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600000005

第5章 丹青歧路(1)

1、考试冠军

吴冠中于1919年出生。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归还山东,遭到帝国主义列强无理拒绝,而腐败的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北京大学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在向天安门广场集中时,和警方发生冲突,从而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也是这一年,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女子流行一种短衣长裤的着衣时尚,服装逐渐西化。就是在这样世事多桀的1919年,吴冠中在江苏省宜兴县出生了。

在江苏宜兴闸口乡北渠村,一个教书兼务农的穷教员,一位大家庭破落户出身的文盲女子生下了一大堆儿女,他们的长子就是吴冠中。吴家有十来亩水田,比之富户是穷户,但比之更穷之户又可勉强接近当时的小康之家,只因成群的孩子日渐长大,生活愈来愈困难。吴冠中父亲一生勤俭、节省到了极点,买布料什物总是刚刚够数,决不富余。乡里人说他连尿也要憋回家尿在自家粪坑里。母亲出身于地主家庭,却是文盲。吴冠中的母亲下嫁给穷教书的,难免事事要求称心如意,因此经常挑剔父亲,发脾气骂他穷鬼。父亲说幸好她不识字,如识了字便了不得。但这对夫妻从来没动手打架,俩人相安度日。

谁也没有选择投胎的自由,苦瓜藤上结的是苦瓜子。吴冠中在晚年作过一幅油画《苦瓜家园》。他说:“这是热血、也是命运,直到我尝尽了世间良苦的苦涩,才知道苦瓜并不那么苦。”

有倾慕者专门到宜兴寻访吴家大院。上百年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日渐残破,随时就有倒塌之虞,岌岌可危。穿过这间厨房,打开后门,原来吴宅后院,现在是一片菜园地。据说这儿本来是一个优美的竹园,当年每家每户后面几乎都有一片竹林。当时正值农村麦收季节,后面的麦田一望无际,远处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收获着田地里的麦子,只留下大片干净的根秸。放眼望去,有若薄雾笼罩,特有的庄稼泥土味道在这稍感闷热的天气里四散漫溢。这种景象似乎与欧洲农村的景致一般无二,与梵高、塞尚、莫奈等人笔下的乡村风景不分轩轾。看着绝对佳妙的环境,使人不禁惊叹:大概,草窝里能飞出金凤凰,自有上天安排的异数。

在吴家,配合父亲的节俭,母亲也勤俭持家,她爱干净,衣服洗得勤,而且什么都要自己提到河边去洗,洗得彻底。虽然家里经济很拮据,但事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总是布衣暖,菜饭饱。吴冠中到无锡念初中时,正值身体开始发育,吃得多,课间常感饥饿,又买不起零食吃,母亲便将糯米粉炒熟,教他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糖便好吃,每次开学吴冠中便总带着一大袋糯米粉上学。但是母亲生育太多了,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三个妹妹,还有两个妹妹很小就夭折了。母亲一向难产,她实在怕生孩子,也曾用土法打过两次胎,死去活来,从此身体一直非常坏,长年生病。父亲忙学校的事,忙种田的事,忙祠堂里的事,因他是吴氏宗祠的会计。后来母亲病倒,他又要忙烧饭洗衣了。他在家做家务便围上母亲用的围裙,有时门外突然有人来找,呼喊“吴先生”或“大先生”(他是老大),他先解掉围裙,然后出门见客。他是村上少有的识字先生,学堂里的老师,是头面人物,围着女人烧饭用的围裙太失体面。

家境虽然贫寒,但是吴家并不缺少美。吴冠中的母亲总能选到好看的衣料,她善于搭配颜色。姑嫂妯娌们做新衣都要跑来听她的主意,表姐们出嫁前住到吴家由母亲教绣花。她利用各色零碎毛线给吴冠中织过一件杂色的毛衣,织了拆,拆了织,经过无数次编织,终于织成了别致美观的毛衣,吴冠中的第一件毛衣就是她用尽心思的一种艺术制作。吴妈妈有审美天赋,她是文盲,却非美盲。

