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600000006

第6章 草原丝绸之路(6)

希腊人已经通过某种渠道接触到轻薄美丽的丝绸,他们把丝绸称为Ser,即汉字“丝”的音译,他们也知道丝绸产自亚历山大所征服的领土的东方,即希腊化中亚诸国之东,他们把这个出产丝绸的国度称为赛里斯(Seres),意即“丝国”。由于丝绸是经过许多中介人辗转运到欧洲的,所以希腊人并不知道这种织物的纤维是从哪里得到的。欧洲人所习于穿着的是羊毛织物,因此他们起初凭借想象,自然地认为丝是某种特殊的羊毛。但是欧洲无论哪一种羊毛也不可能纺织出如此美丽的纺织品来,这就使得希腊人对丝绸的好奇心大增。

许多年过去了,经过坚持不断地打听,欧洲人终于得知,丝是一种从树上采来的羊毛。罗马帝国时代的作家老普林尼(Pline L Ancien)在其成书于公元77年的《自然史》中说,赛里斯人这个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Codes,George:Textes d autres Grecs et Latins relatifs a l extreme—Orient depuis le IVe siecles AV.J—C.jusque au XIVe siecles,Paris,1910(戈岱司编:《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十四世纪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耿昇汉译本《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页。)欧洲人经过千百年的时光,用种种渠道打听来的这个答案并不正确。他们仍然把丝称为一种羊毛,又以为丝是一种长在树上的白色绒毛。实际上丝是一种动物蛋白纤维,而不是植物纤维。但平心而论,与过去相比毕竟与真理接近了一步,因为蚕是一种与桑为伴的昆虫。

直到2世纪大秦王安敦执政时代,包撒尼亚斯(Pausanias)在写作其《希腊志》时,才了解到中国的丝产自于一种称为Ser的昆虫,即蚕。他说:“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它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的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希腊人称之为‘赛儿’,而赛里斯人则以另外的名字相称。”他说这种小动物与蜘蛛相似。毫无疑问,这种小昆虫就是蚕。包撒尼亚斯虽然比他的前辈更准确地了解了丝的来源,但他显然仍是通过间接途径了解到丝的生产过程的。他接着说,赛里斯人用笼子来饲养这种小虫,这种小虫制造出一种在它们的足上缠绕的细丝。一季蚕需要养五年,前四年一直用黍作饲料,直到第五年才改用绿芦苇来饲养。这种小动物十分喜欢绿芦苇,拼命地吃,直到撑破肚子死去,丝就留在其肚子中(同上书,第54页)。

古希腊人的地图学同他们的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与中国的制图学传统不同,希腊制图学以球面作为基础。大约在公元70—80年(东汉时),马其顿商人马埃斯(Maes Titianos)曾派遣手下人沿陆路赴赛里斯国贸易。大约1世纪末,地理学家马利努斯(Marinus de Tyr)利用当时人写的游记,编撰了一部地理著作,其中也提到了赛里斯国,但这部著作今已不存。2世纪中叶,希腊学者托勒密(120—170年)把古典制图学推到高峰。他的8卷本《地理志》中,有6卷写了各地的经纬度数值,精确度达到1/12度。托勒密利用了马埃斯手下人前往中国的见闻录,并摘取和修正马利努斯的著作,描述了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概貌。他对所谓伊麻奥斯(Imaos)山外侧的斯基泰人的叙述如下:伊麻奥斯山斯基泰人的四至如下:在西部与伊麻奥斯山内侧的斯基泰人及塞种人地区,以沿北向山脉的弯道为界;北部是一片未知之地;东部是赛里斯国,沿着一条直线而划分,其边缘地区的经纬度大致分别为150度和63度,160度和35度;在南部是内恒河流域的印度的一部分,按照上述各线边际相接处的纬度为界。按李希特霍芬(von Richthofen)、斯坦因(Aurel Stein)和戈岱司(George Coedes)的意见,伊麻奥斯山相当于帕米尔。这里描绘的是葱岭地区斯基泰人。其北方,即乌孙人和康居人占据的伊丽河、都赖水(塔拉思河)草原,对希腊人来说是一片“未知的土地”。其东方是赛里斯,确切地说,指东汉控制下的西域。

