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200000001

第1章 人在江湖心存穆源(1)

1. 乡土情结

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小城镇江,民国时期是著名的水陆码头。这里酒楼茶馆,歌女清唱,车水马龙,船只往来,熙熙攘攘,一片繁华……

1923年,范用出生在这座小城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是独生子,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十岁以前,范用是外婆带的。外婆家在柴炭巷,与其说那是一条巷子,不如说是条小街。这条连接西门大街的小街不长,但是好多铺子都开在这条街上,非常热闹。小街东头的“众善救火会”和天升茶楼是最热闹的地方,然而,在柴炭巷里,范用最感兴趣的地方只有三个,一个是裱画店,一个是石印局,再一个就是自家对门的小印刷铺子。

好奇而充满稚气的眼光寻找着童年的乐趣——在裱画店里,裱画匠在一个红漆大案上用排刷一遍又一遍细细地刷糨糊,然后揭起来贴在墙上,这些画儿深深吸引着小范用。石印局的店铺是两开间门面的,虽不十分大,在范用看来却十分神气,店堂里放着两部石印机,两块大石头,用油墨辊子在上面轻轻滚动几下,一张张白纸就神奇般地变成了商店的广告、包装纸,变成了大舞台的京剧戏码单。石印店门口还有个刻字摊,刻字的是个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先生,他见范用站在那里看他刻字,总会朝小范用笑一笑,十分和善。外婆家对门的那家印刷铺子也是范用常常光顾的场所。在这里,听着印刷机发出的清脆响声,看着工人们不停地用机器印东西,他常常出了神。他还喜欢捡印刷铺印坏的纸片和地上的铅字、花边,捡来拼好,用线扎好,蘸上印泥,盖在一张张纸上送人。尽管这些字还拼不成一句话,但他自己印的东西总是显得格外珍贵。那时候,范用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要到印刷厂当一名工人。那时的他已经开始认方块字了,他将红纸裁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上“人”、“天”、“大”、“小”……范用与文字的结缘,就源于此。

在家族成员中,从小对范用影响最大的是外婆和父亲。

外婆是一个在旧社会不太多见的妇女,她坚强能干,有主见,有魄力,很会做生意。外婆年轻的时候就跟丈夫到了镇江,在洋浮桥开过豆腐坊,挣了钱后,又开锡箔店、酒店、染坊,后来在西门大街开百货店。她还有几部缝纫机,用来做洋服和学生装。生意越做越好,外婆交友也越来越广泛,从银楼、酱园老板到自来水厂老板,从茶楼跑堂、锡箔庄师父到讨饭的,不论身份差别、地位高下,全都成了外婆的朋友。在小范用眼中,外婆不但会做生意,还很擅长交友,这令小范用很是佩服,因此他和外婆的关系格外亲密,晚上睡觉总会用自己的身体给她焐脚。后来,长大成人的范用在遇到困难或是失意的时候,总会想起坚强乐观的外婆,于是决心要做一个像外婆那样坚强的人。

范用与外婆、母亲父亲的性格和外婆完全相反,他没什么主见,也没什么过人的本事,既不会做生意,也不擅长交际,是个典型的老实人。父亲从小就到镇江当学徒,外婆见他为人善良、老实,就要他做了上门女婿,还让他当了百货店的老板。尽管他很努力地经营店铺,规规矩矩,童叟无欺,但还是年年亏本,最后竟把本钱也蚀光了。大概父亲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吧。生意失败后,还欠下了不少债,强烈的自尊和羞耻感使得父亲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愧对外婆,两次自杀未遂——一次跳江,一次吞鸦片,虽死里逃生,但终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那年,范用才十四岁,小学还没毕业。给父亲看病的是宁波名医叶子丹大夫,范用从他口中得知父亲大概是“急死的”。失去父亲的不幸,给范用幼小的心灵以沉痛的打击,也给这个家蒙上了一层忧伤的阴影。半夜,面对父亲的尸体,小范用一点也不害怕,他摸摸父亲的胸口,冰凉冰凉的,可有谁知道,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还能感觉到父亲胸口的热气啊。

在范用的记忆中,父亲虽然是个性格软弱的失败商人,却也是个有文化的关心子女的慈父。他粗通笔墨,会记账写信,最令范用高兴的是,父亲有一个嗜好,那就是喜欢看小说,李涵秋、张恨水的章回小说是他的最爱。范用喜欢看小说正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父亲自己也是念过私塾的人,因此他送范用去念了两年私塾。那是个家塾,一户开酱园店的人家,家里有四五个孩子,就请了个先生在家里讲课。范家和这家人是宁波同乡,于是朝先生拜了三拜后,也进了家塾,算是陪公子念书。塾师给范用起了个学名:范鹤镛。这三个字笔画多,写起来费劲,着实让小范用伤脑筋。父亲非常关心范用的学业,对其督促甚严。他每个月请先生上茶馆范用与父亲

