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700000001

第1章 倪家老九“非池中物”(1)

1.家庭与出身

清朝末年,江苏省吴江县拥有“十八市乡”的美誉,所谓“市”,其实是“镇”。吴江县里有几个大镇,最突出的是两“泽”两“里”。两“泽”,指的是震泽镇和盛泽镇,盛产丝绸。盛泽镇还有“小上海”之名。两“里”,指的是同里镇和黎里镇,“盛产”人才和官员。同里镇出了南社巨子陈去病,前清高官、“退思园”的主人任畹香;黎里镇则出了清乾隆年间的工部尚书周元理(皇帝赐周府以御书“福”字,所以镇上的人都称周家为“周赐福”),著名诗人柳亚子(柳亚子的祖居并不在此,他是赁居周赐福的部分房屋)。

一条蜿蜒的东西向的小河将黎里镇分为“上岸”和“下岸”。周家、柳家都在上岸。和柳亚子比邻而居的,有一户姓倪的人家。本书的主人公倪徵,就出生在这里。

倪徵的性格平和宁静,他的独生女儿倪乃先在解释乃父性格形成的原因时,这样说:“这固然与他出身书香门第有关,也与他的出身地有关。”

黎里镇不是个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却是个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它偏僻,少受外界纷繁尘世的侵扰,因而山水宁静,民风纯朴。苏州本就是个吴侬软语的柔绵之地,静卧在宁静之中的黎里镇也更加没有争斗喧闹之气。那里的人大多说话轻柔,步伐缓慢。从这个角度说,倪徵的性格是浸染着地域之风的。

第一章倪家老九“非池中物”倪徵的父亲叫倪寿康,号迪民。晚清时参加科举考试,中过秀才。后眼见清廷政治腐败,国家内患外侮交加,便与弟弟寿龄放弃科举之道,闭门研读新学。倪徵回忆说:“父亲喜欢读书,不事生产。”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寿康欲东渡日本留学,但未去成,就在家里和他的姐姐王倪寿芝一起办了学堂(即黎里女校前身)。寿康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境如何拮据,他都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在他晚年因积劳而病不久于人世时,他还不忘嘱咐家人:“今后子孙无论如何困难,对小辈攻读不可废去,目下列强虎视眈眈,世乱年荒,汝等当好自为之。”他的所有孩子中,除了二女儿早殇外,个个都受过良好教育。

倪徵的母亲张兰芬出身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粗通文墨。她本是离黎里镇不远的马鞍坝人,嫁入倪家后,辛勤操持家务,数十年如一日,又心地善良,连对佣人都从不大声呵斥,深得邻里夸赞。她虽说只是家庭主妇,但因自身受过一些教育,又受丈夫影响,正直而深明大义。抗战初期,她随儿子倪徵住在上海愚园路愚园坊。当时,倪徵的四哥倪徵时在日本洋行工作,一次前往探视母亲,张兰芬就指着他说:“目下日寇猖狂,举国共愤,你还在为鬼子效劳。只要来去光明,就是做贩夫走卒也要好得多啊。”徵时闻之,不觉汗颜,随后辞职。

倪家合家欢

母亲身上带有的刚烈性格对子女多有影响,她的女儿、倪徵的四姐徵玙,肄业于圣玛利亚女校。在学校时,她不屑于富家千金小姐鄙视的眼光,学习刻苦,成绩相当好。后返乡执教,但因怀才不遇,心情颇为郁闷。抗战爆发后,她随哥嫂避于安吉山村。一天外出散步时,遭遇几个出言不逊的国民党士兵,她激愤之下怒加斥责:“你们听到敌人即望风而逃,欺侮老百姓是拿手好戏。”士兵们恼羞成怒,竟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开枪。徵玙就这样死于非命。

倪徵一生努力向学而耻于为官,又崇正义、重大节,与受其父母影响有关。抗战中,他不为汪伪所诱,毅然抛家别子,历经重重险境,远走大后方,就是一个例子。

倪家是个大家庭,倪氏夫妇育有9个孩子,倪徵于1906年出生,是老幺,上有四个哥哥,四个姐姐。全家人的生活主要依靠祖上传下的不到200亩田地以及在黎里镇和平望镇两地的几处店面租金维持。倪徵3岁时,因战事连连,加上一场意外的大火焚毁了所有房屋,家道从此衰落,便随父母兄姐迁往距黎里镇12里的平望镇去了。

平望镇的南面是浙江,北面是苏州,它不同于黎里镇,是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各地往来客商,川流不息。太平天国时期,它还是军事重镇。倪家迁来平望之初,在镇南姚家赁屋而居,后住到镇河西街、倪徵祖母娘家的空房子里。这里的房屋多,场地宽阔,院子里又种有果树、榆树,墙上有爬山虎、蔷薇花。倪徵就在这里,度过了他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

