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危机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会看见在亚洲大陆的最西端,有一处关键部位和非洲相连,那就是以色列与埃及的交界地带。试想一下,如果从地中海出发的船只想要进入红海沿岸的苏丹港,需要绕行整个非洲大陆,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经过印度洋,才能进入红海海域。从欧洲出发的船只想要进入印度洋,也需要经由非洲,才能离开大西洋的海域。人们不禁想象,如果在亚非大陆的交界地带开辟一条水上航道,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海不就变得容易多了吗?
十九世纪中叶,占领埃及的法国人勘测了地峡,用了十年的时间开出了一条航道,这便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的北边从地中海沿岸的赛得港开始,南到红海的陶菲克港,全长172.5公里,最多可以通行6.5万吨重的巨轮。苏伊士运河连接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往来的船只无需再经过漫长的航行,可以大大缩短海运路线,节省了航程和费用。从欧洲到印度洋的航程最多缩短了八千公里,从地中海到印度洋也缩短了近一万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人们必须通过海运、陆运交替的方法,才能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货物运输。
从苏伊士运河开通的那天起,它就成了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每年承担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因此,苏伊士运河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清楚,一旦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因此,欧洲的资本主义帝国妄图独占这条航道,中东和北非的国家也对它存有觊觎之心。
二战之前,埃及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苏伊士运河归英国和法国共同管理。1947年,英国军队从苏伊士运河撤兵,1952年,埃及军队发动政变,推翻了君主政权,成立埃及共和国,统治埃及长达148年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灭亡。之后,经过短暂的权力争夺之后,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成为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
纳赛尔的上台,与中情局的支持有着莫大的关系。早在1952年,中情局就开始关注埃及国内的动向了。中情局深知,埃及革命的阻力一方面来自国内的旧政权,另一方面则来自英国。当时的埃及当权者是受到英国人保护的法鲁克一世,要想单打独斗地和国内的政权、甚至是强大的英国对抗,纳赛尔成功的几率非常小。可是,如果美国为他提供物资和军事的援助,纳赛尔军队胜利的机会就大得多了。
当然,中情局并不是国际慈善机构,对纳赛尔的支持,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部分。中情局的局长杜勒斯设想,此时,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获得了埃及人民的支持,完全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如果中情局全力支持纳赛尔的行动,政变成功后,苏伊士运河势必落入美国人的掌控当中。
在中情局的支持下,纳赛尔领导的革命成功了,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新的总统。这时,中情局的特工小罗斯福找到纳赛尔,希望他能够用实际行动回报美国的帮助。纳赛尔对中情局的支持表示感谢,可是,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英国在苏伊士运河驻兵8万人,已经成为新政府最大的困扰,他希望中情局能够帮忙解决。小罗斯福深知,纳赛尔开始得寸进尺了,可是,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中情局之前的所有努力就要付诸东流,无奈之下,小罗斯福将纳赛尔的要求一字不差地转告给中情局的高层。
中情局当然不希望一次又一次地满足纳赛尔的要求,因为他们发现,无论他们给纳赛尔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都无法满足他的无耻和贪心。可是,中情局也不希望之前的努力白费,从长远考虑,中情局选择在纳赛尔身上继续投入。随后,在中情局的斡旋下,埃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英国最后选择撤出运河地区,只保留了军事机场的使用权。
中情局再一次满足了纳赛尔的要求,满心期待纳赛尔能对其感恩戴德,没想到,纳赛尔又开始盘算新的计划了。就任总统之后的纳赛尔要求向美国购买武器,而且是在无法用现金交易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当然会一口回绝。纳赛尔将这一消息告知中情局,威胁道:“如果美国拒绝给我们援助,那我们只好向你们的敌人寻求帮助了。”