吃一回早茶,有时,范用也陪着吃早茶,吃干丝、肴肉和汤面,父亲总是不忘问:“小伢子学得好不好?”听先生频频说“好!好!好!”后,平时不十分爱笑的父亲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

事实上,小范用的确是个学习上进、钟情于读书的孩子。先生除了教《百家姓》《三字经》《论语》外,还教做对子,范用总是一学就会。先生说:“下雨。”范用对:“天热。”先生说:“路滑。”范用急中生智:“汗臭。”先生再考:“行人少。”范用立马对上:“蚊子多。”先生对范用的反应很是满意,常常捻着一嘴白胡子称赞道:“不错。”

范用虽然出生在江苏镇江,但他父母是浙江宁波人,老家在一个叫范家市的小村落。十岁那年,父亲曾经带一家人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祖母和祭拜死去的祖父。他们先从镇江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大轮船到宁波,再坐小火轮到镇海,又换坐脚划乌篷船才到家。路途漫漫,一路颠簸,然而欣赏着一路的风景,目睹着一路的奇观,小范用毫无倦意,一脸兴奋。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真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最愉快的旅行啊。

祖屋就坐落在那个不十分惹人注意的小村子里。屋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郁郁葱葱的,春天,雨后春笋争先恐后般第冒了出来。范用喜欢吃竹笋,用咸菜卤煮了盛在碗里空口当饭吃,十分美味。村头是一爿小杂货店,范用只记得店里柜台上有个大玻璃瓶,里面有圆圆的红的绿的黄的糖果,叫“弹子糖”。祖母非常疼爱小孙子,常给范用铜板,范用就拿去买糖吃——当时,用一个铜板就能买到三颗弹子糖。

祖母成天躺在床上,懂事的范用坐在床上陪她,听她唠叨。从祖母的神情中,小范用看得出来,守了大半生寡的她内心依然充满幸福和温馨之感,只是还有些许遗憾和孤独,大概因为祖父早逝,而儿孙又没能在家陪伴吧。祖父的坟头长满了一种叫茅针的野草,细细的,剥开来,将淡绿色的软针放在嘴里嚼嚼,甜甜的。

柴炭巷、印刷铺、老家、外婆、父亲、祖母……这些乡土人事、旧物场景,伴随着坟头草甜甜的味道和悦耳的印刷机转动声在范用的梦中久久地挥之不去。范用在《最初的梦》一文中写道:“惟有童年,才是我的圣洁之地,白纸一张,尚未污染,最可怀念。”

2. 我爱穆源

念完私塾以后要上学堂,因为搬家,范用曾在好几个小学上过学,五年级才转学到穆源小学,因此小学时代的最后两年便是在穆源小学度过的。而五六年级对范用来说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两年的生活奠定了范用的一生。

在当时,穆源小学是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它坐落在江苏镇江的老城区,1906年由地方名士发起,动员当地回民出钱创办的,范用是该校1936年的毕业生。他没有上过中学和大学,穆源小学便是他心中唯一的精神家园,也是他心中圣洁的所在。在这里,有他童年最初的梦想和最美的回忆。

在学校里,范用人缘好,虽然和大家年龄相仿,却是个孩子头,有很多很要好的同学愿意跟着他,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范用就把他们组织起来去广播电台唱救亡歌曲,还组织儿童剧团去演戏,还有许多的事情都是范用带着大家去做的。同学们也都信任范用,愿意跟着他,每次范用带着好朋友去玩,晚上一定把他们一个一个送回家,直到交给他们的父母亲后才放心离去,因此,有些家长也很愿意孩子跟范用在一起,都说:“跟鹤镛在一起,我们很放心!”

穆源小学为范用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学校有一份叫《牧园》的墙报,是五六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办的。“牧园”寓意为在穆源这个校园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绵羊,它们在“牧羊人”老师的精心带领下茁壮成长。这个小刊物,不仅仅是为了练习作文,培养写作兴趣,更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范用曾在这个特殊的创作天地里发表过一首小诗《我要奔向大海》:我打雪山上下来,

我要奔向大海。

就好像儿子,

扑到妈妈的怀里。

我们先是细流,

然后成为大江。

我们快活得又跳又唱,

浩浩荡荡奔向远方。

鱼儿在水底下游,

船儿在江面上走。

不管好天还是下大雨,

我们一路前进不停留。

啊,我们终于看到了大海,

她张开臂膀把我搂进怀里。

“孩子啊,你歇一歇脚,

再去大洋看看世界!”范用把做诗的过程当成是一种享受,在路上的时候,还要边走边想,灵感一现,想出一个好句子,赶紧把它写下来。写好了,改了又改,越改越得意,越改越入迷。最后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刊登,充实了墙报的内容,范用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长大后,范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大概就是从编墙报开始产生了兴趣吧。

