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600000004

第4章 世纪之争(3)

吴冠中作品的收藏市场背后在国内也有支庞大队伍,在大藏家印尼郭之后还有大连郭。原来这位大连郭在1994年策划并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一部反映老一代艺术家生活的艺术片,其中就包括吴冠中,在结识吴冠中并对其艺术创作有深入的了解之后,他成为吴冠中忠实的收藏者。这位大连郭后来负责大连万达集团旗下的玥宝斋,开始对吴冠中作品的大量收藏,以吴冠中的水墨画收藏为主,保守估计也有80多件,成为国内收藏吴冠中作品最多的一人。在吴冠中的活动中,大家也越来越熟悉负责推广和画集出版的百雅轩,其负责人李大钧与人合资的卷石轩美术馆也成了吴冠中作品的主要收藏机构。因此,如此庞大的收藏机构,也被市场人士称为“吴冠中集团”。

吴冠中曾打过一个比喻:“我先经历过开放,让我出国留学,后来却一直处于封闭的状况中,好像洋酒在瓶里藏了几十年,现在再打开,流出来的自是佳酿。”

3、捐赠打假还毁自己作品

市场出现再火热的拍卖价格,吴冠中却仍然不改其艺术追求。吴冠中的朋友都知道他保留着定期焚画的习惯。艺术是艺术家的宗教,进入晚年的吴冠中几乎是一边作画,一边把他不满意的旧作毁掉。即使他的画作在市场上寸纸寸金,但他毁掉自己那些作品时毫不吝啬。

上世纪50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他翻看手头原作,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1991年,他把自己在二十多年里不满意的作品集中起来,一次烧毁二百多张作品。他自己毁不过来,便叫上儿媳和小孙孙一起帮忙,太多的纸就抱下楼去烧掉,惹得邻居围观,连连叹息。他仍然说不能舍不得。

吴冠中作品在市场上不断创造天价神话,自然以吴冠中之名的假画也频频出现了。有意思的是,吴冠中还和自己的假画打上了官司。

1993年10月27日,上海朵云轩与香港永成拍卖公司联合主办中国近代字画及古画拍卖会,吴冠中在拍卖目录中发现,竟然有两幅以他的名字署名的作品,分别是《乡土风情》和《毛泽东肖像——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吴冠中从来没有画过这样的作品,分明是冒名伪作。他当即通过文化部艺术市场管理局正式通知上海朵云轩,要求他们撤下两幅伪作。但对方并没有撤下,结果“炮打司令部”以528000港币最后成交,主办方宣称此画是他们此次拍卖取得的最高价。这不是一般的赝品,严重歪曲了吴冠中的人格。吴冠中提起上诉。

1994年4月18日,上海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此次开庭辩论的焦点是画的真伪。《毛泽东肖像》中画的是毛泽东右手持笔的半身像,背景上写着“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毛泽东”。左下角落款:“吴冠中画于工艺美院一九六:年”。

“这是一幅完完全全抄袭王为政先生原作的劣作。”吴冠中说。

1967年8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套红发表《炮打司令部》后,当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王为政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幅毛主席像,为创作这幅画,他还从毛泽东发表的许多书法手稿中,集合拼凑出了画中的字样。

伪画抄袭了王为政的作品,并加上了“吴冠中画于工艺美院一九六:年”。被告方说,“六:”就代表“六六”,就是1966年,而王为政的1967年画作,是抄袭的这幅吴冠中1966年的作品。

“在1966年,谁敢以1967年发表的重大政治题材作画,而且公然署名?当时批判个人主义,谁作画也不署名,王为政也只盖了个‘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印章。我这个(当时)被剥夺创作权的反动学术权威,更是吃了豹子胆,也不可能书写自己的姓名。”吴冠中对此假画更是忿忿不平。

这场假画官司,第一次开庭没有判决结果。

吴冠中假画案立刻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优秀画家几乎都碰到过作品被假冒的问题,如果吴冠中一案输了或者虽然赢了但赔偿金很小,那么中国美术市场将面临一场假冒横行、艺术家权益遭到无情侵害的局面。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央美院、北京画院和中央工艺美院的画家、美术史家、书画鉴定专家数十人举行座谈会,从各方面认定这是一幅地地道道的伪作,绝对不可能出自吴冠中这样的大家之手。人们呼吁国家权威部门用实际行动主持公道,惩治假冒伪劣的制造者和贩卖者。

此时,法律专家认为此案主要是侵犯著作权。于是,吴冠中又重新聘请了律师,另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向上海中级法院起诉。想想,吴冠中可以毁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却无法把这幅欺世盗名的伪作扯碎。他是如何的激动、愤怒和苦恼,他不得不走上法庭,并非要给被告一份难堪,而是为了他为之奋斗大半生的艺术的纯洁。

没想到在这时候某报发了一条消息,称吴冠中“令人费解”地撤诉,并反问道:“《炮打司令部》一画,假兮真兮?”一时间,众猜纷纭。有人说这是吴冠中儿子画的,有人说他的老婆想私了……最后经法院认定,这条消息属舆论误导。

在当年的全国政协会上,不断有领导和政协委员向吴冠中询问假画官司。吴冠中说:“例如有人领个孩子来说是我的儿子,我说不是我儿子。他一口咬定这就是我儿子。难道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吗?”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可是他又说,这是你的私生子。我只好说,请拿了证据来。”听到这里,大家眼睛里都流露出愤慨。吴冠中说:“画家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过去画的画,现在不承认了,但也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是不是他画的。那么,朵云轩和永成的证据是什么呢?”

