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200000008

第8章 政治模式:具有印度特色的联邦制与议会民主制(3)

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1929年1月10日,由英国殖民者主导成立的“那加人俱乐部”便向西蒙使团提交一份备忘录,请求英国政府将那加山区从英印殖民体系中分离出来,单方面进行管理,成为英国直接统治下的民族国家。这是那加人有文字记载的争取民族独立进程的开端。英国殖民者出于各种考虑,并没有同意那加人独立建国的请求,但却同意将那加地区排除在印度宪政改革之外。从此,那加人与印度土邦的矛盾越来越深,英国人则借此机会将那加山区变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由英国殖民政府派遣官员直接在这里行使管理权,并规定未经允许外地人不准进入那加兰。英国殖民者的这些行为,为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分离主义埋下祸根。正如同有学者提出的,虽然今天印度东北部的恐怖活动与英国政府没有联系,但是英国人是当年在印度东北部播下分离种子的唯一的人。尼赫鲁也认为,印度东北部的部落没有受到印度独立斗争或其他运动的影响。他们对于外来者的经历主要来自于英国的官员和基督教传教士,这些人都尽力使部落民反印度。

印度1947年独立后,英国殖民者一并将印度东北部地区划归印度管辖。考虑到这一地区的特殊情况,为实现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统治,印度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灵活措施。比如,为照顾一些弱小民族对民族属性和部落属性的认同,将印度东北部进一步分裂为多个小的邦和自治区。此外,印度还专门给这些地区一些特殊的照顾政策。但印度政府的用心良苦的政策并没有换来想象中结果。这一地区的分离主义不尽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演化。1963年,为了应付那加诸部落的民族主义政治情绪,印度政府于1961年建立那加兰邦。印度政府没有想到,那加兰邦的成立却发挥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东北部地区其他民族也开始效仿,纷纷要求成立以本民族为核心的独立邦。这种状况对印度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形成严峻挑战。特别是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后,更是刺激了印度东北部分离运动进一步加剧。这主要是由于孟加拉国独立后,东北部剩余地区基本上被隔离在几个国家的夹缝中,呈现出疆域碎片化和独立化局势,加上历史上长期实行的隔离发展措施,一系列因素导致部落民与非部落民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大,分离主义愈演愈烈,武装斗争形式日趋升级。

目前,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分离主义组织多达40余个。其中,那加人和米佐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最为典型。这两个分离主义组织的目标最为明确、社会支持最为广泛、坚持时间最为长久。进一步区分这些分离组织,它们的目标不一:有的要求从印度脱离出来独立建国,这是印度政府绝对不可能允许的;有的则只要求提高自治权限,这是经过争取可以实现的。由于各分离主义追求的目标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带来的威胁也就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存在终究是印度政府一个心头大患,是印度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威胁。据资料显示,在阿萨姆邦发生的恐怖事件,1997-2000年连续四年分别为427起、735起、447起、536起;仅2005年一年,阿萨姆、曼尼普尔、梅加拉亚、那加兰和特里普拉等五个邦在恐怖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共计715人。(傅超:《印度东北地区的安全威胁——社会与种族关系的紧张形势》,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年,第90-92页。)

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出,印度东北部地区分离主义并非始自今日,而是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印度东北部形成分离主义并不断得到呢?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常常被提及的一个因素是地理环境因素。由于印度东北部地区远离印度主体大陆,与很多国家接壤。这种远离中央政府且与多国相邻的地理位置,客观上为分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再加上印度并未重视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这一地区的公路和铁路运输能力十分低下。这又使这些分离主义活动如虎添翼。他们不仅能十分容易得到武器,而且面对印度正规部队的围剿,还能十分容易找到躲藏之地和逃跑路径,使印度政府对他们的武力围剿常常无功而返。

