子在这人世间受苦。”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下来。

小圈子的聚会越发稀少。仿佛大家都在躲避什么,都在掩藏什么。他们谈起李启章时,通常叹息两声,然后将话题漫不经心地引开。只有一次老贾喝着酒,突然哽咽起来,然后是上气不接下气地抽噎。我们都捂着自己的脸庞,仿佛是我们,而不是李启章,彻彻底底伤害了他。很长一段时间内,每次聚会喝酒,我都会偷偷朝地上洒一杯酒。我知道李启章贪杯。

那是岑寂的时光。左蓝调离了县文联,去了另外一个县城的博物馆。李启章的老婆跑到文联,找她打过几次架。在我看来,左蓝是这件事中最无辜的受害者。

程禾也很少找我。即便我们面对面地喝酒聊天,我们也不晓得聊什么。他的眼神越发忧郁,似乎总在为什么事发愁。由于金融危机,生意越发难做;女儿的学业让他担忧,而那个细高细高的儿子患有好动症,眼睛总是不停地眨,每个月都要带他去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回程时背着一麻袋草药……小说离我们似乎越发遥远。他曾经说:即使到头发斑白,我们也应该坐在一起,谈谈情,说说梦。可事实并非如此。我感觉他离我很远,我们再也回不到初次相逢时的默契欣喜。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且是朝着我们未曾预知的路。有时想起那个跟他喝酒的下雨天,想起他隐匿在黑暗光线中的脸庞,恍惚竟是上辈子的事。

那是2005年。2005年的县城跟1997年相比,仍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街上的豪车多了,关于二奶和小姐的消息再也引不起人们的好奇和谴责,相反,人们都开始羡慕有钱人,羡慕他们有更多的女人和儿子。多年后想起,那个年代正是所有美好、脆弱、柔弱的精神被摈弃的年代,赤裸裸的物质欲望、身体欲望和娱乐至死的精神正快速蛮横地侵占着每个肉体的神经末梢……我,我们,以及未来的我们,都不曾想到过,这个世界真正的质变开始了,如果说以前的美德、道德底线尚有拥趸和教徒,那么之后的年代,所有的廉耻和美德都将被打入冷宫,真正的资本主义时代君临了。我想起了李启章的离世,想起了瓦尔特·本雅明。他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曾经做过如下论断:

我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站在富尔维埃看里昂的景色,在德·拉·加尔德圣母院看马赛的景色,在圣心广场上看巴黎的景色。在这些高处感受最深切的是一种恐惧。那蜂拥一团的人类太可怕了。人需要工作,这当然是对的,但他同样还有另外的需要,其中之一就是自杀,这既是他本人的内在需要,又是塑造他的社会的内在需要,这比他的自我保护的内在引导还要强大。

有一天我穷极无聊,跑到云南米线馆吃米线。当我打开一瓶劣质白酒后,才发觉不远处的桌子上,坐着我曾经的领导,那个会变魔术的副所长。他也发现了我,很开心地跟我坐到一起。他退休了,据说迷恋上了十字绣。人们都在传说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剩下的二十个小时就趴在桌子上,绣那幅长十米宽五米的《八骏图》。由于懒得去厕所(怕耽搁时间),他已经患了前列腺炎和尿路结石。

“喝酒吗?”我问他。我记得他酒量还不错。

“我很多年没喝了,”他的脸颊更瘦了,仿佛刚出土的木乃伊,“不过咱爷俩好久没喝两盅了,今天破破例吧。”

那晚他喝了三四两就不行了,身子歪歪斜斜倒在一旁。我本来还期待他能给我变魔术,看来也泡汤了。“你平时的衣兜里,是不是总揣着几个钢珠?”我用力摇摇他的身子,“是不是?”

他貌似打起了酒鼾,我更失望了。我还记得变魔术之前,他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劈腿、高抬腿、弯腰。这些热身动作甫一结束,魔术表演就开始了。我以为其他的专业魔术师也像他一样,在正规表演前都这样热身。这一度让我对这个行业心存敬畏。而现在,他趴在油腻的酒桌上,涎水顺着嘴角缓慢地流下来。

