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300000014

第14章 古典历史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10)

休谟的这种观点在他的经济学论文中表现得就更为明显了。尽管休谟在这些论文中也谈到了劳动与商品交换的媒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像“世界上的第一样东西都要靠劳动来购买,人们的欲望则是劳动的唯一动机”的观点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页。,但由于他对利益原则的强调并没有像在斯密的思路中那样由此而展开出一条纯粹的经济学的思路(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的,即当物质财富增加之后,除了能够满足社会中个人的生存所需以及其他消费欲望外,还能够使社会对大量积存的产品拥有所有权,并且还能够增加劳动能力方面的贮存。对积存产品所有权的拥有使国家能供养和维持自己的军队,使国家本身更加强大。对贮存劳动能力的拥有使社会很容易地把这些人转入其他的社会劳务,以利于国家在生产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休谟的这种思路决定了利益原则在其中是不可能完全贯彻到底的,因为,在休谟的这种经济学与其他学科如伦理学混杂在一起的思路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事实上不是依赖于经济的原则来得以实现的。人追求物质利益,并不是为了物质利益的获得本身,而是为了能够产生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既然如此,这些追求物质利益的人必然是在一种与最终的智慧和美德的社会相呼应的道德的状态下来进行物质利益的追求活动的,因为,在缺乏“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前提下,如果不是这样,休谟就完全不可能使最初的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活动最终导向理想社会状态的实现。

在《论商业》一文中,休谟在论述了商业活动对国家繁荣的作用之后说:“人人,如果可能,都应当能享受自己劳动成果:占有充分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基本的生活日用品。没有哪个人会不相信;正是这种平等十分适合于人类的天性,它增进穷人的幸福,却丝毫无损于富人的幸福。”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页。在《论技艺的日新月异》一文中,休谟则说:“勤劳、知识和仁爱,非但在私生活方面显示出其益处,而且也在社会生活中扩散其有利的影响:它们既使个人富庶幸福,又使国家繁荣昌盛。”在这篇论文中,休谟还说:“正如无害的享受、或技艺和生活用品的精益求精,对社会是有利的;同样,只要享受不再是无害的,那末它也就不会是有利的。”同上书,第26页。在这后一段话中,休谟的思想应该说表达得很明确了,他所讲的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有道德标准的,或者说是对社会无害的利益追求,而不是在经济学的层面上的单纯的利益追求。可见,说休谟解决了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所提出的私人之恶与社会之善之间在表面上的对立关系,是不完全恰当的。休谟其实只是给私人追求利益的活动加上了道德的标准,而不是真正在理论逻辑上进行突破之后从根本上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只有斯密才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三不同的经验现实造就不同的经验主义

休谟具有上述这种独特的经济哲学思路,本质上是跟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环境,即爱丁堡这一城市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斯密处在格拉斯科,在这一相对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中,客观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交换关系是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因此,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所面对的任务,是仔细地研究这种社会关系的客观内容本身。斯密经济学思路的理论支点在于经济交换关系,其原因正在于此。可以说,在斯密所处的资本主义背景中,对“关系”的研究是对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好的维护。而休谟处在爱丁堡,正像上面已经指出的,这一城市在当时还是一个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城市,新兴的资本主义力量正在兴起,但与格拉斯科等城市相比则要落后很多。也就是说,客观现实本身在这一城市还没有显示出什么是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作为面向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休谟当然不会同意特权贵族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的传统观念,而是力主经验主义的方法,在经验实践中得出什么是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环境。但问题的关键是,由于爱丁堡的资产阶级发展得还相对落后,那种以利益为杠杆,以“看不见的手”为调节的经济学思路对社会发展的客观作用在这里还不能很好地显示出来,因此,从这种客观背景出发,休谟只能既立足于利益追求的原则,又求助于追求利益的个人本身的道德因素,以此来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的构想。