没过多久,埃及购买了来自苏联的武器。这令中情局局长杜勒斯非常不满意,他隐约地感觉到,纳赛尔即将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已然将中情局之前给他提供的帮助忘得一干二净了。更重要的是,埃及开始和苏联修好,甚至和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美国看来,这比任何忘恩负义的行为都要危险。于是,美国停止援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
阿斯旺水坝原本是由英国参与设计并建设的,由于英国经济的窘境,资金支持全部来自美国。对纳赛尔来说,阿斯旺水坝就像是新时代的金字塔,是现代埃及的象征。在这个层面上,美国期待纳赛尔能够知难而退,没想到,他却选择继续坚持强硬的立场。
1956年7月,纳赛尔对亚历山大广场上的25万群众发表演说,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利用运河的收入来修建阿斯旺水坝。抱着最后的希望,中情局对纳赛尔提出了他们的终极目标:帮助埃及共同管理苏伊士运河。可惜,纳赛尔选择了拒绝。
一直以来,苏伊士运河的经营权并不归属某一个国家,而是掌控在运河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多是英法两国控股的企业,每年的收入超过一亿英镑,而埃及在运河公司中只占有很小的股份。纳赛尔一直将这件事看作是民族的耻辱,于是,当外国领航员集体辞职时,纳赛尔找到本国职员接替了外国人的职位,并且接管了运河的业务。
埃及接管苏伊士运河,损失最大的便是英国和法国。英法两国的石油进口都依赖苏伊士运河,来自马来西亚的锡和橡胶也要通过此处才能抵达英国。如果运河变成埃及的国有财产,英法两国的船只在此通航时就需要支付高额的通航费,如果绕行非洲抵达欧洲,额外的成本极为高昂,而且航运时间也大大延长。于是,当纳赛尔宣布国有化苏伊士运河时,英国首相艾登就表示,英国势必要保卫自己的利益。同时,法国的报纸也鼓吹,要对埃及推行强硬政策。
可是,战后的英法两国都是满目疮痍,经济凋敝,根本没有能力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英法两国期待,如果美国能够为他们提供军事上的支持,苏伊士运河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于是,艾登建议举行英、法、美三国的高层会谈,商讨对埃及的处置方法。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艾森豪威尔本想联合纳赛尔,从而取代英法在运河区的地位,而且,正值大选期间的艾森豪威尔正想走“和平总统”的路线,从而获得连任的机会,他可不想被拖进战争,影响自己的政治生涯。于是,美国对外发表声明,在经济制裁和缴付运河费用方面,美国不会和英法合作。
不过,这并不代表美国支持纳赛尔的做法。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已经明确表示,如果中情局能帮助纳赛尔上台,自然也知道如何将这位刚上任的总统赶下台。只不过,在中情局秘密筹划如何对付纳赛尔时,英国、法国已经首先采取了行动。实际上,早在纳赛尔实施一系列新政时,就已经惹恼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大国。纳赛尔政府公开反对英国在中东建立的军事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形成了埃及和英国的对立局面。后来,因为苏伊士运河的问题,埃及和对岸的以色列也起了冲突,1956年,埃及和以色列的矛盾愈演愈烈,双方甚至开始袭击对方的领土。于是,纳赛尔下令关闭了亚喀巴湾,阻止以色列船只使用苏伊士运河。
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几个月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巴黎举行了秘密会谈。这次会议的详细记录已经被销毁,不过,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会议上,英、法、以三国制订了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
1956年10月,愤怒的以色列在英、法两国的煽动下袭击了埃及,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以色列就占领了西奈半岛。以色列进攻埃及的第二天,英、法两国以“不要影响运河区航运”为由,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马上离开运河区。纳赛尔当然不会将西方国家的威胁放在眼里,他迅速向西奈半岛运输军队,准备和以色列军队正面较量一下。谁知,这一切不过是英法以三国事先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给他们出兵埃及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当埃及军队向西奈半岛开进时,英、法两国便开始对埃及进行空中轰炸。
对于英法两国的行动,中情局已经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早在以色列对埃及发起进攻之前,身在埃及的小罗斯福不断向中情局总部报告说,以色列已经开始动员军事力量,随时准备发起攻击;局长杜勒斯也估计到,以色列进攻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埃及。可惜的是,杜勒斯并没有将他的猜想报告给总统艾森豪威尔。
