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8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此间,国际社会长期呈现着以东西方对立为主要标志的冷战态势,日本由一个几近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重要成员,中国则出现政权更迭,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国民党政权,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并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艰难曲折的大胆探索。

在这样一个纷繁而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如何把握和展现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是本书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小的难题。为此,本书做了如下梳理。

首先,就国家关系而言,在时间段限上按照日本的政权更迭划分为三个阶段:战后初期至1950年代末,以吉田茂政权和岸信介政权为主要标志,中日关系敌对态势逐渐形成并走向恶化(第一、二、三章);1960年代的池田勇人政权和佐藤荣作政权时期,在政治关系继续敌对的形势下,民间往来和经贸关系有所发展(第四、五章);1970年代初期的田中角荣内阁,一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的对华政策开始从敌视走向正视(第六章)。

从内容上讲,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应是“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书在相关章节里都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日本各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鉴于政财界关键人物的中国观对政策形成的重大影响,本书对几个主要政府首脑及“知华派”各界人物的中国观也做了专题论述。

毋容置疑,“台湾问题”是这一时期中日政治关系中的最大症结所在,甚至一言以蔽之,中日敌对态势的形成和延续,盖出于“台湾问题”的纠结。所以“台湾问题”是本书“始于焉终于焉”的终极议题。可以说,没有“台湾问题”的掣肘,也就不会有长达20余年的中日敌对态势的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说,就政治关系而论,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关系,皆纠缠于“台湾问题”的存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因素可以影响双方的相互认知,决定关系的“冷热”和“亲疏”,但不会成为国家间邦交正常化的障碍。

中日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从外交意义上讲,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的纠结,但更本质的东西还是国家利益使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外交的最高原则永远是国家利益。当客观形势“重新洗牌”的时候,作为执政的日本自民党政权,理所当然地首先必须权衡国家的利弊得失,其他因素就都不重要了,以往声称绝对不可改变的东西也就不得不“与时俱进”地让位。这就是日本政府在中日关系问题上,从敌视走向正视的漫长道路上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真正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识时务”的田中角荣终于力排众议,弃台湾而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终结了日本敌华的历史。

田中角荣作为日本的首相,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作为政治家,也是想把这一业绩载入史册,犹如鸠山一郎首相当年决心解决日苏邦交正常化一样。因此,作为中国人,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可以肯定田中角荣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但不能因此而说他是“亲华派”,也不必把他视为有恩于我的“特殊朋友”。

鉴于本书的题中之义并非中日关系史,不能仅局限于论述政府间的关系,而应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出这一时期日本各行各界、各类代表人物的“对华认识”。所以,本书也属意对日本文化、学术、经贸等民间各界代表人物的中国观做了较大幅度的评介。他们大多为“知华派”人士,有的终生从事中国研究,有的为经济利益所计,长年从事日中贸易,有的出于政治考虑,认定日本必须与中国为友,始终不渝地从事着日中友好事业。总之,尽管其缘由各异,但都为无邦交时代的中日民间交流有所贡献,可谓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掘井人”。但由于篇幅所限,碍难面面俱到,难免有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之嫌。

中日两国在政治上处于敌对状态的情况下,除短暂时期外,始终维持并不断发展了民间贸易往来,可以说这是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一大特色。其原因很简单,在“一衣带水”的两国之间,互惠互利的经贸往来,对双方来说都是明智之举。

日本作为多党制民主体制国家,虽然“一党独大”的自民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但在野党在政治上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中日关系方面,以社会党为首的在野党在国内制约自民党政权对华政策的同时,长期发挥着促进、中介、调和等作用,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日本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一种“兄弟政党”的关系,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华认识”范畴。由于日共党内斗争、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国内因素等原因,两党关系处于时好时坏甚至一度交恶的微妙而错综复杂的状态。作为自民党政权的制约力量之一,日本共产党在中日关系方面,虽然有时显得无所适从,但总体上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至于两党关系本身的是与非,则不在本书的探讨之列。

在本书所涉及的27年期间,1949年之前的4年多时间,中国尚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在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往往被忽略。的确,在此期间,战败后的日本,还处在被美国占领下的“无外交时代”,中国则“内战”正酣,中日之间似乎确实没有多少话可说,这方面的资料也少,为此,本书选取了“日本侨俘遣返问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日本兵”两个片段,以缀其间,虽然显得不够全面。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常常浮在脑海的一个想法是,既然丛书是以时间为序,界定1945至1972年为本书的时间段限,那么就应反映出这一时代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的时代特色。换言之,就应体现这一时代的“动态感”。作为“主体”的日本,经历了战败、被占领、独立与复兴、经济高速成长等阶段,作为“客体”的中国,不言而喻,这20多年间,更是经历了历史罕见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客体”中国的变化,理所当然地会引起“主体”日本认识上和对策上的改变。基于这一认识,作者有意识地扼要介绍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以及内外政策等,以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日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与行动选择。

本书的写作由三位作者完成。王振锁负责第一、二、三章以及全书的整体把握和通稿,乔林生负责第四、五章,乌兰图雅负责第六章。作为丛书之一,本书的写作过程是在丛书主编杨栋梁教授的组织指导下完成的,曾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以期内容和体例的完善和统一。但鉴于时间、资料和作者的能力所限,本书从内容到结构,自知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教。

