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300000001

第1章 引子

人生是一本大书,童年是浸满淡淡清香的扉页;

花儿是美丽的使者,新叶谦逊而真诚地展着绿荫。

梅花,中国传统名花,是陈俊愉一生痴迷的挚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耄耋之年的梅菊斋主人这样评说自己,“我就是梅,梅就是我。”

老人喜欢把自己比作梅花。

……

中国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尊重,不仅缘于其非同一般的气质与寓意,更因为梅花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普遍易见,甚至还赋予其哲学意义。在所有美丽的、芬芳的、能引发象征性共鸣的中国植物中,梅花占据了这种特殊的地位。

早在孩提时代,陈俊愉就很喜欢南京自家院子里的花卉,在金陵大学学园艺是他的兴趣所在。194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取得金陵大学学士学位,并获裴多菲金钥匙奖,毕业后留校读硕士研究生。1942年,他看到我国著名园艺专家、时任重庆中央大学教授曾勉先生的《梅花,中国的国花》,当中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他,于是他壮着胆写信向曾先生求教,曾先生见陈俊愉如此好学,回了信并附赠他索要的文献。这让陈俊愉对梅花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梅花那种朴实无华、清淡雅致的形象和寓示的品格在他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

当年走马锦城西,

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

青羊宫到浣花溪。

1943年,陈俊愉正是沿着当年陆游走过的梅花飘香之路,吟咏着放翁的诗句,和老师汪菊渊一起调查成都的梅花品种……

1946年,29岁的陈俊愉成为复旦大学的副教授。这一年,他获得政府选派出国学习的机会。

引子1947年7月,陈俊愉远赴丹麦哥本哈根农业大学园艺系研究部攻读科学硕士学位。在丹麦留学的日子里,他不卑不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引领着他不懈努力。是啊,心怀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他时常听到祖国母亲的召唤,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临近毕业,他的心早已飞回了祖国。他谢绝了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连毕业典礼都未参加,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克服重重困难,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直到28年后才收到校方寄来的那份优异荣誉级科学硕士证书。

陈俊愉,新中国最早一批的“海归”。

留学欧洲的3年里,他曾多次航运梅花到丹麦进行移植试验,均未能如愿。南梅北移,元代就开始有人尝试,但千年以来从来没有成功。

这一切,成为他研究的动力,事业的追求……

是的!人应该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就是力量的源泉,有了它,世界就有了许多美丽的追求。

他,1957年开始致力于把梅花从江南引到北方、引到关外的科研项目,此年,他调往北京林学院任教,开始在北京进行“南梅北植”的研究和实践,立志要改变“自古梅花不过黄河”的旧律。

他与北京植物园合作,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同事们把从湖南‘沅江骨’植物品种名称用单引号表示,如‘沅江骨’、‘北京玉蝶’等。和南京梅花山梅树上采集来的种子在北京大面积播种,并对生长出来的梅苗进行自然选择,终于使这一批梅苗在1962年至1963年落地开花结果。他又从几千株梅苗中选育出‘北京玉蝶’、‘北京小梅’两个能抗-19℃低温的梅花新品种,迈出了南梅北植的第一步。之后他开始指导研究生锲而不舍地通过种间杂交,培育更抗寒的梅花新品种。通过梅与杏、山桃的杂交,新品种获得杂交优势,进一步提高了抗寒能力。有些品种可抗-30℃至-35℃的低温,从而迈出了南梅北移的第二步。之后研究者们开始进行栽培区域试验,将北京抗寒梅苗分批种植到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有些品种不仅突破北方冬季低温干旱等越冬成活的瓶颈,还在春季开了花。这样,梅花从江南跨越1300公里至北京,再跨越700公里向“三北地区”挺进。