此案是我国第一件画家为维护其著作权而状告拍卖行的案件,其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案子本身,引来海内外人士普遍关注。但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案子,为何弄得一波三折、旷日持久?这也是当时市场环境,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主流,要健全法制,规范行为,文明经商;而有人却乘社会规范没形成,法律尚有空子可钻先来个浑水摸鱼。

在法庭上,吴冠中一下子拿出15个证据,说明这不是他的作品。吴冠中的律师向法院提供了中国公安部的鉴定书,证明伪作上的落款署名不是吴冠中亲笔所写。对方也出示了他们的专家鉴定书,证明此画是吴冠中所作。吴冠中的律师请出了为对方做鉴定的几位专家,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全是上海朵云轩的职工,答辩中他们对吴冠中的绘画风格、做法,以及一般鉴定常识一窍不通,这个“专家组”完全是为了开庭而受命组合的。

1995年9月,法院判决吴冠中胜诉,整个案子耗时近三年。

吴冠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这个官司,我至少损失了一半的创作时间。对于我这样的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更重要的了。但这官司是值得打的。”公道自在人心。为此,吴冠中写下了几句感慨之语:“黑重重,重重黑,真理有路明,三年回眸笑人间。”也是因为这场官司,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而且,一定会走下去。

但是假画官司的胜诉并没有让冒名吴冠中的假画减少。2005年12月初,苏敏罗以253万元拍得吴冠中作品《池塘》。半年后,苏敏罗想通过私下交易将画出手,才发觉自己已然成为“假画受害者”。最终,吴冠中先生看到了原画并写下鉴定:“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7月初,苏敏罗向法院以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将《池塘》送拍人和某拍卖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吴冠中作品被假冒往往都有一个十分完整的故事。例如,他某年某月到我们这里来写生,为了答谢盛情款待,送了一张画。当时的同行者还有某某人,可谓天衣无缝。可是作伪者不知道吴冠中的为人原则,由于吴冠中不画应酬画,画得不好不愿送人,画得好又舍不得送人,所以送人的作品数量非常少,每张送人的画,他都记得十分清楚,绝对不会出现送人而不记得的事情。当然也有伤他感情的事情,送人的画被人偷走卖掉,某美术家协会对吴冠中说他们想藏一幅他的画,于是吴冠中送了一张,时过不久就被他们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卖到海外。

吴冠中画作市场行情不断飙升,但是他个人却没把自己的作品留给自己的孩子。早在2004年,他就对他的朋友说:“我没有遗产,我的绘画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世界的,不是自己的遗产。我的作品不可能留给我的孩子,只有房子才是孩子们继承的财产。”

2008年2月,吴冠中将113幅市值3亿元的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包括63幅水墨画、48幅油画、两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年份从1957年到21世纪初,全面表现了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以及各个时期的风格。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表示,这应该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高的一份捐赠,也是吴冠中个人数量最大的艺术捐赠。对于吴冠中的这次捐赠,各方争议不断,甚至有人质疑他不爱国。

吴冠中说:“我的作品属于世界人民,不管哪个国家,他们诚心诚意要并能展示出来,都可以给……艺术家有国界,艺术没有国界。”

吴冠中并不仅仅对新加坡美术馆捐赠,吴冠中的捐赠行为也是年代久远。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部分捐赠作品年代表。

捐献作品

2010年6月25日,交代大儿子将晚年的五幅水墨作品,包括《休闲》、《幻影》、《梦醒》和《巢》,另一幅为2001年创作的《朱颜未改》,捐送香港艺术馆。当晚,吴冠中安静地走了。

2009年,向香港艺术馆捐赠33幅画作,估值1.5亿元;向上海美术馆捐赠21幅作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以21世纪以来的新创作为主的作品36幅,其中有夫人肖像和精神之父鲁迅画作,涵盖从1954年到2008年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结晶。中国美术馆按规定,对向国家捐赠作品的艺术家做适当奖励。吴冠中谢绝国家奖励,无偿奉献。2008年4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6件作品,吴冠中说这次捐赠是他历次捐赠中最重要的一次,捐出的数量最多,也是最精华部分。

2008年9月2日,向新加坡美术馆捐赠了113件作品,包括63幅水墨画,48幅油画,两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年份从1957年直至21世纪初,全面表现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以及各个时期的风格。按照当时国际拍卖行对吴冠中作品的拍卖价推算,这批画作的市值高达3亿元;同年,将水墨代表作《长江万里图》在香港拍卖所得的1275万港元全部捐给清华大学,设立了“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励基金”。

2006年8月17日,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自己的三幅重要作品,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水墨作品《江村》、《石榴》。市场价格的保守估价超过1亿元人民币。