在穆源小学,范用常去的地方是三层楼上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是由学生管理的,范用挺喜欢当管理员。虽然他可能因此牺牲了课间到操场玩的时间,但因此能为同学们服务,自己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跟书打交道,这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范用了解图书馆,爱上图书馆也就是从当管理员开始的。

图书馆里藏着两套印得很讲究的儿童读物,一套是中华书局的《小朋友文库》,一套是商务印书馆的《小学生文库》。这两套书每套都有好几百本,故事、童话、寓言、历史、传记、地理、游记、科学知识,还有一些教你做手工、做科学小试验的书,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去图书馆次数多了,范用还发现了许多好书,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中学生》杂志,这大概是给老师们阅读的,当然也供学生借阅,范用也借来看过,杂志中有一栏叫“文章病院”,专门罗列报刊上的文章里一些不通的句子,让读者从中吸取他人的教训,范用读了,受益匪浅。

范用和同学们还自己办了个小小的图书室,取名为“晨光图书室”。大家把自己的书拿出来放在一起,也编上号码,做上卡片,借书也得填单子,手续很正规的,毫不含糊。有了自己的图书室,即使寒暑假学校图书室不开放,同学们也可以照常借书,方便大家在假期里多看点书。

范用在学校兴趣广泛,不仅演戏、唱歌、阅读,还尝试着写小说,但最令他乐此不疲且孜孜不倦的,似乎永远是与书打交道的一切。比如,剪报是范用在穆源小学里最热衷做的一件事,他从报纸上把文字、图片剪下来贴好,标题用颜色笔画点图案加以装饰,这样有文有图,版面也变得活泼了,最后装上自制的封面,装订成一本本的小册子,供同学借阅,这便是他最早编辑的“杂志”。最令他享有成就感的是,他曾办了一个手抄刊物《大家看》,正如刊名所指的那样,这是一份编给所有同学们看的读物。编辑、出版、发行,范用一个人包办,忙得不亦乐乎。

短短两年的穆源小学生活是充实而快乐的,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也都深深地印刻在范用的记忆中。但就在他毕业离开穆源一年后,他心中的圣洁之地就被日本的飞机炸弹夷为了平地。不过,炸弹可以摧毁昔日美丽的校园,可以炸毁那个小小的图书馆,却粉碎不了一个小学生对母校的深切怀念。

多年以后,已经离休的范用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写下《我爱穆源》——“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范用回到穆源小学,这是老作家冰心当年在小书封面题写的话。范用说:“我不善于写作,偶尔写点怀旧文字,怀念故乡,怀念母校,怀念同学师友,我是用真情实感写的。”书中倾谈儿时往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情流露的感激和天真深切的依恋。一边写书一边回忆,范用仿佛回到了美妙的童年,回到了昔日的穆源,回到了纯真的少年,回到了精神的家园……

同类推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本书分为刘基、贞德、张居正等部分。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热门推荐
  •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指出创业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创业,二是如何创业。前一个问题是人生定位和想不想创业、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后一个是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我们如何给自己人生定位?我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是否愿意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 守妻生财之农妇当自强

    守妻生财之农妇当自强

    对冷寒来说,穿越什么都无所谓,只是换了一个时空活着而已,虽然很穷,一个馊馒头吃三顿,她不在乎,可面前这个六七八岁的孩子,一次次跟她说。“娘亲,你不要丢下思锦好不好?”“娘亲,你去哪里都带上思锦好不好?”“娘亲,你吃,思锦不饿,真的不饿!”“娘亲,世界那么大,可思锦觉得呆在娘亲身边是最幸福的!”“娘亲,你一定要等思锦长大,然后赚好多银子,让娘亲过好日子!”“娘亲…”她冰冷的心似乎融化了,慢慢的变得暖和,慢慢的接受了他。既然接受了他,她也不能整日做废人,等着小小的他出去乞讨度日。想方设法赚钱买房买地买奴仆,带着孩子奔小康。男人对于冷寒来说,有和没有并无区别,只是一张床以前睡一个人,后来睡两个人,只是这憨厚的男人一次次对她说。“寒,有事尽管说一声,大壮什么都没有,有的是力气!”“寒,不管你要做什么,大壮都无条件支持你!”“寒,这世间谁也不能欺负你,谁要是欺负你,大壮就是豁出命,也要为你讨一个公道!”他不是最英俊的,也不是最聪明的,更不是最富裕的,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农民,可冷寒知道,将大壮是用命在爱她。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努力教导两个男人独挡一面。待到万贯家财时,有夫有子如此,她在偷偷笑。【片段一】挑拨离间“大壮啊,你整日围着一个女人屁股打转,丢尽我们男人的脸,你羞不羞啊!”“羞是什么东西,多少银子一斤?你有,你卖不?”【片段二】自以为是“冷寒,你看我,英俊潇洒,仪表堂堂,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你跟我回去,正妻之位还是你的!”“这是谁家的男人,怎么不看好,让他在路边乱吠,咬着人怎么办!”这是一个齐心协力赚钱养家的种田故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若是加上一个懂事早熟的小屁孩,那又该是如何?
  • 这个世界爱着我