但是,杜勒斯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杜勒斯看到了英法入侵的前兆,却因为相信“作为盟友,他们一定会在行动之前通知我们”而放弃了继续侦察。早在1956年9月中旬,中情局就发现英法部队开始向塞浦路斯聚集,轰炸机和运输机编队也扩大了规模。此外,情报人员发现,法国和以色列的电台联系变得异常频繁。对局面的错误判断导致美国对英、法的入侵大为吃惊,华盛顿一时间陷入了被动的境地。在英法出兵埃及之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依然试图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危机,如召开国际会议、成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国协会等。此时,英国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随时可以发动军事入侵。
当英、法、以三国的入侵行动在国际上公开时,立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美国也因为英法试图复苏殖民主义而感到不满。于是,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英法两国停战。在政治上,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刻撤军;在经济上,美国则开始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降低,同时停止对英国的经济援助等。此时,苏联也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会动用核武器。
1956年11月,在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接受停火决议,之后,以色列军队也撤出了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由艾登组建的政府迅速垮台,英法两国的帝国主义势头也被美国灭掉了。从此之后,美苏两国成为中东地区,甚至全世界的主宰力量。对于埃及来说,纳赛尔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在政治上却获得了胜利——埃及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根据地,也成为抗衡以色列的主要力量。
盗取苏共的报告
现今,到俄罗斯游览的人们能够在莫斯科红场看到列宁、斯大林的墓地,却看不到苏联另一位重要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墓地。实际上,赫鲁晓夫之墓被安置在远离红场的新圣女公墓,而且,他的墓地偏居公墓一隅,非常僻静,一点都不像国家领导人的墓地。
地点选择颇显诡异,连墓地的构成都有着特殊的含义。赫鲁晓夫的墓是由黑白两色的大理石交错搭建而成,墓上方摆放着赫鲁晓夫的头像,小小的一个雕像,由青铜铸成。之所以选择黑白两色的大理石,是为了象征赫鲁晓夫功过各半的人生,而且,墓上只有他的名字——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没有墓志铭,也没有生平简介。
“文革”之前和“文革”期间,中国人曾经大肆批斗赫鲁晓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曾经极尽吹捧,甚至说斯大林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为此,斯大林非常信任他,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是,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却公开反对斯大林,清算他当权时的恶行,甚至将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迁出。
时过境迁,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建立了新的政治模式,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历史意义被重新解读;中国的“文革”结束,对赫鲁晓夫的批判也成为过去式。在今天的俄罗斯,当人们谈起赫鲁晓夫时,显然是赞誉多过贬斥,毕竟,赫鲁晓夫的确改变了一些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为俄罗斯民众创造了福利。
在斯大林时期,为了配合斯大林深夜工作、白天睡觉的习惯,中央领导和加盟国的领导都必须调整到和他一样的作息时间,以至于公务部门上午都没有人上班。直到1953年9月,赫鲁晓夫才结束了这种工作制度,改为朝九晚六的正常作息时间。
赫鲁晓夫开放了克里姆林宫,使得普通民众也有机会一览它的神秘模样;他还取消了国家干部的特殊津贴,改变了干部们花最少的钱用最好的东西,老百姓却需要排长队买一袋土豆的日子。在政治上,赫鲁晓夫废除了干部终身制,提出了中央委员和主席团成员每届必须更新,主席团成员最多连任三届等政策。当然,关于赫鲁晓夫的讨论焦点还是来自他的“秘密报告”。
所谓“秘密报告”,指的是赫鲁晓夫1956年在苏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按照惯例,苏共二十大召开十天之后,正式宣告结束,可是,就在许多代表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府时,突然接到了“召开重要会议”的通知,而且,参与者必须凭特殊通行证才能出席会议。
代表们大惑不解,不知道赫鲁晓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带着心中的疑问,所有人如期前往会场。当天的会议规定,外国共产党代表不得参加,与会者不得进行记录。所有的迹象表示,这将是一场非同寻常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