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会碰到许多机会,但是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王选
1.南模“元老”
时间如白驹过隙,1948年夏天,王选要小学毕业了。对南模中学有着深厚感情的他,却面临着一个去和留的大问题。
王选的毕业成绩是全班第二名,别说继续留在南模读中学,就是去上海的任何一所最好的学校都不是问题。可是,他打心眼儿里喜欢母校,也喜欢那些曾给过他教导和关怀的老师。另一个不能不接受的现实摆在他和家人的面前,若想在南模上初中,必须到远离住地的郊区。
据说,在1946年底的一个晚上,南模教学主楼的三层阁楼上因电线短路失火。男生宿舍和教室大部分被烧毁,学生无法正常上课。房东趁机赶来责令学校搬迁。经过校方及学友们多方奔走,房东才勉强留下学校,却声明让他们必须照原样修复,并且要求增加租金。有些教职工提议,学校要发展必须自建校舍,才能完成百年树人的永久大计。校长也感觉到要巩固南模的基业和声誉,只有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经多方研究,新校址定在了上海郊区的七宝镇。1947年夏初动工修建,第二年秋天位于七宝镇的南模分校正式落成。
王选要想继续在南模中学上学,就要到远离石库门的七宝镇分校,路途遥远,交通极为不便,而且学校的许多生活设施尚不完善。疼爱儿子的父母哪里舍得让他去受苦,因而对王选去那里上学持反对意见。
“你年纪太小,我希望你在家附近上中学,这样你可以天天回家!”母亲说。
“是啊,我也知道你从心底喜欢南模中学,你可以先在家附近上学,等上高中时再考回去也不迟!”父亲说。
“你还是听爸爸妈妈的话吧,现在社会这么动荡,你一个人在外面我们不放心!”一直疼爱王选的哥哥姐姐也你一言我一语地随声附和。
“我就是喜欢南模,对它感情很深。以前我是个听话的孩子,这回到想给自己做一次大‘主’,做一回南模空前绝后的‘元老’!”
父亲见王选人小主意大,嘴里不说心里却暗暗高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古话的道理,他这把年纪的人怎么会不知道。
“既然你这么喜欢南模,去锻炼锻炼也好。不过,不管多吃苦多受罪,你也要挺住!”
听父亲这么说,王选一下子蹦得老高,高兴地说:“我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开学的那天,王选穿着干净的白上衣和新布鞋,兴高采烈地走进了修葺一新的校园。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新鲜,他心中不由得升起对即将来临的学习生活的无限向往。
2.少年无忧
七宝镇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是上海的发源地之一。形成于后汉时期,到宋代初年才略显规模,它的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历史上七宝镇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和重要的农村集镇。老街巷的路面用砖石铺砌,墨瓦白墙的建筑倒映在一条条河流之上,目光所及之处的景致都像是从画中裁剪下来的。
南模七宝校园,楼前池水环绕,桃柳成行,曲径通幽,一幢二层的白色教学楼掩映在其中。远处的稻田阡陌及劳作的农人,又为优美的校区浓浓地抹上了纯朴的乡野气息。
学校里的学习及生活条件,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没有电,尤其是晚上教室里点的都是汽油灯;几十人一间的大宿舍,点的是光线更差的煤油灯。生性乐观活泼的王选,对这些并没有过多在意,到觉得这不仅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还觉得这里比条件优越却拥挤狭窄的城里更有乐趣。
每天放学,王选除了和同学玩耍,最爱做的事就是看课外书。从过去喜欢的历史书籍、古典名著,到后来又迷上了武侠小说。健康的武侠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往往爱憎分明、乐善好施、行侠好义及侠骨柔肠,以结交天下有志之士而美名远扬,所张扬的英雄主义会给成长中的青少年重要影响。还珠楼主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堪称小说界奇观的《蜀山剑侠传》,王选看得如醉如痴,他常常把精彩章节生动地讲述给同学们听。
“多年来,这样一个好的孩子,品学兼优是比较少见的。”这是王选的许多老师给他的评语。他们却不知道这个表面上看去不说脏话、不打架、规规矩矩的好学生,还有非常淘气甚至爱恶作剧的一面。
老师讲课时,王选一般都认真听,课上到一半就开始写作业,作业完成后就想办法捣乱。他搞的最多、最有难度的恶作剧,莫过于解老师身上棉袍的扣子。冬天,男教师们穿的都是棉袍,棉袍外面再套一个罩衫。
王选解老师扣子时,往往会找一个同学做搭档配合他。那位同学装作问老师问题把老师缠住。当老师把全部精力放在解答学生问题上时,王选出动了。这时,同学们也都屏住呼吸,忍住笑,睁大着眼睛看王选怎样解老师的衣扣。王选悄悄转到老师身侧,先把他外面罩衫上的扣子一一解开,再解里面棉袍上的扣子。而棉袍靠近腋下的扣子是最难解的,一不小心就会被老师发现,王选大多都可以轻松自如地攻克难关。
不知是老师们粗心大意,还是王选解得巧妙,或许老师们也发现过,因喜欢这个品学兼优却也淘气得过了头的学生,有意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现,他的恶作剧从没被揭穿过。王选极好的人际关系,使同学们非但不去老师那里告发他,反而更加喜爱连恶作剧做得都如此精彩的他。
王选发育晚,上初中时个头还不高,他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了“孩子王”,他走到哪儿,许多同学都爱跟到哪儿。大家觉得跟王选在一起,不仅能受到学业上的许多启发,还能过足玩儿瘾,与他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会变成一种其乐无穷的享受。
3.团体意识
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王选有幸在南模中学这所有光荣传统和良好环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他知道,自己从这里得到了很多关爱和成长的快乐,自己也应该毫不犹豫地把“公心”掏出来,回馈给他热爱的集体。
王选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因为他能写会画,思维活跃,班里的墙报也由他负责编辑和书写。这是一项繁重而且耗时的工作,一般同学都不愿做,王选却乐此不疲。他做的每期墙报都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成为教室里的一大亮点,使师生们围着它品评半天。
冬天的一天,那天的天气非常寒冷。一位同学触景生情写了篇稿子,王选觉得写得很好便把它编写在墙报上。没想到他们的政治老师看到后,立即把它从墙上取了下来。并把王选和那位同学叫到身边说:“‘西伯利亚的寒风吹来’这句话很不合适。”
性情直率的王选争辩说:“我看他的描述没有什么不妥,很生动。”
谁知那位老师板起面孔说:“西伯利亚指的就是苏联,苏联是个‘红色’的国家,怎么会有寒风呢?”
正值新中国初期,反对苏联“老大哥”可是政治问题。同学们难以理解的是,“西伯利亚的寒风”是一种地理现象,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又有什么关系?对于王选来说,那时他还不懂政治的残酷和对一个人的影响,对此也只是一笑了之。
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他服务集体的热情,为把墙报办得更加生动,王选想,高中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上比初中生要成熟,他们那里一定有许多好经验。王选是个爱把想法付诸行动的人,他一有时间便去高中年级的教室里走访。
在一间教室的墙上,他看到了一张写着“青锋”二字的毛笔字。经过了解他才知道,本校高一年级的几位同学试着给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封信,请主席为他们的壁报题写“青锋”两个字作为报名。含义有二:一是“青年先锋”;二是“锋利的宝剑”。没想到,7天后他们果真接到了毛主席的回信,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题写了三个不同式样的“青锋”二字,以供他们选择。毛主席对青年一代成长的重视和关怀,大大地激励了王选,使他“墙上生花”的干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