    这个世界爱着我

    静静的许多经历对所有同龄人,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作为邢静静所在学校的老师,很愿意为广大青年读者推荐这部书。同时,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然,也是一位家长,认为这本书也十分适合广大教师和家长群体阅读。因为,我们从这位年轻女孩的人生经历中,也会得到思考和启示,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做到懂孩子,爱孩子,成就孩子。
  • 武炼诛神

    武炼诛神

    因为一个坑爹的系统穿越到伪世界,方赦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力量、防御、速度,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够看;什么强大的武诀,他用低你一乘,甚至是两乘的武诀,照样打得你满地找牙。你的领悟力很强?跟他比简直就是井底之蛙。超越神羽境的神秘境界是吧?等着,他很快就会去揭开。“系统,你丫的又私吞我的神值,快给我吐出来!”“对不起,宝宝没有怀孕,吐不出来。”
  •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收集了300首生动形象的小童谣。为了使小朋友能够更形象地了解童谣的意义,所以每首童谣都配有和主题相关的彩色图片,而且每首童谣后面都有“悄悄话”版块,这样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和了解生活,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为了更好地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识,我们在每页的页脚还附加了“小谜语”。总之这本书可以送给孩子读,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可以使孩子的内心充满智慧,也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充满关爱。
  •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以科学讲解、轻松阅读为原则,向广大孕产妇读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科学讲解:从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全书按自然孕产规律科学细分章节。例如:怀孕计划安心拥有健康胎儿,健康妊娠280天准妈妈身体自我监控,分娩与产后坐月子,科学胎教培养聪明宝宝等。
  • 真武神帝

    真武神帝

    元夕大陆,以武为尊,传承无数年来,修炼有成者无一不是以修炼内功为开始,凡修外功者,终生不能踏入武师境。一个地球上的杀手之王,转世重生在元夕大陆,成为不能修炼内功,只能修炼外功的少年李牧。谁说修外功便不能踏入武师境?李牧便要做那个第一人。且看他如何打破元夕大陆传承无数年来的桎梏,修外功入先天,一路斩妖兽,灭仇敌,成就一代神帝!
  • 玄功邪佛

    玄功邪佛

    少年欧阳之乎,在临盆之时得到天下奇人“水火双邪”所救。十几年后,身怀“神水、圣火”双功的欧阳之乎行道武林,因经验不足误中圈套成为他人的杀人工具。巧幸得遇其母当年的二婢之一,不但灵智恢复,还巧得武学秘笈《易佛心经》的上部,便易容巧扮,混入武林邪派“残雨楼”,巧施奇计,歼灭此楼。但在凯旋而归时,却落入天下最大势力“飞魂楼”的圈套,不但损兵折将,同时自身被天下四大杀手围攻,以致功力尽废。巧幸灵智大发,终使他悟出“易佛心经”的最高心法——“空定刀诀”,功力尽复,还内劲大增,重入江湖。当年邪佛的稀世灵禽“无影鹘鹘”重现武林,少侠得其之助,不但破阵而出,还得到了“邪佛上人”所留的“千劫战笈“……
  • 龙血武魂

    龙血武魂

    地球上的S级王牌杀手苏灿,被最亲之人背叛,本以为生死道消,谁知竟然来到了异世;这里帝国林立,宗门骋驰,这里没有真气,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强身之术,只有武魂。在武魂大陆上,没有武魂,那就是废物,少年苏灿本天赋妖孽,却遭天妒,武魂消散,修为被废,最后被人活活算计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王者归来,身躯还在,灵魂已换,少年携人皇印重聚天地人皇意志,淬血脉,强体魄,万千逆天武魂聚一身,踏青天,灭祖神,万骨朽,傲苍穹,且看少年如何逆天踏上强者之路。仗剑行天下,殇曲配青娥,浊酒洒热血,我自逍遥行。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