2005年9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件。

2002年3月,向香港艺术馆捐赠10件。

1999年11月,向中国美术馆捐赠10件。

1997年7月,向台湾高雄市山美术馆赠《黄土高原》。

1992年11月,捐出水墨画《峨嵋劲松》1件。

1992年5月,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件数不详)。

1991年8月,中国南方数省遭受洪捞灾害,捐出多次在国内外展出的精品水墨画《老墙》1件,将义卖所得50万港币全部捐赠灾区人民。

从这些捐赠能够看出吴冠中的深谋远虑,他在晚年一直在安排这些作品的归宿,这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些捐赠作为与他的财富观紧密相连,他说到做到,他的人生境界高远,他们的孩子也理解父亲的一生追求。一般人是难以和他相比的。这些捐赠作品,这是多少亿元的财富划给了国家和社会。这反映了吴冠中作为老一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把自己的代表作品以最稳妥的方式展示给世人,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也反映出吴冠中先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对作品归宿的缜密思量。

同类推荐
  • 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哲学,叙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大学,回顾一生求学与任教的经历;展望,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本书所述,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忆往事,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对于理解、评价作者及其著作具有重要价值。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我所缄默的事:一位叛逆女儿的回忆

    在《在德黑兰读》中,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讲述了一个秘密阅读的故事;在本书中,她讲述一个动荡时代的伊朗家庭的秘密故事,从祖母到女儿。尽管出身显赫,但纳菲西无意于记录往来名人,或者评论政治生活,综述各个历史时刻,而希望描述那些脆弱的历史的十字路口——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个性反映出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故事,并与之产生共鸣。如同一幅素描,本书将一个女人、一个家庭和一片受难国土刻画得令人难以忘怀。那些成长中的人与事,照片、文字、故事、事实交织而成的人生,以及诸种生命片段之间的空白,正是纳菲西所要探寻并希望讲述的——那些缄默的事。对她而言,这种叙述最终带来的并非终结,而是理解、守护,以及自由。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邪王追妻:废材四小姐

    邪王追妻:废材四小姐

    轮转千年,她穿越而来…隐藏在千年前的战争,一触即发。是谁,对她紧迫杀害?又是谁,对她暗中相助?隐藏在黑暗中的影子,操纵着什么?到底是阴谋,还是另有其他?相传灭绝了万万年的神族,又为何会再次出现?是假象?还是确实存在?魔族和亡灵,又为何会打开那本被神族封印了万年的结界,出现人世间?
  • 故梦落凡尘

    故梦落凡尘

    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因为一次事故奇迹般的穿越了。从此她遇见了他,她,就是贺琉璃。一个纯净善良的女孩儿,虽然有时爱发脾,但她心里却处处为别人着想,面对好友会奋不顾身,把喜欢自己的人也当做朋友,面对重重考验,他们会完成自己的使命吗?那就请看《故梦落凡尘》吧!
  • 古穿今之瑾瑜

    古穿今之瑾瑜

    前世,出自世家大族的崔瑾瑜,依靠着自己绝世的武功,出神入化的毒术,报了崔家的灭门之仇,最后,无所牵挂、了无遗憾的离开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大宋。异世还魂,转瞬间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十六少年,拥有相似的容貌,共同的名字,两者的相融,又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人生?
  • 俏皮太子妃

    俏皮太子妃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要嫁给一个病恹恹的太子。靠,这还真的是不幸呀!为什么别人当太子妃总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就是嫁个快死的太子呢?这要是他死了我还不是寡妇啦!啥,他还是英勇的骑士,不过呢?接下的故事你们就继续看下去咯……
  • 老婆千岁千千岁

    老婆千岁千千岁

    女朋友相貌再好,人气再好,又有什么用?原以为她的小男友是世界绝种的好男人,结果呢……人家现实里老实乖巧,网络上帮你风流快活!男人啊,就是欠调教。你对他好一点吧,他得寸进尺,要这个要那个。你对他凶一点吧,他嫌这个嫌那个,私底下那颗反女王的心又冒了出来。所以说,棍子加糖的教育,那是必须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渐悟集

    渐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定力

    定力

    本书将为读者提供训练和提升定力的途径。其内容涉及坚定的信念诞生强大的人生;不浮躁,沉住气才能成大器;雄心若磐,伟大是熬出来的;打拼职场,只有埋头才能出头;人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爱,更要学会坚守;拒绝诱惑,别让婚姻败给流年等。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农家炊烟起

    农家炊烟起

    她,穿越到陌生朝代,虽家境贫困,仍努力奋斗。田商养家,绣技无双,指点江山,茶香满园,小山村中的日子依旧红红火火。而他,则贵为当世太子,掌生杀,控权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只对她一人温柔。一个渴求自由,另一个却步步紧逼。究竟是谁俘获谁已经不重要,在爱情中,你我都是输家。十里桃花,江山如画,与子偕行,笑看繁华。====================================================①读者群450545520,欢迎大家的到来~②全文已经完结,请大家放心跳坑~③古言《宁王妃:庶女策繁华》火热连载中,超肥,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