托勒密对赛里斯国的描述中,最引起研究者兴趣的,莫过于他对赛里斯国(按,今塔里木盆地)及其南部的河流的记载,他说:赛里斯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由两条河流所流经:奥伊哈尔德斯河(Oikhardes,按,应指塔里木河),上文已经提到,有一源头在奥扎基亚山区(按,应指天山)附近;而在阿斯米拉亚山(Asmiraia,按,应指昆仑山脉的一部分)为另一源头,位于174度、47度30分的地方;在卡西亚山(按,应指昆仑山)附近有一弯曲处,位于160度和49度30分的地方;在这同一山脉中又有其第三个发源处,位于161度和44度15分的地方。一条叫作博提索斯(Bautisos)的大江,在卡西亚山附近有发源处,位于176度和39度的地方;在埃模达山(按,应指喜马拉雅山)附近,位于168度和39度的地方,有一弯曲处;这一山脉中还有一发源处,位于160度和39度的地方。(Codes,George:Textes d autres Grecs et Latins relatifs a l extreme—Orient depuis le IVe siecles AV.J—C.jusque au XIVe siecles,Paris,1910(戈岱司编:《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十四世纪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耿昇汉译本《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3页。)上述奥伊哈尔德斯河的三条支流,应分别相当于塔里木河的三条上源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于阗河。即发源于奥扎基亚山区附近的,是喀什葛尔河,或阿克苏河;发源于阿斯米拉亚山的是于阗河;而发源于卡西亚山脉的第3条支流是叶尔羌河。但托勒密未言及上述三河汇流后下游的流向和所经地。

托勒密时代绘制的地图今已不存。据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推测,托勒密的原图与威尼斯人罗斯散利在1561年复原的托勒密地图相去不远。今天学者们常用的就是这份复原图。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Istanbul)阿亚索菲娅(Aya Sofya)图书馆藏有一份盖有奥斯曼国王巴也只惕(Bayezid)二世(回历886—918年,公历1481—1512年)印玺的阿拉伯文托勒密地图(收藏号No.2160)。这份托勒密图与罗斯散利复原图基本相同,只是方向相反,上南下北。在亚洲的东北部,两图都明确标出了奥伊哈尔德斯河的三条上源及其汇流处。但同托勒密的文字说明一样,未绘出三源汇合后的下游河段。

4.马背上的帝国——匈奴

从商周到春秋时代,在中国北方曾经出现过“荤粥”(音“勋育”)、“狁”(音“险允”)等部落。西汉时代史学家司马迁认为他们是匈奴的祖先,并称他们是夏后氏的苗裔,称为“淳维”。此说不可信。匈奴人不是操汉藏语的民族,不可能是夏后氏的后裔。匈奴人的族属不清楚,蒙古国学者为拉长本族历史,力主匈奴为蒙古族祖先。从历史记载来看,匈奴可能与操突厥语的民族关系更密切些。战国时代,匈奴的中心在漠南河套和阴山(今内蒙狼山和大青山)一带的头曼城(今内蒙五原县),对战国时代的燕、中山、赵、秦诸国形成重大威胁。秦汉之际,匈奴统治了西域,中西陆路交通处于匈奴控制之下。

(一)冒顿单于的故事

秦统一中国后,为消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大军10万北征。秦军击败匈奴后,在今河套以南地区(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地区)设置了44个县,并移民实边,从内地强征刑徒到“河南地”屯垦。第一个在史籍中留下名字的匈奴首领是头曼,学者们一般认为头曼这个名字是突厥语Tumen,意为“万”,或“万户”。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头曼单于无法抗御强大的秦军,只得率众北徙。蒙恬死后,秦朝大乱,诸侯并起叛秦,被强征戍边的士卒纷纷逃走。头曼单于乘机南下,重新夺取“河南地”。

匈奴单于的配偶称为阏氏,一般有好几位。头曼单于之子名冒顿,原先被立为储君。后来头曼单于所钟爱的阏氏生了少子,头曼遂有心废冒顿,而改立少子。大约是废长立幼不合规矩,头曼没有明目张胆地废黜冒顿,打算用心计除去冒顿。当时匈奴的东邻是东胡,西邻是月氏,都十分强大。头曼与月氏结盟,把冒顿作为质子送到月氏。质子实际上是人质,以保证结盟的可靠性。一旦匈奴背盟,月氏就有权杀死质子。头曼把冒顿送到月氏为质以后不久,就发兵进攻月氏。月氏大怒,欲杀冒顿。冒顿得讯后盗得月氏宝马逃归匈奴。