幼时的倪徵(左)和四哥倪徵时倪徵的大哥徵旸,毕业于清华学校,学的是气象专业。其二哥徵昕,性格也很内向,平时话很少,但特别好学,通四国文字。他在上海民立中学肄业后,本欲继续深造,后在父亲去世后,主动帮母亲分担家庭,到上海邮政局工作。三哥徵晖毕业于南洋大学(即现在的交通大学)。倪徵与四哥徵时同在澄衷学堂就读。

2.少小求学

倪徵是在平望上的小学。因为平望没有高等小学,他和比他大两岁的四哥一起回到黎里,在那里的吴江县第四高等小学学习了三年。除了学习正常的学校课程外,他的父亲对他的课余学习也抓得很紧,为他讲授《史记》和《汉书》,还让他读了很多课外书籍。

在所有的课外书里,他最喜欢读的是诸如《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昭雪申冤的故事。这可能与曾参与审判“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而被撤职抄家的浙江省臬台(相当于现代的省司法厅长)蒯稚薌是黎里镇人有关。倪徵这样回忆自己爱读公案小说:“总是觉得看过后松了一口气,难道这就是一般所谓‘正义感’吧?”他的这个兴趣,也许是他日后选择法律作为职业的一个原因。

倪徵认字了,也会写诗做文章了。有一天,家人在桌上看到这样两句诗句:“今日藐乎一学童,他年中国主人翁。”一打听,原来正是8岁的倪徵写的。父亲非常高兴,毫不掩饰地当面赞道:“此子恐非池中物。”知子莫如父,倪老先生果真没有看错他的小儿子。

2000年的一天,上海澄衷中学迎来了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他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校园里的建筑格局,他似乎很熟悉,指点着对旁人说:“我念书的时候,是从西边那条石子路上走进来的,那边还有一座钟楼,东边还有祠堂。我念书的地方就在当中的蒙学堂。”当他走到世美堂时,很迷惑地说:“这楼,我记得原来是没有的啊。”学校的人告诉他,这幢楼是1931年才建起的。他恍然大悟。这位老人就是倪徵。

倪徵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进入澄衷学堂的,在那儿念了两年。当他和四哥自吴江第四高小毕业后,家人考虑到上海是离家乡最近的大城市,况且二哥、三哥又都在上海工作,去上海升学是最方便的。当时,上海有四所私立中学最有名:民立中学、南洋中学、浦东中学、澄衷中学。倪徵和哥哥们比较了这四所学校:民立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高,毕业后考海关、邮政是有保证的,二哥曾在这里读过书;南洋中学以数学、理科著名,毕业后进入高等院校比较合适。

倪徵最终选择澄衷,一是为澄衷的创办人叶澄衷的人格魅力和传奇经历所吸引,二是因为澄衷的学费比较低廉。叶澄衷原是船工,在一次送客人上岸后,发现了客人遗忘的一大包钱。他守在风雨之中,耐心等着焦急的失主返回。失主真诚地赠送给他一大笔酬谢金,他没有用这笔钱买房置地,而是兴办了学校。所以,学校的校训就是“诚朴”二字。也正因为如此,澄衷学堂多招收平民子弟,收费不高。还有一个原因,倪徵没有说。原来在他之前,从澄衷走出去的有蔡元培、胡适、竺可桢等著名人士。他希望能步他们之后尘。

在澄衷的两年,倪徵自觉收获颇丰。他在重返澄衷参观时,满怀深情地说:“澄衷的教师都是很优秀的,我在这个学校念书得益匪浅。”然后他扳着手指,列举道:“教国文的是当代江南文豪余天遂先生,教地理的是有名的地理学家项达村先生,教英语的陈亚渔先生的教授法更是令人折服……”

可当时,倪徵并没有在澄衷读完中学。如果说他当初从家乡走出来的时候,思想还比较单纯质朴的话,在他在上海待了两年、见多识广、眼界大开之后,心也活了许多。在澄衷读了两年书后,他15岁了,已经不满足上了中学上大学,上了大学就工作挣钱的既定生活模式,他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当他的堂姐倪徵琮鼓动他转学到沪江大学附中时,他动心了。

倪徵琮就是在沪江附中毕业的,后来考取了清华,然后就出国了,在美国司密斯女子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主修医科,获得博士学位,并领取了美国行医证书和金钥匙奖。抗战时,在云南,她是当地有名的小儿科医生。

倪老先生很不情愿倪徵转学到沪江,因为沪江是美国浸礼会教会办的学校,他不喜欢那里洋里洋气的做派,他还是倾向于质朴的澄衷。另外,他也担心教会学校偏向洋文,他不希望儿子丢了中国文化传统。但是,倪徵下了决心,他想好了,将来也要出国读书,像堂姐一样。在教会学校读书,当然更有针对性。实际上,原先的沪江附中的确不很重视中文教学。后来,沪江大学副校长觉得应同时注重中文和外文教学,因此特地从上海请来有名的文学家王西神先生,从宁波请来前清的林朝翰老先生教授大、中学的中文课程。倪老先生听说后,这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在沪江附中又读了两年,倪徵这才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被准予免学费直升沪江大学一年级。