我走出屋子回家。路过一块荒地时,我不禁停了下来。以前那里是居民区,因为涉及拆迁,居民全部搬走,但是房子还没有拆干净。一栋栋的房子像被野蜂抛弃的蜂巢,在夜里散发着孤寡的气味。那是谁家的一块草坪,在黑暗中我看不清上面盛开的野花,只恍惚瞥到高而伶仃的野草在风中摇曳。那是深秋了,我竖起耳朵,听着草丛里蟋蟀的鸣叫,以及一种“沙沙沙沙”的奇妙的摩擦声。那是什么声音?我半蹲下去,将耳郭紧紧贴到干燥冰凉的地面上。让我失望的是,除了野草喏喏歌唱的声音,什么都没听到。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

又是母亲节了,想想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给母亲送过礼物。在印象里,这个贫农出身的女人就好像一尊青铜雕像,刚毅,果敢,是电影里那种女强人的样子。从我记事开始便是短头发,硬硬的,铁丝一样。印象里深刻的是1976年大地震,她怀着弟弟,住在地震棚里,黑夜里下暴雨,由于地震棚短小,她的小腿和脚踝被雨淋了一宿,第二天起来,腿都肿了,她背着我,去喂猪圈里的那头约客猪。我趴在她的脊背上。她的后背宽广而温暖,我仿佛能感觉到她的心脏跳动的声音。

印象里她总是打我。也许那时心情不好,父亲在北京当兵,一年探家一次,她和奶奶的关系也不好。而像我那么倔强、任性又蛮横的孩子,天底下大概也少见。记得那阵我刚学会骂人,她用细长的围巾把我吊在房梁上,手里拿着笤帚,抽我,我不停地骂她,她不停地打我,后来大抵手累了,她解下我,紧紧地搂着我。后来出了屋子,她背着我,顺着梯子爬上屋脊,拾掇屯子里的苞米。我这时才大声哭起来,她手里攥着苞米盯着我,她没有走过来亲我,或者帮我擦眼泪,她只是那么盯着我,像盯着一个陌生人。

小时候觉得像候鸟,我们一直不停地迁移。以北京为起点,我们一次次地搬家。经常是,新家的地理位置刚刚熟悉,我们又要出发了。总是有未知的地方在等待着我们,等着我们把房间温暖起来,然后冷漠地离开。可是每到一处新家,她总是发挥一个乡村女人的理家才能,将狭窄的空间布置的得当而干净。在大同时,父亲在山沟里当营长,山沟里没有小学三年级,于是把我托养在城里的老乡家。这个老乡家有三个儿子,算上我是四个。在我印象里,老大和老二都脾气火暴,经常吵架,有时候互相拿着菜刀和剪子对峙。他们对我很好,但我还是想家。每个礼拜六,父亲都派一个会武术的河南兵,骑着自行车,跑一百多里地,接我回家。穿过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山路,我总是盼望着营房尽快出现在我眼前。当部队整齐的平房闪现在我眼前时,她也总是出现了。她系着纱巾,靠着一棵树,等我。就那么着等我。看到我,她就转了身子,往前走几步,我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去拉她的手。她的手总是那么暖。手心里是粗糙的茧花。

初中考高中时,我没考上重点高中。在我看来这是丢人的事情,那阵子我最想的便是自杀。我天生便是个喜欢自己感动自己的人,长大后我知道这是种卑贱的品质。那时我幻想着等她下班时,我从二楼顶上如鸟一样飞下来,匍匐到水泥地板上,从鼻子和耳朵里流出黑色的血,然后她趴在我身上,号啕大哭,我就歪头死了,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可她没给过我这样的机会。黄昏下班时,她看着楼顶上的我,总是严厉地说,你下来!摔下来怎么办!我就悻悻地顺着梯手下来,然后,帮她择菜做饭。那时候我悲伤地想,我怎么有这么个麻木不仁的母亲?我怀疑我是不是喝着她羊水长大的那个胚胎。

高中时,有女孩子找我玩,她总是高兴地为我们洗苹果。等人家走后,她就狐疑地审讯我,这孩子是哪里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学习好吗?是班里的干部吗?有一次她洗衣服,发现了一封所谓的情书。其实不是我的情书,是一个和我要好的女孩托我送给另一个男生的。然后,她拿着情书去找那个女孩,她和女孩恳谈了一个多小时,请求人家放过我。“他要考大学的,他和你不一样的。”后果可以想象,女孩再也没搭理过我。在维护所谓的儿子的利益时,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她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她也没意识到,我在整个青春期最憎恨的一个人便是她。有次我们吵了起来,“你就是个巫婆!你是天底下最恶毒的巫婆!”我粗着脖子大声咒骂她,“又丑又凶的巫婆!”她听后哇哇地哭起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个夏日午后,她穿着件旗袍,踉踉跄跄下了楼,蹲在院子里继续大声号哭。这是长这么大以来,我第一次看到她哭。我趴在二楼的阳台上,看着她的肩膀有频率地抖动着,心里是那样无比的畅快。

