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000000002

第2章 少年英才崭露头角

“他祖籍是福建,父辈很早就到北京,林先生出生在北京,没有回过福建,他的父亲林凯清末在铁道部工作,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文职人员。伯父林旭,是戊戌变法中英勇就义的六君子之一。父亲英年早逝,由继母邓萃菁(教育家邓萃英之妹)抚养成人,林先生幼而岐嶷,早岁即崭露头角,1933年以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著名理论天文物理学家 袁旂

1916年7月7日,在老北京城大井胡同(现改名为天景胡同)的一座三进四合院里,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为林家这个大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希望。看着襁褓中这个健康可爱的男孩,父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为他取名为“家翘”,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英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林家是一个大家庭,林家翘排行第二,有六个兄弟姐妹。林姓家族按照“诗书百代,家声万年”为子女排辈取名,这八个字生动地体现了林家的核心精神,诗书就是这个精神的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书不仅是一行行的优美文字,更是一种明净高远、格物明理的生活追求,这也是林家先辈们对后代子孙的期望。有了正确的追求,就不会被低俗的欲望主宰心智,终能学有所成,德有所彰,使林家代有人才,美誉永存。

林姓家族是一个开明的官宦之家,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科举的条条框框之内,中西兼收、务实进取。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得这个家族长盛不衰,人才辈出。林家翘的伯父就是“戊戌六君子”中的林旭,一位满腹经纶又怀抱救国之心的青年才俊。他官至内阁中书,曾经举办过闽学会,倡导变法,年仅二十四岁就为了理想而献出了生命,是遇难六君子之中最年少的。戊戌变法失败后,由于当时形势严峻,林家被迫从北京迁回了福建老家。

林家翘的父亲林凯在家族巨变的阴影下长大,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哥林旭本是林家毫无争议的继承者,也是林凯心中的榜样,他的惨死给林凯的童年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使其内心深处对为官从政产生了疏离感。可是在那个时代,家族利益是第一位的,随着政治形势逐渐缓和,少年时代的林凯还是随着父亲迁回北京,通过考试走上仕途。当时的中国,内有军阀割据纷争,外有列强侵略压迫,国破辱深,民不聊生,整个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好在林凯勤敏好学,为人诚恳踏实、行事认真,不久担任了铁道部部长秘书。在他的努力支撑下,林家家境渐渐转好。

林家来到北京之后,居住在与菜市口紧邻的大井胡同。大井胡同东与菜市口胡同相通,西至南半截胡同,早年间胡同2号院门外东侧有一眼居民汲水用的水井,因其直径大约2米,故而得名,1965年更名为天景胡同。

提起菜市口,大家自然会想起杀人的刑场,统治者为了威慑百姓,故意选择人口聚居之地作为处决犯人的场所。当年“戊戌六君子”之一——林家翘的伯父林旭就在此地英勇就义。菜市口地区历朝历代都非常繁华,这与北京文化、政治中心的地位密不可分。每年到京城的商旅文人众多,为了给同籍乡人提供居住及聚会的场所,各地在北京都设有许多会馆。清朝时只许满人居内城,汉人只能住外城,菜市口一带便成为会馆较为集中的地方。由于外地人进京多住会馆,因此,名人与会馆便有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有许多名人曾在此居住,一些名人故居后来变成会馆,更有不少会馆因住过名人而出名,如新会会馆里的梁启超故居、南半截胡同的鲁迅先生故居等。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等名人也都曾在这附近居住。清亡之后,菜市口已不再作为刑场,市井繁盛,报馆私塾、文人雅士众多,成为人文荟萃之地。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家庭氛围,使林家翘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他,已立志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林凯秉承林家重教崇德的传统,对林家翘的教育非常重视。由于附近没有好的小学,他又不愿意让孩子太小就离家太远读书,在林家翘五岁的时候,林凯与当时住在一起的梁家共同请了私塾先生,为林家翘的哥哥林家馨、林家翘和梁守槃(日后成为新中国火箭专家)启蒙,教授他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学习当时的小学教科书。

