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900000005

第5章 名校抉择(2)

沈从文

刚入校门的秉衡有幸认识了许多文化名人,在课堂上聆听教诲,并为大师们的魅力所折服。当年教大一基础课的老师都是国内一流的教授,如国文老师沈从文,他用小说构造的“湘西世界”早已打动世人,他那带着湘西口音的低沉语音,更有着梦幻般的魔力,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进入美的境界。哲学老师贺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时任北大训导长,但对学生没有一点架子,讲课激情四溢,富有浓郁的哲理性,秉衡和同学常常去他家玩,在书房里无拘束地聊天。许德珩是社会学的老师,早年曾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他在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听者踊跃。朱光潜的美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这位美学大师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中西方美学,同时以哲理的思考以及丰富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每一天每一堂课,秉衡课前课后都作着笔记,沉浸于广博的知识海洋里。史学系的任课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他们把历史讲解得细致入微且见解非凡,成为秉衡前行的导航灯。教授宋史的邓广铭,治学严谨,功底深厚。面对浩瀚的宋史资料,邓先生知难而上,日积月累地做着资料卡片,使得他的研究和讲课更加充实而生动。有一次,秉衡听他讲辽史的“四时捺钵”,有些问题弄不清楚,课后便写了一封长信请教。没过几天,邓先生在课堂上用了半个多小时讲解秉衡信中提出的问题,给了秉衡无穷的勉励。讲授元史的邵循正是从清华大学请来的教授,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元史是一门艰深的课程,经他一讲解,却魅力无穷。西洋史老师杨人楩,学识精深,每讲一课,先将课文内容娓娓道来,随后抑扬顿挫地念出一段精辟的总结,讲课带着手势,富有个性而有幽默感。他对古希腊特有感情,所讲的“希腊精神”具有真知灼见。赵万里先生是从北京图书馆请来讲目录学的,他精于版本、目录、校勘、辑佚之学,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同乡兼门生。他的博大精深令秉衡深深佩服。

1947年,北京大学留影(自左至右:王雨若、裘祖逖、戴逸、周大昕)

这些名师专业不同,讲课风格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启发、教育学生,从不照本宣科。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课堂内外师生们可以自由交流,各抒己见。他们不辞辛劳,用心血浇灌着学术园地中的禾苗,更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秉衡在名师的影响下,更加刻苦学习,一有时间便去北大图书馆。这间宏大的藏书楼让秉衡想起家乡的铁琴铜剑楼,幼年时随父亲去那里借书看书的情景历历在目。每次借书、还书,父亲都会展开一块蓝色的棉布,仔细地把书对角包裹好,父亲这种专注而神圣的神情给秉衡印象至深。在古里村的藏书楼里,秉衡看过很多书,与长衫叔叔的书箱一起,带给他美好的童年记忆。在中学时代,用零花钱积聚的近两百册线装书、平装书,成了秉衡的至爱。当他第一次走进沙滩图书馆的大阅览室,只见馆藏满架,可以自由取阅,看到许多从前听说过但从未见过的书籍,摆放在高高的书架上,心中欢喜无比,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除了听课,秉衡从图书馆借阅大量的书籍,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甚至充满了探究的兴趣。

秉衡在中学时代即经常给故乡的《常熟日报》投稿,处女作《春》的发表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少年才子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到北大后,秉衡一边用功读书,一边仍坚持写文章,奇思妙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主要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西南联大复员见闻》《故宫巡礼》《巫师娘》等散文和小说,时间均在1946年10月之后。后来,秉衡因忙于学生运动,才搁笔不写了。

3.投身学运

其实,复校后的北大校园并不平静。1946年底,发生了北大女学生沈崇遭美军侮辱事件。随即,北平发生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北大进步师生在北大民主广场张贴罢课斗争的布告和标语,但遭到特务学生的撕毁。当时,史学系教隋唐史的向达先生挺身上前制止,义正辞严,并自报家门。向达先生学识渊博,他平时讲课声音较轻,学生们总怕听不清,常常把凳子往前挪,直到把他围成一个圈儿。因为倾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学生愿随他进入一个博大辉煌的盛唐时代。事后,刚正的向达先生找校长胡适以辞职抗议,直到特务学生被开除才罢。为此,向达先生后来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戴秉衡和同学们深受名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不一枚举。此后,许多热血青年学生都逐渐投入到爱国民主运动的潮流,又经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等一系列事件,北大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各种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孑民图书室开始筹建。