我还不喜欢我洗头发的时候,她不停地指手画脚。洗头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也围绕在我身边,一会儿说洗头膏放多了,一会儿说放少了,一会儿说耳朵后面没洗到,一会儿说再洗一水吧,脖子上好多泡沫呢。有那么一回我烦透了,对她说,我都二十岁了,这样的小事您就别操心了,干不干净是我自己的事,和您没关。半晌她缓缓地说:“是的,你大了,不需要我在小事上提醒……”她转了身去给我倒水,我听到她说,“等我哪天死了……你就再听不到我唠叨了。”我透过水淋淋的头发打量着她。在灯光下,她眼角的皱纹金丝菊一样伸展着,头发连根都白了。我,竟没发现,她已经真的衰老了。

我的第一个女儿夭折时,我们去埋葬。孩子早诞生了四个月,生下来只活了十分钟……她把孩子用青稞纸裹得严严实实。我拿着柄锹跟在她身后,太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郊区的一处麦田旁边,她让我挖坑。我的眼泪一直憋着,我不敢看那个孩子,可是又想看。这时她说,我去买点东西,你先挖。记得那时麦子都熟了,黄色的麦浪很香。我开始哭起来,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了,可是我不敢出声。麦田旁边是公路,不时有汽车和行人来来往往。后来她回来了,塞给我一盒香烟,她说:“你抽吧,不用忌烟了,抽吧。咱们家没福气留住孩子,是因为孩子去天那边享福了。孩子很快会忘了你的,你也忘了她吧。”

我看着她,她很严肃地盯着我,像盯着小时候的我那样盯着我。她越来越老了。她六十岁了。这时她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别给我哭,你要是个老爷们就别给我哭。你这么小,还有的是机会。”

有时候我经常在梦中梦到她死了。她躺在地上,小动物一样。我就那么着哭醒,深夜冷身而起,点上一根香烟,格外地想她。她和父亲住在另一处房子里,虽然不是很远,但我也不是常去看望他们。她每天都给我打电话,叮嘱我吃早餐,叮嘱我拖地板,叮嘱我晚上别熬夜,叮嘱我单位的考试一定要考好,叮嘱我冰箱里的饺子超了三个月别吃了,叮嘱我最近流感严重先吃点板蓝根,叮嘱我,要有点精神,别颓废。她说:“毛主席说了,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作为一名曾经的乡村女民兵队长,毛主席是她年轻时的偶像,等她六十岁了,仍然是她的偶像,她把偶像的话传授给我,以一种平常的口吻和普通的方式。在她看来,这个社会变化这么快,她希望我永远像虚拟的革命者一样,去和这个世界搏击,并且能狠狠地给这个世界几记勾拳。

同类推荐
  • 人间海市:长岛

    人间海市:长岛

    长岛县诸岛,古为莱夷之地。秦、汉、晋、隋时期属黄县(现龙口市)。自唐朝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属蓬莱县。1929年,山东省政府设置长山岛行政区,始自蓬莱县划出,直隶山东省。1935年撒区归属蓬莱。1945年第一次解放,成立长山岛特区’隶属北海专区“1947年国民党占领。1949年第二次解放,恢复长山岛特区。1956年建立长岛县。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 李尔王(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李尔王(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 唐代分韵诗研究

    唐代分韵诗研究

    分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最多的诗歌创作方式,其作品即是分律诗。虽由唐前的“赋得诗”发展而来,但唐代分韵诗不仅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韵字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示出明显的发展痕迹。分韵推动了唐诗的进步,促进了唐诗流派的形成,并且为分韵诗在宋代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上世纪以来,分韵诗创作一蹶不振,但只要从现在起积极培育人才,不断拓展分韵创作的空间,分韵诗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热门推荐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没有莱克兄弟的飞翔之梦,人类怎能翱翔于天际?没有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怎会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的一小步,怎么会有人类在浩淼太空中需找生命的一大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断创新进取的成果。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为了创新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教育读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散思维,勤于动脑,勇于创新。
  • 医道特种兵

