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农夫把这个仙女带回了家。
回家后,农夫越看越喜欢这个蚌壳形的仙女雕像。于是,每天农作后,他都会给这个蚌壳仙女送上一束采摘的田间小花。
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过去了……
农夫接连许多个日子,每天都不忘记与这个雕像对话,甚至还时常将自己的诉求,告知这个蚌壳仙女。
有天夜半,酣睡中的农夫竟然在梦里见到了一个女孩,那个和他在田野里拣拾回家的蚌壳仙女一般模样的女孩,其实就是蚌壳仙女。那天,仙女看着农夫甜甜地笑着。于是,长久的倾诉声里,他们之间诞生了一则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
而那天,在已经改编好的清唱剧《蚌壳》片段里,当仙女出场后,她清澈明亮的嗓音,抒情中带有欢快,欢快中又有甜美,这让在座的所有听众都被身着中国旗袍的仙女的歌声吸引,不仅如此,他们在歌声中还感受到仙女的灵性。
尤其是在歌剧演绎到仙女在和农夫享受爱情时,一股恶势力悄然登场。此时此刻,为了不让淳朴的农夫遭受磨难,为了让心爱的农夫能够过上平静生活,蚌壳仙女同意了恶势力要她离开心上人的要挟,她在处理自己内心变化时,那种焦虑中的歌喉颤抖,花腔技巧中的断句运用,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在各个关键时段……
刹那时整个剧场的空气仿佛都被凝固了。等《蚌壳》大幕拉上后,整个剧场爆发出雷鸣般、久久都不肯停息的掌声。
在中场休息时,所有参加音乐会的听众都在询问:今天那个扮演蚌壳仙女的人到底是谁?这个穿着中国旗袍的东方女高音,把这出歌剧演绎得那么完美,具有一流歌剧演员才能达到的水准。
周小燕报刊图片第二天,法国巴黎各个主流媒体上,一个来自龙的故乡——中国的歌剧女王周小燕诞生了。不仅她的巨幅照片刊载在纸质媒体上,更还有一些褒奖评论通过电台蜂拥而出。音乐评论家纷纷撰文赞赏不已,就连法国最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杜费也参与评说,“周小燕,这个来自中国的‘夜莺’,她的嗓音纯净,‘像白雪般纯净,有钻石的光芒’,花腔技巧,尤其是颤音、断音、经过句、华彩段,圆熟高超……”
由此,周小燕,一个来自古老东方文明之国的清秀“夜莺”,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法国,以及欧洲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