休谟不能像斯密那样直接以经济关系本身为理论关注的重点,他所关注的事实上是个人的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由于这种个人的劳动生产能力的线索并没有辅之于“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机制,因此,休谟势必在这里面加入热情、道德等因素的作用。斯密关注的是交换价值,而休谟关注的则是不彻底的个人在劳动产品上的生产能力,应该说,这是带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特征的经验主义方法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休谟更像后来的德国历史学派的李斯特。李斯特也是关注生产力的,但他关注的是以国家为支点的民族生产力。不过,在把经济学与伦理学、法学等掺和在一起,以便用来阐述自己的经济学思路方面倒是相类似的。其实,休谟的思路是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经济学思路,这种普遍性是以物质财富的稀少性为前提的。休谟的经济世界是一个“稀少性”的世界,而斯密的世界(洛克也是一样)则是一个普遍丰裕的世界。当休谟在研究财产权的起源问题时把物质财富的稀少性作为一个基本前提的时候,斯密在《国富论》中则一开始就把由分工而造成的物质财富的普遍富裕作为自己理论分析的基础。他认为,“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于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页。。以财富的稀少性为理论前提的经济学,除非能够深入到现实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的层面,去拉出一条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本质的科学分析的理论线索,否则,就往往会把经济学与伦理学、法学掺和在一起。这样的经济学由于不具备在经济学思路中彻底展开自己的理论线索的前提条件,因而只能希望通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以良好的道德以及爱国热情为基础来进行经济利益的追求活动,以利于整个社会机构不断向良好的状态发展。熟悉现代工会伦理以及工商业和银行业中的业务伦理的人,对休谟思路中的这一个特点应当说是较容易理解的。美国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康芒斯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他认为,“一种以休谟的稀少性为基础的经济学才可能把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学结合起来;利己主义的经济学,沿用亚当·斯密或约翰·洛克关于自然丰裕和神的恩惠的假设,使经济学和伦理与法律分离”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73—174页。

如果把思路再往前推一步,我们可以发现,斯密的整个思想构架是试图把社会领域中的各个部分,如道德、经济、法律等方面都逐一进行分析和解剖,他对这些领域的分析所运用的“原则”当然是相同的。斯密试图在社会科学中所做的工作是类似于牛顿在自然科学中所做的工作,他经常以牛顿的方法论为榜样也是有根据的。斯密之所以能这样做当然是与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环境分不开的。格拉斯科的社会状况事实上已经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分离了开来,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益追求已经为这座城市创造了一个繁荣的经济世界,但也带来了道德世界中的一些问题。格拉斯科的社会现实已经不再可能使思想家重新捡起用道德的标准简单批判利益追求的传统思路,摆在他们面前的理论任务必然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分别加以研究,以便在各领域中最大可能地保持对社会整体发展的促进力量。而休谟则不同。他一直以培根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坚持认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要约束那种探求原因的过度的欲望,而在依据充分数目的实验建立起一个学说以后,便应该感到满足,当他看到更进一步的探究将会使它陷入模糊的和不确实的忆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只是考察他的原则的效果,而不去探究它的原因,那么,他的研究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休谟:《人性论》,关文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25页。应该说,休谟之所以得出这种观点,跟他所处的社会还没有凸显出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相对独立性相关。爱丁堡的思想家还看不到社会分裂为各个层面,在他们的思路中,社会还是一个可以统一来考虑的整体,休谟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混合起来的思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第四节 弗格森:“另类”的历史学派思想家

尽管与斯密和休谟同被称为苏格兰历史学派的成员,但亚当·弗格森在经济哲学方法上的思路与上述两人却是有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弗格森属于代表苏格兰高地地区的启蒙思想家,而休谟和斯密则代表苏格兰低地地区。尽管同属于苏格兰,但这两个不同的地区却造就了不同的思想。经济相对发达的低地地区从总体上看是欢迎与英格兰的合并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进步的,尽管处于低地地区不同城市的思想家对这种时代倾向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如斯密和休谟一样。而处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格兰高地地区的思想家,在理解由资产阶级利益所推动的社会进步时则要保守得多。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他们所在的地区事实上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1745年斯图亚特王子(Prince Charles Edward Stuart)武装复辟失败后,作为复辟力量之重要基础的高地地区一直受到英国联合政府的冷落Adam Ferguson,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Fania OzSalzberger, 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ntroduction”.,因此,这一地区的思想家事实上还没有足够的机会深刻地领会工业资本家的利益追求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历史作用。这样,他们在经济利益的线索之外另找一个理论支点来展开自己的思路,并以此来对经济利益的发展线索作出评判,也就不奇怪了。弗格森就是苏格兰高地地区思想家的一个典型,他是英国思想界面对现代工业主义时最早出现的社会批判理论家之一。尽管从资产阶级实证主义的角度,他被称为“现代保守主义者”,但依照客观的社会历史的整体线索,弗格森的思想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

学界的不少学者在面对弗格森的思想时,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他的思想的历史渊源上,而对其思想本身却没有诉诸太多的笔墨。这源自于思想史上的一个思维定势,即弗格森的思想只是抄袭了其他人(如斯密)的观点的产物。这种说法最早是由斯密本人提出的,后来的不少学者也都加以附和。其实,我以为,只要仔细分析这两人在学术思路上的不同,那么,即使弗格森受到了斯密在某些具体观点上的影响,但要说他的基本学术观点只是一种抄袭之作,恐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他们的观点代表着两种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弗格森学说的思想渊源来说,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他受到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影响。不过,也有不同意见。国外有学者认为,弗格森的观点事实上是受到了马基雅弗里的影响,他是苏格兰思想家中“最大马基雅弗里主义者”Adam Ferguson,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Fania OzSalzberger, 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ntroduction”.。我以为,在忽视弗格森思想之原创性的基础上来谈论谁对他的思想影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研究弗格森整体思想的最为恰当的方法。弗格森是他那个时代处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苏格兰所孕育出来的思想家,就这一点而言,应该说对弗格森思想影响最深的,是苏格兰高地地区独特的历史现实本身。