苦瓜家园的生活里也有快乐的时候。每次过年,父亲从大橱里拿出一幅中堂画和一副对联挂在堂屋里,一直挂到正月十五,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卷起来,藏进大橱里。大橱是红漆的,很漂亮,也是母亲的嫁奁,一直保护得像新的一样。吴家是小户人家,房子也不大,但村里有中堂画的人家很少,吴冠中为此感到特别骄傲。

这中堂画画的是几个人物,中间一个老头可能就是老寿星,这是父亲的老朋友缪祖尧画的。缪祖尧矮胖矮胖,很和气,家就住在姑爹家那个渔村里,家里也贫苦,靠教书生活。他和吴冠中父亲很合得来,早年两人曾一同到无锡一个叫玉祁的村镇上教小学。父亲在玉祁教书时每年腊月近年底时回来,每次回来总带回一种中间穿有大孔的饼干给吴冠中吃。这也是吴冠中认为最好吃的饼干了。

父亲出外教书的生活,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回学生家送来的早餐是糯米粥,他和缪祖尧恰好都不爱吃糯米粥,只吃了一点点,但糯米粥会膨胀,罐里的粥过一会儿胀得仍像原先那样满,学生家里来撤早餐时误认为根本未吃,估计是教员不爱吃,便立即补煮了几个鸡蛋。现在看来,当时他们小学简陋,不开伙,教员是由学生家轮流派饭的。

后来家里弟弟妹妹多起来,母亲一人实在忙不过来,父亲不能再去玉祁教书,便在村里由吴氏宗祠出经费创办私立吴氏小学。缪祖尧也不去玉祁了,便来吴氏小学教书,小学就设在吴家祠堂里,缪祖尧也住在祠堂里。从此吴冠中可以经常到缪祖尧老师的房里去,看他画画。

祠堂很大,有几进院落,有几间铺有地板的厢房,厢房的窗开向小院,院里分别种有高大的桂花、芭蕉、海棠。缪老师住的厢房很大,窗口掩映着绿荫荫的芭蕉,一张大画案摆在窗口,真是窗明几净,幽静宜人,这是吴冠中一生中头一次见到的画室,难忘的画室,吴冠中很向往自己也有这样一间画室!缪老师什么都会画,画山水,画红艳艳的月季和牡丹,画樵夫和渔翁。有一回父亲用马粪纸做个笔筒,糊上白纸,缪老师在上面画个渔翁、一只大鸟和大蛤蜊,画成后给吴冠中讲解这画的是鹬蚌相争的故事。吴冠中尤其喜欢缪老师画的大黑猫,他用烧饭锅底的黑灰画猫,猫特别黑,两只眼睛黄而发亮,后来吴冠中进了美术学院以后还常常想起那黑锅灰画的猫,可惜再也没见过了。吴冠中常常静静地看缪老师作画,他用纸紧卷成笔杆似的长条,用煤油灯熏黑以后当炭条起稿;他常常将蘸了浓墨的笔放进嘴里理顺笔毛,染得嘴唇乌黑。

缪老师和吴冠中父亲有个很大的不同处,他不像吴冠中父亲那样节省,他爱吃零食,父亲说他没有儿女,只管自己吃饱就够了。缪老师画久了,往往摸出几个铜板,叫吴冠中到村头一家茶馆里去替他买一包酥糖之类的好东西吃,吴冠中飞跑着去买来,他总分一小块给吴冠中吃,从无例外。缪老师的画据说是远近闻名的,还卖,并订有价格润例。

在这个贫寒而快乐的家里,母亲盼望吴冠中早早长大成人,有出息,替家里争口气。吴冠中也已体会到必须给家里争气了。村里唯一的初级小学,便是吴氏宗祠委托吴冠中父亲在祠堂里创办的,名私立吴氏小学,连父亲三个教员,两个年级合用一个教室上课,学生都是本村的,个个相识,大家很相好,他们力气大都比吴冠中大,但念书不如吴冠中,他们的父母便说吴冠中回家后有父亲教,其实父亲在家里忙着呢,根本没工夫再教吴冠中。

