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500000022

第22章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3)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进行重新建构,以消除“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负面效应。首先,要重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进程,就需要对其著作进行文献学意义上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有关思想家的传记,其实践活动与思想活动,而且要把其所有的著作按照年代顺序进行编目。在对文献的编目过程中,还要关注哪些是思想家写成并且已经发表了的东西,哪些是没有发表或由于没有完成而被他的朋友或学生编辑发表了的东西,对于后面这些内容就需要进行辨析。在关注其著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信札。葛兰西认为,信札虽然会有逻辑上的缺点,但其文体的生动性往往比著作更有说服力。其次,需要注意到思想家发展过程中的理论逻辑差异及其思想逻辑与历史进程的内在关系。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形成、成熟、掌握和使用新的思想方法的各个阶段性,以确定什么是其思想发展中稳定的和经常性的东西,什么是其思想发展中变化了的、甚至被扬弃了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确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内容。第三,需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辨别。虽然就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而言,两者都必不可少,但马克思的第一位作用是无法否认的。而要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就必须在由他自己直接负责发表的著作中去探求。第四,在哲学、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整合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比如在讨论实践哲学中的规律性与必然性时,葛兰西指出,规律性与必然性的观念并不是从自然科学中派生出来的,而是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经济学中所发现的规律性影响实践哲学的结果。这也意味着,如果不能揭示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理念的内在关系,我们就无法理解实践哲学。在葛兰西看来,这些是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实践哲学的建构不仅要回到创始人的思想深处,而且要从创始人的思想走向当代。在葛兰西的讨论中,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把握当代历史的总体进程。在这方面,葛兰西尤其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走向,他对福特主义与美国主义的讨论,就力图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变化。二是揭示从实践哲学到当代文化的内在逻辑。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不仅以一切过去的文化为前提,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德国哲学和法国革命,加尔文教与古典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以及世俗的自由主义和作为全部现代生活观念基础的历史主义;而且它构成了现代文化的要素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些哲学思潮或者使这些思潮富有成效。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不仅追踪实践哲学的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而且力图以实践哲学为基础来面对当代文化,以实现实践哲学的当代发展。

对于葛兰西来说,研究实践哲学是为了在历史中将之实现出来,以促成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提升与自觉。理论研究非常重要,而实现理论同样重要。他以基督教中的耶稣与保罗的关系为例,认为,如果说马克思创立了实践哲学,类似耶稣的话,那么列宁就是实践哲学的践行者,就像保罗。没有保罗,就没有现代的基督教,同样,没有列宁的实践,实践哲学也是不完整的。就当下的任务而言,实践哲学就是要通过批判常识,提升无产阶级与大众的日常观念,使之能对当下的历史及自身的历史使命有着理性的自觉,从而形成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共同意志”。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都会与大众一起分享某些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结构,这种精神结构正是哲学所代表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哲学家。但常识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往往还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停留在常识上也无法真正地透视社会历史生活,无法超越特定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束缚,更无法达到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洞察。正是在这一层面,实践哲学的意义得以呈现出来。实践哲学就是通过历史与思想史的批判考察,使大家超越常识、超越现有意识形态,在对常识与意识形态的前提性批判中,使自己走向更高的认识生活的形式,获得思想霸权,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变革。这才是实践哲学的理论指向。

第二节市民社会、国家与革命策略的转变

葛兰西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葛兰西意识到,要真正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对当下的历史有着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历史的变化提出相应的革命策略。葛兰西根据当下历史的变化,借助于黑格尔、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并加以改造,找到了实现实践哲学的理论中介。

1.福特主义与市民社会的结构转变

自近代以来,要认识社会历史生活,就绕不开对市民社会的考察。市民社会不仅是黑格尔写作《法哲学原理》时的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进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建构自己哲学的理论入口。葛兰西继承了这一传统,通过考察当下市民社会的变迁来确立自己的理论策略。正是在这一视域中,福特主义进入了葛兰西的理论视野,并由此来揭示市民社会的结构转变。

要理解葛兰西的相关讨论,我们先要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一次转型,即从传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了组织化资本主义,美国的福特主义向欧洲延伸则加速了这一转变。

