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600000009

第9章 儒学家的中国观(7)

当然,这种极端的中国崇拜论在当时并不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更多的儒者呈现出一种既崇拜中国又主张日本特殊性的心理。这种心理既是德川时代初期儒者中国观的延伸,又构成了德川中期儒者中国认识的基础。若抛开“华夷之辨”的讨论,我们所讨论的几种中国崇拜论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他们一方面尊崇中国及其文化而自认为东夷,另一方面又以仅次于中国的国家(如“东方君子国”)自居,在华夷思想的范畴内或以神道、或以武国、或以风土等主张日本对万国乃至中国的优越性。这意味着,日本要通过与中国的同质化而凸显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差异,从而提高日本相对于世界万国的地位。因此,在承认中华世界的优越性的前提下,贝原益轩、熊泽藩山、伊藤仁斋等依据儒教经典赋予“夷”以“最接近中华文明”(塚本学:『江戸時代における「夷」観念について』、『日本歴史』371号、1979、4頁。)的特别意义。例如,贝原益轩通过对《说文解字》和孔子学说的解释,论证了夷与蛮、狄、羌(戎)的差异,即“唯有夷从人,蛮、狄、羌(戎)都从虫或兽”(貝原益軒:『五常訓』、載『日本思想大系』34、岩波書店1970、83頁。),所以日本作为“有人道之国”、“东方不死之国”、“君子国”、“善国”和“丰收秋津”,拥有“时气正”、“榖食美”、“器服备”、“民俗淳”、“法律严”、“无外侮”、“通文字”(貝原益軒:『本邦七美説』、載『益軒全集』巻二、益軒全集刊行部1911、202頁。)等七种优处,除了仅“学问一事不及中国”外,有着几乎与中华同等的特殊地位,因而理应“胜于其他各国”。不难看出,益轩所努力发现的日本优越性,原本只是相对于“他国”才有意义,然而由于它不是以“他国”而是以中国为参照的标准,所以又具有了“相对于中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认识中国的方式不仅提供了日本优越性的合法性,还可以消除因中国崇拜而导致的自我紧张和分裂,所以构成了自林罗山以来中国崇拜论者的基本思维。

基于这种逻辑,贝原益轩、富永仲基等不同时期的儒者便展开了相对于中国的日本优越性的自我叙述。作为活跃在17世纪后期及18世纪初期的代表人物,贝原益轩忠实地承继了林罗山关于自他认识的思维,而从国俗、樱花等方面主张日本对中国的优越性。从风俗来说,益轩认为,“本邦风俗本自淳美,超轶华夏者亦多矣”(貝原益軒:『国俗論』、載『益軒全集』巻二、益軒全集刊行部1911、204頁。);以“榖食美”而言,中国的稻米酒醴不如日本之最浓厚而芳美,“故本邦之佳榖良醴,可为宇宙第一”;以“风俗美”而言,“(日本)可谓风俗淳美之国也。称之为君子国,不亦宜乎。且皇统历百世而不绝于上,神器到后代而不移于下。其君臣有义如此,是吾邦之所以长,而虽华夏所不及也”(貝原益軒:『本邦七美説』、載『益軒全集』巻二、益軒全集刊行部1911、203頁。);以“无外侮”而言,中国虽然强大却历代有外患,而“吾邦之骁武雄伟,逾于诸夷,而所以无外患也”;以“仁”而言,日本人虽饿死不吃人肉,而“中夏之人比之吾邦不仁。好食人肉者,古来多矣”(貝原益軒:『格物餘話』、載『益軒全集』巻之二、益軒全集刊行部1911、341頁。)。从物产来说,他认为,“日本樱花”不见于中国,而是日本独特的风物。1698年他写成《花谱》,说“《文选》诗曰,山樱乃果名,花朱,色似火,非日本樱花也。中国文章未见似日本樱花者。在长崎,曾问中国人,亦回答说没有”(貝原益軒:『花譜』、載『益軒全集』巻一、益軒全集刊行部1910、145頁。随后的《大和本草》(1809年)记述了他特意赶赴长崎,向中国商人何清甫确认“中华无日本樱花”之事。)。不难看出,樱花论体现了益轩以樱花确认自我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情绪,也由此成为日后盛行的“樱花为日本所独有”这一虚构话语的肇始。