3.进入大学

沪江大学在上海杨树浦尽头的军工路,靠近黄浦江。初入学校时,倪徵很喜欢站在学校的最高处,眺望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

同类推荐
  • 沧海(下)

    沧海(下)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1955年9月,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其终身女友,也是著名学者的波娃,应中国政府邀请,访问了正充满蓬勃生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的45天时间里,他们访问了中国多个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对这个在西方舆论中带有特殊色彩的国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使他们产生出许多异样的感受。波娃回国之后,收集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观感,写出一部厚达500余页描述中国的著作《长征》。这部书,对像是西方人士,所以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情况,该书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徐树铮(北洋风云人物)

    徐树铮(北洋风云人物)

    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
  •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俄罗斯音乐之魂”迷一样的波折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本书系《戴明贤集》第六卷,收录戴明贤曾出版过的《岔河涨水》《走进云里去》二书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中关于儿童题材的文章。作者对这种题材进行的创作并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就像他说“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例如他的《金牌》,就是一篇极其适合父母看的小说,是作者对社会上各种培优、攀比、望子成龙等等风气的忧心之作。《走进云里去》特意安排了一个城里的小孩到山中体会乌蒙大山的生活,用他的眼睛观察充满着乐趣和新奇事物的山城和山民,也“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
  • 网游之公子倾城

    网游之公子倾城

    新书已发,各位亲请看!推荐票什么的不要大意的投到新书吧!瑶瑶再此拜谢……众人:女神,你是怎么上世界公告的?小七:单挑boss!众人:女神,你是怎么升级的?小七:努力打boss!众人:女神,你和大神是怎么在一起的?小七:和大神一起打boss!众人:女神,怎么会有这么多boss?小七:系统抽了!
  • 你们

    你们

    这年冬天,因为体质下降,也因为大柳的事,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我过得很抑郁,而且不住地感冒,一个医生朋友建议我去洗洗三温暖,隔几天蒸一蒸,排排毒,说不定对改善体质大有好处。这个好办,我很快就成了一家三温暖的常客。有一天,我正躺在小房子里熏蒸,门被推开了,进来了一男一女,透过浓重的雾气,我认出了那个男的,他是高锐,旁边那个女的,明显年纪比他大,也比他丑。我悄悄侧过身,不让他们看见我的脸。
  • 大乘六情忏悔

    大乘六情忏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道凡人

    神道凡人

    天道有缺,神道不凡,少年风宁灵脉被封,少年失忆,机缘巧合加入灵元谷,一路披荆斩棘,在这修真大道,他拥有的始终不过是一颗凡心。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 公子独宠:医女倾城

    公子独宠:医女倾城

    一朝穿越,钟灵毓成了女儿身男儿装的继承人。庶妹满腹心机,誓要置她于死地;师傅怪癖,教她习武鬼哭狼嚎不断;皇子夺嫡,将她扯进政治中心;随后出场的对手个个都是狠角色!无妨,都过来吧!本就医术无双,屡次对她下毒是个笑话;千锤百炼出绝世武功,血雨腥风也能一笑而过;屡出奇谋,引来各方势力觊觎;扮猪吃虎,打得敌人心服口服。红装上身,惊艳天下,一边走在步步惊心的权力漩涡,一边闲云野鹤的游山玩水。谪仙公子,神勇将军,不羁门主,异国太子,均愿与她生死相随,许她一生独宠,而她会选谁,陪她共度一世繁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把读者引入心理学世界。作者将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观点后,笔者还特别配上了或感人、或遗憾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在了解心理学世界时,不仅能够看到心理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还能在故事里重新品味自己的人生。
  • 花间错:小妖逆袭成仙姝

    花间错:小妖逆袭成仙姝

    花花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无父无母的小蛇妖,遇到婆婆是她的福气。仙族太子,呵呵,貌似深情却冷眼看自己被打回原形。可这魔族皇子一直对我不屑一顾,怎会如此情深似海。可我谁也不想要,谁也不想靠!堂堂天地灵尊怎可如此窝囊,且看我如何逆袭,谁也主宰不了我的命运!
  • 独家盛宠:偏偏喜欢你

    独家盛宠:偏偏喜欢你

    她隔着晦暗不清地光线,看他棱角分明的脸,“爱我?你怎么证明?”他将手中烟头捏灭,摸出军靴中的刀,眼皮都不眨一下,用力扎入自己肩头,“够吗?”她往前,盯着他,一下一下,重重戳着他的胸口,“怎么不往这里戳?”他低头看她,在弥漫地血腥味中低声回答,“我还要留条命,带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