对此,我们认为,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的确是印度东北部地区分离主义得以存在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印度政府应对分离主义运动时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但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仅仅是这些分离主义组织产生之后能够得以存在下来的一个原因,并不是导致分离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纵观世界各国,类似印度东北部这样的地理环境的地区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产生了分离主义。所以,对印度东北部地区为何会产生分离主义问题,还应从更深层次分析和探讨。我们认为,综合各方面研究和分析,印度东北部之所以会产生分离主义问题,有多方面原因。归结起来,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历史因素方面,主要是在国家认同、宗教信仰和人口构成等几个方面导致了印度东北部地区分离主义的产生并持续不断发展。

第一,国家认同的缺失。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国家认同是国家起源的条件之一,也是保证国家统一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国民的认同才能得以存在,否则便不构成国家。一般情况下,国家认同需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但印度东北部地区却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未能形成对印度的国家认同。这主要是由于印度东北部地区长期处于独立状态,从未与印度主体统一为一个国家,因此它们对印度根本没有形成国家认同的可能。加上殖民地时期英国人又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实行“划线隔离”政策,进一步将整个印度东北地区和印度主体大陆隔绝了开来,导致两者关系进一步疏离。关于这一点,连尼赫鲁也不得不承认“印度东北部的部落民从来都没有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叫做‘印度’的国家”。(转引自李金轲,马得汶:《印度东北部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产生与不断发展的原因浅析》,《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亚洲持续时间最长、发展演变最复杂的分离主义运动之一,也被称为印度东北地区的“叛乱之母”的那加人分离主义运动之所以要独立建国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那加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独立的民族”。那加人认为,他们不是印度人,而是来自于东方的蒙古人,他们居住的土地也不是印度的领土。(同上书。)一个对印度缺乏国家认同的地区,短时间之内很难融入到印度整体之中。

第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构成因素也是引发印度东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的重要原因。一般的,一国某一地区主体人口与本国主体人口不属于一个种族,往往是促使分离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东北地区就属于这种情况。就人种而言,这里的原住居民多属蒙古人种,而不属于印度人口主体。但历史上,由于印度东北地区布拉马普特拉谷地生态环境良好,宜于居住和生存,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居民进入该地区。特别是英国殖民统治后,大规模的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一地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殖民者在阿萨姆地区开垦茶园,从外地雇佣大量孟加拉穆斯林工人进入该地区。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外来移民并未停止进入这一地区,大量的尼泊尔移民、孟加拉移民和缅甸移民继续涌入,使这一地区的人口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原住民担心自己会成为少数民族,从而在同其他民族人口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实践中,不同民族之间围绕自然资源、经济利益、政治权力等方面的争斗也不断加剧。于是,一些针对外来移民的分离组织逐渐建立起来,如“阿萨姆团结解放阵”、“博多兰民族民主阵线”、“阿萨姆穆斯林联合解放猛虎组织”、“廓尔喀民族解放阵线”等,这些分离主义组织要求限制甚至驱逐外来移民,建立独立的国家。

第三,宗教信仰的差别。宗教信仰对于很多民族来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很多分离主义产生的根源。和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引起的分离主义相比,宗教因素引发的分离主义更为复杂,也更难解决。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分离主义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由于这一地区的部落民并不是印度人,而且历史上这一地区与印度相互隔离,所以这一地区部落民所信仰的并不是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印度本土宗教,而是信奉图腾、超自然力、撒满、巫术等原始宗教。英国对此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许多部落民又信奉了英国人带来的基督教。正是由于很多部落民信仰基督教,所以在印度独立前,阿萨姆邦曾向印度总督和英国政府提出要将那加人居住的地区从即将独立的印度分离出去由英国政府从伦敦直接管理。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个计划没有实现,但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地区为什么会产生分离主义。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他们与印度主体有着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担心一旦融入印度自己的传统文化就会被吞并,因而拒绝加入印度就成为保护自己传统文化一种必然选择。