冒顿逃归后,头曼对他的勇气十分称赞,让他统领1万名骑兵。冒顿决心杀父篡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使军队绝对服从其指挥。冒顿制作了一种鸣镝,命令练习骑射时均以他的鸣镝为号。鸣镝所射的目标就是诸军射杀的目标,有不从者斩。在围猎鸟兽时,冒顿常发鸣镝。凡不按他指示的目标发矢者,不论如何精于骑射,立斩不赦。为了考验部下对自己的号令是否听从,有一次冒顿突然以鸣镝射向自己的宝马。冒顿的左右随从中有些人知道这匹马深受冒顿喜爱,恐号令有误,不敢随而射之。冒顿为严格军令,竟杀死了那些不敢射的随从。后来,他又安排了一次考验。他竟把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妻,左右随从中虽知鸣镝所指便是目标,且有过上次的教训,但毕竟这次目标是首领的爱妻,结果又有一些随从不敢放箭。冒顿没有宽恕这些仁慈的随从,下令把他们处决。

经过这样严格而非人道的训练,冒顿的部下终于明白,鸣镝便是冒顿号令诸军的信号,而鸣镝所指则是冒顿必杀的目标,无论是谁都不例外。任何人只要敢于怀疑鸣镝所指目标是否正确,便被视为违背军令,引来杀身之祸。过了些时候,冒顿再一次把鸣镝射向自己所心爱的马。众将立刻一同发矢把这匹马射死。这次考验使冒顿知道,自己的部下成了一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可靠的军事力量。现在他所需要的只是机会了。

匈奴人除了放牧以外,也常狩猎。狩猎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演习骑射技艺的机会。冒顿把杀父自立的念头埋藏得很深。虽然他一直在暗暗地准备起事,但却一点风声也不露。头曼对冒顿的异心也未警觉。当头曼召冒顿随同他一起出猎时,冒顿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他在狩猎途中突然把鸣镝射向自己的父亲,而他的部下毫不考虑这次鸣镝的目标是匈奴的最高首领,竟一起随鸣镝发箭射之,使头曼单于死于乱箭之下。杀死头曼单于之后,冒顿立即夺取了匈奴的统治权。为根除后患,他下令除去那位头曼单于所心爱的阏氏及其所生之子。诸大臣凡不听命者,也尽数杀之。

东胡听说冒顿杀父自立以后,派人出使匈奴,以武力胁迫匈奴把头曼单于的千里马送给东胡。冒顿召集群臣问计,诸将均以为头曼的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宁与东胡绝交也不能交出。冒顿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保持与东胡的睦邻关系远比一匹宝马重要,遂下令把头曼单于的宝马送给东胡。东胡得到匈奴的宝马后,以为匈奴惧怕自己,又提出要匈奴单于的阏氏。冒顿又召集群臣商议。诸大臣都很愤怒,认为不能答应东胡的无理要求。冒顿仍然认为用一名女子换取与东胡的和平是值得的,遂把这位阏氏送给东胡王。

东胡王把匈奴的忍让视为软弱可欺,举兵西侵。东胡与匈奴之间有大片空旷土地,广约千余里。东胡王要求匈奴承认这片弃地属于东胡。冒顿向群臣征求意见,大臣们均认为此地处于两国之间,不涉及匈奴根本利害关系,给不给东胡无关紧要。冒顿大怒,认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如何能轻易让人。遂下令处决主张放弃这片土地的大臣,立即出兵征讨东胡。东胡王轻视匈奴,没有防备,被冒顿一举击破。匈奴掳获了大批人民畜产,变得强盛起来。