这些成果的完成历时49载,向北延伸2000公里。梅花从原产地长江流域逐步向北拓展,在北纬50°地区“安家”,实现了元代以来人们致力于“引梅过黄河”的夙愿。

他在梅花品种分类上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元分类法”,进而形成了花卉品种分类的中国学派。他和他领导的中国梅花蜡梅协会,1998年被国际园艺学会授权为梅花及果梅的国际植物(品种)登录,开创了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之先河花卉的国际登录权是一种鉴别、判定花卉知识产权的“母权”,是现代花卉园艺产业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新发现或新培育的观赏花卉品种要经过国际园艺协会下属的“命名与登录委员会”批准,通过它的“国际登录权威”审定和履行登录手续以后方能成为国际承认的新品种,经登录的花卉被看作领取了“国际身份证”。

作为一名花卉专家,对每一种花他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其中,梅花是他的最爱。陈俊愉自1943年开始梅花的培育和移栽,历经70个春秋,在中国梅花研究的道路上深深踏下了自己的足迹,成为近百年来中国梅花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他家中,几乎处处可以见到梅的踪迹:画框里花枝绽放的新梅,花瓶中枝桠疏朗的老梅,书房也名曰“梅菊斋”……

先生与梅花的缘分源远流长,梅花,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与陈俊愉交谈,你会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韵味,流自他的心田……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对象的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节操凝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他从陆游那首《卜算子·咏梅》诗词的意境中体会梅花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上的审美价值,更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古往今来,钟情梅花、“曾为梅花醉似泥”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除陆游、范成大、宋伯仁、白居易、陆凯、王冕等“梅道人”、“梅居士”和“梅屋主人”之外,最为脍炙人口的佳话当数“梅妻鹤子”的北宋隐士林和靖。这些历史上的“梅痴”与我们当代的梅花院士陈俊愉教授,一远一近,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在谈到自己对花卉园艺学的理解时,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与环境,贵在融会。应该把科学的精神放进人文,人文的精神放进艺术,艺术的精神放进科学。”

他的成果正是缘于他的追求、他的创造和他的信念;他的成就源于他的学术思想和他的为人处世;他的思考成就了他的事业,推动了一个时代的文明进程。

2012年6月8日,陈先生仙逝,他的个体生命95个春秋,学术生命70多年,始终不离梅花。他那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他的学生的眼前;他独爱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的意境,总是回味悠长……走东南西北,度春夏秋冬,桃李满天下,院士千古浩气长存;

品诗词歌赋,著梅兰竹菊,芬芳溢神州,先生一生高风亮节。这正是陈俊愉一生的事业和风范的精辟概括。

回首思量,概括陈俊愉人生感悟:爱心、修身、哲思、舍得、谦虚。爱心。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爱心就是奉献。人要立得正,想得宽,严以律己,与人为善。教书先要教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教学、科研中去。

修身《大学·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对一个有德之人的人生价值的最高、最完美的概括。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但在自己的事业范围内,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修身”,则是做人的基本追求。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三是锻炼身体,健康太重要了。在健康基础上的长寿,心态素养极为关键。

哲思。学哲学、用哲学;既要综合,又要分析。最好是有分析的综合,越老越感觉综合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舍得。抓住重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必有大得。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大意是:圣人没有私欲占有心,已经为了别人,自己更有;已经给了别人,自己更多。。

谦虚。有容乃大,与时俱进;虚怀若谷,谦逊虚心。2003年2月,陈俊愉在无锡赏梅

陈俊愉仙逝,陈老学生的悼词写道:

“我们以聆听过您的教诲而自豪;

我们以热爱着您的事业而自立;

我们以想念着您的一生而自勉;

您挚爱的事业,有所有的园林人继续努力……”让我们一起循着这位花卉学界泰斗的人生足迹讲述那近百年的故事吧。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用思想领导民族独立的圣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热门推荐
  • 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