总的来说,贝原益轩等展开的“同道而异俗”(貝原益軒:『神儒並行不相悖論』、載西村天囚:『日本宋学史』、杉本梁江堂1909、12頁。)的自他认识代表了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儒者中国认识的典型思维。这种思维的前提和标准是儒道的普遍性,因其不利于日本人主体性和同一性的确立,所以18世纪中期以后受“异学”和洋学思考方式的影响,不少儒者的中国崇拜论开始发生动摇。活跃在18世纪后半期的怀德堂朱子学者,便是这种典型。虽然他们都以儒学作为价值判断的基准,却同时富有批判精神和人本主义乃至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由此对基于华夷思想的中国优势论展开了尖锐的批判。例如,怀德堂学派的著名学者五井兰洲(1697—1762)依据《天经或问》的地球说,否定了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地理中心的地位:“汉人曰,嵩山当天地之中;南州志曰,天竺,地方三万里,天地之中也。是皆中其中也,非公论矣。……故以国之在南北极下者为中,犹之可。……又以二极为两端,其中则赤道也。……其他称天地之中,皆无征之说,不足信。”(五井蘭洲:『瑣語』、載関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一巻、東洋図書刊行会1927、1頁。)他由此批评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思想及信奉它的日本儒者,认为“中国”、“中华”、“中夏”等不过是中国人自我褒扬的称呼,并不具有被世界各国所承认的正当性:“汉土以王者更姓易统也,其国号不一。中国、中夏,乃汉人对四夷自称已,非通称。西域人谓之震旦,我邦人谓之汉,以汉时始通也。又谓之唐,以唐时修聘频也。近世文人乃称为中国、中华,是甘以夷狄自处也。”(五井蘭洲:『瑣語』、載関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一巻、東洋図書刊行会1927、44頁。)依兰洲,既然“夷狄之分”乃中国人的“井蛙之见”,天下万国则必有在土地、风俗等方面优于中国的国家,“宇宙广大,万国棋布,何知土地、风俗,不有胜汉者乎?儒者多党于汉,不可信矣”(五井蘭洲:『瑣語』、載関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一巻、東洋図書刊行会1927、11頁。)。不难看出,以兰洲为代表的怀德堂学者对华夷论和中国优势论的批判,显示了与17世纪后期以后“具有西洋视角的日本特殊性话语”的某种承继性,因而预示了主流儒者的中国崇拜论基于日本主义和洋学思维的结合而存在被解体的可能性。

总之,从江户初期以中国为唯一标准的中国崇拜论到18世纪后半期的中国优势批判论,主流儒者的中国认识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开始由最初的崇华意识向疑华乃至排华意识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日本人为确立自主性而重建自他认识的迫切愿望,并揭示了日本儒者的华夷观及基于此的中国形象从外部被解体的路径和可能性。

具有西洋视角的日本特殊性话语

天主教自15世纪传入日本后便获得急剧发展,到16世纪后期“南蛮文化”迅速占据广大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构成了对现存统治秩序的严重威胁。虽然天主教因此遭到统治势力的驱逐和禁止,然而作为“异族”的南蛮自身及其传入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不仅急遽扩大了日本文化和地理的视野,也对传统的三国世界观造成冲击。不仅如此,即便在德川幕府海禁体制确立后,西洋书籍(主要是汉译书籍)也通过中国、朝鲜等地的商船不断流入日本,1720年以后随着洋书输入禁令的缓和,与基督教无关的自然科学、武器、药学等书籍更是被准许输入日本。西洋及其文化的持续性发酵,不仅改变了日本人关于世界的想象,也对传统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观念提出了挑战,进而促使儒教的、佛教的世界观趋向瓦解。这种世界图像的瓦解就成为日本重新建构新的政治地图和文化地图的契机。这以西川如见的《华夷通商考》(1695年)、新井白石的《西洋纪闻》(1708年)及《采览异言》(1712年)和寺岛良安的《和汉三才图会》(1713年)为代表。他们所构建的世界图像不仅使日本人意识到万国的存在,从而推进了华夷思想的相对化,也为华夷思想的解体准备了“外部的”路径。尤其是新井白石,他关于“东洋”和“西洋”的区分等思想对传统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造成巨大的冲击,接近了日本型华夷思想论者的立场。