孑民图书室的成立与北大的进步学生运动密不可分。1947年春天,学生运动正在兴起,部分文法学院的大一学生渴望读书,尤其想读到进步书籍和文艺书籍。当时的北大图书馆虽然藏书宏大,但象牙之塔只有圣贤书,却找不到具有进步色彩的新书刊,连一份普通的《文汇报》也没有订阅。对此,学生们非常气愤,多次向校方提议而无果。学生们虽然都很穷,但或多或少有几本心爱的书刊,于是集中起来互相交换阅读。这些书籍加起来大约有100册,归“大一学生会”管理。借阅手续很简单,只要在本子上登记一下就行了。暑假即将来临,戴秉衡和同学们就要升入二年级,“大一学生会”势必要解散。当时学生会的负责人名叫周桂棠(现名沙叶),是戴秉衡的同班好友,他委托戴秉衡暂时保管一下图书。平时,秉衡很钦佩周桂棠的人品和才干,在他的影响下,秉衡还参与过“大一学生会”的具体工作。于是,素爱读书的秉衡欣然答应,在沙滩红楼一个不大的房间里,清点了移交书籍。这里就是后来的孑民图书室的阅览室。暑假期间,秉衡的同学陈宗奇也来参加管理书籍,并说要办个图书馆。秉衡并未意识到这是地下党的决定,但他从心底里赞同这个建议,开始筹划、招兵买马,商议募捐书籍、筹措经费、建立机构的办法,大家分头忙乎起来。

孑民图书室阅览室

此时,内战已全面爆发,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使读者能够从书籍中汲取更多的养分,秉衡和同学们想尽各种办法,决定面向社会募捐图书、筹措资金。最初,秉衡负责去北大教授家募书,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教授们听明来意后,都非常支持,当即赠予书籍。有的教授还多次捐书,甚至还捐款资助正在筹备中的图书室。在同学们的真诚感召下,许多作家、书店、杂志社及外国驻华机构都纷纷捐书给孑民图书室。不少北大老校友们伸出援助之手,慷慨捐资。许广平先生更是将自己珍爱的、有蔡元培先生题字的《鲁迅全集》赠予孑民图书室。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没多久捐赠书籍达到1000多册,其中还有不少进步书刊,更有解放区出版的书刊和毛泽东的著作,这些书刊让同学们欣喜若狂。

图书室筹备开放前,编目问题必须要解决,同学们认为秉衡是负责此事的不二人选。为此,秉衡借来几本相关的书刊,还参考了北大图书馆的分类编目方案。为了应急,几天之内方案匆匆出炉。根据编目工作程序,同学们采用流水作业法,分门别类,每天开夜车,大家干劲十足。虽然这个编目方案很幼稚,甚至会发生乱点鸳鸯谱的笑话,又手忙脚乱地临时修改,但大家还是把一千多册书编成目录,可以开馆出借了。当然,此后又随着书籍的增加,又重新调整编目。

同类推荐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蒂勒森传: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蒂勒森

    蒂勒森传: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蒂勒森

    当唐纳德·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成功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之后,坐落于曼哈顿纳苏街与威廉街之间的特朗普大厦顿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一栋“私人建筑”。在这里,离正式上任还有一个多月时,特朗普就组建好了自己的内阁团队。但直到最后,我们才看到了内阁中最重量级的角色——“国务卿提名”的诞生。
  • 瓜迪奥拉:胜利的另一种道路

    瓜迪奥拉:胜利的另一种道路

    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何塞普·佩普·瓜迪奥拉是一个备受赞誉的防守型中场,他在巴塞罗那度过了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伟大的约翰·克鲁伊夫的“梦之队”成员,代表赢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的首个欧洲冠军杯。退役后,瓜迪奥拉成为了教练,于2008年接替里杰卡尔德成为巴萨一队主帅。在他的第一个赛季,他带领球队获得三冠王,问鼎西甲联赛、国王杯和欧洲冠军联赛——成为欧冠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教头。接下来的赛季中,俱乐部完成了六冠王的伟业,踢出了世人所见过的最美妙的足球。本书详细讲述了瓜迪奥拉如何带领巴萨踢出漂亮足球并且赢得一个又一个的冠军,揭秘瓜迪奥拉离开巴萨的真实原因以及签约拜仁的具体过程……
  •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他的名字不仅是一项荣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华尔街:野心不眠