    自然:在自然的怀抱里

    冰雹的形成和危害冰雹,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俗称雹子。冰雹常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它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毫米至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冰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当过特种兵的韩铁子为躲避一场飞来的横祸,来到古城讨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凭着一身的武功,单枪匹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后被珠宝行的女老板看中,当了她的保镖。韩铁子以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两位姑娘的爱恋,更是由于竭力为农民兄弟讨要工钱而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全书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矛盾的冲突。
  • 宠妻无敌

    宠妻无敌

    冷酷霸道而又邪魅无赖的他,年少遇见了还是婴儿的她,不想却被一个笑容所俘获,“既然上天注定你我相遇,那么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成年后的他再见狡诈多变,可爱调皮的她,心更是跳动不已,腹黑的他和狡诈的她,在这场名为感情的战场上,到底谁胜了谁,谁又扑倒了谁?片段一某日,墨大佬正在书房处理文件,属下来报说,某属下:少爷,小姐在学校和人打架了。墨大佬:那人是谁,居然敢欺负我的人。某属下:某某高官的千金。墨大佬:哦,是他呀,去。把这几年他所有的犯罪证据送给检查局去。某属下:啊?哦,我马上去。第二日,某某高官因贪污、受贿等原因而被检查厅带走。片段二某日,墨大佬悠闲的坐在沙发上看报,品茗,属下又来报,某属下:少爷,小姐和一个叫简云霖的去吃饭了。墨大佬:恩,是该多结交些朋友。某属下:可是,少爷,那简云霖的是男的,而且听说今晚在餐厅要向小姐求婚。墨大佬:什么?是男的,还要求婚?某属下:是。。。。是的。墨大佬这下可悠闲不起来了,这还了得,自己未来老婆都快要成别人的了,拿起旁边的外套飞快往外冲去,很快就没了影儿。某属下:哎。。少爷,我还没有告诉你是在那家餐厅呢?片段三某日,墨大佬和某萱儿两人平躺在床上,墨大佬:萱儿,你是不是因为我年纪大,嫌弃我了。某萱儿:天啊!你不说,我还不觉得呢,哎,怎么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惜哦。墨大佬:哦!萱儿可惜什么呢?某萱儿:可惜我年纪轻轻居然要叫一个大叔老公,你说是不是很可惜。墨大佬:哦,是可惜了,可惜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墨大佬直接翻身压到某萱儿,好好向她证明自己是不是老了。
  • 夜宸

    夜宸

    黑暗之中,夜宸高举王座,执掌死亡,恐怖是她的使者,痛苦是她的侍从,战争是她的先锋,瘟疫是她的护卫。经历无限的世界,她将死亡带给所有人,完成惊悚的任务,她将敌人的头颅踏在脚下。本书读者群:壹捌柒陆玖肆壹叁零
  • 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马云的14堂心理能量课

    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马云的14堂心理能量课

    在中国,有人比马云聪明,更多的人拥有比马云创业时丰足的资金,但是却极少有人能取得马云这样辉煌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犹豫和畏惧,他们从没有像马云那样在艰难的环境中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在艰难的世界里全力以赴》为读者献上马云最正面、最积极的人生能量课。
  • 天都传
  • 社会警言

    社会警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王者牛掰系统

    王者牛掰系统

    如果,某一天你获得了《王者牛掰系统》,你,会干什么呢?请看逗比孙小强,如何屌炸天?
  • 题赠用语举隅

    题赠用语举隅

    本书共收条目6千余条,分1百多类。是关于生日、婚嫁、升官、发财等红白喜事及日常其它交际中馈赠的贺匾、颂帖、锦旗、勉幅、挽幛、碑铭等上写的内容,多为四字句为主体。
  • 鸾峰之上梧桐可在

    鸾峰之上梧桐可在

    一句话,他成了她的男朋友;一句话,他误会了她;一次意外,他伤了她的心;一场报复,他再次遇见她。一次无理取闹,他被她牵动了心;一次意外,他害她被误会;一场报复,他再次遇见她;一次守护,他离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