同类推荐
  •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看经济穿越剧(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5)》:翻看历史与当下,发现历史总在不断重演。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通过隐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人类的行为。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密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寓言和经济学是共通的。 本书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道理。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中国经济2017

    中国经济2017

    产能过剩、资本过剩、模式过剩……过剩成为全球趋势,经济发展如何找到“新大陆”?中国经济陷入“冰火两重天”,让人如坠云雾,其复杂性是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抄合围”的综合结果,是历史“积病”的积劳成疾,是改革操之过急后的乱象叠加,也是超大国体背后的“众口难调”。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围点在哪里,其未来又在哪里?只有改革落地、创新理念,才能破解中国经济复杂局势。2017年正值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科技产业、电影产业、体育产业等新兴产业的火爆,能否将中国经济推回快车道,让人充满期待。
  •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博弈论是在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思维利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博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能够运用博弈论来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用博弈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并寻求用博弈的思维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读者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轻松领会博弈思维的精髓,获取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昨日之蛇

    昨日之蛇

    《昨日之蛇》是由洛夫先生亲自编定的一本诗歌选集。作者在长达七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各类题材的诗歌,其中一个题材是诗人着力很深的,那就是“动物题材”,蝶、鱼、鸟、蟋蟀、河蚌、蛾、猿、蛇、灰蝉、浣熊、泥鳅、雪雁、乌鸦、蜘蛛、苍蝇、蚯蚓,蚕、蟹……都在作者的诗笔下得到传神的表现。
  • 重生异能:郁少的神医甜妻

    重生异能:郁少的神医甜妻

    一个平凡的学生,竟然重生,得了空间,撩了军少。某军少果断出击:“我看中你了,你就是小军嫂”。某少兄弟“小嫂子快来,我们要减训”…………某安“好处呢……”某少兄弟“把老大给你……”第一次写文,多多关照
  • 恋爱似糖染星光

    恋爱似糖染星光

    如果恋爱是一颗糖,在叶糖糖心里,它一定是一颗糖。从遇到萧宇星的那天起,她的生活就陷入了极端的不平静。先是,被狗仔跟拍,到假扮情侣,再到目不暇接的发布会,舞会。平淡的生活瞬间被包裹上一层浓稠的糖衣。当浓稠的甜蜜随着误会,隔阂的溶解,苦涩,分离露出端倪。萧宇星那颗渐行渐远藏在迷雾之中的心还有叶糖糖数不尽的委屈。属于糖和星光交汇的爱情,会拥有永恒的结局吗?
  • 超级背锅仙尊

    超级背锅仙尊

    “仙有仙路,界有界规,今特赐你仙锅一口,敕封你为《背锅仙人》,其他人不得擅自背锅,钦此!”仙妙山之主玉蝉子口吐法则之力说道。“此锅不要,我要做史上最强背锅仙尊!”冷一三袍袖一挥,仙锅四分五裂……
  • 妈咪小西点

    妈咪小西点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铁血狂潮

    铁血狂潮

    杨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的生活按道理来说与大众一样,但时代是残酷的!它改变了杨帆的一生,也同时改变了世界,作为普通人,杨帆只能艰苦中奋斗,用生命去适应这个世界.
  • 红尘遥遥

    红尘遥遥

    她本是一国公主,一朝国灭,却沦落红尘成为妓子……
  • 唱片艺术家

    唱片艺术家

    这是白凯风来到上海的第十个年头。他一直相信着,每个人活着都是心灵有所依,而他的坚持一直是音乐二字。郁郁不欢的音乐人白凯风在某一天梦回大四,音乐十年历程犹如过江腹水,在二十一世纪的开头重新演绎。
  • 平安轶事:柔情小王爷

    平安轶事:柔情小王爷

    “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你今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近了我,就已成为众矢之的。”他示意她往外看。“你不会对我怎么样的。”她抬起他的下颌,俯身吻住了他。他迟疑道:“你希望我娶你吗?”她反问:“你希望娶我吗?”“我不知道。”他托起她的脸,“看着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很不诚实,也许你是真的在利用我,目的达到就会把我扔弃。”用一世柔情,换一生相伴。
  • 修魔

    修魔

    这世界如此黑暗,如此不堪。天地既不容我,那么我决意灭生死、覆苍生,以血为躯,便是成魔,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