初小毕业时,宜兴县举办全县初小毕业会考,吴冠中考了总分七十几分,属第三等。吴冠中在学校里虽是绝对拔尖的,但到全县范围一比,还远不如人家。

和桥镇的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望的县立完全小学,设备齐全,教师阵容强,方圆30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要上鹅山小学。因此要上鹅山高小不容易,须通过入学的竞争考试。吴冠中考取了。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小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吴冠中身上,吴冠中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吴冠中到校,替他铺好床被,看着父亲回家,吴冠中偷偷哭了。这是吴冠中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时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吵架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吴冠中考入和桥镇上的鹅山小学高小,住到离家十里的和桥当寄宿生。小小年纪一切开始自理,这里是吴冠中“个人奋斗”的起点了。一个学期下来,吴冠中这个乡下穷私立小学来的穷学生便夺取了全班总分第一名,鹅山又是全县第一名校。这令父母欢喜异常。而吴冠中自己靠考试,靠竞争,也做起了腾飞的梦。吴冠中的老师,父亲的同事缪祖尧就常在他父亲面前夸奖:茅草窝里要出笋了。这就是每一个父母望子成龙的梦吧。

吴冠中高小毕业了,该上中学,但是不花钱的学校太少太少了,似乎就只有洛社镇有这一所洛社乡村师范,是穷学生们最理想的出路,故而闻名于无锡、常州、溧阳及宜兴一带。父亲早两年就打洛社乡师的主意了,但吴冠中渐渐有了更高的追求,不愿在农村当初小的教员,想进省立无锡师范,是高师,高师毕业可当高小的教员,譬如鹅山的教员。父亲当然嘉许吴冠中的志向,但上无锡师范之前须先上三年初中,初中要缴学杂费。于是家里便计划如何更加省吃俭用,并多养几只猪来竭力支持吴冠中这艰难的三年。舅舅家田多,母亲也曾幻想回娘家试试舅舅能否帮点忙,父亲毕竟涉世深,说不可能的,不让母亲去丢脸。吴冠中在数百人的竞争考试中考取了无锡师范初中。因洛社乡师和锡师同时招考,只能参加一边,但县立宜兴中学在这之前招考,故吴冠中先也考了宜中,以防万一锡师落榜。吴冠中唯一的法宝就是凭考试,从未落过榜,宜中也不例外。

父亲送吴冠中到无锡投考及上学时都是借了姑爹家的渔船,同姑爹一同摇船到无锡,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里,不花饭钱和旅店钱。仅有一次,父亲同吴冠中住了一个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吴冠中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痛极了,叫来茶房(客栈服务员),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及吴冠中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想下决心加钱,但吴冠中坚持不换,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吴冠中想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也不肯再加钱换房了。父亲的节俭习惯是由来已久的,也久久地感染了、影响了吴冠中。

吴冠中如愿考进了无锡师范。凭优异的成绩,吴冠中几乎每学期都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清寒学生奖学金,奖金数十元,便仿佛公费了,大大减轻了家里的压力。“志气”,或者说“欲望”,随着年龄膨胀。读完初中,吴冠中不愿进入师范部了,因同学们自嘲师范生是稀饭生,没前途。他改而投考浙江大学代办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的电机科,工业救国,至少毕业后职业是有保障的。但电机科更加难考,可吴冠中考上了。

幸乎?不幸乎?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观原因,吴冠中接触到了杭州艺专,疯狂地爱上了美术。正值那感情似野马的年龄,为了爱,不听父亲的劝告,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转入了杭州艺专。艺术专业出来,何以谋生?父亲一下子急白了头。但是这位考试状元毅然决然地去读艺术。“我非不知学艺者他日将贫穷落魄,但我属于我自己,自己糟蹋自己谁管得,只暗暗愿我的父母在没有见到我落魄前于满怀希望中逝世,我唯一的恐惧,就是我自己刺伤他们。”当时吴冠中正在读莫泊桑的小说《牡蛎》,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是漂泊在海轮上卖牡蛎的浪子了。

