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烽火连天,颠沛流离
父亲黎溥棠在广益中学当校长时,恰逢国家多事之秋,黎校长根本无法专事教学,一面组织学生参加反英示威游行,一面收拾“马日事变”给学校带来的残局,呕心沥血,费尽心机,而立之年,就患上了心脏病。
由于心力交瘁,黎溥棠不得不从校长的位置上病退下来。上海大夏大学的好友、教务长王祉伟来信盛邀他赴沪教学治病,他欣然前往,登上了东去的轮船。
丈夫到上海谋生路去了,黎周霞用柔弱的肩膀艰难地撑着这个家。两个女儿和黎介寿倒挺懂事,特别是黎介寿,不但不惹祸,还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活。黎周霞烧得一手好菜,黎介寿经常帮助妈妈打下手,小小年纪,便把母亲的烹调手艺继承了下来。
可黎磊石还是一天都不让人省心。过去,有父亲黎溥棠在家里,还镇得住他。现在“老虎”走了,“猴子”成了“大王”,黎磊石愣是淘得没边没沿。
1931年,黎周霞带着几个孩子来到上海投奔丈夫,一家人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又团聚了。很快,黎鳌入学大夏大学附中,黎磊石也背上书包,成了上海蒲石路小学的学生。只有黎介寿,因病在家里休学。
小学时候的黎磊石,满脑子做着文学梦,整夜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研读他钟爱的书籍。有段时间,他甚至神神叨叨,把自己幻化成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在学校里闹出了不少笑话。可说来神奇,尽管这小子对读“闲书”爱得出奇,可愣是没有影响正常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实在是他的脑子够发达,可以一心多用,周围的同学,看着黎磊石整天小说不离手,却门门考试一百分,羡慕得眼睛都发绿了。
过了两年,黎溥棠因故到南京任教,黎介寿和黎磊石兄弟俩又跟随他来到南京,在游府西街小学念书。
1934年,黎溥棠就任两浙盐务管理局秘书,举家又迁往杭州。黎溥棠爱书如命,尽管这个家辗转迁移,好几书架的书却一本未丢失。因为他精通中文和英文,因此家里的中外名著应有尽有。
二姐黎中也是个书迷。黎磊石和她最投缘,经常在一起切磋文学。和二姐不一样的是,黎磊石看书还看出了门道。他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在杭州横河桥小学念书时,他写的作文在全杭州市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居然得了第一名。
黎磊石屁颠颠地把这张红彤彤的奖状捧到父亲面前,原想着讨点好,黎溥棠却不以为然。在这个动乱的岁月里,作文第一又有什么用,既不能安邦,又不能定国,还不能当饭吃。
193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黎溥棠积劳成疾,郁郁而终。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在国立上海医学院读书的黎鳌赶回杭州,会同母亲黎周霞和几个弟妹,一家人将黎溥棠的遗体由杭州运到上海,又从水路将遗体从上海运往长沙。
在为父奔丧的船上,黎氏三兄弟听到了“卢沟桥事变”的枪声。虽说烈日如炙,可他们心里却如腊月寒霜。父亲走了,三兄弟一瞬间长大了许多。
黎鳌张开双臂,将两个弟弟揽入怀中,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父亲走了,全家人赖以栖息的大树轰然倒塌。但日子还要过下去。今后,自己就是顶梁柱了。
湖南长沙,黎溥棠的墓前,黎周霞哭得昏天黑地。这一年,黎鳌刚刚20岁,大学才念了两年;黎中16岁,正在念高中;黎介寿12岁,小学刚刚毕业;黎磊石10岁,小学还没有念完。
弟弟去世了,哥哥黎赞唐担负起一家遗孤的抚养之责。黎赞唐是个有着侠肝义胆的人,尽管自己家里生有七个孩子,全家九口就指着他一个穷教书匠的微薄薪水过活,但他宁肯自己受穷挨饿,也不愿让弟弟的遗孤们受委屈。“弟妹,孩子们,只要我家还有一口吃的,就决不会饿着你们!”