上述几个方面因素是导致印度东北部地区产生分离主义的历史原因。但是,历史原因只是使事情成为一种可能,而不是成为现实,历史要成为现实必须有一定的现实因素刺激,如果现实政策恰当,历史原因就可能不会发生作用。毕竟纵观世界各国,如果单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人口构成等历史方面的因素分析,很多国家都具备了产生分离主义的条件,而这些国家之所以没有产生分离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现实中这些国家采取了合适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了国家的成功整合,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分离主义而言,一般分析认为,在现实因素方面,主要是经济发展的落后和政府政策的失误两个方面因素导致分离主义组织产生并不断发展。

第一,经济发展的落后。如果说历史、宗教、人口等因素是导致分离主义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那么经济因素则是导致分离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一国之内某一地区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而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上的落后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往往就会导致分离主义的产生。印度东北部地区资源比较丰富,盛产石油和茶叶等经济资源,但这些资源不是被外来公司控制就是被运出这一地区,并未给这一地区带来富裕生活。印度独立以来,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目前这一地区约有40%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资源丰富却生活贫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当这种不满情绪被一些分离组织利用时,便成为令中央政府头痛的事情。近些年来,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在这一地区投资建设一些工厂,逐步加大对这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至今并未受到预期效果,因而也就未能平息人们心中的不满情绪。经济的滞后、生活的贫困、希望的破灭,使得东北部地区的人民对印度中央政府失去信心,他们要求自己掌握经济命脉。一些分离主义组织更是向当地部落民灌输这样的思想:凭借丰厚的资源,完全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于是,这一地区要求建立独立的国家或者邦的呼声不断上涨。在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部落民看来,他们有大自然丰富的恩赐,不应该过今天这般贫困的生活,今天的贫困生活完全是印度政府对他们进行统治和掠夺的结果。因此,通过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手段争取民族独立是结束这种不幸境遇的必然选择。

同类推荐
  • 明朝大博弈

    明朝大博弈

    本书是作者章宪法继《明朝大败局》之后又一研究明史的力作,将目光从朝堂之上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民间富商、风流才子、航海先行者、旅行家等不一而足。尽可能立体地探索、还原明朝的细节与暗面,发掘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鲜为人知的特质。以更为陌生的视角,重现历史人物跌宕人生;以显微镜式的剖析,还原历史细节与暗面,另辟蹊径再现大明王朝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红桃树

    红桃树

    在粉红的桃花树下,一名本该步步生莲的女子,自尽于树下,临死前落下了一滴鲜红的泪水,将粉红色的桃花树染成了鲜红色,而一个被称为奸臣之女的余南,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开创了女皇帝的时代,在最后一刻,发现了这棵桃花树的秘密,不禁落下泪水……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戏诸侯:把历史活成段子的春秋狂人们

    戏诸侯:把历史活成段子的春秋狂人们

    春秋年间,不管是英雄还是恶棍,都有把历史活成段子的特殊技巧。仅仅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在烽火台点火忽悠诸侯前来救驾?然而不作死就不会死,被幽王赶走的正宫申后从娘家搬了救兵收拾渣男和小三儿。这回狼真来了,再喊可没人信了……于是,列国争霸的春秋乱世就此开始。倒了血霉的郑庄公“难产”,妓院祖师管仲,爱上哥哥的文姜公主,丧家犬重耳、为了称霸天下装了九年孙子的“楚装王”……说尽春秋时期奇葩人、奇葩事,这些极品风云人物决定了历史!
热门推荐
  • 第一女杀手:巫弑天下