在读艺专之际,日寇侵略,国土沦陷。吴冠中随学校内迁沅陵、昆明、重庆,开始艰苦的流亡求学历程。没想到沦陷区的学生享受教育部的贷金,吴冠中靠贷金读完了艺专,毕业后被国立重庆大学聘任为建筑系助教。在沙坪坝这个文化区任助教很幸运,他任教4年也就在中央大学文学院听了4年文史课,主要攻法文。日本投降后教育部在全国九大城市同时举行各学科的公费留学考试,金榜题名,吴冠中还是靠考试,争取到了留法公费。

教育部公费留学考试发榜,吴冠中被录取了,真是天大的喜讯,父亲将发榜的报纸天天带在身上,遇见识字的人便拿出来炫耀。母亲说,这是靠她陆家(她本名陆培芽)的福分,凭父亲那穷鬼家族决生不出这样有出息的儿子来。吴冠中到南京参加教育部办的留学生出国前讲习会,期间,乡下佬父亲和母亲特意到南京看吴冠中,儿子要出国留洋了。做父母的太风光了。

没想到那时吴冠中正闹胃病,兴高采烈的母亲见到他脸色发黄,便大惊失色:全南京城里没有这么黄的脸色!她几乎哭了,叫吴冠中买白金(麦精)、鱼肝油吃,当时正流行鱼肝油,没想到一字不识的母亲也知道了。

吴冠中于1947年去巴黎留学。这时候他28岁。这个苦瓜家园里长出的苦瓜,靠着勤奋,从一场场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如今这苦瓜也要漂洋过海,去实现他人生最美好的梦想了。

2、红袍少年

看吴冠中那些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同学,也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家赵无极和朱德群,看看他们的面相:同样花白的头发,赵无极脸庞圆润,目光祥和;朱德群身形健硕,目光如炬。吴冠中独特的就是他一脸的沧桑,犹如一枝寒梅,反衬出他傲骨凛然。可这样的桀骜,需要经历多少磨难,才历练得出。

少年时代,有件事情倒是很戏剧性地呈现出吴冠中傲骨铮铮的内心。

同类推荐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她们:终将与你在岁月里相见

    她们:终将与你在岁月里相见

    关于10多位中外知名文艺界女性的合传,有女演员、女作家,比如香奈儿、赫本、海伦凯勒、简奥斯丁、伍尔夫、三毛、张爱玲等。茫茫尘世里,她们为着心中的梦想勇敢前行,或温柔、或狠戾,或从容,或勇敢……她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与命运,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心中的梦想,勇敢地去追求。她们,是这世界里不折不扣的女王。本书精选这些女性的成长故事、人生路径,她们并非高不可攀,她们其实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从中读者可以看见自己的成长。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歌剧大师:“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本书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诸多最新理念,从健康发展的6个方面--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作息和预防常见疾病,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内容编排设计,构成《爱眼篇》《骨骼篇》《牙齿篇》《肠胃篇》《急救篇》和《用药篇》6部分内容。本书主要内容侧重于讲述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重要部分眼睛、骨骼、牙齿、肠胃等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及在日常用药和出现突发事件的一些应急措施。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本书选用人们普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实例,并融入相关知识,再加以艺术加工,分别构思成一个个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有一定曲折情节而又独立成篇的生动活泼的故事。
  •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美味一小碟,餐桌不可缺。小菜、泡菜、腌菜、酱菜无疑是开胃的必备食物,老少皆宜。《美食天下(第2辑):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酱菜》将告诉您大厨不传的制作技巧,分步详解腌泡酱做法,让初学者轻松上手,成就爽口佐餐美食。
  •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他腹黑,她奸诈,他狂妄她强势,他嗜血,她残忍,他冷情她无情,他凌厉霸气,她生杀予夺。当现代锋利的剑遇上异世寒芒毕露的刀,是谁迷了谁的眼?谁乱了谁的心?“吾主天下”她,现代顶级杀手,穿越异世,狂妄之音,依旧不改。“舍我其谁”他,异世未来之王,只有他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两王相斗,是他征服了她?还是她驯服了他?(本故事纯属虚构)
  • 花楼公主