西川如见(1648—1724)出身于长崎的天文历算世家。20多岁随木下顺庵门下重视实学的南部草寿学习程朱之学,奠定了其世界观的基础。后随小林义信学习天文历学和地理,形成了以中国天文学为主、具有西洋天文学色彩的独特学说。1719年应幕府将军德川吉宗的邀请赴江户从事天文咨询工作。著有《增补华夷通商考》(1708年)、《天文义论》(1712年)、《町人嚢》(1719年)、《日本水土考》(1720年)、《长崎夜话草》(1720年)等有关天文、历学、地理等书籍。这种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学问体系,致使他形成了与排斥南蛮学的主流儒者相异的世界观和自他认识。

依据儒教和阴阳五行的原理并立足于西洋的实证主义思维方法,西川如见构建了普遍性的“天”及“天学”、“天道”等概念,对儒学的世界观进行了重新解释。他认为,由“命理之天”和“形气之天”构成的“天”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因而“天学”和“天道”也是万国所必然信奉的普遍原理,它们由此共同规定了世界万国的一体性和历史性,“夫天地,乃一圆浑然之体,其动静、始终非一时而不可有”(西川如見:『町人嚢底拂』下、『町人嚢』(西川如見遺書第七編)、西川忠亮編1898、10頁。)。尽管他承认五大洲各国作为整体世界的有效成分,却并不认为它们具有完全对等的价值。他指出,主导宇宙生成的“气”及其运动又造成了世界万国在水土(风土)、文化、政道等方面的差异(个性或特殊性)。因为“天地万物当以中正之气为尊”(西川如見:『町人嚢底拂』下、『町人嚢』(西川如見遺書第七編)、西川忠亮編1898、11頁。),所以国家之贵贱也取决于是否受到“中正之气”的眷顾,而不受开辟之先后、国土之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即以水土为例,他论证说,世界由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未亚(非洲)三大界组成,因为“水土之正”而以第一界的亚细亚为胜;第一界之三大洲,又以亚细亚大洲为最优;震旦位于亚洲之中央,故为中国、中华。(西川如見:『日本水土考』(西川如見遺書第九編),西川忠亮編1898、2頁。)显然,水土论不仅为中国及其文化的正当性提供了证据,更重要的是为日本的特殊性乃至优越性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于是,依据“气”的理论,西川如见重建了国家的序列和世界秩序,即基于水土论和实证主义立场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观。1708年如见写成《增补华夷通商考》,继续认为,当时的世界各国可分为“中华”(中国)、“外国”、“外夷”等三种类型的国家。“中华”是世界地理、文化和政治的核心和模范,“外国”主要是“从中华之命、用中华之文字而三教通达”的东亚各国,如朝鲜、琉球等等。“外夷”则是汉字文化圈以外的国家,主要指东南亚、欧洲各国。(西川如見:『増補華夷通商考』卷三(西川如見遺書第四編)、西川忠亮編1899、1頁。)该书以中国为叙述重心,表明中国及其文物是划分世界的主要标准,却又隐秘地以日本及其文物为其世界论述和认识的标准和参照。他所构建的世界图像虽然肯定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上国”的地位,又使日本超然于“外国”之外,成为可与“中华”并立的椭圆世界的又一中心。

因此,如见的世界观和自他认识虽然维持了中国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却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的地位,因而在华夷思想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推进了中国及华夷思想的相对化。第一,与传统的华夷秩序观和三国世界观相比,西川如见的世界认识已从东亚扩展到世界万国。在他看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五大洲各国都是整体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他明确指出,“相对于天地万国,唐土亦不及百分之一矣”(西川如見:『水土解弁』(西川如見遺書第十二編)、西川忠亮編1900、1頁。)!这种关于世界和中国的认识表明,曾被日本奉为价值源泉的中国已被很大地相对化和他者化。