从晚清开始,国势衰败,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问题,所以全盘西化的思潮甚嚣尘上。但林凯认为文化没有对错,都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国人,必须先学好中国的文化精髓,私塾作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必须打好根基。他在选择先生的时候非常谨慎,除了向熟人打听其学问背景之外,还要多次亲自登门拜访,交流学问,在确认私塾先生有学问、有见识之后才会做出决定,一旦聘请,便不惜重金。林家翘说:“父亲很尊敬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请的私塾先生学问很好,虽然都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书籍,但先生经常有很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阐述,根本不像现在电视上看的那样,似乎私塾都是摇头晃脑地背书,单调乏味,我上的私塾不是那样的。”

林家翘秉性好学,且勤于钻研,读私塾期间系统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认识汉字到诵读基础的《三字经》、《弟子规》,从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等古典精髓,他都进行了深入学习。幼时的文化熏陶,使他具备了良好的文学、历史素养。林家翘到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像国语、中国通史这样的课程成绩都是E(excellent),按照当时清华大学的评分标准是最好的。林家翘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读私塾时打下的基础。”直到96岁高龄时,他背诵起《论语》来还是朗朗上口。林先生在协和医院住院期间,仍会时不时与人们聊起读《论语》的感受。有一次他说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几句话,不仅对管理国家适用,对个人做事情是一样的。如果你事情做得很努力,做得很好,别人就会尊敬你,帮你一块做事情。”

时光荏苒,11岁那年(1927年),林家翘进入了四存中学(北京八中的前身)学习。四存中学成立于1920年,由创建于河北省博野县杨村的“四存小学”发展而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自将学校定名为“四存小学”,提倡“存仁、存性、存学、存志”,以尊孔、孟,奉颜、李(颜、李两人是17到18世纪河北省博野县的名儒)著称。学校主张“格物致知”,提倡熟读古诗文,研习毛笔字,完全是一派尊古的学习氛围。近代中国曾有很多知名学者毕业于这所学校,其中就有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

据林家翘先生回忆,当时四存小学刚刚有了中学,初中还是老式的四年制。学校虽然为传承中国文化精神而设立,但中学部也设立了科学知识课程,而且很多教师也都有西学背景,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颇为现代。林先生回忆说:“在我进入四存中学的头一年第一次接触到了数学,数学的神奇和好玩深深地吸引了我,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数学。”四存中学保留了传统私塾的那种严格的学习纪律,林家翘在这里真正适应了井然有序的学校生活,不仅进一步学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打下了自然科学的初步基础,养成了严格自律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不急不躁的学习态度。在北京八中建校75年校庆时,林家翘先生写信给母校说:“我当年在‘四存小学’求学的情况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当年所学的中国固有文化——这是四存的特点,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外国久居的人,尤其重要。我希望第八中学仍然能持续这一特殊背景,教育下一代中国青年。”

林家翘的家庭环境属于当时比较开明和先进的,父亲林凯认识到世界已经变了,中国也正发生着巨变,仅仅学习传统文化是不够的。在中学即将毕业之时,林父认为林家翘的中文功底已经不错了,今后应该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主,而四存学校刚刚增设中学,在现代科学知识方面不是强项,于是便让他报考北师大附中,林家翘报考的头一年就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据林家翘先生回忆,那时候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有很多高水平的老师。他回忆道:“化学老师是一位硕士,物理教师姓方,对我影响都很大。”

北京师大附中的前身是成立于1901年11月2日的五城学堂,这是清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所国立中学。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按照这个章程,五城学堂更名为五城中学堂,同时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肇始。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后,教育也有了发展。1912年5月,依据重新修订的学制,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为北京高等师范院校,五城中学堂也随之成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并于1923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旧制度中蜕变而生,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逐步发展成为新式教育的重要基石。师大附中不仅自主选定和编写教材,还在高中开设了一些大学基础课,其教学体系达到了国际水平。用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进了北师大附中,就是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槛。”当时一个年级有20多名学生,基本上都能考上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可以说,四存中学的建立是为了发扬和传承中国文化,而北师附中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掌握西方最新科学知识的优秀青年,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这也正是林父让林家翘选择北师附中的原因。