话说得很实在,但实际上,黎赞唐也是力不从心。两家大大小小近20口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供这些孩子们念书了。好在广益中学坚持在烽火中办学,黎赞唐当时正在这所中学任教,近水楼台先得月,黎介寿和黎磊石得以免费在这里就读。黎介寿虽然比黎磊石大两岁,可是他因病休了一年学,黎磊石又跳了一级,这样,兄弟俩就像双胞胎一样,被分到了一个班里,整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黎赞唐是广益中学的名师,他对学生向来十分尽心,对弟弟的骨肉更加倾注心血。他教学虽然不是很严厉,却善于循循善诱,水到渠成。在伯父的调教下,黎介寿和黎磊石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学习上,两兄弟憋着一鼓劲,你追我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深深懂得:父亲去世了,伯父勒紧裤腰带供自己吃穿读书。惟有勤奋读书,才能回报伯父的抚育之恩。
正当兄弟俩在茫茫学海中尽情畅游之际,一场灾难从天而降。
1938年,日寇占领湖南的门户岳阳,战火步步逼近长沙。为“不让大好河山落入敌人之手”,国民党政府实行“焦土政策”,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亲自下令,于11月12日国父孙中山生日那天的深夜,在整个长沙城纵火。
夜黑风高,风助火势,长沙城两万人葬身火海,房屋建筑毁于一炬。黎介寿和黎磊石亲眼目睹了这场人祸,“文夕大火”将他们赖以读书的广益中学化为灰烬。
无奈之下,黎赞唐带领全家老小,辗转来到湖南长郡中学任教。校长鲁立刚爱才若渴,广招贤士,听闻黎赞唐执教的广益中学被烧毁,就诚心诚意地聘请他来长郡中学任教。
卢沟桥的炮声接天连地,日寇疯狂进攻,倚仗其海空优势,妄图把中国这块大肥肉一口吞进肚里。在抗日战争的硝烟里,长郡中学数次搬迁,先后转移到地处乡村的“湘乡会馆”、“蓝田玉茶庄”办学。
从城市到乡村,师生们因陋就简,把戏台改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这里的操场虽然小,却活跃着学校里高水平的篮球队和排球队。
清澈的蓝田河水,是黎介寿和黎磊石最好的游泳场所。每年五月到十月,这里是两兄弟的乐园。学习之余,他们在河水里尽情嬉戏,劈波斩浪,既锻炼了身体,又锤炼了意志。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父亲英年早逝,在黎介寿、黎磊石俩兄弟心中,埋下了奋发成才振兴中华的种子,尽管他们对未来将选择怎样的路依然十分困惑。靠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这种信念激励着他们勤奋攻读,不及其余。
夜阑寂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入睡,小哥俩趴在书桌上,就着昏暗的菜油灯光做作业。由于伯父一家负担太重,他们买不起作业本,只能用毛边纸代替。兄弟俩是同班同学,尽管平时关系十分融洽,但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总是争得面红耳赤,直到彻底弄懂为止。
当时,学生上学的费用很低,但即便如此,黎介寿、黎磊石还是缴不起学费。得知学校规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免去学杂费,兄弟俩欢欣鼓舞。他们宁愿付出比一般家庭孩子多得多的努力,也要使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以换取免费入学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太宝贵了。看着伯父黎赞唐日益苍老的面容、由于操劳佝偻着的腰,他们没有理由放松自己的学习。
在长郡中学,黎介寿和黎磊石从初二读到高中。1941年,他们又回到父亲曾经任教的广益中学。无论是在长郡中学,还是在广益中学,教学条件都十分艰苦,很多学生放弃了奔波,选择在乱世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但兄弟俩没有选择这样的活法。当学生就要做最好的学生,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冬天来了,吃午饭的时候,人们经常在操场边看到两个身影,那就是黎介寿、黎磊石兄弟俩。在篮球架下面,他们拿出一个馒头,掰成两半,一人一半,就着白开水匆匆吃下,然后,俩兄弟开始出题互考。艰难困苦,压不倒不服输的人。他们的身体虽然单薄,但知识的力量使其充实起来,并不畏惧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
长郡中学英才辈出,不仅拥有徐特立、王季范、鲁立刚、黎赞唐等一代名师,也涌现出任弼时、李富春、李立三、萧劲光、陈赓、甘泗淇、曾三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培养出沈其震、张孝骞等专家学者。
在六十多年后的南京,兄弟俩仍然对广益中学和长郡中学这两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记忆犹新。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学到了做人的准则,收获了人生中第一笔攻坚克难的精神财富。风雨飘摇之中,烽火弥漫之际,他们在艰难的日子里,吮吸着知识的琼浆,追求着人生的理想。
伯父黎赞唐家的日子,终于入不敷出。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靠一个经常拿不到工资的教师来养活十几张嘴,困难可想而知。再苦再累,仁厚的伯父拼死撑起抚育遗孤的责任,黎介寿、黎磊石、黎中兄妹和母亲黎周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补贴家用,黎周霞承接了为当地富户浆洗衣物的工作,收入不高但也算是为这个家尽了一点力。懂事的黎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广西大学,她勤工俭学养活自己,终于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万般无奈,她到学校所在地广西桂林邮局找了份职员的差事,挣点零花钱全都交给母亲。
1942年,伯父黎赞唐那点微薄的薪水,实在供养不起弟弟一家了。为了不让黎赞唐为难,正在读高二的黎介寿和黎磊石兄弟主动辍学了,与母亲黎周霞一起,去广西桂林投奔二姐黎中。
抗战的烽烟,中断了兄弟俩的小学学业;贫穷的生活,又迫使兄弟俩一起高中辍学。为了生计,他们在桂林当过押运员,成天跟车押运货物;当过推销员,整天推销钢笔、复写纸等文具;当过勤杂工,每天马不停蹄地打扫卫生。
但即便生活如此困苦,他们仍然没有放下书本。在飞驰的卡车上,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口,在肮脏的马路边,兄弟俩一边为生计打拼,一边为未来苦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捱了过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磨砺出两块锋利的石头。黎介寿、黎磊石坚信,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可能永远沉睡下去。终将有一天,他们会从蛰伏中飞腾起来,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