冒顿利用秦汉之际中原大乱的机会,集中力量先击败月氏,然后南并楼烦,又重新占领蒙恬设县的“河南地”,拥有“控弦之士”30万,成为威胁中国北方的强大武装集团。

冒顿单于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匈奴传》中有详细的描述,它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匈奴的风俗图。头曼单于在谋杀自己的儿子冒顿时毫不怜悯,而冒顿在计划复仇时对自己的生身父亲亦无眷恋之心。冒顿单于为了训练部下,不惜以自己的爱妻为靶子。这一切都说明在匈奴的显贵家族中,与王权相比较,亲情显得很淡漠。匈奴贵族虽然钟爱好马、美女,但对立国之本——土地和牧场更为看重。匈奴贵族对自己部下有生杀大权,匈奴将领用鸣镝指示目标的办法在战场上号令着诸军。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驾驭臣民、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即古人所说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之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必备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人情世道的剖析与感慨。本书选录了《韩非子》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目录仍然采用通行本的编排顺序;每篇文章都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体例,篇首有题解、篇尾有评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了韩非的思想。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名言警句、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热门推荐
  •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那个冬天,他的事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由于贷款没能在限定时间还清,他们不得不搬出那套豪华且温暖的住宅。他们在市郊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子,房子里阴冷潮湿,一如他们那时的心情,他对她说:“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她信。
  • 腹黑宝宝超霸气:爹地,我要退货

    腹黑宝宝超霸气:爹地,我要退货

    相亲到一半凭空出来的小鬼竟然拉着他的衣角叫爹地?宝宝:爹地你会穿裙子吗?不会。宝宝:爹地你会喂奶吗?不会。宝宝:那爹地你会怀孕吗他嘴角抽搐:不会!宝宝鄙夷:什么都不会,妈咪给你真是亏大了,妈咪我能退货吗?他仰天长啸:老子是男的!
  • 光明皇帝·业火

    光明皇帝·业火

    蒙古大皇帝统治着辽阔的疆域,而庞大的帝国暮日降临,武功道法可近神明的高人隐居在最高的雪峰和最幽暗的小屋里,却还有超越他们力量的存在——那是来自西域的皇帝,他曾被击败而沉睡了七百年,即将苏醒;手持屠刀的人类正在等待弑神的一刻。
  • 屡爱不改

    屡爱不改

    兜转十年,鸢尾陷在一个怪圈里:不能遇见叶罄,只消遇见,必定沦陷。
  • 临江雪:子阁情

    临江雪:子阁情

    瓶梅清风,诗酒人生。家与国,江湖与朝堂。这一场风花雪月,你说若是无关情爱,亦或是更甚于情爱,是否能更如雪般纯粹。世家之争的勾心斗角和武林的尔虞我诈究竟何处更精彩。不求功成名就,但求热血四方。不求富胜之道,予你三生之梦。
  • 我不是教你做“坏”女人

    我不是教你做“坏”女人

    本书从女人的观念、心态、品味形象、爱情、社交、说话、办事、理财、事业九个方面解剖“老实”女人的生活,从中提炼出了“不老实“女人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仅能够让原本老实的女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一个大的转变,而且让她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将有一个新的转变。本书对老实不懂圆滑世故的女人来讲是一本不错的人生导航仪。
  • 慕少你离我远远远点

    慕少你离我远远远点

    【宠文~宠文~宠文】恶魔校草摇身一变,突然变成了她的未婚夫。“乔溪,你被禁止告诉任何人我们俩的关系。”“乔溪,这只是暂时的,你别妄想。”可不知哪日起——“谁敢欺负你,我有一百种方法让她从人间蒸发。”“她是我的未婚妻,谁敢动她?”乔溪:不是说过这是暂时的了吗?不是说好了不告诉任何人吗?她以后还怎么解除婚约,怎么找对象啊!慕凌辰:你就别想着逃了,不可能,慕家女主人的位置已经打上你的烙印。
  • 南方风味小吃

    南方风味小吃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佛说乐想经

    佛说乐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骗翻天(八)

    骗翻天(八)

    卢弘侠从黄小英那里出来,就躲在暗处监视着。看到黄之白匆匆进去又出来,明白自己的计划成功一半了。原来,卢弘侠看到上海的警察也不能帮自己,便只有退而求其次,想把这骗局拆穿。想来想去,就想出这么一招“打草惊蛇”之计,去拜访黄小英。一来解心中的疑团——他确实有个小妹被人骗去了,但一看黄小英额上胎记,他就明白了这黄小英不是他要找的人;二来也吓一吓这群骗子,骗子一受惊,心一乱,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就好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