在师大附中的求学生活丰富多彩,有时也会发生一些趣事。林先生回忆,在国文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项作文,别的同学都开始动笔写了,可是林先生却显得很彷徨,他鼓起勇气询问老师,是用古文写还是用白话文写。当时已经是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逐渐取代了古文的地位,成为学校课堂上的主要作文方法。由于多年的私塾教育,林先生已经习惯了在家中用古文写作,因而才有此问。老师说:“你过去是用古文写还是白话文写?”林先生回答说:“用古文多一点。”结果,老师让他用古文写一篇,然后再用白话文写一篇。

林家翘的生母梁氏英年早逝,继母邓萃菁也系出福建名门,其兄邓萃英曾任厦门大学首任校长和早期原北京师大校长。邓家也是非常开明的家庭,邓萃菁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早年就读于清末兴办的新式学校——福建女子师范学校。福建地处沿海,清末通商之后,与外界经贸往来很多,民众视野远较内地开阔,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很多日本人通过台湾来到福建做生意,加上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对中国知识界的震撼,当地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向中国的近邻日本学习。末代帝师陈宝琛祖籍福建省福州市,他曾闲居福州长达25年。陈宝琛认为只有发展实业和兴办教育才能救国,他热心家乡教育,主持创建了留日语言学校——东文学堂,成为全国最早创办的师范学校之一。此后,他倡议成立了“闽省学会”,在福建掀起了兴办中小学堂的高潮,这些学校包括国文、算学、地理、历史、英文等课程,力求按近代教育模式培养新型人才,新式教育蔚然成风。陈宝琛还首倡女子教育,支持夫人王眉寿开办女师范传习所(后改为女子师范学堂)。当时,这种能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女子学校并不多,邓萃菁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也学到了新思想。

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邓萃菁就随着哥哥一起到日本留学,学习妇产科。回国后到北京的协和医院工作,她与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女士是同事。她比林巧稚年长一些,林巧稚亲昵地称呼她“阿姐”。邓萃菁女士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思想先进。她重视新派思想,教育理念非常超前,完全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邓氏完全承担起了做母亲的责任,对儿子的教育颇下了一番功夫。作为时代新女性,邓氏更加偏重于现代思想观念,据林先生说,邓氏对他的启蒙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林家翘在私塾通读了“四书五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必读书目,在家里,邓氏是他的另一位贴身老师,她会教授给他中外史地、人文以及科技等知识,这些知识使幼小的林家翘耳目一新。邓氏受过师范教育,传授知识时重视交流沟通,引导理解,再加上林家翘聪明好学,进步自然是非常的快,所以他的知识面比当时大多数孩子都要宽一些。这使林家翘能够新学旧学兼顾,中学西学结合。在当时的中国,能够受到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这也为他将来进入清华大学,并进一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先生说,正是小时候母亲的教育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使以后进入学校学习时游刃有余。

当被问及最敬仰的前辈时,林先生说:“孩提时代,父亲给自己提到的最多的前辈就是伯父林旭,父亲对大伯也是由衷佩服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更是他敢于担当的勇气,每次提起大伯,难过惋惜之情总是溢于言表。”当时已是民国,对戊戌变法的追忆与评论的书籍文章也没有了政治禁锢,逐渐多了起来,戊戌六君子作为光辉的革命殉道者的形象出现在许多文人的笔下。林家翘也接触了一些这样的作品,伯父在幼小的林家翘心中就更加伟大了,成了一座高山,一个偶像,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他暗下决心要像伯父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和有担当的人。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图说世界名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介绍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擅长塑造被贪婪、仇恨、野心等强烈情感所控制的人物。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文学造诣仅次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计划以《人间喜剧》为题,撰写描绘和分析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系列小说共137部。至其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分为三组:道德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每一组又可以分为个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及乡村生活等场景。
热门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为了法兰西,她视死如归:“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报告,闪婚吧!

    报告,闪婚吧!