社会结构的这一转型首先发生于社会生产领域。1911年泰勒的《管理原理》出版,他将人的劳动过程划分为具体相联的环节,以专业化的分工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以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思路。1914年享利·福特引进了操作自动化汽车生产装配线的劳动体系,使得机械化分工、大企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更新,使劳动力的手工技艺不再重要,劳动者必须实现从个人劳动技艺向以机器为本体的技术操控的转变。对此葛兰西批评道:这“实际上以原始的愤世主义表现了美国社会的目的——将工人发展到最高程度的自动的和机械的程度,与旧的具有质性的职业工作的心理身体联合体相决裂。”(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1,p.302.)工人的智力、痴迷和创造力的参与,与福特制所要求的工人直接依赖于机器的原则是不相容的。葛兰西认识到,生产过程的碎片化虽然带来了高工资,但这种高工资并不意味着工人可以自由地消费,就像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那样可以酗酒、放纵情欲,福特需要对工人的身体加以监控,干预其雇工的私人生活,雇工如果过度饮酒和放纵情欲,就会将身体的能量消耗于组织化生产体系之外,无法在第二天适应完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福特生产线需要的是纪律,需要对工人的所有生活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里,葛兰西实际上触及了福柯后来的问题,即性与身体是作为监控的对象建构起来的,这合乎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要求。

生产过程的转变,导致了组织结构的转变。福特生产线要求大量的原材料,对零件的尺寸偏差和交货日期都有要求,自由市场式的采购已不再适合于生产的需要,这促进着工厂的联合化与体系化,同时,批量生产对交通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大型的康采恩与托拉斯产生的现实条件。生产过程的组织化必须要求机构的组织化,“看不见的手”必须转变为“看得见的手”,自由市场的竞争让位于有计划的生产与管理,这是市民社会向国家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导致的矛盾与冲突,要求国家从外部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措施,国家深入到商品流通与社会劳动领域,使相互竞争的社会力量的共同利益转变为政治动力,而组织化生产对国家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国家银行对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干预作用日益明显。这就是哈贝马斯后来所说的国家社会化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的葛兰西,充分地意识到社会结构的这一变化。

葛兰西认为,当时的欧洲特别是意大利,自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还没有真正地接受福特主义生产体系,并存在着接受福特主义的困难,原因有二:第一,在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存在着大量的非生产阶层,这与美国不一样。美国由于没有经历过封建主义,进入美国的都是新教徒,他们都构成了工业的生产者;而在意大利,存在着农村的地主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据优势。第二,许多人依赖于国家财政生活,而不是作为积极的生产者来生活。这是由于欧洲具有长久的历史造成的。但在葛兰西看来,这种福特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在欧洲引进福特主义生产体系,会促进其整体的理性主义,使寄生性的资金全部转向生产体系与技术体系的创新,而不是只作为一种司法意义上的纯粹私人财产的结果。对于福特主义和美国主义,欧洲当时存在着一种价值性的批判态度,即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对于这种理解,葛兰西提出了批评。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美国的福特主义是否是一种新文化,或者美国是否存在着文化,这种文化是否会侵入欧洲,而在于福特主义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标准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随着组织化生产体系的建构,一种新的政治主体开始形成,即中间阶级的形成,这将会使知识与技术更为普遍化,这是提升人们的日常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见,在面对福特主义的问题上,葛兰西与卢卡奇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卢卡奇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全面物化的开始,这条思路经过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路。福特主义的合理化进程被看做物化的过程,当全面的物化占据着现实大地时,激进的策略只能求助于美学的批判锋芒。而在这个问题上,葛兰西更加认同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时的思路,即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区别对待的思路,在葛兰西这里就是将工业体系与资本主义关系区别开来,强调从工业体系的进展中获得变革现实的基础。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条思路,即将工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分的思路。

福特主义生产体系造就了美国主义。葛兰西认识到,美国主义“需要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特殊类型的国家。这种国家是自由国家,但不是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意义上的或实际的政治自由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在更为基本意义上的自由行动和经济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意义,存在于‘市民社会’中,经过历史发展,它形成了工业集中和垄断的制度。”(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1,p.293.)在这里,葛兰西从福特主义出发,对国家的“市民社会”特征进行了说明,即国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与司法体制的组织,而且包含有市民社会的东西。福特主义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市民社会的存在方式,而且使市民社会的历史意义再次呈现出来。但与自由资本主义不同,市民社会不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它本身已经蕴含着国家的内容,这又是国家向传统的市民社会领域的渗透,使国家与市民社会从过去的完全分离走向了相对的融合。