    花楼公主

    彼时,他是名扬天下的第一堡堡主,我是他新娶进门的公主妻子,我们未曾谋面!彼时,他是实力非凡的商贾大佬,我是名扬天下的青楼之主,我们兄弟相称!彼时,他是男人,我是女人,我们之间有了名为爱情的东西!此时,他是驸马,我是公主,花烛夜后,我们争吵了,我决定休夫!此时,他是俊美潇洒的武林高手,我是身心疲惫的逍遥公主,他是我的保护者!此时,他是武林盟主,我是藏日山庄新庄主,我想死在他手上我会开心!……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争吵过、逃避过、离开过、分手过,我们之间是该魂梦不相依,但愿两相忘,亦或者是魂梦两相依,相忘亦何妨!若说无缘,缘何相聚!若说有缘,缘尽何生!
  • 重生之不做豪门妻

    重生之不做豪门妻

    【重生文必看】前世的苏瑶柔顺乖巧,却从小受苦,被亲人欺凌出卖,连唯一的弟弟也被迫害致死。直到遇到豪门竹马,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就可以逃出苦海,幸福一生。结果她付出了一切,却遭人陷害,横死在狱中。今生的苏瑶不再做个乖乖女,她霸道狠毒不择手段,为什么,却有个豪门忠犬一直不离不弃。说好的,今生再不嫁豪门的呢?说好的,要自立自强不嫁人的呢?那个谁……说话要算话,我就是不嫁豪门,因为我自己比你更豪门。
  • 执剑情长

    执剑情长

    一段架空的江湖背景,以主角的所见所闻为主线,江湖上不同人物的经历为支线,抒写了种种江湖恩怨、儿女情长......本书每日不定时更新,日更至少一章五千字起,不定期爆发二更三更四更五......
  • 向往的城市

    向往的城市

    她、他和她、她、他,本是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却因为一场特殊的缘分走到一起,变成一家人,时间让他们情义相融,爱让他们成长改变。在这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现实社会,书中男主人公,陆岩,这个成大器又心存大爱的男人既不浮夸,也不聒噪,默默的成就了一方净土,无声、无怨、无悔。这是我的第一部现代家庭都市情感小说,希望也会成为你的第一步人生导航。此书既现实也不失浪漫,生动有趣,是一部有意义和正能量的原创作品,欢迎各位看官宝宝们赏脸阅读!期待在书中遇见懂你的我和懂我的你。祝大家幸福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另此故事纯属虚构。
  • 重生之直播小农女

    重生之直播小农女

    上一世,秦珍珠遭亲人陷害,错过心爱之人,受尽折磨。重生一世,喜获直播系统,抓住上一世错过的良人,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顺便发家致富,没事的时候虐虐渣渣,日子过的别太逍遥自在。
  • 新婚难就

    新婚难就

    我每晚看着小三和老公在房间亲热,还为丈夫照顾怀孕的小三。在黎筱寒结婚当天,她的婚车出了一场罕见的交通事故。苏醒后,她居然同意小三登堂入室,上演二女共侍一夫的戏码。她每晚看着小三和老公在房间亲热,默认小三怀孕。为丈夫照顾小三起居。所有人都说她被撞成了傻子。直到小三把孩子生出来,她冷笑着把离婚协议和亲子鉴定扔在渣男面前:“阮向南,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绿帽子已经长出绿毛了!”第二天,她转身高调嫁给了B市人人都讥笑的富二代,成了一个笑话……
  • 冷少的独宠妻

    冷少的独宠妻

    “我想如果用海洋般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也是如海洋般美丽静谧的。”“如果我和你的哥哥同时出现意外,你会选择救谁?”她说在她的眼中、心中,没有谁的重量会超过他的哥哥。从小到大,她都是在哥哥的保护下开心地成长着。纵使在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件,但她还是相信着,她的天使终会到达在她的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