    第一女杀手:巫弑天下

    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女杀手,她一生只为追求更为强大的力量。在一次特殊人类的争斗中她最终陨落。再醒来时她已是大明帝国第一家族,荣字世家即将迎来的“小王爷”。自此巫临九州!白衣胜雪,绝代风华,灼花了多少人的眼!又有多少人的心为她沦陷。只见她站在高高的祭台上,用灵魂来倾诉,墨绿色的符文瞬间拔地而起,以她为中心蜿蜒盘旋出九宫阵型。那九宫符文的中央一股强大的力量借助亿万生灵的念力凭空生出,让正处于虚空之中的各大主神也为之颤抖。她浅笑着望向虚空:看到了吗,这便是巫的力量!巫现九州,暗星当出!乾坤动,则天翻地覆!片段一:站在山崖之颠,佩康一身白衣,风华无双。浊世疑惑的看着明明已经魔法耗尽的少年,她不是法师吗,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冷静呢?回眸一笑,佩康抬手一道冷气将浊世美人化成冰雕。浊世:你的魔法还没有耗尽,所有人都上当了!佩康:我的魔法确实是耗尽了,不过“巫”靠得可不是魔法,而是巫术!片段二:大明帝国的死刑牢狱内佩康从自己的尸体上坐起,地上的尸体则慢慢的缩小变成一个破碎的草人。岳秦空:这就是巫的力量吗?佩康浅笑:是!岳秦空:那么请你将我变成巫吧只要能够拥有这种不死的力量,他又何愁不能强大,有何愁无法报仇!————————————————————————————————————————————————————————————这是我在网上搜的关于“巫”的一些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巫:上为天,下为地,乃能沟通天地之人!上古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精怪、妖灵乃至神、怪、鬼、魅等物统辖大地。上古之民,吾等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之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吾等先祖,近乎灭族,痛哭哀嚎之中愤怨之气直冲九霄,天地震动。天心最仁,是时人中有巫人出,悟天道,通天理。有无穷力,是为巫者!——————————————————————————————————女强+腹黑+玄幻+宠文!美男多多,过程NP,结局NP!——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同时申明,请勿模仿!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至尊掌门系统

    至尊掌门系统

    穿越到修真世界的叶立,继任了寒酸落魄三流小门派青云门,成为了新任掌门,因此成功触发了穿越所带来了的“超级掌门游戏系统”。绑定了系统的叶立,开始了彪悍无敌的超级掌门之路,立志将青云门建设成修真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巨无霸门派!
  • 猎点行动

    猎点行动

    《猎点行动》是一部文学作品,采用了小说惯用的虚构和夸张的表现方法,同时兼顾合法以及保守国家秘密。作品中描写了若干个事件,故事中的国家、机构、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等皆为虚构。这本书意在让社会大众了解地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传播地理信息安全的有关知识和法律常识,唤起人们对维护地理信息安全的责任意识,以求人人都能自觉地维护地理信息安全,这就是写作《猎点行动》的初衷。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焚天之怒

    焚天之怒

    【新书不灭龙帝发布】少年江逸,丹田被封,受尽欺辱。一朝觉醒,破封印,得奇功,炼九天神火,走上惊天逆袭路。地盘是我的,功法是我的,宝贝也是我的,全是我的。人道不公,伏尸百万!天道不公,焚灭诸天!【yaoye588】—→同名手游火爆公测中,各大商店均可下载!点击进入游戏官网>>
  • 私家侦探

    私家侦探

    《私家侦探》讲的是,吴诚是前大学教授、前知名剧作家,因一次酒后失态导致混乱的“龟山岛事件”愤而退出戏剧界,遁隐于六张犁当起私家侦探,他在咖比茶咖啡店看报兼接案,听修车厂阿鑫谯政治,和派出所小胖泡茶博感情,唯一助手是某次跟监行动中结识的出租车运将添来。然而,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台湾第一起计划性连续杀人命案正悄悄发生……
  • 为人处世小忠告

    为人处世小忠告

    觉时自悟,迷时听人。俗话说,听得别人一时劝,换来一生都平安。生活需要不断的感悟,人生需要接受他人的忠告,特别是在一个人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悟则进,不悟则退。但是,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时间和领悟。不是说悟就能够悟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悟透人生。那么在一个人不能悟透人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的感情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更应该倾听一些智慧人士的忠告。
  •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危机四伏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危机四伏

    小熊队的邬童接到了学弟的挑战,可是挑战他的不是学弟,而是一个少女,而且这个少女的身份不简单……(本书自己是我的瞎想。切勿上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