    华尔街:野心不眠

    本书是华尔街营销传奇人物、上市公司董事长王勇的自传。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少年,自小心怀大志,儒雅的外表下有颗异常坚定的心。内里“不奋斗,毋宁死”的劲儿贯穿着他这前六十年的人生:23岁放弃公职考进大学,31岁赤手空拳赴美留学,与妻子一边打工赚取学费一边求学,32岁考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在硅谷的MP公司从普通的销售员做起,晋升到首席营销员、国际事务部总经理。38岁的他创立“美国环球实业公司”,49岁公司在华尔街上市。这条崛起之路,是一部不断的斗争史。公司达到年产值两亿美元高峰时,却因内斗伤痕累累,王勇为着股民和自己,两次与窃据公司职位者对簿公堂,最终大获全胜,宛如好莱坞式的人间话剧。
热门推荐
  • 圣诞夜惊魂

    圣诞夜惊魂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圣诞夜惊魂》和《我的鬼屋经历》等两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 青春的我们已不在

    青春的我们已不在

    没有谁是完美的,但在自己的眼中永远都是最好的,只是时光匆匆,又有谁会在意那不经意的一句话,喜欢……还是不要轻易说出口好一些,不然……心也会万劫不复的。
  • 将门诛心

    将门诛心

    前齐遗孤蛰伏赤练窟数年后一举倾覆廖氏大骧,而未足十年后齐又灭。帝子尚未及而立暴毙宫中,嫔妃三十人葬身天火,朝中重臣安怀信借机起势,率兵攻占四方,黄袍加身,自立为王,修国号为楚。新皇登基犒奖有功之将,赐名无权;重赏忠贞之臣,赐权无名。然关于亡齐之因再起传言,江湖之中更有甚者说乃是妖典重现人间,一时人心惶惶,众说纷纭;朝中流言则直指昭王私藏妖典,勾结武林,意欲谋反。妖典再现,波澜又起,惊心动魄,腥风血雨。既是江湖,即是江湖。
  • 水浒逐鹿传

    水浒逐鹿传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交流群:294684407(需要粉丝认证,老新书均可)。
  • 风吹桑烟

    风吹桑烟

    火车翻越唐古拉山口时,我才忽然惊觉,难道我就这么离开了?车厢内的热闹让我想哭。多半都是些游客,唧唧喳喳地交流着在西藏的见闻和感受:你这串天珠买贵了;我应该多买几袋超市里的那种袋装炒青稞,又便宜又好带;他们团导游带的那个商场太黑了,白花了几千块买了一小盒藏红花……埋怨与牢骚中夹杂着一阵阵尖利而快乐的笑声。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第一次坐火车走青藏铁路,居然就是永远的离去!我无法形容此刻的心情,哀伤或者眷恋?似乎都不确切。记得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西藏最有名的画家在接受采访时说,人在西藏会不知不觉地生根发芽,等到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必须得连根拔起。
  • 坠灵公约

    坠灵公约

    这块大陆曾经降临过两次能力各异的召唤兽——坠灵,它们选中和自己属性相合的人类与其意识融合,展示自己的力量,承诺将接受驱使为其服务。拥有这种召唤兽的人被唤作坠灵使,凭借其强大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统治阶级。然而,第三次的坠灵潮的到来,打破了平衡,世界再次陷入混乱。无意间获得了一只坠灵的少年林鱼青,试图以一己之力骗走普查民间坠灵的审判团,却招来一场大火灾,全村被烧为灰烬,村民全部消失……于是他开始了寻找村人之旅,一路上碰到了一个又一个或呆萌乖巧、或神秘虚无、或魅力无限、或坚硬无比的……从未听说过的坠灵……他不知道,村民们其实并不是他以为的寻常百姓,甚至他的父亲也充满了秘密……
  • 完美蜕变:冷面伪天使

    完美蜕变:冷面伪天使

    她,因为被抛弃,用冷面伪装了所有。一个是在她最孤单的时候,陪伴在身边的阳光校草;一个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给予她勇气的邪魅王子。在不断的蜕变之后,最终,她会如何,她和他们之间又会如何……【阅读愉快】
  • 与岸当面

    与岸当面

    云泥之别的两个人,如何才能在一起?——要么拉他下凡,要么自己也上天去。总是要先站得离他近一点再说的。姚恩澹一直明白,心动之初,必定先蕴含了钦佩的成分在内。对邹起来说,亦是如此。
  •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对内向人群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剖析,说明内向性格的优势特质——坚强的韧性,强大的思考能力,持久的耐力和专注,强烈的上进心,以及在内省和独处中获取力量的能力。
  • 渊骞

    渊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