同类推荐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个语气词的发展演变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其中不乏精彩的论述。如“者”和“好”,本书对它们演变的语境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者”从表自指演变为语气词,关键在于其所在的小句属于话题句;“好”由形容词演变为语气词,则源于所在小句的主观化。其他如“尔”、“焉”、“已”、“里”、“在”等词,书中对它们历史演变情况的揭示也相当有启发性,值得重视。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孝部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孝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校园三剑客13·拯救异世界

    校园三剑客13·拯救异世界

    彗星就要撞击地球了!为了保卫地球,数以千计的核弹头,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国家的导弹发射架上向彗星发射出去!就在人们以为警报已经解除时,一块小天体碎片落到了张小开家附近,从此,一些奇怪的事便发生了。孩子们的生物钟被打乱、已经灭绝的霸王龙离奇再现、相声里的关公战秦琼就在眼前上演、一个与张小开一模一样的少年出现、凶恶的骷髅党士兵与少年们展开追逐战……这是怎么回事?校园三剑客最后终于发现,原来这一切都与神秘的异次元世界有关……
  • 总裁大人太傲娇之辰墨的宝贝儿

    总裁大人太傲娇之辰墨的宝贝儿

    五年前的一次错误,让他将整个山城市都掀翻了天只为找到她算账。一晃五年过去,让她和他再次相遇。她在他的眼中是个不知廉耻,私德败坏,不知检点的女人。他在她眼中是的冷漠无情,自大傲慢的异类。一切因为一个赌约开始,却赌进了一生。薛宝儿:我的真心相付,没想到又是一场笑话而已,不要再来找我……夜辰墨:你尽然有个孩子,那是谁的种?薛鸠笙:叔叔,你知道我爸爸是谁吗?我要代表月亮消灭那个渣男……夜辰墨:……
  • 古董

    古董

    那天下午,大嫂从老家打来电话,气急败坏愣头就跟我一句:“兄弟,我问你,你跟你大哥是不是爸妈亲生的?”大嫂在电话中很激动,一激动,说话就颠三倒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说清楚,就只顾自己在那里婆婆妈妈的一阵抱怨,发牢骚,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我说:“大嫂,你慢点说,究竟是啥情况?”“啥子情况,你还不晓得?”听大嫂那语气,就是说我居然对如此天大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我反应迟钝的样子。事实确实如此,我根本就没有听出究竟是个什么事情,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都是大嫂的满腹牢骚,根本就没跟我讲究竟是啥情况。
  • 女海盗

    女海盗

    少女深夜逃出鲨鱼庄园,庄园主苏善世闲走花园,碰到干活的尤济水,不禁目瞪口呆——十七八岁的尤济水比初春的桃花还美,好像姨太太唐迪声翩翩从天上飞来,飞回鲨鱼庄园,又飞到苏善世面前,仍是十七八岁时的样子。唐迪声是破产船王的娇女,识字解文,能歌善舞,只是耐不得鲨鱼庄园的寂寞,在生下女儿五个月后,跟随镇压抗渔税的年轻军官郑定国私奔了,十八年了。
  • 受益一生的投资计划

    受益一生的投资计划

    本书全面介绍了最实用的投资工具和高效的理财思路。从股票、基金、债券到期货、房产、保险和外汇等,涵盖了一个人一生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书中所提供的投资方法切实可行,同时还提供了简单的投资技巧和大量生动真实的投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这本书将彻底改变你的财富积累方式,让你的投资更安全理性,百万梦想不再遥远。
  •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该书收录C.S.路易斯1939至1956年间的9篇著名演讲稿。这些演讲稿之论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密切相关。如,《荣耀之重》谈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别:今人以为最高德性乃“无私”,古人以为最高德性乃仁爱;《战时求学》一文谈的则是,保家卫国与大学求学两不相妨;《我为何不是和平主义者》谈和平主义之纰缪;《高下转换》一文则针对现代哲学之主流: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等等。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王的彪悍宠妻

    王的彪悍宠妻

    一觉醒来,最美军花变成已婚少妇。传言她的王爷夫君自幼顽疾缠身,智弱体虚。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到底是那个混蛋说的,这个男人简直就是腹黑界的鼻祖,明明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给她装傻卖萌扮无辜,忍无可忍,老娘要休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蛊经

    蛊经

    我自于苗家、蛊婆仙娘裔;一本蛊经传、是非皆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