作者2010年12月

同类推荐
  •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须臾不可少的好帮手。当前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都向当下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乡社区服务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如何做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工作。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北大公开课

    北大公开课

    百年北大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结合的阵地,这里聚集了最优秀的学者和各类学科的大师,这里有中国大学中最受听众欢迎的公开课,一堂堂最具历史深度、时代科学性和人文艺术性的精彩课程,将你带入人文艺术的殿堂,奔腾在学术思想的天空,助你登上个人发展的舞台。本书汇集了北大公开课关于历史、国学、文学、鉴赏、哲学、逻辑等方面知识,以一种全新的高度和广度,拓展广大读者的视界,尽享思想文化的盛宴。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从小兵开始

    英雄联盟之从小兵开始

    从一介小兵开始,一点点成长为真正的英雄——疾风的逃亡之路;艾瑞莉娅的觉醒传世;南部丛林的猎人传奇;影子教派的建立;比尔吉沃特的纷争;弗雷尔卓德的冰霜乱斗;诺克萨斯的血色精锐;天使国度的内乱;恕瑞玛帝国的再临;福光岛向暗影岛的沉沦......他在符文之地留下的无数传说,直到他正式加入英雄联盟,为了亲友抵抗着虚空的入侵。新书《王者荣耀直播穿越系统》《我的妹妹叫露娜》已发布。作者人品坚挺,第二本书,欢迎入坑。(书友群:481026566)(V群456705872)
  • 用最好的姿态,拥抱世界的精彩

    用最好的姿态,拥抱世界的精彩

    不依赖流行,因为流行总会过时,要追寻个性,因为风格才能永存。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不可能活着回去,年轻的时候就该勇往直前的去经历、去体验、去折腾,去慢慢变为更好一点的自己。在《用最好的姿态,拥抱世界的精彩》中,张馨文分享了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并对现代女性如何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做了全方位的解读,给那些想要变得更好的女性指出了最适合的人生选择。正如张馨文所言“人生是一次性的,不要给自己留遗憾。”早一步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能早一天体会到世界的精彩。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法制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官司、胆小鬼、告状、燕子在冬天里飞、相信、“孤独者俱乐部”、诱人的招聘、能人难断小案件、惊心的照相、铁哥们、私了、阳谋、被半支烟出卖、神奇的一枪、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人户合一、死于真实、匿名者、自杀调查、“感谢”死囚犯等58篇精彩关于“法制”话题的微型小说。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赠你一场盛世繁华

    赠你一场盛世繁华

    我的未婚夫赵彦有了外遇,我跟踪外遇对象的哥哥贺子华。我高傲的甩了赵彦,又用肚子逼贺子华娶我。豪门婚姻里,充斥着刀光剑影的算计,贺子华的前女友屡次置我于不义,我的前男友又到处给我使绊子。贺子华说:“沈珂,你太让我失望了,我一直忍你,就是看在你肚子的份上,没想到你根本不能生育!”他还说:“你走吧,别再让我见到你。”我拿着离婚协议,净身出户。三年后,我支教归来,为了生计入职了一家广告公司。岂料他竟然是幕后BOSS!他逼问我那个和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孩子,到底是谁的?我高傲的笑笑:“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把我推到:“你倒是再蹦个我看看!”有种爱情,由恨起,因爱终,有种婚姻,路坎坷,终圆满。
  • 我家不能退货的系统

    我家不能退货的系统

    这是个随时想偷懒但始终无法彻底偷懒的人,为了早点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退休,奔向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远方~“小电视,说好的提前退休呢,变~为另外一个性别的人我已经忍了,但这个我实在忍不了了,你出来,我绝不打扁你,最多帮你把零件给拆了。”“这锅本系统不背,这不是你本人内心深处最渴望实现的愿望吗?!”系统变成淡蓝色淡定的说道
  • 黄箓破狱灯仪

    黄箓破狱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ew Life

    New Life

    'I read a book one day, and my whole life was changed'. So begins "e;The New Life"e;, Orhan Pamuk's fabulous road novel about a young student who yearns for the life promised by a dangerously magical book. He falls in love, abandons his studies, turns his back on home and family, and embarks on restless bus trips through the provinces, in pursuit of an elusive vision. This is a wondrous odyssey, laying bare the rage of an arid heartland. In coffee houses with black-and-white TV sets, on buses where passengers ride watching B-movies on flickering screens, in wrecks along the highway, in paranoid fictions with spies as punctual as watches, the magic of Pamuk's creation comes alive.
  • House of Ash

    House of Ash

    After hearing voices among an eerie copse of trees in the woods, seventeen-year-old Curtis must confront his worst fear: that he has inherited his father's mental illness. A desperate search for answers leads him to discover Gravenhearst, a labyrinth mansion that burned down in 1894. When he locks eyes with a steely Victorian girl in a forgotten mirror, he's sure she's one of the fire's victims. If he can unravel the mystery, he can save his sanity … and possibly the girl who haunts his dreams. But more than 100 years in the past, the girl in the mirror is fighting her own battles. When her mother disappears and her sinister stepfather reveals his true intentions, Mila and her sister fight to escape Gravenhearst and unravel the house's secrets—before it devours them b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