    医道特种兵

    叶千然五年前因为被人陷害,莫名进入了监狱之中,五年后为了复仇,强势重归都市之中,凭借一手回天的医术,混的风生水起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本书出版名《美人思无邪》,天猫购买地址https://m.wkkk.net/m.wkkk.net?spm=m.wkkk.net3DnA&id=547235707412前世,侍郎府嫡长千金云菀沁亲眼见妾侍上位,气死生母,为了安宁和弟弟,却隐忍退让,以为乖巧就能幸福,却被伪善继母贪走嫁妆、被算计得身体垮掉、无法生育,被自私妹妹坑走夫婿,唯一同胞弟弟也被捧杀成纨绔子弟,渣爹色迷心窍,袒护继室母女,毫不顾念嫡亲子女!临终前幡然醒悟,她奋起还击,毁了渣男前途和娘家颜面!今生,忍字诀丢一边!专注斗继母,压继妹,教亲弟,踢贱男,膈应渣爹。喜欢被打脸?那就一个个排队来!爱好抢人东西的继母继妹?飚演技?谁不会!装白莲,我能比你更圣洁!嚣张时,你奈我何?管不住下半身的渣夫婿滚粗,青春美貌耗在你身上,不如喂狗!什么,你也重生了?不好意思,这一世恕不奉陪!顺便收获重生配备的惊喜一份——有了超乎寻常的敏感嗅觉,调香,制药,鉴毒,易容,开铺,赚钱,成名…不在话下!姻缘大事,这辈子由她自己做主!那边那位,貌似有点面熟?看在前世他帮过自己,卖相也极好……咳咳,不如就他?都说三皇子体弱多病,深居简出,真的是面前这个闷骚腹黑还时不时喜欢卖几斤萌的人吗?王爷又怎样,未来皇帝又如何?照样可以在鞭策下,打造成忠犬!杏眼莹莹弯,纤唇勾新月,她开始今生的夫婿调教计划。他笑:欢迎来试。************************场景一太监乐颠颠地来邀功:“听说给云家长女求亲的人都从侍郎府门口排到街尾了!奴才也给王爷占了个位!”某人眼皮一动,手一挥:“堵死街头街尾,排在前面的,都给本王拉到大狱里去监禁。”太监(⊙o⊙):“果然是干大事的!”场景二:他严肃审视:“你有什么能耐当王妃?”她巧笑倩兮,暗示能助他登基,隐晦道:“妾身助爷得到一直都想得到的。”他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过,冷冷暗忖:这丫头,什么时候又猜到本王的心思了……她望天,王爷,你脑补过度,又在想不健康的了!
  • 被我们遗忘的那十年

    被我们遗忘的那十年

    化学学霸×绘画大神(甜宠1v1)一个十年过后又一个十年,他是她的阿雁,是她心里的念念不忘。当化学碰上绘画,沈岩特别制作了一款专属于洛兮的颜料,而后,她所有的作品都只为他而作。我们是彼此的救赎,就算坠入深渊,身陷囹圄的境地,也要拼尽全力,让你努力走下去。
  • 男神哪里跑

    男神哪里跑

    顾念新晋小编剧一枚,还没在圈里混熟,就成了被告!她想到让自己的学长裴尔然做辩护律师,惨遭拒绝之后,开始跟裴尔然杠上了……裴尔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被一个小女孩堵得无路可逃,很久之后,裴尔然才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狠下心来:爱情,原来从相遇开始就已经无处可逃……
  • 我变成了电视

    我变成了电视

    我叫陈雨石。我穿越了,来到了以武为尊的大陆。哈哈哈...我的命运终于改变了,是时候大展拳脚了。诶...等等...为什么我没有手脚。我为什么变成了一台电视。
  • 华为如何管理供应链

    华为如何管理供应链

    现代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条生态链,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的命运都在一条船上。
  • 网游之汉末雄主

    网游之汉末雄主

    群雄争霸的汉末时代,黄巾、叛乱、宫变……一系列的变故让人目不暇接。武者,一骑当千,征战千里;智者,运筹帷幄,定鼎庙堂。数十年征战不休,在这乱世之中,可有我一方乐土?
  • 天才嫡出小姐之废材你骂谁

    天才嫡出小姐之废材你骂谁

    一场穿越,顾可心成了一个小孩子。废材,呵呵。丹药!萌宠!神器!看我翻云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