在这个转型中,原来出现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转换成为政治利益,经济领域中的斗争与政治领域中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在自由竞争时期,人们认为只要在经济领域中实现个人自由买卖和竞争,就能够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而现在,社会的合法性基础取决于政治合法性。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合法性的获得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合法性来自作为财产所有者的公共性批判,自律的主体构成了批判的理性主题,暴力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自律的主体让位于组织,而体现组织利益的就是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因此在政治上,政党能否代表某个特定的阶级,成为政治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政党要获得合法性,不仅要代表某个集团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公共利益,这是因为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使一些公共利益呈现出来。实际上这就出现了葛兰西思考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必须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进行新的理解;一是只有在组织化资本主义时代,强制与说服同时成为强化经济结构合法性的工具,这时才能真正地提出了霸权问题。

同类推荐
  • 墨子大讲堂

    墨子大讲堂

    墨子,名翟,道家之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具现代意识的思想濂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思想,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恿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体性”观念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进程中产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对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居功至伟。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今天重新阐释“主体性”思想有什么价值?本书正是试图围绕上述问题,在当代哲学的历史语境中对“主体性”观念进行专门研究和当代阐释。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热门推荐
  • The Kings County Distillery Guide to Urban Moonshi

    The Kings County Distillery Guide to Urban Moonshi

    A new generation of urban bootleggers is distilling whiskey at home, and cocktail enthusiasts have embraced the nuances of brown liquors. Written by the founders of Kings County Distillery, New York City's first distillery since Prohibition, this spirited illustrated book explores America's age-old love affair with whiskey. It begins with chapters on whiskey's history and culture from 1640 to today, when the DIY trend and the classic cocktail craze have conspired to make it the next big thing. For those thirsty for practical information, the book next provides a detailed, easy-to-follow guide to safe home distilling, complete with a list of supplies,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and helpful pictures, anecdotes, and tips. The final section focuses on the contemporary whiskey scene, featuring a list of microdistillers, cocktail and food recipes from the country's hottest mixologists and chefs, and an opinionated guide to building your own whiskey collection.
  • 先生,我们不熟

    先生,我们不熟

    栗小沫情场失意,职场得意,每天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第一次见面,她误会他喜好男人。第二次见面,她将水杯扔在了他身上。第三次,栗小沫问他:陆卓尔我上辈子欠你的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腹黑深情男千方百计将媳妇儿拐进家门的故事!
  • 缘定七界

    缘定七界

    缘由天定;爱有心生;诺言是何依据?话由口出;意由念定;为何如此执着!仰望苍穹;回眸大地;人生毫不称意!岁月沧桑;颠沛流离;只为心有所依……在广阔无边的大陆的上面并非只有一个汉王朝的存在,分别东北方的汉王朝。西南方的韩王朝。西北方的欧阳王朝。还有就是东南方的紫叶王朝。
  • 诸子辩

    诸子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占诸天

    霸占诸天

    因为我也是冰冷的,所以,我无畏这冰冷的世界!诸天算得了什么,踩在脚下便是!万界算得了什么,我不搭理你,你能如何?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4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4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4中篇小说卷》选取了2014年公开发表的优秀中篇小说9篇,包括方方、叶广芩、鲁敏、邵丽等名家新作,代表了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年度创作的总体面貌,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眼光严格遴选,并附有专业评论。
  •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血倾心

    碧血倾心

    九州之上,碧血倾心,人情百态,身世浮沉。神秘莫测的江湖,浩瀚如烟的人情世故。天道不仁,人间不平,人生飘摇,那又如何?看透红尘,驾驭江湖,行侠仗义,威震华夏。为着复兴,洞察世事,驱使人情,玩味人间。
  • 重生之腹黑娇妻太粘人

    重生之腹黑娇妻太粘人

    前世,她爱他。爱到自卑,爱到只能将那段感情隐藏在心底……可是,当她选择了另一份温情的陪伴之后,却被自己的新婚丈夫和好闺蜜联手害死!重生归来,她誓要脚踩渣男,拳打白莲花;当然,还要找回那个在她濒死之时声嘶力竭的男人,那个记忆中的他……【本文不虐,微毒,女主成长型,非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