    一次逃跑,她误上他的车,从此羊入虎口,被偏执的他圈在掌心,再也逃不掉!“我订婚了。”“没有我的允许,不算。”“可是我有未婚夫!”“从现在开始,你的未婚夫换人了,那就是我。”“……”他是白氏集团太子爷,权钱在握,只手遮天,长着一张俊美无俦的脸,足以令全城女人为之疯狂!却独独把她放在心尖,宠溺无限。“霆霆,你怎么一个人站在门外?”“爹地说我太粘人了,让我面壁思过,不要跟他抢妈咪……”
  • 营销的力量

    营销的力量

    营销与民主的交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约翰·A·奎尔奇、凯瑟琳·E·乔克斯所著的《营销的力量(优秀营销如何推动民治进程)》既论述了营销的民主特性,又分析了营销如何帮助民主国家为公民及公共利益更好地服务。
  • 至尊女帝称霸娱乐圈攻略

    至尊女帝称霸娱乐圈攻略

    虞修然真倒霉,身为末世中将的她,带领一群异能者对抗丧尸不小心被丧尸王喷了一身毒液,以为自己完蛋了,却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好吧,大不了再来一次,这一次好不容易称霸的她皇位还没坐稳又被一条大蛇咬了,看着毒液她觉得自己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时代吧,结果一睁眼,一个机械的声音传过来:宿主,恭喜你上一个任务完美成功,这次任务是称霸娱乐圈!
  • 森林中的萱木

    森林中的萱木

    为了他,她不惜一切,他是她的生命,她却是他的陌路人,她与他相差甚远,最后是否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 绝色锋华:邪妃

    绝色锋华:邪妃

    她本是现代的半吊子挂鬼天师,因为抓错鬼搞乱了地府的人员流动,被丢去穿越。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将门世家的废物三小姐惹是生非,不学无术,逃学爬墙摔死,再次醒来,她将彻底改变。什么惹是生非,都是被人陷害的。什么不学无术,纯粹是没有天赋。不过现在都不一样了,她要改变过去,做万人瞩目的天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惜这个世界上得罪她的人太多,那么就一一的讨回吧!她有个护短的爷爷,有个聪明的弟弟,有只自卑的魔兽,有个威武的心上人。
  • A Reading of Life

    A Reading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酷总裁霸道爱

    冷酷总裁霸道爱

    她是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她的母亲,她的父亲,以及她最爱的人,于是在众人厌恶的眼光中她黯然绝望的离开。五年后的她是一个成功的职场女子,艳丽的外表是她复仇的工具,她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本以为这辈子她就会生活在仇恨里,可是上天却偏偏让她遇见他。那个如冰的男人,那个俊美的男人,一个R.W公司的大总裁却偏偏在第一次的邂逅里只认定了她。意外的一夜情后她失踪在他的的掌控中,他疯狂的寻找却毫无消息,在他要绝望的以为这只是一场梦的时候,她出现了,在那场豪华的宴会上。。。。。。亲亲们,如果喜欢的话多多收藏推荐哦,香凝尽量每天更新。多多留言,好与不好香凝都会虚心的接受,至少让我知道我不是孤军奋战哦!!如果喜欢文文的就加香凝刚申请的群QQ1,2,7,0,8,2,3,6,3吧,更新状况我会告诉你们的。
  • 被放逐的初恋

    被放逐的初恋

    初恋在任何时候都是世间最为美妙的事情,有着其独特的滋味。从一而终,是多少人曾经的梦想。许下的一世诺言,说出的天涯海角,陪在身边的人却终究无法陪伴自己一起走下去。当青春不再。当初恋被放逐到遥远的他乡。命运的捉弄结束的时候,受伤的人儿,终于被爱领回了家。芋头新书力作,《被放逐的初恋》欢迎大家的支持收藏哦~~~最好用你们的票票砸死我吧^_^
  • 黑刀白剑录

    黑刀白剑录

    罗狼醒来,发现自己已不是那个自己,可江湖仍还是那个江湖。罗狼拿起了刀,斩断了一切。